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8日訊(通訊員 郭超前)「鴿糞是很好的有機肥料,既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只要適量用好,還能提高玉米的產量,品質也會提高,關鍵是要加工發酵利用。」近日,南寧市江南區同寧村包村幹部在指導脫貧戶發展農業生產時,建議對鴿糞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得到脫貧戶的高度認可。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南區堅持在充分地利用土地上做文章,先後引進了廣西皇氏甲天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根竹坡奶牛養殖基地、南寧市興榮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肉牛養殖示範基地、蘇圩鎮慕村弄峰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廣西新牧源農牧科技黃金百香果種植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重點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其中,江西鎮同華村的興榮牧業肉牛養殖基地通過實施「牧草(秸稈)-肉牛-沼氣-蚯蚓-生物有機肥-綠色農產品」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成為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範例,為江南區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提供了樣板。
江南區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確立了「退桉還果」「退桉種藥」,結構合理、產業高放,扶貧惠農工作思路,穩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2016年,江南區引進實力雄厚、誠信可靠、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廣西新牧源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先後流轉了50多家農民的土地700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2戶共50多畝,逐步將其打造成為集黑土豬、蛋鴨養殖及藍梅、樹葡萄、黃金百香果高端瓜果種植農業觀光與科普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園。
江南區還堅持「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工作理念,大力推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安全優質綠色蔬菜產業、發展健康養殖和種養結合產業、發展農村文旅融合產業,將循環經濟做成產業,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汙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先進經濟模式,實現產業扶貧,讓群眾從中看得見物質利益、摸得著實惠,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地用地」轉向「靠山養山、養山吃山,靠水養水、養水吃水,靠地養地、養地用地」, 變廢為寶,實現綠色發展、永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
【來源:廣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