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不是某部奇幻小說的場景,只是即將舉行的祭

2020-12-22 人民日報

當稻荷山上層層疊疊的千本鳥居依次亮起,無數盞燈籠把鳥居的赤色映得更加妖異,頭戴狐狸面具的人影幢幢,入口處的黑暗宛若踏進異界……

這不是某個奇幻小說的開頭,只是即將要舉行的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宵宮祭中,你將會見到的場景。

本宮祭·宵宮祭

圖:flickr @Vinche Chung CC BY-NC-ND 2.0

作為京都最重要的神社之一,供奉狐狸的伏見稻荷大社,其實一年四季都有節分祭典。

從1月的歲旦祭、奉射祭,2月的初午大祭,4月的產業祭、稻荷祭,6月的大祓式,再到7月的宵宮祭、本宮祭,乃至10月的拔穗祭,11月的火焚祭、御神樂,講求儀式感的日本人把每個月的祭典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而宵宮祭和本宮祭,就是伏見稻荷大社的例大祭之一。

本宮祭可以說是夏日京都風物詩的代表之一,是稻荷大神的信眾為感謝稻荷神每日賜予的神恩而舉行的感謝儀式。

一般在7月進入暑伏後第一個周日或法定假日的上午舉辦,宵宮祭則是正式儀式前一晚的預備儀式。

根據日本傳統神道信仰,神明並非常駐於神殿之中,而是在本宮祭前夜才會降臨。所以在正式祭典的前一日舉辦宵宮祭,更具有留住神明恭迎祭禮的意味。

宵宮祭之夜最吸睛的莫屬稻荷山境內千萬提燈齊明,名為「萬燈神事」的儀式。

萬燈神事自651年已在日本書紀中留有記載,當時約有2700餘盞提燈齊亮,並有千餘名僧侶誦經,以祈求商業繁榮社會安定。

在宵宮祭當晚,神社一路上都會用繩子連接,作為神明通過的結界。

稻荷山上近萬座鳥居在萬盞提燈照明下如同通向異世界的路,在黑夜中泛出暗紅色的光,通向遠山,在山坳間曲折蜿蜒,直至沒入山後竟不可知盡頭。

宵宮祭當日大社的外拜殿及周邊還會展示由日本多百名畫家和藝術家製作並供奉的行燈畫,以竹質或木質材料為畫框製成提燈狀,周圍貼上紙質的繪畫作品,中空部分點上蠟燭,入夜之後就和其他提燈一起供奉在鳥居山路兩側。

當迎接完神明後,燈光重新亮起,神官從正面拜禮,活動結束。

之後普通參拜者也可以從神轎正面進行參拜。整個萬燈神事從宵宮祭當日日落後6點開始點燈至晚間10點左右熄滅。

Tips

在宵宮祭的熄燈過程中,一定不能拍照、錄像,特別是使用閃光燈,更是大忌。

 稻荷神·狐狸

稻荷神是日本常說的八百萬神明中的一位,正式的說法應該叫做稻荷大明神,但也常常被暱稱為稻荷大人。

最初只是負責保佑五穀豐收的農業保護神,現在職責範圍已經擴大到全部工商業的保護神了。

圖:窮遊er@imtomo

稻荷神社供奉的主神自然就是稻荷神,而我們常常在稻荷神社鳥居前看到的狐狸則是稻荷神的專用神使。

伏見稻荷大社作為日本全國稻荷神社的總本社,被認為由稻荷大明神本尊親自鎮座。

作為稻荷神神使的狐狸常常會被誤認為就是稻荷神本尊,而在民間信仰中也確實經常把狐狸和稻荷神視為同尊,在很多兒歌和民謠裡就留下「稻荷就是狐仙,狐仙就是稻荷大人」的詞句。

日本自彌生時代原本以來對於蛇族的信仰就根源篤深,而稻荷山在早年就是蛇神信仰的中心區域。

自平安時代起狐狸以神使的身份開始逐漸為大眾所接受,並也稱為稻荷神信仰的一部分開始在民間傳開。

圖:來自伏見稻荷大社官網

恰好的是,稻荷神的神名中「みけつのかみ」和狐狸的古名「けつ」有重合部分,在流傳過程中漸漸的兩者合二為一成了「三狐神」這樣一個新名字,由此在民間神話中狐狸就搖身一變成了有了神的名字。

之後在江戶時期,隨著社會商業興盛,商業保護神的稻荷神社也一時間數量激增,於是總是站在稻荷神社門前的狐狸石像也跟著一起成為了「流行神」。

和其他供神儀式略有不同的是,稻荷神在供奉的時候除了準備普通神酒、紅糯米飯,還會多準備一份油炸的壽司,漸漸的狐狸神愛吃油炸食品的流言傳開,油炸過的壽司也順勢得名「稻荷壽司」。

祇園祭·宵山

伏見稻荷大社宵宮祭雖精彩,但錯過了也不必太遺憾。

7月的京都有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祇園祭,由八坂神社(舊稱祇園神社)主辦,持續一整個月每天都有活動,可以說是日本最隆重盛大的祭典。

在京都籍作家森見登美彥的《宵山萬華鏡》、《有頂天家族》等作品中,都對祇園祭有浪漫奇幻的精彩描寫。

在一個月的慶典活動中,最高潮的是7月17日的前祭和7月24日後祭。在這兩天,京都33鼎每個町都會設計一個各具特色的花車進行大型巡遊,即「山鉾巡行」。

而山鉾巡行的前一天,各家的山鉾已組裝完畢,點起燈來。而前祭中氣氛最為熱烈的14-16日,就是所謂的「宵山」。

圖:窮遊er@沈咪咪

祇園祭每年的日程都是固定的。從7月1日起,大家就開始聚在一起商量祇園祭的事,被稱為「吉府入」。

2日在籤取式上,抽籤決定山鉾巡行的次序,32座山鉾中唯有8座的順序是按慣例決定的,不用參加抽籤。

圖:窮遊er@niki0722

10日「神御洗」會於晚上8時點燃火炬,將御輿(神轎)從八坂神社抬至四條大橋。從鴨川汲水清洗神轎,然後神轎再返回八坂神社,進行裝飾。之後各町開始組裝鉾車,裝飾燈籠。

14日至16日,宵山奏樂開始,前祭的氣氛愈發濃烈。15、16這兩天,京都最熱鬧的四條烏丸一帶將全面封街,變成步行者天國。

圖:窮遊er@lyjill

入夜以後,山鉾點燈,馬路兩側全是大大小小的各式攤販,撈金魚、賣小吃等日本傳統祭典活動悉數登場,就連老字號的高級料亭也會在店門前擺起小吃攤,加入歡樂的海洋中。四條通上,傳統舞踴、擊鼓更增添一份熱烈。

17日9點,山鉾巡行從四條烏丸正式開始,一直走到四條河原町、河原町御池,到達新町御池。雖然站在路邊就可欣賞,如果購買指定的觀賞坐席,就能更舒服地看啦~

17日過後,祇園祭前祭就告一段落,而後祭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組裝好後祭的9輛花車,23日後祭的宵山正式開始,整整一日都有各式慶典活動。

24日是後祭的山鉾巡行和花笠巡遊,撐傘的女子、小童、舞妓等1000人的隊伍從八坂神社延綿至市役所。雖不如前祭規模盛大,但也非常熱鬧。

後祭之後,28日再次進行「神御洗」,清洗後的神轎被收藏好,留待明年再用。

29日非公開的「神事濟奉告祭」標誌著祇園祭的結束,但31日在八坂神社舉行的「疫神社夏越祭」,對旅行者來說才是7月真正的完結。

整整一個夏天的熱烈與瘋狂,在此終於落下帷幕。但稍事休息後,8月中旬京都又有轟轟烈烈的「五山送火」等待大家的參與。

錯過了今年的祇園祭前祭,不妨先從伏見稻荷大社宵宮祭開始,參與到盛夏的風物詩中吧。

(來源:窮遊錦囊)

相關焦點

  • LGBTQ奇幻小說時代來臨
    以上只是西方媒體中發生的變化。在日本,以不同性行為規範為背景的漫畫自1970年代以來就很常見。這些書在書單中可能看起來都不錯,但它們少之又少。對於作者來說,找到出版商往往是一件難事。「太可怕了,」庫什納談起出版《劍指》的故事,「出版這本書實在太困難了,我有個非常好的朋友,他是一位奇幻小說編輯,他說,『我很喜歡這本書,但為了能在我的領域內出版,你必須加入魔法……而且我認為亞歷克必須是個女孩。』」庫什納為此反抗,並最終找到了一個願意接受原稿的出版商。其他人就沒這麼幸運了,許多酷兒角色變成了異性戀,或者他們的性取向淪為潛臺詞。
  • 往期精選丨最棒的十大奇幻小說
    你再也找不到比這設定更詳盡的巨著了(其實這也有缺點,那就是每出一本新書,讀者都得把這個超長系列再讀一遍,否則就會跟不上幾位主角的節奏),喬丹顯然是繼託爾金之後最熱衷於為奇幻小說建築龐大背景世界的作家。就像前面提到的,《時》中的一大堆角色,情節還有各種線索交織成一副巨大的織錦,打造出了史上最偉大的奇幻小說系列。
  • 京都三大祭 日本「送瘟神」形式五花八門
    為了抑制疫情,趕走「疫病神」,當時日本的神泉苑、上御靈神社、下御靈神社、八坂神社等舉行了鎮壓疫病的「御靈會」。但最初的「御靈會」只在瘟疫泛濫的年頭舉辦,後來就演變為每年都會舉行的重大活動——祇園祭。夏天是日本最熱鬧的季節,因為每年七八月都要舉行眾多祭典,以驅除疫情、消除厄運為主。筆者曾在7月參加過京都的祇園祭,大街小巷人頭攢動,人們都懷著滿滿的激動加入這場火熱而神聖的祭典。
  • 日本皇室「文化祭」,悠仁不再重蹈覆轍,愛子公主作品很陽光!
    大部分王室都有自己的活動,最近英國王室忙碌於即將到來的切西爾花展,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活動,受到了王室的重視,凱特梅根親自設計花園,93歲英國女王參與。同時此類的活動還有花園派對等,用於解壓和改善枯燥的生活。
  • 這五部奇幻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你看過幾部呢?
    現在電視劇是市場上很多人的電視劇都是由奇幻小說改編成,因為其中劇情跌宕起伏,愛情感人肺腑,再加上很多特效的加持,是非常受人喜歡的,今天呢,就給大家介紹幾部將奇幻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影視作品,其中每一部都是很經典的小說啊!
  • 2019日本櫻花祭,2019河津櫻花祭時間
    一年一度的日本櫻花季也正是來臨了,這是有很多遊客想知道2019日本櫻花祭是什麼時候,大約地點時間是什麼?那麼下面為大家帶來一份2019河津櫻花祭時間,一起來了解下吧。
  • 日本愛知犬山祭舉行 13輛花車會聚集在犬山城城址下
    日本愛知犬山祭舉行 13輛花車會聚集在犬山城城址下時間:2019-04-08 15:15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愛知犬山祭舉行 13輛花車會聚集在犬山城城址下 人民網-日本頻道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重要無形民俗文化遺產犬山祭6日在愛知縣犬山市舉行。
  • 「麼達日語」赴一場日本の夏日祭 感受被驚豔了的時光
    1、「夏祭」(夏祭りnatumaturi)「夏祭」是在夏日舉行的各種祭祀的總稱,是日本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日本的夏祭多數起源於與盂蘭盆會、七夕祇園等相關的周邊活動。時間:7.12~14地點:千葉縣香取市二、管弦祭管弦祭於世界遺產嚴島神社舉行,宛若一幅生動的平安時代畫卷。自古以來,日本的貴族都喜歡在河流或池裡乘船、欣賞優雅的管弦樂。
  • 2018日本夏日祭時間幾月幾日 日本夏日祭有哪些活動
    夏日祭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之一,在夏天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還有節日祭典,樂趣無窮的消夏活動特別富有民族文化特色。那麼,本期的老黃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日本夏日祭時間是什麼時候。問:2018日本夏日祭時間是什麼時候?
  • 推薦5本比肩《哈利•波特》的經典奇幻小說
    【精讀君曰】奇幻小說,是一種文學形式。如今網絡上的玄幻類小說不在少數,但很多都是粗製濫造,真正能成為經典的微乎其微。而說起經典,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哈利波特》。事實上,與《哈利波特》一樣好看的奇幻小說還有不少,只是因為版權引進或未被拍成大電影等原因,導致知名度沒那麼高。今天,精讀君就給大家推薦另外5本小說,它們都是當之無愧的奇幻經典。作者簡介喬治雷蒙德理察馬丁,美國作家、編輯、電視劇編劇兼製片人,雨果獎、星雲獎等文學獎項的多次得主。
  • | 20部推薦給青少年的奇幻小說
    幻想小說並不只是大人們的世界,小孩子才是這個領域的主宰,和成年人相比,他們更容易接受那個光怪陸離,與現實世界毫不相同的幻想世界。所以今天,我們就推薦一批適合小孩子/青少年欣賞的奇幻小說書單。他們能從這裡得到快樂,學習到勇氣、友情以及成長。九州篇看九州要從娃娃抓起!
  • 一生想去參加一次的日本祭活動
    一般來說「祭り」的舉辦目的是為了向神明或者先祖表示感謝、祈禱以及鎮魂等所舉行的一種儀式。一般來說「祭り」的舉辦目的是為了向神明或者先祖表示感謝、祈禱以及鎮魂等所舉行的一種儀式。
  • 日本情報|夏季風物詩の祭與花火
    可愛的祭by 圖蟲網@李茉莉我們可能常常把日本人看作是一個隨大流又墨守成規的民族,這倒也沒什麼問題,每年都嚴格按照傳統的流程和制式所舉辦的大小祭祀可能會證明這一點。但事實上,日本的祭指的是節日,不僅區別於中國的祭祀,並不是一本正經的存在,而是歡快的且數目眾多的日常。據說,日本光註冊可查的大小「祭」多達數萬種,如此數目眾多的祭就像風物詩的中的字句一樣流轉在日本列島的四季裡。
  • 《晴雅集》:郭敬明攜手趙又廷鄧倫東方志怪古裝奇幻電影值得期待
    由郭敬明執導,趙又廷、鄧倫、王子文主演的東方奇幻大片《晴雅集》,即將於12月25日上映。《晴雅集》原著小說到底是誰的小說這一點完全沒有人知曉,只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夢枕貘風靡亞洲的小說《陰陽師》,影片集結硬核工業班底,用頂級特效打造充滿東方美學的視聽奇觀,在這個特殊的歲末,讓我們一起進入瑰麗的陰陽師世界!
  • 令人瞠目結舌的日本七大奇祭
    不過除了傳統意義上的お祭り之外, 自古不甘寂寞的日本人會衍生出各類稀奇古怪的祭典。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盤點下五大日本的「奇祭」。 7埼玉県上尾市 平方どろいんきょ
  • 奇幻結合機器人題材作品《騎士&魔法》動畫化
    ­  由天酒之瓢原作、加藤拓弐插畫的機戰奇幻題材日本輕小說作品《騎士&魔法》即將於9月24日發售由小說改編的同名漫畫單行本第1卷,而單行本的書腰上正式公布了該作即將動畫化的消息。­  昨天(9月22日)晚間,《騎士&魔法》的小說作者天酒之瓢在推特上發出了即將正式發行的第1卷漫畫的照片,可以看到書腰上寫著「TV動畫始動」的字樣,而且書腰上還寫著「異世界轉生」×「機械宅」!?「劍」和「魔法」還有「巨大人型兵器」交織。真正的機器人奇幻題材啟動!
  • 美劇推薦:十部即將播出的經典小說改編劇
    2017前半年不少小說改編美劇推出,像是妮可·基德曼、瑞茜·威瑟斯彭演出的HBO影集《大小謊言》、尼爾·蓋曼同名奇幻小說改編的《美國眾神》以及甫推出就佔據各大外媒報導版面的《十三個原因》,而下半年至2018年還有多少值得期待的美劇要推出呢?一起來看以下十部精選影視劇介紹。
  • 日本大學的學園祭,原來這麼好玩
    今天來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日本大學的學園祭。日本大學的學園祭(學園祭がくえんさい)有時也被叫作大學祭(だいがくさい),或是文化祭(ぶんかさい),根據每個學校不一樣,差不多都會在每年的10月份到11月份舉行。
  • 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衹園祭至今盛行的原因
    去過日本留學、工作或者旅遊,甚至只是從影片看到的人,可能會發現日本有很多祭典活動,人們可以在祭典中重溫歷史文化,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熱鬧與歡快的時光。在這些祭典活動中,衹園祭規模最為盛大,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但依然能保持一年一次,而且儀式嚴謹,日本民族元素顯著,依舊很受日本民眾喜愛。
  • 荔枝網評:以國之祭,祈願和平
    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儀式即將在南京舉行。當震徹長空的警報聲再次響起,當肅穆莊重的紀念活動再次舉行,國之祭,再次喚醒民族的共同記憶。「昭昭前事,惕惕後人。」舉行國家公祭,是為了緬懷逝者,牢記歷史。「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澹,寰宇震驚。」83年前,三十萬無辜同胞慘遭殺戮,那段慘痛的歷史不僅僅是南京城的傷痕,也是刻在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深深傷痕,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