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凱) 曲徑通幽處,尋夢夜瞻園。國慶長假期間,有著600多年歷史的瞻園,成了眾多遊客夜遊南京的熱門「打卡地」。一場名為「金陵尋夢·夜瞻園」的實景演出,將傳統戲曲、器樂表演巧妙融入亭臺樓閣的園林空間之中,營造出充滿歷史穿越感的沉浸式視聽體驗。連日來,每晚都有數千遊客走進瞻園,尋覓紅樓夢中景,體驗夢幻夜金陵。
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瞻園,曾是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取景地。由南京市文投集團所屬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市演藝集團與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共同打造的「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戲曲演出,通過傳統戲曲、器樂、多媒體等表演串聯,把江南園林的亭臺樓閣變成了移步換景的夢幻舞臺,實景還原《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
暮色降臨,精巧雅致的瞻園華燈初上,曲徑蜿蜒通幽,楓樹虛掩花窗,古樂奏響處,一場如夢似幻般的沉浸式演出在園林深處拉開了序幕。
整場演出時長40分鐘,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幕「華服古樂,堂前迎賓」,一曲箏簫合奏《枉凝眉》,用婉轉悠揚的古樂,帶領遊客沉浸到詩情畫意的紅樓夢中景。高臺上的翼然亭中,杜麗娘蓮步輕移,一曲崑曲《牡丹亭·遊園》讓觀眾久久沉醉。「老樹齋、古藤下、美寶黛、讀西廂」——在園林實景舞臺上,丰神俊朗的寶玉和娉婷而立的黛玉,共同演繹越劇《紅樓夢·讀西廂》的經典橋段,把人們帶入到一個纏綿悱惻的紅樓之夢。
最後一幕「紅樓狂想」的舞臺設計別具匠心:遊客們坐在近水平臺隔水觀賞,對面兩個亭臺裡各有一個舞臺,一邊是一對現代男女朗誦詩文,另一邊是越劇《大觀園》《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葬花》等經典戲曲片段接連上演。夜色深沉,望過一池波光,漣漪瀲灩中仿佛映現出寶黛二人互相依偎的朦朧身影。
市文投集團負責人表示,國慶假期演出結束後,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景區所有權和運營權兩分離」的要求,深度打造「夜瞻園」常態化沉浸式戲劇品牌,填補南京夜間實景演出空白,讓南京優秀文化資源「亮出來」「活起來」「傳下去」。
國慶期間,「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演出在瞻園上演。本報記者 馮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