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第一百四十二集

2020-12-19 慧利2020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

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

主講:印正老師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我們繼續用《太上感應篇》探討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恚怒師傅。牴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

我們再探討【恚怒師傅。牴觸父兄】

世間法,人人都要養活自己,就必須有一技之長,織席的,編籃的,打鐵的,蓋房的,種瓜的,養花的,五行八作,不是自己一生下來就會的,要把一門技術學精學通,就要有師傅親臨指導,虛心向師傅學習。師傅在教徒弟的過程中,有的徒弟悟得快,有的徒弟則學得慢,師傅喝斥教訓你兩句,你要笑臉相迎,不能對師傅發火。

誰都喜歡做好人,都不喜歡得罪人,而師傅拉下臉教訓你,是希望你學得更好,是好心,做徒弟的要順承師傅,唯師傅之言是從。到人家去做營生,師傅帶著你一起去見習,在眾人面前,一定要給師傅足夠的面子,把師傅往高抬。

準備工作,自己趕在前面打場子,讓師傅跟主家聊一會,休息一下。吃飯的時間,先讓師傅停工洗手,往飯桌上坐,不能搶在師傅前面上餐桌。吃飯,看師傅喜歡吃那道菜,時不時給師傅加點上去。

師傅與人說話,自己不要插嘴。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師傅請教。這是做徒弟的規矩。你這樣做,師傅就會盡心盡力的教你,把你當做自己的孩子或者者弟兄看待,給你掏心傳藝。不能聽到師傅說你兩句,馬上就臉紅,不高興,甚至對師傅使脾氣摔東西,頂撞師傅,讓師傅在眾人面前下不了臺階。

出世法有師承,世間法也要有師承。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綿延不斷,人人都有一碗飯吃。對師傅怎麼能發火呢!對師傅,老師發火動怒,是很不禮貌也很不理智的,說明你這個叛逆犯上,心態扭曲,不會有好結果。

【牴觸父兄】是跟父親兄長合不來,攪的一家人不安寧。在一個家庭,父親是大當家,哥哥是二當家,一家之主,下面的人要服從他。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姊如母,父親與長兄對你的疼愛那是沒有折扣的,父母親對你的付出,盡人皆知,哥哥姐姐呢,你在嬰兒時期,父母親忙工作,是兄長姐姐背著你,抱著你,陪你玩,含辛茹苦的照顧你長大。

你對他們還有什麼意見呢?父親兄長指責你,一定是你做了什麼做了什麼非說不可的事情:要麼學業懶散,要麼鋪張浪費,或者交友不善,行為不端,自己要好好反思,看看是不是這樣。

就算父親兄長把你說錯了,你也要和顏悅色,把事情說明白,不能言語粗魯,頂撞父兄,傷他們的心。做兒子的反罵父母兄姊一句,就如同刀子一樣傷人,父母親可能要受傷很長時間。要體貼父兄,他們是你的保護傘,貼心人,要與父兄扭成一個勁過日子,這才是興旺之家。

我們再看【強取強求。好侵好奪】

這是強盜行為,要不得。婚姻也罷,賣買也罷,都要建立在雙方情願的基礎上,所謂捆綁不成夫妻,強迫不成賣買,事情不公平,一方不同意,強行做下去,怨仇結下了就成了大事,以後冤冤相報,雙方之間都不得好過,一個找一個的事,生生世世都淘氣打架上法庭,那多難受啊!錢可以少賺點,發財的機會有的是,何必非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婚姻也可以往後推一推,天涯何處無芳草,好男兒好女子多得是,為什麼非要為難他人呢!強買強賣,強勢逼婚,我們都看到了,跟著這樣事情打官司出人命的還少嗎!還有搞的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這是何苦來哉!讓一步地遠天闊!

這個世界提倡竟爭,誰不讓誰,誰厲害誰上,結果都下三途受苦去了。佛家的忍辱波羅蜜,忍得一時,受用一世,豈不是救世良方嗎!

今天時間到了,謝謝大家,我們明天同一時間段接著探討,阿彌陀佛。

由於鄙人修學程度有限,講經肯定有不當之處,伏請同修大眾多提寶貴意見,讓鄙人及時覺悟,當下改過。

《佛說觀無量壽經》

第一百四十二集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相關焦點

  •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第166集-印正老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第164集-印正老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見到破棄的佛菩薩像,趕緊修補清理還來不及,怎麼好這樣侮辱佛聖呢!還有,男性大小方便,千萬不要衝著了女性,傷人家的自尊心。而喜怒無常對灶吟詠及哭,這是跟飯做對頭!天大的喜事來了,吃飯要緊,現把肚子吃飽,再大的喜事飽不了你的肚子。熱飯熱菜吃下去,身體能量充足,這才是第一。
  •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第156集-印正老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說觀無量壽經》第一百五十六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八日
  • 《觀無量壽經》講記-第一百四十六集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諸佛菩薩是過來人,經見了社會上數不清的起起落落,給我們說的,都是他們總結了豐富的經驗之談。其中勸男人不要誤聽妻妾的讒言,就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我們再看【得新忘故。口是心非】得新忘故,主要體現在男女關係上,男人喜新厭舊,拋棄糟糠妻子,中國老百姓把這種情況教做無情無義。口是心非呢?
  • 《觀無量壽經》講記-第一百五十二集-印正老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要懂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看看諸佛菩薩無數化身,就知道了。遇到什麼緣分現什麼身,不嫌乞丐低賤!不嫌三惡道辛苦!人活著,就要效法諸佛菩薩,隨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不能為了物質享受犧牲人格,不然的話,就會往下墮而不是往上走。我們必須認命,富貴窮通,這是自己的行為所感,與他人沒有關係。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觀」,你到底是怎麼理解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16福報,不管世出世間的福報,得生生世世地培植,跟種花一樣,你光想著它在這裝飾好看,你不澆水,不施肥,天天乾巴著它就要死的,這個培從哪裡培呢?就是從佛說的法功德中,樂說樂聽都一樣。
  • 推薦您來讀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太贊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 為什麼要念《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為了一切的九法界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攝一切有緣、無緣,同歸西方極樂淨土,修學淨土法門。這次學習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時此刻讚嘆諸位,能夠列到這個修行法會之列。在此時此刻,非常榮幸跟大家一起共同種九品蓮臺的殊勝種子。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聖賢僧。佛法最大,大哉佛法,不但在人的世界中,乃至九法界世界裡面都是公共之法,都可以修,可以成。
  • 《無量壽經》的版本
    《無量壽經》的版本 ——選自蘇樹華著《佛說無量壽經釋義》。該書尚未出版。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我們的這部《佛說無量壽經心學釋義》,所採用的佛經版本,是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的《佛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現存五個譯本,經題名字,各個不同。名字不同,其義無別。五本版本,分別如下:第一種譯本,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第二種譯本,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 (第19集) | 無量壽經第二次復講-劉素雲老師
    我們這節課的內容是: 總結第十集到第十八集的要點。 從第十集的後半部分開始到第十八集結束,說的都是第二品經文〖德遵普賢第二〗的內容。一品經文說了八集半,可見本品經文在本部經中的重要地位。下面說說這品經文的幾個要點,供同修們參考。 第一個要點:〖德遵普賢〗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 佛為阿難說人處胎會講記05
    佛為阿難說人處胎會講記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益西彭措堪布  講解一者眾病集身,名為內苦。二者人與非人之所逼惱,名為外苦。佛又說:阿難,一經受取了人的取蘊身,就必定要遭遇內外兩類苦。「受」,就是指當初識執取少分四大父母精血,之後就受胎了,得了這個身體。當時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就名色,又漸漸增長而逐步成就了這個身,因此這種體性的身,只要四大稍不調和,就發生種種疾病,所以必然出現眾病集身的內苦。
  • 往生論講記(第1集)
    還要乘三倍,三個阿僧祇,這才能成得了佛,這麼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下面那個單位是劫,不是年,是劫。  這就曉得,菩薩修行生生世世真的是退得多,進得少。這不退轉就快了,怎麼知道它快?快到什麼程度?大家念過《無量壽經》,念過《彌陀經》,阿彌陀佛在西方示現成佛到現在才十劫,你看阿僧祇跟十不能比,才十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成佛了。
  • 往生論講記(第6集)
    像佛在經上給我們說,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是有限,八萬大劫到了的時候還是要往下墮落,因為他不能再升了。不能再升,只有往下墮。所以不究竟。真正長生,他就介紹《觀無量壽經》,這是真實的無量。  雖然這個經上所說的,這個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個有量的無量,大家讀過《無量壽經》,雖然是有量的無量,但是那個數字沒有人能算得出來。
  • 弘一法師《晚晴集》 淨空法師講記 部分摘抄
    《晚晴集》,乃弘一大師1941年夏(時年六十二歲)掩關福林寺,集佛經、祖語、警句102則編集所成。共一○一條,前四十九條為上卷,後為下卷。
  • (第4集) | 無量壽經第二次復講-劉素雲老師
    《無量壽經》經題「平等覺」三個字,古大德有四種解釋,我們稍作詳細解說。 (一) 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即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 這在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中找不到第二種。 這部經「平等普遍覺悟一切眾生」,是「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法門。
  • 佛經具足六種成就,學經就如同聽佛親說
    我們雖然沒有機緣得到佛的親子教誨,可是通過佛法的修習,也同樣如聽佛陀的諄諄教導。在這個娑婆世界能夠得聞佛法,是多麼幸運的事啊!欲了解佛說法的本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佛說的法,都是根據不同眾生不同的根性,在不同的時節而說。修行的眾生,善根成熟了,自然契入佛理,證得善果。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因善根成熟,乃現不同的身說法,若不成熟,雖說法也不會開悟。今一時者(時節到,就是說此法的機緣到了),眾生善根成熟的日子到了,如來說法的機緣到了。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緣起非常奇妙!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40再往下看: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 法華經講記160:這兩尊佛的時代背景是一樣的
    恭錄自淨界法師《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淨界法師  我們看下一科,戊二的重頌。
  • 講堂|《無量壽經大意》01講(上)
    這部《無量壽經》所起的作用,比皇帝說的話力量還要大得多。我們學經典就要抱持這樣一種心態,因為它不是普通的文字。古德有一句話,「凡如來經典,字字含攝佛智,句句鎔融果海」,經文的每個字都含攝著佛的智慧,每句話都包含著佛的果海功德。佛是果地覺,他證得佛果,圓滿了,所以經文句句都有果海的功德,字字都含攝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