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件喜悅的事,但是懷孕的過程卻充滿了各種變數,這就像是《西遊記》,取經的路上九九八十一難,想要順利生下寶寶,媽媽就要克服各種困難。在孕晚期,很多孕媽都會碰到這麼一個「坎」,那就是臍帶繞頸。多數媽媽在產檢時會被提示繞頸一圈,也有的會繞頸兩圈,通常,繞頸一圈的寶媽會比較放鬆,覺得危險性不大,也會認為繞頸圈數越多,危險係數越高,其實不是的,很多媽媽都想錯了。
其實繞頸兩圈,並不比繞頸一圈更危險
所謂臍帶繞頸,就是臍帶繞進了寶寶的脖子上,這種危險性就比較複雜,一個是不容易順產,第二,如果繞頸很緊,可能會影響寶寶的供血,產生缺氧和窒息,這樣的繞頸,即使只有一圈,也是非常危險的。
聽到這裡,孕媽們是不是很緊張?其實,臍帶繞頸是很常見的現象,不是疾病也不是畸形,發生的概率大概為32%,也就是每十個孕媽,可能就有三個是臍帶繞頸,大多數寶寶是繞頸一圈,也就是搭在了寶寶的脖子上,寶寶稍微一動可能就繞出來了,但也有寶寶比較調皮,繞頸兩圈,但如果臍帶較長,而且纏繞的比較松,寶寶也是可以繞出來的,臍帶繞頸三圈的情況也有,不過比較少見,這種情況醫生會建議孕媽密切觀察胎動,一有異常趕緊去醫院。
臍帶繞頸的情況,跟臍帶的長短有很大關係,每個媽媽的臍帶長度是不同的,有的比較長,繞頸比較松,就沒什麼危險性,但有的臍帶比較短,即使繞頸一周,如果纏繞比較緊,也會造成很大的危險,所以繞頸一圈還是兩圈,都不能說明問題,要綜合考慮。
臍帶的長度為什麼會不同?
臍帶的長度存在差異,這跟個體有很大關係,是沒辦法解釋的,但正常的臍帶長度是55公分左右,超過70公分的臍帶被認為過長,短於30公分的臍帶,被認為過短,大部分孕媽都是正常的長度,臍帶繞頸能否順產,醫生也要看纏繞後臍帶的長度,以及纏繞的圈數和鬆緊度,綜合判斷下才能決定是否順產,所以臍帶纏繞就要剖腹產的說法,也是不全面的。
發生了臍帶纏繞,媽媽要做到哪幾點?
密切注意胎動
從孕32周開始,孕媽就開始數胎動,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寶寶發生了繞頸,媽媽更要注意數胎動,一天三次,每次一個小時,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臍帶纏繞寶寶發生了危險,寶寶的胎動肯定會發生異常,他會頻繁地動來動去,試圖擺脫臍帶吵擾帶來的麻煩,如果發生了供血不足,也會引起胎心的異常,所以胎動太頻繁,或者長時間不動,都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配合醫生檢查
一般的臍帶繞頸,都不需要過度擔心,有時候期待只是虛搭在寶寶的肩上,沒有真的繞過去,如果媽媽不放心,可以採用都卜勒觀察胎兒血流情況,觀察寶寶有沒有缺氧的情況,另外,不要頻繁地熬夜等,要有規律地作息,不然也會引起寶寶動得太頻繁,從而導致臍帶繞頸。
多數的寶寶,發生了臍帶繞頸,分娩的時候就繞出來了,所以媽媽不用過度擔心,配合好醫生,注意平時多觀察胎動,就沒有大的問題,更不用糾結繞一圈還是繞兩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