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的「十三五」: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2020-12-24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1時28分訊(記者 閆儀 通訊員 楊青)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公共衛生服務持續完善、健康扶貧工作穩步推進……「今(2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渝北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多措並舉為群眾撐起「健康傘」,醫療衛生整體實力跨上新臺階,就醫大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就醫更加方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醫療機構增至866家

走進新建成的寶聖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寬敞明亮,功能完備、布局合理,大廳內隨處有可以休息的椅子,家長帶著孩子有序地在窗口接種疫苗。2樓一側的中醫館裡,一些患者正在做針灸理療,另一側設置了體檢區和健康證辦理區。

「以前回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有800多平方米,每天來就診的人非常多,無法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該中心負責人介紹,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寶聖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利落成,建築面積5300平方米,配備功能科室13個,醫護人員增至118人,承擔著轄區20餘萬常住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任務,並與重慶市人民醫院、渝北區人民醫院、渝北區中醫院、渝北區婦幼保健院攜手,建立了醫療聯合體,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和資源下沉到社區,加入了重醫兒科聯盟,讓兒童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重醫兒童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有效提高了該衛生服務中心的基層服務能力,能更好地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寶聖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之路,僅僅是渝北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渝北區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為契機,著力加強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大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環境,全力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通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切實解決好群眾看病難問題。

如今,渝北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866所,比2015年底增加了268所。其中,新建區精神衛生中心和茨竹、古路精神病區,新增住院床位350張;投用悅來老年康養中心,增設康復床位300張;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村衛生室11個;遷建區婦幼保健院,新建區第四人民醫院,區二院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投入6.6億元用於醫療設施設備採購,建成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完成遠程心電、遠程會診、區域影像中心建設,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達國家四級乙等;成功引入重醫附三院等一批優質民營醫院,社會辦醫數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

每千人床位數上升至5.73張

「在家門口的醫院就做好了複雜的手術,也省了去市裡大醫院的折騰。」在區人民醫院做完手術後,張女士對結果非常滿意。

半年前,37歲的張女士連續出現進行性消瘦、右側腹部疼痛伴稀便等症狀,被市內某醫院診斷為結腸癌惡性腫瘤晚期,從此開始了到距離家幾十公裡遠的市內醫院的化療之路,每次化療加上往返奔波,讓她感到十分痛苦。

聽說渝北區人民醫院常年有重醫附一院專家坐診,她決定轉院至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今年5月,張女士在該院進行了腸繫膜上動脈造影及栓塞手術,手術過程順利,不久後就出院了。

「現在,區內結腸癌患者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跟三甲醫院一樣的醫療技術服務。」區人民醫院醫務科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該院不斷提升醫療診斷技術,代表著醫學發展前沿的微創、介入等技術已經在各臨床學科廣泛應用,能夠開展ERCP手術、達文西手術、血管通路的建立及微創介入手術和超聲介入技術等,多項新技術步入市內先進行列,醫院有市級臨床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7個,正在打造名醫、名科、名院。在渝北區的資金、政策支持下,區人民醫院按照三級醫院標準建成了一所嶄新的綜合性醫院,服務能力、技術水平大幅提高,2017年與重醫大附一院籤訂醫聯體協議,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渝北醫院,全方位接受重醫大附一院的幫扶和指導。

區人民醫院的變化只是渝北區醫療衛生服務快速發展的縮影。「十三五」期間,渝北區醫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設立院感、護理、檢驗等13個質控中心,建成無痛分娩技術指導中心,創建國家級特色專科1個,市級特色專科5個、臨床重點專科4個,市級中醫特色、重點專科3個,填補心腦血管造影、動靜脈溶栓等技術空白20餘項,乳腺甲狀腺外科、泌尿外科等學科水平大幅提升。科研創新碩果不斷,申報課題30餘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0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8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衛生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每千人床位數從5.36張上升至5.73張。衛生人才隊伍不斷充實,每千人醫師數從2.67人上升至3.14人,每千人護士數從3.41人上升至3.91人。

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10%以下

「十三五」期間,區衛健委把「健康扶貧」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把工作重點放在尚未脫貧和因病返貧的困難群眾身上,實施健康扶貧「三個一批」行動,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八重保障、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為脫貧攻堅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

「如果沒有醫保,光靠自家種地的那點兒收入,根本治不起病,還談啥子脫貧摘帽哦!更不要說像現在這樣搞家禽養殖、在村活動室打工賺錢。」正在區人民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建卡貧困戶賓朝春感嘆道。

2018年5月,57歲的賓朝春檢查出患有嚴重的尿毒症,每周需要做3次血液透析,費用平均算下來一個月要七八千元,這對僅種幾畝稻穀和玉米的賓朝春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幸運的是,同年7月,她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多種保障和大病兜底。2020年,她治病的費用高達10餘萬元,但經各項政策兜底,最終她自己只出了3000元左右。

讓貧困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的內容之一。區衛健委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將醫療保險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大病救助制度,建立兜底保障機制,為困難群眾構建起「三保險」「兩救助」「兩基金」「一兜底」八重醫療保障體系,為貧困人口製作發放電子健康卡,建成「一站式」結算平臺,實施先診療後付費,救治病種增至40種,累計救助4.5萬人次、1387萬元。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10%以下,門診自付比例20%以下,看病就醫負擔大幅減輕,最大限度避免了貧困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人均期望壽命提高至77.96歲

「王爺爺,穿上厚外套,外面冷,別凍到了。」「李奶奶,您坐好,我們開始刷牙、洗臉。」「張叔叔,我幫你調整餐椅,吃早飯啦……」

在悅來康養中心老人房間裡,醫護人員正在為老人們的起居生活忙碌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這裡獨立衛生間、電視機、空調、特製護理床、輔食機等設備一應俱全,窗外,張家溪溼地公園的鳥兒怡然自得地「晨練」。走出房間,露臺上綠植環繞,鮮花簇擁,老人們三五成群,或散步聊天、或鍛鍊身體、或玩牌休閒,他們雖步履蹣跚,但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出門散步有人扶,三頓飯不用愁,生病可做常規治療,還可以參加各種文娛活動。」悅來老年康養中心不僅為老提供食、住、娛、醫、養、護一站式養老服務,還成為了老人們精神情感寄託的「家」。

如今,在渝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圓了幸福養老、樂享晚年的夢。「十三五」期間,渝北區老齡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成功將悅來老年康養中心打造為全區首家「醫養護」一體化康養機構,推進區醫院老院區醫養結合項目改造,龍山養護中心成功入選「全國醫養結合典型經驗」名錄;所有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協議,開展市級社區居家醫養結合試點,提供醫養結合服務12萬餘人次。開展第二、第三屆「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兌現高齡津貼5706萬元,辦理敬老優待證1.4萬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渝北區人均期望壽命提高至77.96歲,孕產婦、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至9.1/10萬、1.8‰,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升至23.68%。

相關焦點

  • 大安:撐起「健康保護傘」 保障群眾不因病返貧
    近年來,大安區秉承「大宣傳、大健康、大創新、大提升」工作理念,不斷推動衛健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著力提升貧困群眾健康素養,用苦幹實幹推動健康扶貧工作開展,為全區人民撐起「健康保護傘」,逐一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之痛,全力保障貧困群眾在健康路上奔小康。
  • 曬「十三五」成績單 看渝北教育強區之路
    渝北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渝北區持續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全區教育發展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的辦學體制。目前,渝北區各個學段的學位基本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全區教育的發展呈現出有序、健康的良好態勢。
  • 用心做好「護學崗」 全力撐起「安全傘」
    用心做好「護學崗」 全力撐起「安全傘」 2020-12-18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月談|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
    小小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半月談 交口縣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曾是山西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尚家溝村位於交口縣最南端,是深度貧困的典型代表,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0%多。在這裡,一個小小的菌菇,撐起了一把「致富傘」。2017年,尚家溝村組建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一場高溫天氣讓全村70多萬菌棒損失過半,直接經濟損失達140多萬元。投資商突然撤資,菌菇基地爛尾,貧困戶分紅遭受損失,面臨如此困境,在外經商的張建斌被村民「請」了回來。「村民都選他,就覺得他有能力把這個撐起來。
  • 福清:撐起健康保護傘 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
    今年初,福清以福清市醫院、福清市第三醫院為牽頭醫院,整合24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了兩個醫療共同體,破解區域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基層人才短缺等難題,標誌著福清醫療衛生機構運營啟動新模式、醫改進入新階段。「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完善、醫共體的建立、分級診療建設等實事,都讓福清百姓的健康更有保障。」
  • 藍田縣藍橋鎮:小香菇撐起秦嶺深山群眾「致富傘」
    「幫助深度貧困戶儘早脫貧,防止脫貧群眾再返貧,才是我們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辛群良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特別堅毅,50歲的他,在藍田縣藍橋鎮獅峰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已經幹了17年。9月4日10時許,走進藍橋鎮獅峰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藍田窄峪種養專業合作社),呈現一片忙碌的景象,女工們正將剛剛採摘的新鮮鮮菇進行分揀,身後的大棚架子上密密麻麻的白色菌棒袋層層分立,開柄展傘。
  • 藍田縣藍關鎮衛生院:為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近年來,藍田縣最大程度地整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緊緊圍繞「讓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的目標,精準實施健康扶貧,祛「病根」,拔「窮根」,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生率,努力打好健康扶貧攻堅戰,開出了一系列健康扶貧「治病處方」,為每個貧困家庭撐起了健康「保護傘」。
  • 瑪曲:用心做好「護學崗」 全力撐起「安全傘」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瑪曲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結合轄區實際,認真開展「護學崗」工作,進一步淨化校園周邊道路交通環境,給師生們撐起「安全傘」。
  • 「女性安康保險」為萬名女性撐起「保護傘」
    本報訊近日,萊蕪區婦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萊城區支公司領導來到萊蕪區蓮河小區居民王某的家中,為她送去了據了解,王某投保的《女性安康保險》,是中國人壽和各級政府聯合推出的「女性安康工程」中的保險險種,為16到60周歲的健康女性提供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重大疾病保障。  近年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萊城區支公司聯合區鎮(辦事處)兩級婦聯大力推進,已為全區12933人送去了6.47億元的保障,僅濟南市萊蕪區雪野街道就為700多名適齡女性撐起了健康保護傘。
  • 【暖冬】2019:渝北慈善救助困難群眾19965人次!
    【暖冬】2019:渝北慈善救助困難群眾19965人次!活動為來自雙龍湖街道、兩路街道、仙桃街道的困難群眾代表發放了慰問物資,幫助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活動現場,區民政局、區慈善會、雙龍湖街道的工作人員為困難群眾送上米、油等慰問物資,將黨和政府的關懷之情和社會各界的仁愛之心送到到困難群眾身邊,並鼓勵他們堅定信心、保持樂觀,勇敢面對眼前的困難,藉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努力改善家庭生產生活條件。
  • 【就醫】家門口的專科服務,渝北首個 「婦幼健康聯合體」成立
    【就醫】家門口的專科服務,渝北首個 「婦幼健康聯合體」成立 2020-12-0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怕莫慌莫害怕 渝北加大疫情防控措施保護群眾身體健康
    根據渝北區重點商貿企業監測的數據顯示,目前渝北區生活必需品庫存儲備量充足,據統計,重百渝北店、永輝水木天地店、新世紀加州店等重點監測企業銷售米麵16.2噸,現庫存1566.8噸,是日銷量的96.7倍;銷售牛奶2249件,庫存36784件,是日銷量的16.4倍;銷售食用油18.3噸,庫存66.7噸,是日銷量的3.6倍;銷售肉類3.6噸,庫存13.5噸,是日銷量的3.8倍。
  • 老師合力為孩子們撐起「移動的大雨傘」護送放學
    龍虎網訊(記者 於倩 田宇宙)5月25日下午4點多,一場突如其來的小雨讓沒帶傘的人措手不及。而在南京市浦口區威尼斯陽光幼兒園內,上演了超暖的一幕:老師們合力為孩子們撐起「移動的大雨傘」,護送他們放學。「好有愛」「好貼心」「VIP待遇嘛」……面對家長的紛紛點讚,該園園長王守萍說,「我們的初衷就是不讓孩子們淋雨。」
  • 夏季出行必備平價好物,為寶寶撐起隱形的保護傘!
    春末初夏,一派盎然生機正是帶寶寶外出的好時節可是太陽當空曝曬,蚊蟲伺機叮咬寶寶嬌嫩的肌膚可受不了夏日外出最要緊是注意防暑、防蚊蟲為寶寶撐起隱形的保護傘防曬 · 為寶寶撐起「隱形的傘」Thinkbaby嬰兒防曬乳 SPF50+參考價:¥76嬰幼兒專業防曬,SPF 50給嫩肌合適的防曬時常和倍數高幅度UVA和UVB保護。
  • 為迎接母親節,渝北社區開展各類活動
    活動前,社區婦聯王主席對前來參加活動的母親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她們長期以來對社區婦聯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並為她們送上節日的祝福:「母親們,您們辛苦了,祝您們節日快樂!」接著,婦聯幹部為大家宣傳了渝北區免費「兩癌」篩查、婚前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惠民政策,還為大家普及了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生殖健康和婦女兒童保健等相關知識。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情況  12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六場,請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社會救助處處長邢洪銳、社會事務處處長紀德成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渝北打造重慶首家三級整形外科醫院
    鄭和順 攝據悉,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位於北城國際中心,項目總投資3億元,營業面積約26000平方米,特聘原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整形美容外科醫院創始人、院長李世榮教授為首席專家暨名譽院長,聯合國內外相關專家組成的一流醫療團隊,打造產、學、研、教的一體化平臺,為重慶以及西南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院。
  • 渝北臨空投公司緊盯「急難愁」 為民辦實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9日14時訊(記者 閆儀 特約通訊員 楊薈琳)今(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渝北區獲悉,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渝北臨空投公司黨委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以群眾為中心,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圍繞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主動擔當作為,真正沉下身子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全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十三五」以來,全省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救助工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救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指標,在強化兜底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助力精準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困難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
  • 「十三五」成就巡禮|健康威海「成績單」出爐
    12月14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侯文金,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畢春光,市衛生健康委一級調研員鞠立民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