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粥作品
我們在去年10月由成長會夥伴-米粥負責啟動了成長會書法小組。現在已經持續行動 36周,如果想加入書法小組,請閱讀下面說明,並點擊查看文章「[ScalersTalk成長會書法小組啟動]」希望你能為自己的選擇有擔當,我們的小組是做事情的。
入群準備:完成以下任務後,才可以進入書法小組哦。
準備好相關書法使用文具用品。詳見上面連結。
臨摹一幅作品。根據你擅長的,在圖文連結挑選顏柳歐趙其中一副臨摹就好。
臨摹好的作品發給群裡的米粥或Carol,他們會根據你的作品情況做判斷,通過審核後邀請進群。
書法小組只對成長會內部開放,如果你找不到米粥,請把作品放在一個word文件中,先傳給Scalers,文件命名為「Name的書法小組進群作業」,Name是你的名字。
溫馨提示:進了書法小組必須做到:每日一字,言行一致。持續行動,持之以恆。所以對於進群後不行動的,定期清理退群。
本周復盤負責人感想不知不覺書法小組已到36周,總計250多天了。此時此刻,內心的感受是書法確定是我每天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幾天在李笑來老師的公眾號看到一句話:我寫作到乾脆停不下來。我現在的寫字也是這個狀況。
———BY米粥
2016/7/4 176-敬-落款常識(三)
2016/7/5 177-光-書法報刊應該百家爭鳴
2016/7/6 178-若-孫伯翔書法
2016/7/7 179-以-一場選拔鬧劇
2016/7/8 180-哀-書寫楹聯的常識
2016-07-09& 2016-07-10 完成一副作品
米粥
宋曉穎
Panpan
偉偉
本周「每日一題」整理筆記
176——落款的常識(三)
寫楷書的時候,你採用什麼字體落款呢。一般的字體都可以,但是一般不採用篆書和隸書。我提議大家在寫楷書的時候,用行楷體落款。
寫完正文,落款的時候,在左上方開始寫,寫個年頭或落個名字。這種很容易認讀,和正文遙相呼應。落款的時候注意,字的距離要稍微大一點。
行楷必須有楷書的基礎,也必須精通行書,比較難寫。行草比較容易寫。
再介紹一下,落款的時間記載或記錄問題。前輩書家落款的時候基本有兩種:一種以幹支紀年,幹支紀年有問題,60年一循環,有的書法家活了一百歲,就弄不清楚了。現在呢,因為沒有了皇帝年號,就出現了一種新的紀年法,就是現在的公曆,但不要用數字,要用漢字。
月份的問題,一般不寫月份,用孟、仲、季。秋天的第一個月用孟秋,第二個月就用仲秋,等等。有時候記錄一下日期,其中既望指十六。記錄月份的種類非常多,也有用季節性的語言。
落款當中還要注意稱謂問題。過去的稱謂大約有仁兄、大人、學兄。不能稱弟,弟一般指弟子、徒弟等。對女士的稱呼一般也用仁兄,不要稱呼大姐小妹啥的。如果真的有親屬關係,可以稱三妹、二哥。或者可以用女史。稱自己的哥哥為家兄,自己的弟弟為舍弟。稱自己的女婿為賢坦。
印章的問題。大家知道篆刻是一門深奧的藝術。用印章的時候,一般來說,印章不要大於名字。印章一般用兩個,一方是英文(白文,就是字什麼),一方是洋文(中文)。儘量用方形。印章正好是一個字的位置。
落款和用印有很多方面的知識,說十個小時也說不完。成功的書法家一般落款的時候都很精到。
177 書法報刊應該百家爭鳴
當今市面上呈現給大家各種各樣的書法報刊,這應該是為社會普及書法知識的途徑,但田老師認為其中的作品良莠不齊和書法報刊的一些壞現象。
首先,各種各樣的書法報刊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自展現出各自的風採,才能使書法界有更好的發展,但事實上,發行這些書法報刊的報社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報紙的發行量上,內容是不是吸引人眼球,總想搞個大新聞,卻完全沒有考慮文章內容對讀者的影響。這是在經濟高速發展下產生的弊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書法這種修身養性的事情也變得浮躁起來。其次,書法報刊不能堅定自己的立場,會受到外界,比如中國書法家協會,所左右。吳丈蜀先生參與創辦的《書法報》是我國最早的書法報刊,但是他在成為社長後經常受到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影響,於是辭去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的職務,專心辦報。但是大部分的報紙是不敢觸碰權威的,也不敢對這些權威進行評價,這樣就完全限制了書法界的發展。最後,在不觸犯政治的基礎上,應該放寬書法界對於一些文章的限制,而中國書法家協會的領導們也不應該高高在上,而是與大家一起討論書法研究書法,只有這樣才能平人心。因此要發揚吳丈蜀先生的精神,不畏強權,敢於質疑權威,這樣才是墜吼的!
178 孫伯強書法
孫先生在書法界影響巨大,通常以中肯的方式評價他,不應參雜個人恩怨。我們認識大約三十年,伯強先生今年大約七十三歲,我們習慣稱呼他為老大哥,一方面是年齡,一方面是尊重他的書法水平。
孫伯強先生是武清人,我與他認識時他還是普通的書法愛好者,但到現在已經是人書俱老。他學書法最初從唐楷開始,唐楷奠定了中國字的字形,結構上講究工整,伯強先生強調要從唐楷開始學習,我也十分贊同。伯強先生不缺功力,基本功十分紮實,其次,他在書法方面天賦極佳。這兩者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這是我十分讚賞的地方。再談書法觀,有一個詞語叫獨闢蹊徑,這個詞現在大多用於褒義,但存在問題,路是大多數人走出來的,不能靠一個人的力量走出一條路來,別人走的路你偏不走也不可能,搞創新的人把問題搞得過於極端,而伯強先生的問題就在於獨闢蹊徑。創新是一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過程,是漸變的,不是閉門造車想要跟別人不一樣。在書法方面提倡創新的人一類是畫家,由畫入書。另一類是寫魏碑的人而不是臨帖的人。我認為年輕人不要太早提創新,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效果並不好,我們不提倡。年輕人對書法知之甚少才敢大膽妄言。伯強先生年輕時就說過我的字要不同於古人而有別於今人。我認為這未必就是好的,失去好的核心你的這一不同就失去了意義。
179一場選拔鬧劇(Panpan整理)
在一場中國書法協會舉辦的優秀書法作品評選的活動中,本著公平的原則,在田蘊章老師的提議下,評選形式改成不用少數評委,所有參展人都是評委。這改變了以往書法展覽評選只有一家之言,沒有民主的現狀。
但是,即使這樣,在評選過程中,大家依然會相互交流,在各自利益的驅動下相互影響對方的投票。導致本是一場以民主為目的的評選結果甚至不如少數評委評選的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即使這樣,田蘊章老師依然認為原則上一定要民主評選。我們的民主需要時間來過渡以及適應的過程,中間可能會有不健康的東西出現,但不可因噎廢食。在不影響政治的情況下,儘可能給書法界更多的民主。雖然目前大家還不太適應,但隨著時間推移,大家會慢慢接受書法界評選的民主。
180書寫楹聯常識 (米粥整理)
如何學習古典詩詞和楹聯知識,楷行草書法作品演習與講習20集 ,提到了楹聯,首先是楹聯學習做對聯,解決了楹聯再學習詩詞,楹聯在古代也稱對聯,寫楹聯注意的問題,一是字數相等,二是詞性相近或相反,詞性對偶或對仗,三是平仄相對,要想學好詩詞,必須大量地背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就不是聯語。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這也不是聯語,在寫律詩當中中間的四句就全是聯語,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就是聯語。聯語不能少於四個字,常見的是5、7言,仰天但使心無愧,處事何須人盡知。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本微信公眾號作者Scalers,遊走在口譯世界的IT從業者。微信公眾號ScalersTalk,微博@Scalers,網站ScalersTalk.com,口譯100小時訓練計劃群C 456036104
成長會是由Scalers發起的面向成長、實踐行動,且凝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從業者的社群。有意入會者請和Scalers直接聯繫,我和其他會員會和你直接交流關於成長行動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2016年成長會持續招募中,參見做能說會寫的持續行動者:ScalersTalk成長會2016年會員計劃介紹(2016.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