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衹園祭至今盛行的原因

2020-12-22 糖果大大聊娛樂

導語: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一直保持著群居的特點,分部落和種群的,這種社會形態也造成了多樣的社會和民族特徵,與中國一水之隔的日本同樣也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去過日本留學、工作或者旅遊,甚至只是從影片看到的人,可能會發現日本有很多祭典活動,人們可以在祭典中重溫歷史文化,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熱鬧與歡快的時光。

在這些祭典活動中,衹園祭規模最為盛大,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但依然能保持一年一次,而且儀式嚴謹,日本民族元素顯著,依舊很受日本民眾喜愛。

當今這個迅猛發展的社會,人們使用電子書代替紙質書,使用外賣代替下廚,使用一篇短小精悍的推送文章解讀代替一本書甚至一部電影,甚至節日也缺少了以前的味道。人們崇尚簡單便捷,省去了很多的流程和禮節,自然會變味。那衹園祭又是如何能一直保留到現在而且很受歡迎的呢?

(圖一 衹園祭圖示)

起源與發展

日本平安時代869年,人口出現驟增的趨勢,偏偏又趕上瘟疫橫行,因此導致很多百姓染病而亡。據當時的醫療條件以及科學水平限制,人們無法解釋瘟疫的產生及來歷。

因此就有了很多傳說,有一種版本是這樣解釋的:人們以為發生災難和疾病是身強力壯的人死後對社會怨恨而引起的,因此為了安撫這些鬼魂,日本第一次舉行了衹園祭:當時有66個小藩國,每國各送一鉾牛,送到京都的神泉苑。至於祭典真切效果不得而知,但這個活動每到疫情出現就會舉辦。

公元970年後,則更改為一年一次,而且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民眾中推廣開來。再後來,"應仁之亂"的緣故停辦了20年左右,於公元1496年恢復,從此就順應著時代的發展開始變得民間化、現代化。

促進經濟發展

衹園祭持續時間為一個月,整個7月分為前祭和後祭。人們會自發地在自家屋簷上掛上神燈,把屏風給豎起來,還要掛起燈籠,走在街道上一定會聽到傳統的日本歌謠。在民眾中開始流行之後,免不了產生消費行為和活動。

而消費的產生離不開娛樂元素,也因此吸引了一些商人的加入:小吃商販、工藝品商人等。同時也加入了觀賞類活動,相比之前的祭典,民眾參與感更強。7月16日是一個高潮,日本民眾稱之為"宵山",這一天會達到一種"狂歡"的境界。

(圖二 "宵山"遊客圖)

在歷史的發展中,衹園祭已經成為日本京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相當於春節對中國人的重要性。日本本國國民參與度很高,無形中極大地促進了消費行為。據統計,"宵山"一天遊客接待量達到了60萬,整個祭祀期間日本拉動了150億日元的經濟效應。

而從旅遊經濟的角度,該活動對國外民眾的吸引帶動日本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每年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也極大地加大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步伐。經濟發展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對於一個社會的建設和維護至關重要,那麼因此來說,衹園祭的延續就不難理解。

文化元素的保留

衹園祭作為日本盛大的祭典活動之一,其中必定蘊含眾多傳統文化元素。從服裝上來看,祭典時大家會穿上和服,正式的服飾。現在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傳統的服裝服飾,中國可以說是漢服、日本的和服,但現代社會大街上看到更多的則是T恤、襯衫、牛仔褲這些西方的服飾,除去簡便性,已經很少看到民族服裝。包括中國也是,當然偶爾還是會有穿漢服的年輕人,也許因為對漢服的喜愛而穿上街頭,但不會是便服,而且也會引人注目。

(圖三 卡通手繪日本和服圖示)

衹園祭在整個七月進行,10日開始神轎洗禮,14日到17日達到一個高潮,會有傳統花車"山鉾"遊行以及千人藝伎巡遊。山鉾是傳統元素的象徵,雖然為符合現代審美,加入了一些現代化的元素。

衹園御靈會是衹園祭的前身,主要就是由山鉾組成。24日也是一個高潮,這一天是還興祭。可以說現在的衹園祭有關祭典的古代儀式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圖四 山鉾圖示)

衹園祭增加了一些娛樂項目,遊行時,周圍的民眾可隨時加入,一起舞蹈。而在14日至17日,會有很多小販,賣食物的,賣紀念品的,傳統小物件等等。日本的扇子也是有一段歷史了,有名的京扇子是在室町時代產生的,受茶道等文化的影響最終形成一派,取名京扇子。

山車神像上的浮雕設計,以及裝飾的花毯等吸取各國文化而極具文化趣味。類似中國景區的紀念品商店,這場祭典活動通過有趣的形式再一次將傳統需要下一代傳承的東西展現在民眾面前,也是一次有效的文化傳播。2009年,世界教科文組織宣布將衹園祭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於文化的傳承是一種肯定,也是保護。

(圖五 京扇子圖示)

政策與民眾的保護

如果僅僅依靠能夠促進經濟發展或者能傳承文化,還不足以支撐衹園祭完好的保留到現在,活動的核心是什麼?無論任何活動,是大賽、是晚會抑或祭典,都離不開人,因為人的存在,活動才得以舉辦的熱鬧和成功。

人的積極參與對活動的舉辦和持續影響很大,衹園祭也不例外。日本政府很重視文化的繼承和再發揚,早在明治初年,就制定並通過了第一部文化遺產保護法案。

政府的支持是一方面,群眾的反映也是積極而熱情的。民眾自發組織了"保存會",來保護和維護每年活動的展開和進行。衹園祭祭典離不開山鉾,離不開遊行隊伍,這些需要人力資源,也需要組織。從山車、藝伎巡遊等活動的展開,前期需要提前做好規劃路線,人員的徵集等這些會有當局的認可和支持。

各地的保存會會進行如山鉾的設計、資源的提供等工作。街道遊行,兩邊的房屋建築也就成為了風景,可能有時候有些活動的展開要佔用居民的資源,就需要民眾的支持。

結語

衹園祭的活動之盛大是嘆為觀止的,如果僅僅理解為一個祭典活動,相對而言過於狹隘,其本身所蘊含的日本傳統文化元素以及活動的宣傳,日本政府和京都市政府對城市的規劃始終把衹園祭放在重要位置、民眾的積極參與度等等這些都構成了衹園祭能完好保留至今的原因。

文化的傳承不是喊口號,也不是簡單的宣傳,而不管民眾是否接受了。通過適應現代的變化,如何將傳統文化再發揚再宣傳,是每一個民族傳承歷史文化時都值得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日本自由行,最美的三大祭典之一,高山祭
    導語:日本自由行,最美的三大祭典之一,高山祭。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說起來有點好笑,就這樣的意外的與日本最美的三大祭典高山祭相遇,這趟旅程,朋友說要去參加一個祭典,結果我們去了,是一個園遊會,一個匯集多家拉麵的園遊會,因為朋友用日文祭典這個字眼來說,所以我想像的會是真正的日本祭典,後來看到拉麵園遊會,我們都笑了,也許日文祭典這個字的含義很廣吧!
  • 日本三大祭典──盛夏燦爛的大阪天神祭
    日本有許多三大,其中關於祭典也有三大有名的祭典,分別是大阪天神祭、京都只園祭、東京神田祭,這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大阪的天神祭,能在炎熱的夏季帶來滿滿的活力呢!▋關於大阪天滿宮天滿宮祭祀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公,在日本各地有許多天滿宮,其中大阪天滿宮在每年七月會舉行天神祭,是著名的日本三大祭典之一(另兩個為京都只園祭與東京神田祭),同時也是大阪夏日三大祭典之一(另兩個是住吉祭和生玉夏祭)。
  • 日本三大祭之一!京都「祇園祭」的8大看點、交通、日程全攻略
    每到7月,整個京都會被「祇園祭」的熱鬧氣氛所渲染,「鏗鏗鏘鏘(Konkonchikichin、Konchikichin)」由祇園囃子(日本祭典時的吹奏樂隊)以「鉦」等樂器敲奏成的曲調響徹耳畔。祇園祭以每年7月1日的「吉符入」儀式起頭,展開為期一個月的祭典活動。其中,又以17日(前祭宵山)與24日(後祭山鉾巡行)為最大亮點。
  • 「日本」追隨柯南《迷宮的十字路口》探訪關西夏日衹園祭
    從旅遊的內容來說,日本作為亞洲著名的旅遊地之一,不只有二次元,它的足夠精緻是許多人喜歡那裡的原因。對於千禧一代而言,走馬觀花的行程,已不能滿足他們對旅行的需求。面對現在越來越多深度遊的體驗者,不僅要追求更好的旅行方式、「入鄉隨俗」的深度旅行體驗,真正享受旅行、享受生活才是千禧一代對旅行的定義。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送瘟神」作為日本重要的習俗和祭祀活動,至今依舊廣為傳承。其中「祇園祭」就是為驅散疫病、消災降福而設立的,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也成為「京都三大祭」之一。此外,日本不同地區也有各種送瘟神的習俗。
  • 日本京都三大祭典之「葵祭」:重現平安時代風華遊行
    日本京都一年四季都非常熱鬧,因為歷史悠久,寺廟神社眾多,所以常常舉辦祭典、各類活動,京都自由行一直是大家的心頭好,正好碰上盛大祭典的時候當然不能錯過羅!這次「樂吃購!日本」要為大家介紹鼎鼎有名的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的「葵祭」。
  • 日本三大祭是什麼?為何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夏日祭是日本傳統的節日,會舉辦一些活動或節日祭典,人們裝上漂亮的和服浴衣,上街逛街,買東西,參加娛樂活動,這種節日活動已經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日本的三大祭是比較出名的。日本三大祭是:京都祗園祭、大阪的天神祭和東京的神田祭。
  • 【文化常識】日本三大節日慶典
    」 前半句是一句日本人常說的話,Matsuri is the purpose to human life,體現了祭在日本人眼中的重要性。 而後半句提到的狂歡,便會聯想到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 一起暢遊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大阪天神祭吧
    關西知名的祭典大阪「天神祭」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舉辦期間為每年的6月下旬吉日開始至7月25日為期一個月,期間會舉行各式各樣的神明祭祈行事,而整個期間之中最熱鬧的部分就是壓尾的7月24日及25日兩天,尤其是7月25日的奉納花火大會更是每年吸引130萬人爭相一睹其盛景的壓軸盛典。
  • 浴衣、煙花、美食,日本旅行不能錯過的風情祭典,猜你知道幾個?
    日本自古盛行的大小祭典活動,參觀日本各地祭典也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旅行時最令人興奮的點綴。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分布在日本各地,具有各自風情特色的文化祭典。關西祇園祭,京都市八坂神社時間:7月1-29日與葵祭、時代祭並稱京都三大祭,最早始於9世紀。祭典活動持續1個月,重頭戲則是7月17日的「山聳」巡行。界時,高達數十米笨重「山聳」繞行街區,氣氛熱鬧歡騰。
  • 京都旅遊必訪,只園之首,日本最大祭典中心──八坂神社
    日本」的介紹吧!▋關於八坂神社日本全國約有3,000多間八坂神社,而位於京都的是總本社,原本稱只園神社、只園社、只園感神院,於明治維新時慶應4年(西元1868年)的神佛分離令後,改名八坂神社。總本社相傳建於齊明天皇2年(西元656年),而建築為具特色的只園造,指的是神殿及拜殿雖然分成兩棟,但擁有同一個屋頂。神社祭祀著素戔鳴尊、櫛稻田姬命、八柱御子神,祈求開運、家內安全、良緣成就、試驗合格、商業繁盛。
  • 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每年7月神社都會舉行熱鬧的祇園祭
    位於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是日本全國約三千座八坂神社之總本社。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 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是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 神社大殿被稱為「衹園造」,是日本獨特的神社建築,而舞殿上無數的提燈,讓夜晚甚是美麗。
  • 日本三大祭典「天神祭」最強導覽!船渡御、奉納花火等必看景點
    擁有超過1,000年以上的歷史、每年吸引130萬人朝聖、大阪最具代表性的都市大祭「天神祭」,在1個月左右的期間內,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儀式,其中又以7月25日這兩天最有看頭,大規模的陸渡御(陸上出巡)或船渡御(海上出巡)等等,祭典尾聲的奉納煙火倒映與水上燈籠燈光閃閃,又被稱作火與水的祭典,此外,天神祭中的辣妹抬神轎等許多有趣活動也成了固定班底,每年都熱鬧登場。
  • 一生想去參加一次的日本祭活動
    被譽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八坂神社祗園祭有著1100年以上的歷史。來源就不用多說了,最早是伊達政宗時期開始的,現在是日本東北三大祭典之一。同樣作為日本東北三大祭典之一,被國家指定為重要的無形民俗文化財產。竿燈代表著稻穗、提燈代表著米袋,以此活動來祈禱來年的農作豐收。
  • 不可思議的日本民俗,三月三給自己燒紙,每年舉辦祭典30萬次以上
    日本有超過10萬個祭典在日本除了國定假日外,各地有許多節慶活動,有些屬於全國性活動,部分則為地方活動,幾乎每一個神社都有自己的祭典。祭典在春夏秋冬都有,但是夏日祭最為出名。比較有名的青森ねぶた祭,京都的祇園祭,東京的江戸三大祭,這些活動不僅吸引當地的居民,連世界各地的玩主都雲集於此。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祭典,就是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京都的祗園祭。
  • 「日本自由行」不可錯過!日本九州各季熱力十足的祭典活動!
    每年這些祭典活動的舉辦時間大多是固定的,在您制定下一次九州旅行計劃時,請確認好各個祭典活動的舉辦場所和日期,讓您的日本之旅變得更加有意義吧!九州祭典活動介紹九州夏日祭(7~8月)九州的夏日祭於日本一年中最炎熱的7~8月間舉行。
  • 日本|這不是某部奇幻小說的場景,只是即將舉行的祭
    本宮祭·宵宮祭圖:flickr @Vinche Chung CC BY-NC-ND 2.0作為京都最重要的神社之一,供奉狐狸的伏見稻荷大社,其實一年四季都有節分祭典。從1月的歲旦祭、奉射祭,2月的初午大祭,4月的產業祭、稻荷祭,6月的大祓式,再到7月的宵宮祭、本宮祭,乃至10月的拔穗祭,11月的火焚祭、御神樂,講求儀式感的日本人把每個月的祭典都安排得滿滿當當。而宵宮祭和本宮祭,就是伏見稻荷大社的例大祭之一。
  • 日本淺草寺三社祭:東京屈指可數的大型傳統祭祀活動之一!
    》,提到了淺草寺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其中最大的節日是在五月舉行的淺草神社的年度祭禮——三社祭,這也是著名的江戶三大祭之一。今天的這篇文章將主要介紹三社祭的相關內容。淺草寺三社三社祭三社祭(日語:三社祭,英語:Sanja Matsuri),是淺草地區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被認為是最狂野和最大的節日之一。
  • 日本繽紛的夏日祭,嗨翻整個暑天!
    日本的夏天是在活動中度過的,各種祭典、花火大會應接不暇,夏天總是笑著的,因為夏天是如此歡樂,導致日語在說「夏天結束了」時,會帶著比字面更複雜的情緒,有點盛宴結束,曲終人散的意思。祗園祭作為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祗園祭,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祗園祭從7月1日開始,整個祭祀時間長達一個月,這是京都地區最熱鬧的廟會。祗園祭的由來是古時人們為祈求流行疫病早日平息,在神社裡搭建了66根(當時日本國內小國的數量)長"矛",於是後人每年都在相同的時間裡舉辦祭祀,便有了現在的祗園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