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村主任的脫貧攻堅:圍繞旅遊三產聯動融合發展

2020-12-23 和訊

貴州省素有「山地公園」之稱,位於貴州省雷公山西南麓的白巖村像一個世外桃源,層層蒼翠的梯田在晨霧和炊煙中極富詩情畫意,而這裡的苗族古寨就像一顆顆珍珠般散落在青綠山水間,格外奪目。這是很多人心嚮往之的絕佳旅遊地。

雖被譽為「梯田託起的村落」,風光旖旎,但全村百姓一度「守著金疙瘩過著苦日子」。1990年出生的唐文德,是最早一批90後。村民們沒有想到,他雖然年輕,但依託家鄉得天獨厚的自然及人文優勢,整合各方資源,成為全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90後村主任唐文德

「脫貧人生」的轉折點

2014年,白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佔比37%,是雷山縣脫貧攻堅的重點村莊之一。正是因為貧窮,2008年,唐文德從貴州民族學院畢業後去上海發展,希望在大城市闖出一番天地。期間他看到城裡人喜歡利用假期去鄉野山水間放鬆心情,城市周邊的農家樂市場方興未艾,這給他心裡種下一粒種子,漂亮但貧窮的家鄉,是否也能通過鄉村旅遊脫貧致富?

被雲海梯田託起的白巖村

2013年,中央提出精準扶貧戰略,強調扶貧要因地制宜,唐文德嗅出發展的機會,返鄉「試水」農家樂。雖然沒有什麼科學規劃和指導,但他在上海的觀察和直覺告訴他,鄉村旅遊大有可為!

鄉親們也看好這個有著大學學歷和大城市工作經驗的年輕人。2017年白巖村換屆選舉,他被推舉為村主任。村民們希望這個有文化、有見識、有熱情的年輕人能帶領全村「搞出點名堂」。

新上任的唐文德如履薄冰,他清楚地意識到,要獲得村民們的支持,唯有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然而,雖然唐文德的農家樂已熱熱鬧鬧做了起來,但由於缺乏專業的運營管理指導,不成規模,沒有特色,缺乏配套服務,更談不上帶動全村人致富。

而此時在大山之外,中國三星正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尋找「幫得準」、「扶得住」、具有發展潛力的貧困村,落地三星「分享村莊」大型產業扶貧項目。以「人才第一」為核心價值的三星認為,「人」是最關鍵的一環,村莊帶頭人的能力、熱情和對未來的信心,是村莊脫貧致富的原動力。

也正基於此,中國三星「分享村莊」項目選村引入了層層PK機制。「入選難度很大,要和其他村進行多輪競爭評比,但這是白巖村做大做強鄉村旅遊,儘快脫貧的好機會,我得抓住!」唐文德回憶說。

他一方面組織村幹部積極準備申報材料,邀請專業攝影團隊進村拍攝梯田風光,製作出高水平競選宣傳片,另一方面,還根據自己大學所學,製作出高水準的競選PPT。在終局的評選大會上,唐文德在答辯中所展現的專業態度、致富渴望、奮鬥激情感染了在場所有人。

自此,中國三星「分享村莊」項目正式入駐白巖村,唐文德的「脫貧人生」也迎來了第一次重大轉折。

唐文德(前左)從中國三星總裁黃得圭(前右)手中接過象徵希望的金鑰匙

發展按下快進鍵

中國三星的「分享村莊」項目與三星「分享經營」理念一脈相承,即將經營成果與身邊困難的人們分享,為他們帶去夢想和希望。白巖村入選後,中國三星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從產業規劃和運營角度切入,教會唐文德如何更好地將白巖村獨特的雲海梯田風貌,濃鬱的苗族文化風情與遊客分享,為全村脫貧致富注入「源頭活水」。

「我和村民都大開眼界,我們第一次認識到鄉村旅遊並非招呼遊客前來吃喝玩樂那麼簡單。要想讓客人來了還想來,就要做好每一個服務細節,要想讓全村人依託民宿旅遊脫貧致富,就要開闊思路,學會資源的多維整合與分享!」唐文德說。

項目落地後,專業化的產業運營指導與實實在在的優質資源助力,給唐文德及白巖村村民打開了一扇認知的新窗口。運營模式上,為確保村民,尤其貧困村民從民宿旅遊產業受益,白巖村成立了全民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全村選舉,由唐文德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把村莊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讓農戶因參與民宿運營而實現整體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在運營方法上,引入全國優秀的民宿運營團隊,針對白巖村旅遊資源特點,進行科學設計、規劃和運營。

項目一期老屋流轉改造前後

目前,白巖村已建成客房29間,同時有影院、咖啡廳等配套空間。民宿運營效果極好,暑期和周末普遍都能達到滿房效果。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項目還將實現9棟民房改造,從而再擴充32間客房,屆時將成為雷山縣最大的民宿。民宿的運營也帶動了村中農戶收入的增加,瓜果蔬菜都由合作社統一採購,不僅銷售有保障,價格也比往日高出不少。

民宿內景

白巖村的脫貧成效喜人,2018年底脫貧55戶22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1%;2019年底實現了「雙清零」目標,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7300元。白巖村也發展成為雷山縣鄉村旅遊精品民宿典型示範村。然而,村莊全面脫貧後之後,未來的發展之路怎麼走,成為了擺在唐文德面前的「新課題」。

白巖村民穿上精美苗族服飾迎接客人的到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脫貧後如何不返貧?脫貧後怎樣謀發展?「分享村莊」項目在設立之初,就已謀劃好了解決方案。作為一家秉持「人才第一」理念的企業,三星給出的答案依然是「人的改變」;而作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三星決定調動國際化資源,持續幫助「分享村莊」帶頭人們實現「觀念」的改變和提升。

去年8月,中國三星組織全國10位「分享村莊」的帶頭人赴韓國考察,與韓國的村長、專家交流農村發展經驗。這是中國扶貧史上,第一次「村長」級別的海外交流活動。

中國三星「分享村莊」帶頭人訪韓交流活動中的唐文德

這趟訪韓之旅給了唐文德深深的震撼,他第一次見識到國外現代化農村的樣貌。「韓國一個村可以將柿子這種普通農產品(000061,股吧)做成一條致富的完整產業鏈,柿餅、柿子糖、柿子巧克力,甚至柿子香皂和化妝品等等,應有盡有!白巖也有很多極有商業價值的農副產品,依託民宿旅遊,可挖掘出很大的市場。」思路打開了,唐文德的「脫貧人生」再一次獲得轉折與提升。「我會帶領村民依託民宿旅遊,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聯動發展,通過種植、加工、服務和銷售一條龍,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也讓農民有增收的渠道。」

白巖村民家裡大都種植楊梅,以往集中上市後銷售難度很大,如今都由民宿統一收購製作成楊梅汁給遊客品嘗,一方面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方面增加了民宿服務特色。村子今年還將與當地企業合作,主推八月筍、魚醬酸、雷山銀球茶等特色農產品的加工生產。在唐文德看來,只有把產業經濟這隻「老母雞」養好,讓它為村民不斷下蛋生財,才能讓全村走上可持續的致富路。

眼下,唐文德正在為民宿更加火熱的發展解決各種難題:三期項目投運後的管家招聘、遊客暴增後的停車場建設……事多且雜,挑戰不小,但唐文德已帶著白巖的鄉親們,步履穩健地走在了邁向富裕的大道上。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平輿縣圍繞三產融合推進白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小芝麻 大產業平輿縣圍繞三產融合推進白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
  • 山東費縣大田莊鄉:發展全域旅遊 助力脫貧攻堅
    目前全鄉仍有省定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未脫貧貧困戶1122戶2820人,佔全鄉總人口的12.9%,全部為一般貧困戶。  近年來,費縣大田莊鄉充分發掘自然風光、生態農業及鄉土文化等資源優勢,以建設「休閒田莊 美麗鄉村」為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激活全域旅遊發展,堅持保護性利用,走「保護鄉村風貌、凸顯鄉村風情、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路子。
  • 洛陽洋豐果業有限公司:農旅融合發展 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該公司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圍繞市工商聯提出的「百企幫百村」精準幫扶行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取得了農業產業發展和助力脫貧攻堅的「雙豐收」。  聚焦主業深耕特色農業  提起洛陽洋豐果業,不少市民將其與草莓、櫻桃、獼猴桃等水果聯繫在一起。  洛陽洋豐果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至今已歷10個春秋。
  • 以文旅融合帶動脫貧攻堅
    作者:廖志坤(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吉首大學校長)  自2016年濟南市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結成對口幫扶城市以來,濟南市肩負黨中央重託,舉全市之力,以齊魯人的質樸和智慧,傾力幫扶,攜手湘西自強奮起,所幫扶的7個深度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濟南結對湘西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
  • 百德鎮:推動薏仁米發展 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本報訊 (通訊員 熊家富) 近年來,興仁市百德鎮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為更好地鞏固脫貧成效,促使群眾增收致富,百德鎮按照省、州、市產業結構調整鞏固脫貧成效的發展要求,圍繞產業發展「八要素」積極探索百德鎮薏仁米產業發展路子。
  • 英德市全力抓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10月15日清遠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10月16日上午,清遠市委常委、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羅振宇,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侯之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遠忠,副市長羅偉權等一行,深入該市黎溪鎮黎洞村、大圍村調研,就如何進一步做好當前英德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作再動員再部署
  • 途遠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近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會議提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途遠,立足鄉村振興實際,依託鄉村閒置資源,打造出的鄉村振興微度假目的地模版遍及全國。
  • 無為縣紅廟鎮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無為縣紅廟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發展思路,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並緊緊依託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深入開展。 紅廟鎮紅色山水澗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該鎮在景區內重點打造「1+3+1」功能區,即紅色文化核心區,田園體驗區、花海暢遊區、康養品茗區,綜合服務區,堅持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確定一軸(茶徐路)+一心(紅色文化核心區)+兩翼(海雲田園體驗+正崗茶場康養)的發展方向,打造了28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建設範圍。
  • 大新縣發展皇鴿生態養殖助力脫貧攻堅
    目前,大新皇鴿生態養殖產業已架構起一個基本「框架」,依託分布於桃城、下雷、那嶺、欖圩的多個皇鴿養殖基地,輻射全縣各鄉村,奏響脫貧攻堅*強音。  開拓思路:探索皇鴿產業發展新路子  以往,因缺少龍頭企業、品牌引領,實施產業扶貧多數選擇「短平快」項目,加上在選擇項目上盲目跟風,缺乏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導致一些扶貧產業項目經濟效益不高。
  • 溫嶺:圍繞「一心二港三灣」 發展全域旅遊
    日前,從溫嶺市政府了解到,溫嶺市近期將完成全域旅遊規劃的編制。自2016年國家旅遊局提出「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努力開創我國『十三五』旅遊發展新局面」以來,溫嶺市在2017年旅遊工作思路上確定了在全台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大框架下,重點圍繞「一心二港三灣」,即中心城區休閒中心,
  • 貴州銅仁萬山區謝橋街道:「三個植入」推動旅遊扶貧融合發展
    ,全面構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致富橋」,取得良好效果。謝橋街道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實情,整合資源,深度發展鄉村旅遊,大力引進高新企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以牙溪生態農場為基礎,把景區標準植入基礎設施全過程,租賃民用房屋用於民宿項目建設「深加工」,全面提高水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源電壓,修繕城區至景區旅遊線路,全面提高電訊信號源,把人才、管理、經營等標準指數納入景區規劃核心範疇。
  • 寶塔區調研川口鄉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
    他強調,要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和帶動農民積極性,以產業發展為軸心,加大脫貧攻堅力度,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厚植和培養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目標早日實現。副區長何建超一同調研。在蟠龍村,聽取了村級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和村情等匯報後,蘇鋒說,要突出黨建引領,切實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並通過「小廣播、大喇叭」、電視大屏幕、手機小屏幕等多種形式改進與群眾的溝通方式,在智慧鄉村、和諧鄉村方面下功夫,多渠道增進黨群幹群關係
  • 卓尼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
    原標題:卓尼鄉村旅遊助推脫貧攻堅  本報通訊員 範聯合  盛夏,甘南卓尼碧水青山景色宜人。
  • 「脫貧攻堅集市」來了 近百種農副土特產等你挑
    土雞、土鴨、散養山羊……3月21日上午,涪陵美心紅酒小鎮「脫貧攻堅集市」正式開集,一大批周邊貧困村的生態農產品和純手工製作土特產吸引了大量遊客爭相購買。據悉,該集市旨在幫助附近村民和貧困戶在景區免費擺攤,增加收入,每周六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定時對外開放。
  • 澄城縣以文化旅遊業引領三產融合發展
    2017年,澄城縣堅持品牌引領,以堯頭窯為龍頭,興旅遊,活商貿,強電商,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提質增效。一是文化旅遊吸引力顯著增強。舉全縣之力建設堯頭窯二期基礎設施項目,堯頭窯景區國慶期間盛大開放,原文化部副部長鄭欣淼、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品鑑堯頭黑瓷,11個國家26位陶藝大師來澄交流創作,「千年黑瓷·一見傾澄」主題宣傳如火如荼,《陝西澄城全國最大民窯遺址區免費開放》新聞登陸央視一套,澄城旅遊實現華麗轉身。累計接待遊客260餘萬人,旅遊綜合收入達20億元。二是商貿服務輻射力大幅提升。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 芳香滿烏蒙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 芳香滿烏蒙大灣區之聲微信公眾號  作者:  2020-11-29 身為90後的她2018年起開始進入公司種植花卉,當年8月就脫了貧。「我之前是在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只能夠維持家裡的生活。自從我們梁總來了以後,我們就跟著她種花,比我在外面打工的收入高。我們私底下開玩笑,叫她『花仙子』。」周巧說。
  • 岑鞏縣舉辦旅遊桃花節全力打響旅遊脫貧攻堅又一仗
    從貴州省岑鞏縣委宣傳部獲悉,為了全力打響旅遊脫貧攻堅又一仗,進一步宣傳和推介岑鞏縣旅遊文化資源,助推全縣「農、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岑鞏縣定於3月下旬舉辦第二屆以「溯龍江墨韻·遊桃源勝景」為主題的旅遊桃花節。 岑鞏縣古名思州,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史學界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之說。
  •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
    精準施策,匯聚脫貧動力脫貧攻堅難在精準、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堅持「靶向治療」,拔除「窮根」,始終是我市有效提升脫貧質量的關鍵之策。我市圍繞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可持續」等關鍵性問題,找準脫貧路子,下足「繡花」功夫,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資金投入穩增長。
  • 【創新】法治怎樣為脫貧攻堅「護航」?河北的做法接地氣
    這是省人大常委會深化三項聯動監督執法檢查組進行執法檢查的一幕。「沒想到查得這麼實、這麼細。」阜平縣農業局局長張強說,通過「問題清單」一項項對標,能促進相關部門及時發現不足、補齊短板。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期,越吃勁的時候,越需要依法推進。2017年起,省人大常委會連續四年開展脫貧攻堅方面執法檢查,開創出一條人大監督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