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
論壇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向與會嘉賓特別是臺灣同胞致以親切問候。他表示,自2009年首屆論壇成功舉辦以來。儘管臺海形勢跌宕起伏。但海峽論壇始終風雨無阻,綿延傳續。今年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人為阻撓的不利影響,但論壇仍然隆重舉行,大批臺胞赴會,充分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
汪洋強調,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民間交流看似平常之事,卻有非常之功。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任何勢力、任何困難都割斷不了我們的血脈親情,壓制不住我們往來互動的共同心願,兩岸關係幾十年的發展說明,交流則兩利,隔阻則兩傷。
對於汪洋主席所強調的「非常之功」,出席論壇的臺胞代表都很有感觸,他們紛紛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可謂來之不易,兩岸越困難,越是要多交流,多溝通。
新黨主席吳成典表示:「我們中國人相處,都是情、理、法。情擺在前面,這樣的活動就是交換感情,希望兩岸能夠儘快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來多協議。中國人認同我們的民族感情,中國在崛起的時候,我們不能做錯誤的選擇 。」
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表示:「我覺得只要大家持之以恆地以誠信、以愛來繼續推動,然後很重要就是我們要讓希望能讓島內的鄉親,知道、看到、聽到,其實有這麼一股融合發展的力量已經茁壯起來。大家能夠一起參與到民族復興的使命裡。」
臺灣嘉賓陳祖望坦言:「儘管家人擔心,社會輿論複雜,黨派之間的看法是有差異,但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用雙方合作去化解,這應該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表示:「兩岸需要和平,兩岸需要交流,所以我就很坦坦蕩蕩地來了。越是這個情況,我們越是需要交流,越是來得不容易,我們越需要努力。兩岸交流對臺灣是有益的,民間的聲音也是希望兩岸和平,兩岸不要斷流。」
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民間往來就像滔滔的潮流,誰也擋不住,『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民進黨的這些阻阻擾擾、疙疙瘩瘩,在浩瀚的歷史裡就像溪流中的小石頭一樣,會被潮流整個帶過去的。這次有這麼多的臺灣同胞在有可能給生活上會帶來不便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要來出席海峽論壇,代表我們雙方綿綿不絕的血緣,大家的感情是不容易被政治所衝淡的,民族之間的情誼是擋不住的。今天誰擋著交流,誰就是在破壞和平。」
海峽衛視臺北特約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海峽論壇的「非常之功」就是水乳交融,兩岸民眾是兩岸凝聚、融合在一起,最終實現統一最大的一股力量。臺灣海峽並不寬,卻把兩岸中國人隔了特別遠,12年前海峽論壇開啟兩岸民間交流,從破冰、來往、交融,更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認識,臺灣地區也和大陸不同地方建立起更深的聯繫。我們相信,繼續發揮兩岸交流的力量,就一定能夠找到一個辦法來解決兩岸的政治問題。
海峽衛視特約時事評論員謝楠認為,用「非常之功」形容兩岸民間交流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性,並且給予高度評價,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概括。兩岸關係由和平發展到走向最終統一需要非常堅實的民意基礎,而這恰恰是通過兩岸民間交流累積的,所謂「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另一方面,雖然兩岸官方交流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停滯狀態,甚至滑向熱對抗邊緣時,兩岸的民間交流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兩岸民間交流不止,兩岸關係才不太差,才能最終走向統一。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