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
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
主講:印正老師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我們繼續用《太上感應篇》探討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恚怒師傅。牴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
我們再探討【恚怒師傅。牴觸父兄】
世間法,人人都要養活自己,就必須有一技之長,織席的,編籃的,打鐵的,蓋房的,種瓜的,養花的,五行八作,不是自己一生下來就會的,要把一門技術學精學通,就要有師傅親臨指導,虛心向師傅學習。師傅在教徒弟的過程中,有的徒弟悟得快,有的徒弟則學得慢,師傅喝斥教訓你兩句,你要笑臉相迎,不能對師傅發火。
誰都喜歡做好人,都不喜歡得罪人,而師傅拉下臉教訓你,是希望你學得更好,是好心,做徒弟的要順承師傅,唯師傅之言是從。到人家去做營生,師傅帶著你一起去見習,在眾人面前,一定要給師傅足夠的面子,把師傅往高抬。
準備工作,自己趕在前面打場子,讓師傅跟主家聊一會,休息一下。吃飯的時間,先讓師傅停工洗手,往飯桌上坐,不能搶在師傅前面上餐桌。吃飯,看師傅喜歡吃那道菜,時不時給師傅加點上去。
師傅與人說話,自己不要插嘴。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師傅請教。這是做徒弟的規矩。你這樣做,師傅就會盡心盡力的教你,把你當做自己的孩子或者者弟兄看待,給你掏心傳藝。不能聽到師傅說你兩句,馬上就臉紅,不高興,甚至對師傅使脾氣摔東西,頂撞師傅,讓師傅在眾人面前下不了臺階。
出世法有師承,世間法也要有師承。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綿延不斷,人人都有一碗飯吃。對師傅怎麼能發火呢!對師傅,老師發火動怒,是很不禮貌也很不理智的,說明你這個叛逆犯上,心態扭曲,不會有好結果。
【牴觸父兄】是跟父親兄長合不來,攪的一家人不安寧。在一個家庭,父親是大當家,哥哥是二當家,一家之主,下面的人要服從他。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姊如母,父親與長兄對你的疼愛那是沒有折扣的,父母親對你的付出,盡人皆知,哥哥姐姐呢,你在嬰兒時期,父母親忙工作,是兄長姐姐背著你,抱著你,陪你玩,含辛茹苦的照顧你長大。
你對他們還有什麼意見呢?父親兄長指責你,一定是你做了什麼做了什麼非說不可的事情:要麼學業懶散,要麼鋪張浪費,或者交友不善,行為不端,自己要好好反思,看看是不是這樣。
就算父親兄長把你說錯了,你也要和顏悅色,把事情說明白,不能言語粗魯,頂撞父兄,傷他們的心。做兒子的反罵父母兄姊一句,就如同刀子一樣傷人,父母親可能要受傷很長時間。要體貼父兄,他們是你的保護傘,貼心人,要與父兄扭成一個勁過日子,這才是興旺之家。
我們再看【強取強求。好侵好奪】
這是強盜行為,要不得。婚姻也罷,賣買也罷,都要建立在雙方情願的基礎上,所謂捆綁不成夫妻,強迫不成賣買,事情不公平,一方不同意,強行做下去,怨仇結下了就成了大事,以後冤冤相報,雙方之間都不得好過,一個找一個的事,生生世世都淘氣打架上法庭,那多難受啊!錢可以少賺點,發財的機會有的是,何必非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婚姻也可以往後推一推,天涯何處無芳草,好男兒好女子多得是,為什麼非要為難他人呢!強買強賣,強勢逼婚,我們都看到了,跟著這樣事情打官司出人命的還少嗎!還有搞的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這是何苦來哉!讓一步地遠天闊!
這個世界提倡竟爭,誰不讓誰,誰厲害誰上,結果都下三途受苦去了。佛家的忍辱波羅蜜,忍得一時,受用一世,豈不是救世良方嗎!
今天時間到了,謝謝大家,我們明天同一時間段接著探討,阿彌陀佛。
由於鄙人修學程度有限,講經肯定有不當之處,伏請同修大眾多提寶貴意見,讓鄙人及時覺悟,當下改過。
《佛說觀無量壽經》
第一百四十二集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