民宿老闆講述:98元的價格都賣不動,我們快熬不住了

2021-01-11 燃財經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魏佳

被疫情憋瘋了的人們,在小長假期間攻佔了各路景區。但苦熬了三個月的民宿行業,真的熬出頭了嗎?

答案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

今年3月底,途家繼被曝裁員40%之後,被傳出自營業務將於2020年4月26日停止運營,其中20個城市的業務直接被叫停。5月,Airbnb發布內部信,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在全球裁員25%,約1900名員工,並預計Airbnb 2020年的營收將不到去年的一半。

就在大家翹首以盼「五一」旺季的回暖之際,木鳥民宿發布數據顯示,五一訂單雖環比增長超3倍,但總體訂單量僅為去年同期的1/3。

疫情防控期間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趨緊,民宿行業訂單量驟減。不少商家反映,整個2、3月訂單量幾乎為零,再次基礎上,商家依然需要承擔租金和人力的重壓,還要倒貼幾十萬資金。

訂單量減少,入住率下降,加劇了不少民宿本就難以解決的盈利難題。斷臂求生、低價預售、短租變長租等方式,成為不少民宿平臺節流自保的方法。

不知道民宿行業什麼時候才會復甦,在此之前,自己還能撐多久?這個問題成了懸在所有民宿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報復性旅遊沒來,民宿行業集體期待一場跌到谷底之後的觸底反彈。燃財經和五位民宿人聊了聊他們的故事。

「過年一直在退錢,已做好全年虧損的準備」

盟頌生活(成都)負責人鄭博宇

開業時間:2017年

我在成都負責30多家民宿,每間客房成本約8萬-9萬元,按照往年的經營情況,18個月左右能收回成本,不曾想在新年的第一個月就遭遇疫情。

我和合伙人都是湖北人,原本計劃是同事先回家過年三十,之後換我的班讓我回家過元宵節。結果同事回去第二天,武漢封城了,我也被困在成都守店,無法回家。

1月26號店裡就停業了,疫情殺了一個措手不及。當時最晚的預定已經排到今年8月,結果整個過年期間我們都在處理退款,中間還鬧出過幾次糾紛,疫情撕開的缺口,今年一年都很難修復。

為積極配合政府要求,我們停業了整整兩個月,訂單直接損失金額40餘萬元。期間我們解散了保潔團隊,房間的打掃管理全部由我和在成都的朋友親力親為。與此同時我們失掉了所有的外地遊客,平時他們能佔到整個客源的40%。

4月開始營業之後,我們企圖用低價促銷和預售的方式提高銷量,將價格降到去年同期的65%。推出特惠房券,復工放心住等產品,略有效果,但相比去年同期差距還是很大。畢竟往年這個時候十一黃金周的客房都開始被預定了。

值得欣慰的是,五一期間我的預計的入住率只有60%,實際上1-3號的入住率達到了90%,可能因為往年五一都是放三天,這次突然放五天,4-5號入住率跌回50%。好在政府從3月就開始減稅,稅率從原來的3%減到了1%,員工社保公司負責的部分也給予了減免,並將一直持續到今年結束。

我們一開始就做的是酒店式服務民宿,選址都是在高端的商用公寓裡,不論是租金、水電還是運營成本,都比住宅小區裡的民宿高很多。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普通城市民宿,還有酒店公寓甚至是周邊的星級酒店,競爭會更激烈一些。

為了減輕負擔,我們也出讓轉手了一些前期運營成本高或者是在租金最高點籤約的客房,同時向銀行進行了一部分貸款來優化自己的現金流。

在現階段轉手其實也是有技巧的,民宿行業洗牌,現在也有很多願意抄底的人加入進來。但是如果你想要轉出好的價格,房間又風格多變,可以嘗試拆開一套一套轉讓給一些還有經濟條件的個體房東,這樣轉讓費相對會高一點。

同時我們還在跟私人業主和物業談減免房租,因為這次疫情,很多同行倒就倒在房租上。開始也不是所有的房東都能夠理解,好在經過溝通,最後達成了我們共同承擔疫情期間租金損失的協議。

這個行業前幾年確實比較容易掙錢,在愛彼迎還只有英文名的時候,我把家裡的次臥騰出來做Airbnb,收益不錯,慢慢發現我在社區內租一套有人住,租兩套也有人住,毅然辭職轉成全職。

那時候裝修很簡單,租個景觀視野好的公寓布置一下,淘寶上買點壁畫等裝飾品,安裝投影儀,基本都會爆單。一個月一間房的純利潤在2500元到3500元。現在客戶對品質、地段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房租攀升、房價卻壓得越來越低,行業已經進入到了淘汰期。

別的行業我不敢說,但是民宿行業在我看來不會有報復性消費的。疫情雖然逐漸穩定,但它的影響還將持續。即使相關部門一直在鼓勵住宿餐飲業的發展,但是報復性消費並沒有來,很多大學並沒有開學,很多賽事展會取消後未能恢復。目前對一些特殊地區仍有人口流動的限制,今年很難扭虧為盈。我和夥伴們只能先把公司保下來,在這裡願大家一切都好。

「大家1月還說繼續熬,4月開始賣家具」

吾居創始人兼CEO陳嘉鵬

開業時間:2018年9月

吾居在北京有50套房源,以本地特色的家庭民宿為主。後來又在揚州和鎮江拿下50多套房源,以酒店式公寓為主。年前,團隊本來計劃在常州及諸暨啟動新店,結果出現了疫情,讓本來預計的融資計劃不得不擱淺。1月23號-24號,所有預定訂單基本退完。北京就剩3單,揚州僅剩5單左右。

為此團隊直接關停了揚州的部分房源,只留下一半——25間房。本來煙花三月下揚州,但今年整個旺季3月營業額只有18000元,遠不及之前平均營業額的一半。

北京的拿房成本更高,我們的房源主要在三環以內,假設房子的月租金在9000元,都是押一付三,一套房子就是9000×4元,算上裝修和改造(設計、採購、施工),一間房平均下來成本在小10萬左右。

我們以14個月回本為界限,如果房源的回本周期高於14個月,就會被判定達不到收益指標,我們轉手處理掉。

根據規定,所有平臺在北京地區的房源,6月30號之前不得接單,因此北京地區在疫情期間的收益基本為0。不僅如此,北京所有的房源想低價轉租,連小區都進不去。

由於房屋都是自營,且都是自有資金投入,整個2月-3月,吾居一共損失了數百萬,甚至捲入了一些民事訴訟。

原本和業主籤合同是5年一籤,規定合同到期後原有的家具包括軟裝都歸業主所有。我們拿到手的都是清水房,自己動手裝修,疫情期間撤店時,會把一些比較昂貴的掛畫或者家具撤走,引起了業主的強烈不滿,稱這屬於盜竊行為,但是對於我們來講,5年的合同並沒有到期。

到了4月底,業主開始催促支付下一個季度的費用,但恢復到收支平衡線還遙遙無期。團隊判斷疫情可能會一直持續到10月甚至更後期,與其瞎動還不如不動。所以在陸續關店的同時,之前核心的員工也帶著失望離開。

一直到五一期間,生意也沒有太多起色。一方面北京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放開,其次鎮江、揚州的大學生也還沒有回來,旅遊沒有生意,民宿也就沒有生意。

現在大家都在降價以獲得更高的入住率,但效果非常一般。我們在揚州和鎮江平時價格是200元上下波動,3月份98元的價格都賣不動。這樣的價格已經放得夠低,基本是壓著房屋的成本價走。民宿行業就算淡季,全年平均也應該能有約80%的入住率,但今年吾居的入住率只有不到一半,硬扛著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的一個同行群裡,1月、2月大家還在說繼續熬 ,4月大家都開始轉租房子、轉賣家具。「就當去年白幹了,今年都休息,等明年再說。」有群友說。

「為了維持生計,團隊重新做回老本行」

益家民宿創始人李讓

開業時間:2016年4月

益家民宿有三家門店,管理著一百多套民宿,自營40套、代運營60多套,房源主要集中在北京崇文門和天壇區域、南四環花鄉區域。

房源數量見證了去年一年公司的急速擴張,去年2月份房源還不到30套。疫情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團隊今年3月份大失血,房源都退還給業主,只留了15套,損失了全部押金。

隨著疫情的爆發,團隊也經歷了越來越多維度的打擊:先是春節訂單收入直接清零,接著空房消耗房租。由於社區對外來人口的管控非常嚴格,民宿直接和疫情的防控掛鈎,整個春節期間損失了80多萬。去年同期,每套房子的收入可以達到7000元 -8000元。

3月份,有小部分外地赴京看病的客戶短租了我們醫院附近的房源,佔到整個房源的15%。

一般情況下,押一付三加上裝修和中介費,我們拿房的成本大約是月房租的7倍。原本的設想裡,賺一年應該可以把所有的投資都收回來,同時還能把第二年第一季度的房租掙出來。

但事後我復盤,發現公司雖然業務做得還行,可是經營管理不善,沒控制好成本,疫情一來,公司反脆弱能力差的一面就被放大了。

總結下來,主要是人員成本不合理,我們那時候追求顧客100%滿意,對應的客服管家的工資成本特別高,試圖用同行業中等偏上的薪資留住他們。當時我並沒有一個系統性的經營思維,後果是今年三月開始公司不得不節省人力,大家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團隊一下子從20個人變成了3個人。

為了維持生計,團隊計劃重新開始做之前的老本行——長租公寓的中介以及房屋委託代理業務,民宿業務為輔,並只接待15-20天的短租用戶。

我比較樂觀,之前因為業務處於上升期,或者說行業處於上升期,掩蓋了我們經營上存在的很多問題,疫情只是提前讓它們暴露出來了,這是一件好事。

其次,疫情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清楚自己想幹什麼或者應該幹什麼,想明白自己的定位。最後,同行業的經營者大幅度減少,也會留給我們更大的發展空間。

其實從2019年開始,大家都會覺得這行不如以前那麼好賺錢了,進場的人魚龍混雜,行業也不免有些烏煙瘴氣。比如一些經營者疏於管理,或者是沒有底線,專門設計一些房型來給提供不正當服務的人使用,因為民宿沒有安全檢查,給這些人提供了便利。

2019年的11月份,北京民宿市場第一次出現了嚴重的供大於求。到了這個階段的民宿行業,必將開始轉向精細化運營的階段。安全問題、人員信息核驗問題,鄰裡糾紛等重大問題,正等待著每一個從業者去解決。

我建議,民宿經營者既要考慮自身的經營問題,同時也要考慮社會責任的問題。只有從業者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疫情一來,客戶都不需要我了」

旅遊策劃工作室創始人宋安

運營時間:4年

本來春節是行業的爆點,疫情壓垮了我的很多民宿客戶。

另外,我們之前合作的旅遊達人,疫情期間也都不敢出來。之前像五一節假日,我可以安排100多人去民宿或者景區做宣傳,現在不到10個人。

疫情對我自己的工作室打擊也很大,訂單量驟減,還有一些已經做完了策劃,最後也沒有執行下去。今年五一期間只做了6萬多元的推廣成交額,還要拿出5萬元做推廣,去年同期的收入則有40多萬。

好在一開始我就沒有註冊公司,只搭建了一個工作室,在自己家辦公,因此不存在租金的壓力。團隊7個人按照比例分成,沒有固定薪資。

我也知道以公司的形式會比較好接單,比較能打響名氣,但是我要考慮成本問題。除了人員成本,一個項目都要實地考察7-10天,時間、人工、吃住,都是成本。

我們團隊基本都是已經組成了家庭的,都抱著把家給養好的信念,現在每人每月有1萬多的收入,保證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好,不指望今年能賺到錢。

對很多景區民宿來說,有回暖的趨勢,但即使是這樣,預定的單子全都被砍掉,他們今年更大的力氣要花在基本業務上。本來推廣就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必需品,疫情一來,活下去才最重要。

今年的推廣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大家更青睞直播。從4月開始我們就一直接到直播的需求,但一方面直播更傾向於找本地的團隊做,另一方面直播的成本也會增加。有些民宿甚至開始直播賣土特產,我個人覺得有些本末倒置,比如說雲南普洱,可以帶客人去品茶,直接帶貨可能大家不太好接受。

這幾年明顯能感覺到民宿逐漸從情懷民宿變成了商業民宿。2017年,雲南、麗江、大理到處都是在大城市賣了房或者辭了職,來這裡租一個院子做民宿的人,但現在基本都是大財團統一收購,也許掛的還是那個名字,但是店長已經從民宿主變成了統一的民宿管家。

財團肯定以盈利為第一目的,情懷變成了一個單純的賣點。以前民宿裡每天都有篝火晚會,老闆有什麼故事就講什麼故事,現在也有篝火晚會,但變成了一個吸引顧客的例行特色活動。

商業化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我們這種小工作室能接到的策劃單子越來越少,只能接一些散客。同時,我們業內也有價格戰,利潤一再壓薄。

今年更多的都是之前合作的老客戶給的單子,原本老客戶能轉介紹70%的新客戶,今年老客戶們自己也比較難,已經倒下了八九家。

「今年的目標調低了一半,

能不能完成看下半年」

墅懶日租創始人魏銘松

經營時間:2018年4月

我們最開始就是在學校周邊做轟趴館(帶住宿),現在平臺延伸至民宿業務。

目前我們在杭州下沙區有13套自營房源,10套小房源(100平 -150平的公寓)平均客單價在1000-1200元,大場館(300平-500平的別墅)平均客單價能到2500-4000元。

因為離校園比較近,大學城今年放假比較早,再加上疫情,今年1月15號不到我們就歇業了。去年同期,三套大別墅從初一排到初七都排滿了。今年整個2、3月我們都沒能開張,直到4月才好一點,有幾個零星的小單子,整個損失七八十萬。

墅懶日租作為一個平臺,自營和第三方入駐的場館比例是1:9。五一假期,整個平臺的訂單量沒有到去年的同期水平,只有去年的1/3。自營的場館更少,最多能到以前的1/10。

歇業的這段時間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是趁著疫情靠去年的積蓄收了一些場館。對方負擔30%-70%的房租,我們獲得經營權,有些業主也會直接加入我們的團隊,每一間重新改造的成本不會超過2萬元。

我們拿館拿的比較謹慎,今年有30%左右的場館面臨倒閉,很多甚至轉不出去。我們就看中原本運營的不是特別好但是有改造空間的場館,先拖著他,等他把籌碼一點點降到我們心裡覺得OK的價格,再入手。

其次,今年我們新開了民宿的版塊。因為本身住宿和轟趴的需求其實是一致的。我們還談了劇本殺的合作,在民宿裡面代賣產品。合作之後,平臺多了一些以前沒有的周內訂單,賺了一些租金。

今年我們原本打算要做近4000萬的GMV,現在這一目標調整至1500-2000萬,能不能完成取決於疫情的控制情況。下半年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大旺季,基本全年2/3的訂單都集中在下半年。特別是9月,學校開學加公司新員工入職,會有很多團建需求。

但我心裡知道,能恢復到往年的正常水平就已經很棒了,行業不至於爆發,但挺下去終會看到希望。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宋安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又一個民宿寒冬,酒店客棧又出現退單潮!客棧老闆:快堅持不住了
    最近和幾個客棧的負責人聊天,都說:「客棧人在新冠疫情的連年衝擊下,快扛不住了!這入不敷出的日子何時是個頭,什麼時候才能看見黎明的曙光?」這個春節,像雲南的瀘沽湖、大理、麗江、騰衝等地,客棧和民宿基本是預定滿的,朋友說:「從17日到春節基本滿房了,這幾天都退了。」百般無奈的語氣。2020年春節當時疫情沒擴散之前,很多客棧也都是預定滿的,後來全部免費退房了。
  • 民宿很慘嗎?我們和西湖、天目山、莫幹山的10位民宿老闆聊了聊
    對於自己定的價格,民宿主陳衝脫口而出:「已經突破我的底線了。」自民宿開業以來,保持在85%以上的年入住率讓陳衝對於價格一向很有信心。一樓的價格就是470元,二樓價格就是570元,周末每個房間加100元,逢節假日有的房間加200元,有的加300元。只有加價,從來沒有打過折,還不愁賣不出去。
  • 壹息美宿傳承民宿情懷:講述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在我們面前,他絲毫不忌諱,自然而然就拉開了話匣子。他坦誠,他喜歡旅遊,而每個喜歡出去旅遊的人,內心都渴望自由,他不喜歡早九晚五的生活,哪怕一直幹到65歲、55歲直接退休,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對他沒有吸引力,開民宿,就是不想上班。唐墨說,自己是做設計的,在設計院待過,大公司、小公司都待過。
  • 賣不動了?雞肉價格大幅大跌!一隻雞不到20元
    此外,鮮雞排腿售價每斤7元,鮮雞翅中售價每斤25元。「我們這個批發市場是上個月底才恢復營業的,每天雞肉價格是根據新發地市場的統一要求進行調動。」王帆一邊幫前來選購的顧客進行稱重包裝,一邊回答道。「這裡所有賣雞肉的批發商戶都是從政府指定的養殖場進貨的,比如我們家的雞肉就是從河北保定養殖場進貨,我們提前把所需要的進貨數量報給對方,然後對方將活雞送到當地統一的屠宰廠,進行分割清洗,還有專門人員負責檢驗檢疫。最後分批包裝好的生鮮雞再冷凍運輸到北京。」王帆稱。
  • 大爺賣的「懶人菜」,5元1斤,每天賣500斤,吃貨看後都走不動了
    大爺賣的「懶人菜」,5元1斤,每天賣500斤,吃貨看後都走不動了!美食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那些價格貴的美食,很多人都吃不起,但是其實美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只要是好吃的東西,都能被稱作是美食,有些美食甚至都在街邊的路邊攤上,有一個大爺在街邊賣一種懶人菜,價格便宜又好吃,只賣5元一斤,據說每天都能賣500斤,很多吃貨看了以後都走不動了,這個東西現在會做的人已經不多了。
  • 大爺賣「特殊冰糖葫蘆」,一串10元,顧客搶購後:老闆不賠本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和冰糖葫蘆有關的話題,大爺賣「特殊冰糖葫蘆」,一串10元,顧客搶購後:老闆不賠本嗎?前兩天走在大街上,無意間發現我們家十字路口那裡有一個老大爺在賣冰糖葫蘆,這位大爺看起來有六十多歲,只見他的攤位面前圍了很多人,出於好奇的心理我就走了過去,過去後,看到他賣的冰糖胡葫蘆,當時我就想忍不住買兩串嘗嘗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麼特殊的冰糖葫蘆,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慾。
  • 奶粉都快放過期了還賣不出去,今年動銷有多難?
    門店多款奶粉生產日期舊,商家急出賠本賺吆喝回望數月前,不管是朋友圈還是某些門店導購都冒出不少「友情提示」:隨著疫情影響加劇,很多奶粉都可能將面臨斷貨,最好趁有貨多屯點。而這都6月了,在與母嬰店溝通過程中,不少老闆無奈道:「正在為奶粉庫存發愁,賣不動啊!」
  • 開民宿到底賺不賺錢?我切實地採訪了三個民宿老闆
    最近這段時間,奇了怪悶墩兒部門好多同事都想開民宿,覺得開民宿來錢快還輕鬆……為了探明真相,我扭到成都3個開民宿的老闆兒就想曉得
  • 民宿老闆自述:春節訂單為零,線上賣茶葉反而賣了70萬
    我們此刻所有的經歷和記錄,都將成為中國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中國大陸有六萬餘家民宿,這背後是數以萬計的民宿老闆和從業者。這個春節,他們都面臨著重大的抉擇。 我們找到了北京、杭州和麗江的5位民宿老闆,傾聽他們在這個春節裡失眠、焦慮後,積極止損、自救的經歷。
  • 這種豬的五花肉68元一斤,精肉能賣到98元高價,排骨的價格也不低
    食品安全事件大事,人人都關心食品安全,家家也要享受著健康生活,這個呢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那這幾天呢我們準備從養豬和食用豬肉兩方面來介紹一些不錯的經驗,也就是希望呢這農民朋友都能夠養好豬,我們這大傢伙的呢也都能吃上好的豬肉!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哈爾濱天價魚鰉魚揭秘:附近飯店價格每斤98元
    昨日,法晚記者來到涉事「北岸野生漁村飯店」調查發現,店內人員對該事件均表示「不知情」,並稱因為受事件的影響,飯店無人上門就餐。此前,「天價魚」涉事飯店鰉魚的價格為398元/斤,而在附近的一家同等規模飯店,鰉魚的價格為98元/斤。
  • 農村老大爺賣「冰糖葫蘆」!10元1個,顧客嘗了後:老闆不賠本嗎
    農村老大爺賣「冰糖葫蘆」!10元1個,顧客嘗了後:老闆不賠本嗎?一說到冰糖葫蘆這種美食,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而且對很多女孩子來說最喜歡吃的那就是冰糖葫蘆了。小的時候如果能來上這麼一根冰糖葫蘆,那心裡是相當滿足。
  • 臺灣民宿盤點 每一個都讓人心醉!(附地址價格)
    浪漫、唯美、隱居山間,這些都是回音谷的標籤!民宿共3樓,5間客房,每一間都是精品。南投︱秋山居  在南投的北港溪畔,有一棟頂級中國風溫泉民宿低調的存在者,她就是秋山居。民宿的創始人劉漢介先生,也是茶館『春水堂』的老闆。或許您不太熟悉這間茶館,如果告訴您春水堂就是珍珠奶茶的發源地,你就知道有多厲害了。秋山居民宿是仿唐風的中式建築,日本庭園風格,佔地超過3萬平方米。
  • 一眼鏡店老闆自曝價格內幕 20元眼鏡層層加碼賣400
    同品牌同款式鏡架,這裡售價600元,那裡售價1200元;「活動期」打八折,「找找關係」變對摺。亂鬨鬨的價格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一副眼鏡的真實價格到底是多少?有十多年從業經歷的眼鏡店吳老闆一語道破天機:「從出廠到上櫃檯,價格至少翻了20倍!」
  • 樂思旅遊輿情監測:經濟日報評論「別讓價格虛高損害民宿市場」
    一、事件背景近日,樂思網絡輿情監測到工人日報1月3日發布的《民宿價格虛高?消費者用腳投票——專業人士建議,應儘早完善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讓民宿走上規範化經營之路》的相關輿情信息。主要內容講述:元旦期間,全國多地民宿價格普遍有所上漲。部分民宿價格甚至超過3萬元一晚,而它們平時的價格只需要幾百元至千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
    桐鄉烏鎮居民高英英曾是一位導遊,如今,隨著烏鎮變身蜚聲中外的網際網路小鎮,她成了一位擁有3家民宿的老闆,過上了夢想中的幸福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傍晚5點多,烏鎮的天空逐漸被夕陽染紅,西柵景區外的民宿老闆高英英忙活開了。
  • 開民宿暴賺?採訪17位老闆後,我們發現了行業的「美麗」真相
    比如成都下轄彭州市,對民宿實行統籌營銷,還有不超過6萬元的一次性補貼,被評為金宿級還有50萬元獎勵。河南省政府主導民宿招商會,副省長站臺。雲南、貴州一些省市,都出具相關政策吸引大理等地的民宿主。 而大理,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聊的。它和莫幹山呈現了相似的市場發展軌跡,卻承受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命運。
  • 昆明這條鐵板包燒羅非魚不簡單,6小時熬製醬料,老闆和大廚都是兵...
    一切準備就緒,放在火上烤5分鐘兵哥哥做事真的很嚴謹啊,做包燒還要弄個計時器經過鐵板和包燒「蹂躪」過的羅非魚氣鼓鼓的上桌了自己要打開還真是不容易服務員三下兩下劃開錫紙,撒上蔥花飽滿的香氣,小夥伴的口水都要滴出來了28元一份的鐵板包燒羅非魚價格適中,口味還能根據個人需求再加辣因為時間掌握的比較精準
  • 一套院子一晚15000元 京郊民宿價格虛高嗎?
    本報記者 於麗爽「十一」長假,京郊民宿火爆,但攀升的價位也讓消費者紛紛吐槽,是民宿的成本高?提供的服務值?還是一房難求抬高了價位?「京西某民宿一個五居室的院子,『十一』期間要15000元一晚,貴得離譜,這哪還是民宿,價格太不親民了。」市民高先生向記者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