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縣發展皇鴿生態養殖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17 中國農業網

  大新縣那嶺鄉那嶺社區的那利皇鴿養殖基地門口一片熱鬧,來自廣東湛江的江夏鴿業公司老闆黃祖雄驅車來到這裡收購皇鴿,基地工人正在分批將乳鴿裝籠、裝車。

  「今天運走1300多隻鴿子,昨天已經運了一批5000多隻。只要有貨,我天天來收。」黃祖雄用夾著濃濃粵語味道的普通話對記者說。

  供不應求,讓人看到大新皇鴿生態養殖產業的一片大好前景。目前,大新皇鴿生態養殖產業已架構起一個基本「框架」,依託分布於桃城、下雷、那嶺、欖圩的多個皇鴿養殖基地,輻射全縣各鄉村,奏響脫貧攻堅*強音。

  開拓思路:探索皇鴿產業發展新路子

  以往,因缺少龍頭企業、品牌引領,實施產業扶貧多數選擇「短平快」項目,加上在選擇項目上盲目跟風,缺乏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導致一些扶貧產業項目經濟效益不高。另外,貧困農戶自身發展潛力不足,思想觀念陳舊,創業意識不強,眼光不夠長遠,單打獨鬥發展產業,產業作用範圍小,可持續發展亦存在困難。為轉變這種現象,大新縣打破傳統,轉變思路,通過調研產業現狀、摸清發展瓶頸、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後,結合脫貧攻堅戰產業發展思路,決定將皇鴿養殖作為全縣脫貧攻堅一大優勢產業、重點產業來抓。

  「大新這個地方生態非常好,太適合發展皇鴿養殖了,大新這條路走得非常對!」廣州白雲山寶神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獸醫師、大新縣桃城鎮萬利皇鴿養殖基地技術員常青湘對記者說。

  大新地處廣西西南邊陲,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溼潤多雨,空氣清新,光照充足,水源豐富。轄內14個鄉鎮植被樹木四季常青,遠離村莊農舍的山坳背靠山、前依林,實為肉鴿養殖基地的上選場所。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態美是大新*靚麗的名片,多年來大新始終秉承「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皇鴿養殖項目,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條順應市場的產業發展路子,上述所提「供不應求」即是一個明證。記者在下雷興利皇鴿養殖基地採訪時,下雷鎮志興村支書、興利皇鴿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黃華東就表示,基地原本與貴州買方籤訂協議每天供鴿子4000隻,然而現在只能供應1000隻左右,市場空間非常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當前豬、雞、鴨等畜禽市場需求已趨於飽和的狀態下,人們對肉食結構的要求日趨優質化,加上人們對肉鴿營養價值的進一步認識,『以鴿代雞』的消費趨勢更加明顯。」廣西扶綏傑利皇鴿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漢傑表示。

  據了解,目前肉鴿市場需求量急劇增長,僅港澳市場每年就需1500萬隻左右,廣州、深圳、上海等發達城市「無鴿不成席」已成為時尚,市場需求驚人。同時,肉鴿養殖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廣西、廣東等地區養殖收益明顯高於種植業,且養殖市場經濟風險較低,有利於促進大新縣農牧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在帶動貧困戶脫貧方面可發揮大作用。

  創新模式:皇鴿養殖實現多方共贏

  大新縣結合脫貧攻堅戰略部署和全縣產業區域布局,通過盤活資金、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強化培訓與交流等,將皇鴿養殖打造成為全縣產業扶貧特色品牌。該縣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旅遊產品」的建設模式,以廣西南寧市傑利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利皇公司」)投資600多萬元建設皇鴿食品加工廠為龍頭,以建設養鴿基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廣泛飼養和提供乳鴿,逐步打造一條「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皇鴿養殖產業鏈。

  目前,大新縣通過盤活資金,整合涉農資金、產業以獎代補等資金1.2億元,在桃城、欖圩、那嶺、下雷等鄉鎮建設了「萬利」「吉利」「那利」「興利」4個養殖基地,大力發展皇鴿養殖扶貧項目。其中,公司投入資金5100萬元,統籌整合146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4515萬元,貧困戶自願用來購買皇鴿種鴿實物進行入股寄養的扶貧產業「以獎代補」資金2400萬元。

  目前,各個基地相應成立了養鴿專業合作社,與傑利皇公司共建養鴿扶貧產業基地。合作社負責完成基地基建及與生產相關配套設施設備和種鴿投入,除了做好基地生產經營管理銷售的全程監督外,後期不參與基地具體經營管理;傑利皇公司負責基地建設後期生產經營管理與銷售,負責由此所產生的一切成本費用、包括辦公設備(用品)、養鴿飼料、人工工資、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企業宣傳及品牌推廣宣傳等產生的費用。

  基地所需工人優先聘用基地所在地的貧困戶,如下雷興利皇鴿養殖扶貧產業基地在聘30多名工人中就有十多名是本地人,他們工資在3000元至4000元之間。按照大新縣的規劃,力爭通過基地培養一批本地的養鴿能手,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據了解,在技術培訓方面,傑利皇公司不定期安排技術人員、專家到基地講學授課,提高科學養殖與管理能力。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培訓10餘批次,培訓群眾1000多人次,有效促進基地管理人員及周邊養鴿群眾養鴿技術提高。

  目前,大新縣的4個皇鴿養殖基地存欄16萬對種鴿,涉及貧困戶9140戶,佔全縣21222戶貧困戶的43%。此外,依託4個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拓展皇鴿養殖,有望帶動各鄉(鎮)散戶養殖100萬對以上,以滿足深加工的需求。同時充分發揮大新縣「特色旅遊名縣」的優勢,全面開發拓展皇鴿美食、農家樂休閒旅遊、配套酒店設施等旅遊產業,實現一產、二產、三產融合發展。經測算,一產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2.88億元,二產可實現產值4.16億元,三產可實現產值1600萬元。「小皇鴿、大產業、大作為,我們要以養殖小皇鴿撬動縣域經濟大發展。」大新縣縣長張衛東對記者說。

  為了促進公司發展有效益、村集體有經濟收入、農民脫貧致富的多方共贏,大新創新皇鴿養殖基地經營模式:一是村集體以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入股,由資金變股金實現村集體經濟的穩定收入。*個五年按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獲得分紅,第二個五年按10%獲得分紅,第三個五年按12%獲得分紅,第四個五年按14%獲得分紅;二是貧困戶以產業「以獎代補」資金通過購買皇鴿種鴿實物方式入股寄養獲得收入。*個五年按種鴿投資成本總額的12%獲得分紅,第二個五年按10%獲得分紅,第三個五年按12%獲得分紅,第四個五年按14%獲得分紅;三是公司扶持散戶養殖並給予保價收購,帶動群眾養鴿致富。

  公司優惠扶持農戶6月齡種鴿和設備,農戶自行選擇養殖場地或自主飼養管理,生產出的乳鴿可保價銷售給公司實現增收致富。

  立足長遠:打響皇鴿產業特色品牌

  有目標、有把握,讓大新「養鴿人」信心十足,在皇鴿養殖產業未來發展的規劃中,該縣將延長皇鴿產業鏈、大力打造「皇鴿產業特色品牌」:

  ——構建皇鴿產業閉環。為切實保障養殖產品與銷售無縫對接,構建皇鴿產業閉環,進一步降低養殖風險,讓養殖戶吃下定心丸,大新縣投資650萬元建設6000多平方米的皇鴿深加工區,其中有1600平方米的廠房區和500立方米的冷庫。入駐的皇鴿加工廠目標為日加工肉鴿3萬-5萬羽,年加工量1500萬羽,按目前的市場價格,預計年可實現利潤450萬元。公司採取保價回購的方式,每年可收購散戶生產種鴿100萬對,年飼養肉鴿利潤可達9600多萬元。目前,加工區已完成一樓倉庫、二樓生產車間、四樓辦公場所等建設,並與設備生產廠家訂購了36條生產線設備,預計今年12月投入使用,屆時將全面打通制約產品銷售渠道「*後一公裡」,切實提高皇鴿產業抗市場風險能力。

  ——打造皇鴿特色品牌。養鴿示範基地注重形象包裝,加大投入開展宣傳設計,逐步把示範基地建成以鴿子養殖為主,集生產、經營、增收等功能於一體的規範皇鴿養殖基地,促進特種養殖經濟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和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業經濟效益和貧困戶脫貧質量。同時,大新縣以深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為抓手,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圍繞民宿項目和假日主題酒店,抓住皇鴿肉質細嫩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高的特點,宣傳「一鴿賽九雞」的美譽,打造「皇鴿餐飲」品牌,助推全縣旅遊餐飲業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還能讓更多貧困戶獲得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等多種收入。目前,傑皇利公司計劃投資500萬元在縣城星光和樂城、桃城濃沙鄉村旅遊景區、堪圩明仕田園景區、雷平安平鄉村旅遊景區、碩龍德天瀑布景區、下雷志興村等建設6個肉鴿主題餐廳,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在欣賞到美景的同時,品嘗到足以銘記心間的大新特色美食。

  ——持續做大皇鴿產業。大新縣計劃在原有的四個養鴿基地的基礎上,繼續擴增基地建設數量,實現點多成線、線多成面,全面帶動各鄉(鎮)農戶尤其是貧困戶掀起養殖皇鴿、集資入股的熱潮,形成「戶戶有鴿養,人人有錢賺」的良好格局。大新縣將繼續深入探索以深加工項目(企業)為龍頭,加快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村)+農戶(貧困戶)+市場」的連接機制,不斷壯大全縣皇鴿養殖規模,將養鴿業培育成為*養殖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加快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焦點

  • 大新縣發展青梅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2019年12月30日 13:57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 作者:陳文聖 黃梅花 編輯:潘曉明   (原標題)以梅為媒 共同致富  ——大新縣發展青梅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 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記者前不久在大新縣欖圩鄉先力村小偶屯採訪,已脫貧戶周志龍坦言養鴿讓他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近年來,欖圩鄉堅持以「產業為根、基礎在村、核心在人」的理念,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黨支部+能人、合作社+科技培訓、扶貧政策+培植產業」的理念,著力推進皇鴿養殖、甘蔗「雙高」、青梅、蜜本南瓜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持續增收。
  • 區領導赴廣西崇左市大新縣考察對接粵桂扶貧協作工作 攜手打贏脫貧...
    、確保完成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一步交流對接。勞茂昌表示,現在脫貧攻堅到了關鍵決勝階段,兩地黨委政府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講話精神,始終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全力以赴啃下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要拓展產業協作,增強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效;要繼續加強交流協作,進一步提振信心、只爭朝夕,聚焦剩餘貧困人口精準施策,
  • 大新:發展特色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人民網大新4月23日電走進廣西大新縣欖圩欖圩鄉武姜村青梅種植基地,連片的青梅樹上碩果纍纍,果農正忙著採摘,錯落有致的樓房點綴在農田和綠樹之間,婉如一幅美麗畫卷。近年來,大新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許多村貧困戶因此實現快速增收,順利脫貧。
  • 助力打贏打好這場攻堅戰!
    ,助力崇左打贏打好脫貧摘帽攻堅戰。▲大新縣鴿子養殖扶貧產業車間。發展特色養殖業也是促進脫貧致富的好方法。結對大新縣的江海區就引導養鴿大戶到大新縣建設了鴿子養殖扶貧產業車間,帶動當地村集體和貧困戶大力發展養鴿業。目前,通過「扶貧車間+寄養分紅」模式,30個村(社區)每年都有了穩定的收益,越來越多的農戶也以自養的方式,共享了養鴿業發展的紅利。
  • 大新縣舉行重大項目開竣工活動
    2018年12月03日 15:42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 編輯:廖志榮   大新訊 12月1日,大新縣集中開竣工11個項目,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強化責任擔當,確保脫貧攻堅...
    5 月 21 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該局精心組織,迅速行動,統一思想、切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及問題整改,確保脫貧工作取得實效。
  • 南寧市江南區資源循環利用助力脫貧攻堅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南區堅持在充分地利用土地上做文章,先後引進了廣西皇氏甲天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根竹坡奶牛養殖基地、南寧市興榮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肉牛養殖示範基地、蘇圩鎮慕村弄峰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廣西新牧源農牧科技黃金百香果種植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重點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
  • 太原市僑聯「以僑為橋」助力脫貧攻堅
    12月4日,太原市僑聯帶領市僑青委、市海歸協會和僑胞之家單位的僑商僑企深入婁煩縣米峪鎮獨石河村,助力脫貧攻堅。僑企業家與機關黨員幹部一起走訪結對貧困戶,詳細了解廣大村民生產生活等方面的訴求,了解他們的技能特長和脫貧致富的不同想法。
  • 【脫貧攻堅在行動】山豬變金礦:壹家村「11511」模式助力產業化脫貧
    這裡是中央明確的「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是決戰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也是在這裡,壹家村「11511」的新模式,推動了高黎貢山豬養殖產業化發展,盤活了土地和勞動力,成為了村民致富的新途徑。2017年,該模式直接帶動369戶107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有效增收,讓289戶69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當年成功脫貧。高黎貢山豬養殖基地。
  • 綠色發展與脫貧攻堅的內在關聯
    另一方面,我國不斷創新脫貧攻堅的方法和路徑,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既保證了脫貧攻堅任務的高質量完成,使貧困地區「脫真貧、真脫貧」,又推動了貧困地區的永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 河南郟縣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示範園+貧困戶「模式 助力脫貧攻堅
    6月25日,走進河南郟縣安良鎮龍山福源生態農業示範園,像是到了「花果山」。兩棟木製小花園房子座落在青枝綠葉中,院子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鬱鬱蔥蔥,五顏六色的花點綴其間,恍若到了「世外桃園」。生態農業示範園  現年49歲的巖郭村8組貧困戶秦秀敏滿意地說:「俺孩兒在安良鎮一中上九年級,還享受每年3000多元的各種補貼,俺家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相比,好太多了,俺很滿意!」
  • 新業集團:紮實助力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
    原標題:紮實助力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 自治區國資委、和田和喀什地委及行署進行了論證,同意重組方案,由此拉開了新業集團打造南疆現代農業板塊、助力脫貧攻堅的序幕。 通過在南疆投資辦企業,以產業帶動農牧業現代化,新業集團已經成為助力南疆特別是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力量。
  • 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2020-11-06 10:37:01 參與互動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題: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 同心助脫貧 聚力「拔窮根」———漢濱區總工會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創新載體,促產業發展「加速度」「勞模是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只要有平臺、有保障,勞模在脫貧攻堅戰中大有可為。」漢濱區總工會主席王衍柏說,勞模在助力脫貧攻堅行動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不僅具有強大的自身優勢,還能激發全區決勝脫貧攻堅的昂揚鬥志。
  • 張秀隆赴崇左市寧明縣、大新縣開展深度貧困鄉鎮調研
    圖為張秀隆考察寧明縣愛店鎮邊民互市交易服務中心2月25日至26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張秀隆率隊赴崇左市寧明縣、大新縣開展深度貧困鄉鎮調研。張秀隆一行到寧明縣愛店鎮堪愛村、那堪鎮峙內村,大新縣碩龍鎮念典村、下雷鎮仁愛村、全茗鎮靈熬村衛生室實地查看,深入貧困戶家中,與他們促膝長談,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和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鼓勵他們堅定信心,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辛勤的勞動早日過上更好的生活。
  • 一縷清風漫草原——北京掛職幹部助力呼倫貝爾市脫貧攻堅紀實
    2018年,根據北京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工作要求,京蒙扶貧協作正式覆蓋呼倫貝爾市,並指定北京市西城區和石景山區分別對口幫扶呼倫貝爾市僅有的兩個國家級貧困縣——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鄂莫兩旗),幫扶內容主要是通過提供資金、落實項目等方式在產業發展、務工就業、教育醫療、消費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呼倫貝爾市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綏化農商行:發揮主力軍作用 助力脫貧攻堅
    ,綏化農商行將充分發揮金融扶貧主力軍的顯著作用,採取更有力的措施助力脫貧攻堅。其中,扶貧小額貸款累計投放14.4億元,份額達綏化各金融機構扶貧小額貸款總額的97%,精準助力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陸續脫貧摘帽。
  •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鄉村旅遊點——衡水篇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鄉村旅遊點——衡水篇 2020-06-16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聯通助力脫貧攻堅,加速發展「新基建」
    黨委書記、總經理何飈,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袁健化身「帶貨天團」,在線「直播帶貨」,通過推薦中國聯通定點扶貧村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同時通過5G創新應用展示,全方位展現廣東聯通落實網絡強國戰略,全面加快以5G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