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月懷胎,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常見的就是孕中晚期B超檢查提示臍帶繞頸,相信遇到這個問題,孕媽媽都會擔心害怕,各種連番問題想問。那麼臍帶繞頸到底是什麼情況?今天與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臍帶繞頸是胎兒脖子被臍帶纏繞的一種異常現象,在產科B超檢查時十分常見,是一種B超檢查上的專業術語。說白了就是臍帶繞到了胎兒的脖子,有時繞1圈,有時繞2圈,甚至繞出螺旋狀。
在做B超檢查時,發現臍帶繞頸之後,胎兒脖子上就會出現有壓痕,B超報告單上一般顯示:胎兒的頸部可見U型壓跡或W型壓跡,U型壓跡是指繞頸1圈,W型就是2圈,如果U型加W就是繞頸3圈。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2圈,超出3圈的情況不多見,但並不是沒有。
一般來說,臍帶繞頸與臍帶過長或胎兒在母體內的活動過於頻繁有關。胎兒在母體內並不老實,會在空間不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時不動把玩臍帶。
每個胎兒的特點是不同的,有的胎兒動作比較輕柔,有的胎兒動作幅度較大,他們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動動胳膊,伸伸腿,又會轉個圈,這類胎兒由於活動量大,活動頻繁,特別熱衷運動,所以臍帶繞頸的現象也更容易發生。
因為孕中期子宮空間較大,羊水豐富,加上胎兒的臍帶過長,這個階段的胎兒正是撒歡的時候,拽住臍帶左轉一圈,右轉一圈,這樣臍帶繞頸就形成了。
一般臍帶繞頸一圈是非常常見的,基本佔孕婦數量的三分之一,所以臍帶繞頸一圈,往往醫生也提示孕媽媽不必過度慌張。一般被繞頸一圈的胎兒,臍帶纏繞及壓迫的程度較輕,對媽媽和和寶寶的危險都不大,部分媽媽仍可經陰道將其順利分娩。但如果期待繞頸大於等於2圈時,醫生就會提醒孕媽媽注意數胎動,按時檢查。
如果在孕晚期,臍帶仍有多圈纏繞,對於胎兒來說就十分危險了。臍帶纏繞過緊,會影響臍帶血液的流通,影響到胎兒二氧化碳和氧的代謝,使胎兒出現胎心減慢甚至缺氧、死亡。這種情況孕婦要特別注意隨時觀察,注意聽胎心、數胎動,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當寶寶有臍帶繞頸現象的時候,孕媽媽就開始擔心是否能夠自然分娩。確實,有部分孕媽媽是因為寶寶臍帶繞頸而不得不選擇剖腹產的分娩方式,可並非所有的臍帶繞頸都必須選擇剖腹產的,臍帶繞頸也能順產。
如果臍帶繞頸2圈,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胎心監測正常,部分情況下亦可以繼續順產。若生產過程中頻繁出現變異減速,但宮口擴張並不大,一般建議剖腹產。一旦進入生產活躍期,變異減速緩解,可嘗試繼續順產,同時採取吸氧或擴容等宮內復甦措施,提高胎兒攜氧能力,確保母兒安全。
臍帶繞頸3圈或以上的情況,同時胎心狀態不佳時,符合剖腹產指徵。臍帶繞頸3圈,如果纏繞過緊,容易使胎兒血管受壓,血循環受阻或者胎兒頸靜脈受壓,使得胎兒腦組織缺氧、缺血造成宮內窘迫,甚至死胎,這樣情況相當危險。
如果同時伴有臍帶過短或者相對過短,媽媽在產程過程當中影響先露下降,導致產程延長,加重胎兒缺氧危及胎兒。則需要緊急選擇剖腹產。
注意數胎動
數胎動是孕婦比較好掌握、好操作的判斷胎兒在宮內是否安全最簡單的一種方法。胎兒一旦出現突然胎動大幅減少或增加,或者動的方式與平時有很大不同,這時孕媽媽們就要提高警惕了,應立刻就醫。
避免孕期劇烈運動
孕婦在懷孕期間,適當的鍛鍊對肚子裡的寶寶是有好處的。所以孕婦日常要進行合適鍛鍊,如飯後散步、孕期瑜伽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
如果懷孕期間鍛鍊過度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胎寶寶的健康發育,易造成胎寶寶在子宮內缺氧的情況,這時候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煩躁不安、頻繁的動作可能就會導致臍帶繞頸的發生。
睡眠選擇左側位
孕婦到了孕中後期,肚子不斷增大,採取左側臥睡覺的姿勢利於靜脈血回流,更利於母嬰健康。
如果不正確的睡姿,如右側位或平躺,很可能會導致胎寶寶缺氧的情況,這樣就會使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頻繁動作,而這時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空間越來越小,頻繁的動作只會使臍帶繞來繞去,臍帶繞頸過多,就會給胎寶寶帶來窒息危險。
避免熬夜
有過熬夜經歷的孕媽媽們都知道,在熬夜的時候,寶寶胎動一般都會比較比較頻繁,這樣頻繁的胎動,很可能就會增加臍帶繞頸的概率,而且如果孕期孕媽媽經常熬夜的話,可能還會使寶寶出生以後作息時間混亂,那寶寶出生以後就有媽媽累了。
注意定期產檢
定期產檢這條在整個孕期裡最為重要,做B超可比較直接能看到胎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的情況,孕媽要按醫囑監測胎兒臍帶繞頸情況,及時發現異常。
同時,到了孕晚期也要重視對胎心的監護。
孕期臍帶繞頸可能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在產檢過程當中要密切觀察胎兒發育的情況,日常要掌握數胎動的方法,並且按時產檢,就能保證胎兒健康發育。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