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重慶市召開健康促進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各地實施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各地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指導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當地脫貧攻堅能力。2019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9.17%,其中農村健康素養水平為15.67%,較2018年的13.72%提高了1.95個百分點,較2015年的6.89%提高了8.78個百分點。貧困地區居民素養水平和健康意識不斷提高。
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重慶市召開健康促進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中國網
國家衛健委公布的信息顯示,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重慶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表示,重慶的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四大主要健康指標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重慶採取了「四個一」的措施,推動全市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取得積極的成效。
一是用好目標考核指揮棒。從2017年起,重慶市委市政府每年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對區縣黨委政府的目標考核,全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點實現全覆蓋,202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01%,較2017年提高了8.13個百分點。
二是打贏一場健康促進的攻堅戰。針對常見病、多發病以及重慶市民偏辣、偏油、偏鹹飲食習慣,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基本實現貧困戶「一家一張明白紙、一家一個明白人、一家一份實用工具,一人一份健康教育處方」,2020年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2.13%,較2017年提高11.52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增長幅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2015年以來累計改廁142.5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從2014年的64.5%提升至82.3%。
三是做實一件健康科普「民生事」。五年來,全市累計開展各類健康科普宣傳、講座40餘萬場次,現場受眾3000餘萬人次。疫情期間,累計向市民全覆蓋發送健康知識簡訊40餘億條次,「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線」成為市民的基本生活習慣。
四是建成一批健康環境「示範點」。累計建成全國健康促進縣(區)8個、全國健康科普基地1個、市級科普基地26個,開展肺康復站建設試點20個。在愛國衛生運動方面,累計建成13個國家衛生區、10個國家衛生縣城、55個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