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會給家裡增添很多樂趣,但養孩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爸爸媽媽共同的參與,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全面的發展。傳統觀念裡都是媽媽全職照顧孩子。
這種&34;,不只是加重了媽媽的壓力,更拉遠了孩子和爸爸的關係,現在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
夏日炎炎,能抱著西瓜吃,就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但你想吃西瓜,還有孩子要照顧怎麼辦?有一位爸爸就有奇招,既能自己吃的爽,還能帶好孩子。
孩子和爸爸坐在風扇前,一人一邊,這位爸爸在風扇上面綁著一根長棍,棍子另一頭綁著一個勺子,再把風扇設置成搖頭。
這邊爸爸抱著西瓜吃的嗨,順著風扇搖頭的頻率,在勺子上面放一塊西瓜,隨著風扇轉到孩子面前,沒耽誤孩子看動畫片,也吃到了西瓜。
這位爸爸真的&34;出新高度,不過看起來這方法挺好用的。每次吃西瓜的時候,小孩總要自己拿勺子去挖著吃,每次吃完身上全是西瓜汁,有些衣服又不好洗,吃完就得換下來洗。
不得不說,爸爸帶娃總是不一樣的。和媽媽在一起就要安安靜靜的,要乖要聽話。但是爸爸總有奇招可以制服孩子,陪孩子玩鬧,讓孩子乖乖聽話。在我們印象中,爸爸帶孩子總是不靠譜的,因為爸爸沒有媽媽那麼了解孩子,也缺少耐心,常常哄娃睡覺自己先睡了,和孩子玩,不一會兒就忘了孩子。
第一:冒險精神,激發活力
媽媽帶孩子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但是爸爸會把孩子當作朋友,帶孩子去觀察生活,發現樂趣。農村夏天的傍晚,會有很多爸爸帶著孩子出來乘涼,鄉村小道邊上,到處都是啼叫的蛐蛐,也有沒回巢的燕子,偶有迷路的小刺蝟,把孩子抗在肩上,去捉爬到樹上的新蟬。
這是媽媽很少去做的事,但孩子在孩子的世界裡,這都是很新奇,很好玩的。在孩子還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玩就是在學習,孩子喜歡和爸爸一起玩,也是爸爸在帶著孩子學習。爸爸的冒險精神,能影響孩子,要有興趣,找到能使自己開心的事。
第二:堅強勇敢,敢於嘗試
爸爸帶出來的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很獨立,有時候不是爸爸不去做,而是給機會讓孩子學著做。媽媽看見孩子摔倒了,大多會抱起孩子,輕聲地哄,但爸爸就不會,他們會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還會說,堂堂男子漢,摔一跤算什麼。
看起來會覺得好笑,但是很多爸爸就是這樣的,敢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我還小的時候,喜歡吃炒飯,爸爸就讓我自己去做,不出意外的我燙到了自己,但爸爸還是找機會教我做炒飯,反而現在我是個成年人了,他總是主動去給我做。
第三:創造精神,勇於探索
在大多數家庭中,爸爸的動手能力更強一些,平時家裡需要換的東西,都是爸爸先動手琢磨。印象中,我爸爸很擅長修補自行車輪胎,我做事總是毛毛躁躁的,騎車也會不小心壓到東西劃破輪胎。爸爸總是熟練的拿出工具,找到漏氣的地方,修補好。
我現在都很清楚修補輪胎的步驟,但更多的是一種方式,出現問題了,要找好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且自行車不能騎了,就是輪胎破了,不能推脫到別的地方。犯錯不可怕,要有承認的勇氣,才會更好的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
對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同樣重要,有媽媽的細心呵護,有爸爸陪著玩樂,才能保證孩子的全面發展,讓孩子擁有精彩的童年,更加快樂的成長。
你對爸爸帶孩子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