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一直以來都以其盛大的慶祝方式聞名遐邇。它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不同民族之間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各有差異,不過大多是在農曆六月二十四,也就是今年的7月27日前後。
那麼火把節怎麼玩?總的來說,就是「玩火」,扛著火把走路、奔跑、跳舞、歌舞晚會、篝火晚會、鬥雞鬥牛,怎麼high怎麼來。
雲南不同地區的慶祝方式可不一樣。
楚雄火把節將於7月26日至28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彝歌聲聲」萬人左腳舞狂歡活動、「火火歡歌」火把巡遊活動、彝族民歌大賽、彝族特色美食展示和彝族傳統體育競賽等,12支隊伍參加的楚雄彝族服飾展示巡演也是一大看點。
雲南石林也是彝族同胞的聚集地,今年石林火把節將於7-27到8-2日舉行,屆時,將舉辦多達17項活動,如萬人火把節狂歡夜、石林國際旅遊食品文化活動、傳統摔跤鬥牛、民族民間歌舞比賽、房地產暨書畫攝影展、燃放煙火等活動。
鬥牛在石林火把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今年的火把節,將在石林在長湖民族文化體育廣場、亞太鬥牛場、彝族第一村鬥牛城等多個地方,組織多場精彩刺激的鬥牛比賽。人們會扛著大三弦趕到鬥牛場。在石林人看來,鬥牛是一種為榮譽而戰的方式,鬥牛能夠釋放人們內心深處的熱情與壓力。
麗江納西族火把節則是集聚在麗江最熱鬧的街道——四方街,大水車,屆時,納西族的人們會帶著自己的火把,齊聚四方街,一起狂歡,在篝火旁手拉手跳舞。
大理的火把節在當地被稱為「夫汪舞」,意思是「六月狂歡」,這裡的六月指的是農曆,人們購買火把節的標誌物——升鬥,然後齊聚一堂,開始點燃火把,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