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賺翻了!1900萬買艘報廢航母,拆開後驚喜不斷,獲利超億元

2020-12-20 戰略先鋒

在當今世界海軍中,擁有航母絕對是一個海軍強國的標配,聯合國五常裡面航母是必不可少,就連我們的鄰國日韓都是大力發展航母。航母建設不僅涉及上千個行業,還需要強大資金作為後盾,雖然擁有航母國家越來越多,但能夠真正建造大型航母國家屈指可數。這麼多航母,在和平年代都一直服役到壽終正寢,即使最先進航母,也免不了落幕的一天,那麼這些航母結束使命以後,最終到哪裡去了。

大國的航母結束服役後無非有三條出路,最好結局是進入博物館,供世人敬仰,流芳百世;第二就是轉賣給其它國家,給那些希望擁有航母,又沒有大量資金去購買新航母國家,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最後一種就是徹底報廢拆解,這也是終極選擇。但想要拆解一艘航母並不容易,比如說美國的第一代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這艘巨艦滿載排水量接近10萬噸,想要拆除它,首先必須處理掉它的核反應堆,僅僅這個工作就需要耗時3年多。這是不包括後續的拆解工作,美國造船業估計,將企業號徹底完成拆解至少需要耗時6年,而且還不是一般船廠能夠完成的任務。

目前全球有3大船舶拆解廠,分別在印度、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這裡僅限於拆解常規船舶,核動力船舶這些國家都無能為力。這3個國家拆解的船舶數量佔到全球數量65%,是名副其實的船舶屠夫,但船舶拆解能力並不是以數量來評價,這些國家能夠拆解那麼多的船舶主要還是因為低廉的人工成本,真正獲得的利潤並不是最高。相反歐洲國家雖然拆解得少,但普遍利潤較高。

這其中獲利最大的要數土耳其,2017年土耳其萊亞爾船舶回收集團以1900萬人民幣價格買下英國皇家海軍退役卓越號航母,歷時長達6個月的拆解後,這艘龐然大物徹底消失在海平面,同時船廠獲得大量拆解下來的廢舊材料,最終出售這些材料獲利1億多人民幣,大掙一把。卓越號航母拆解出112噸銅電纜,1萬多噸黑金屬和600多噸有色金屬,是拆船行業巔峰之作。當然我國曾經也購買過多艘廢舊航母,只是我們側重於研究航母構造,這並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中購買的最後一艘舊航母甚至改造成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文/小7哥

相關焦點

  • 中國3000萬收購廢船,拆開後如獲至寶,上百名專家欣喜若狂
    引言眾所周知,英國是最先研製航母的國家,在上個世紀就掌握了航母建造技術,尤其是二戰時期,英國的航母數量更加的驚人,以至於二戰過後,很多國家都來買英國航母,而我們國家曾經以3000萬收購了一艘廢船,但我國專家拆開後如獲至寶,上百名專家欣喜若狂。
  • 摩託車報廢后都去了哪,商家利用報廢摩託車年賺千萬!
    摩託車報廢后都去了哪,商家利用報廢摩託車年賺千萬!摩託車騎久了,到了報廢的年限了或者是真的殘破的不行了,就得進行報廢處理,如今禁摩,一些完好甚至全新的摩託車、電動摩託車同樣可能會被送往集中報廢處理點進行報廢處理,不要以為報廢就是全部進熔爐處理了,沒有那麼簡單,很多人靠報廢發大財了,一些商家對報廢摩託車打起主意獲利近千萬,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 美國2.2萬公里海岸線11艘航母,中國1.8萬公裡需幾艘
    這也是從上個世紀初,一直到現在,美國不遺餘力發展海軍的原因,因為美國擁有超過2.2萬公裡的海岸線。航母作為海戰中的霸主,在為海岸線的保駕護航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對此,美國人是深有體會,所以,不管經濟如何困難,始終維持著至少11艘航母的規模。
  • 單航母的悲哀,法國海軍20億美元買3架E2D!
    但是這個20億美元也要和戴高樂號航母系統的本身價值來對比。戴高樂號航母是4.2萬噸的中型核動力航母,1989年開造,1994年下水。猜猜當時的船體本身的造價是多少?不多不少,恰恰也是20億美元。換句話說,現在法國人為了配套升級,進口這3架預警機,紙面總價格居然和航母本身的原始造價相當!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3架E2D的進口價格也接近戴高樂號航母當初原始造價的一半。
  • 二號艦剛命名,舊航母說報廢就報廢,壽命還有足足25年,可惜了
    近日五角大樓方面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其主要內容就是希望停止更換美國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的核反應堆的原料,並將其報廢。杜魯門號是美國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其中一艘,估計造價45億美元,在1998年開始服役,至今已經有20多年時間,但距離退役至少還有25年時間。
  • 中國學者每年用買1艘航母的錢去發SCI論文
    中國工業大學研究院劉彩蛾在「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中談到:僅在2016年被SCI收錄論文32166篇,科研經費為295.56億元。更悲催的是,中國的專家學者都把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國內的科研單位如果要閱讀這些數據,就需要花錢進行購買,全國211高校僅在文獻購買上的費用一年就超10億以上,這僅僅一年的使用權。這些費用都讓SCI期刊掙走了。
  • 「基輔號」航母已被天津航母公園2.3億元出售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濱海航母正在從這一事件的影響中走出,業績得以回暖。公司秘聞發現,濱海航母核心資產「基輔號」航母,所有權已經出售給了融資租賃公司,同時,濱海航母再反向租回。合同到期後,濱海航母再以1元價格回購。此舉讓濱海航母能獲得充裕的現金流,但如果公司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進而有可能喪失「基輔號」航母的所有權。
  • 530萬賣給中國廢航母,本以為找到接盤俠,誰知卻讓中國大賺一筆
    出價530萬將報廢航母賣給中國,原本他們還以為自己這是找到了一個接盤俠,誰知最後卻讓中國在這裡面大賺了一筆,這點賣家萬萬沒想到的事情,只不過因為設備已經售出,就算他們再後悔也無濟於事。,因為當時我國的建造航母的技術還存在空白,所以就只能通過向國家進口廢舊航母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各國對於航母技術的把控非常嚴格,就算出價再高,也沒有人願意將先進的航母進行出售,就連他們不用的報廢航母,也需要花高價購入才行,由此可見,航母對於各國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 核彈水下爆炸,11艘戰艦沉沒航母被折斷,引發30米大海嘯
    核武器是人類研發威力最大的武器,而航母則是威力最大的常規武器,很多軍迷都對核武器和航母究竟誰更厲害很感興趣,並提出疑問,一枚核彈可以炸沉航母嗎?事實上,軍方也曾有類似的疑問,並親自動手做了一次實驗。美軍在原子彈爆炸中心點從近到遠,安置了大量戰艦,包括運輸艦、巡洋艦、驅逐艦等等,最終有14艘艦艇遭受嚴重損毀。第二次Baker核試驗,美軍將一枚2.3萬噸的核彈放在27米深的水下,並於7月25日上午將其引爆。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美國第二艘核航母淪陷,2名水兵被測新冠確診,這次禍根或在日本
    近期,美國福克斯新聞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裡根」號核動力航母上有2名水兵被檢測為新冠肺炎陽性。這將使「裡根」號航母成為繼「羅斯福」號航母后第二艘被病毒攻陷的超級航母。圖片:美國已經有2艘超級航母被病毒攻陷,新冠病毒實現了當年蘇聯紅海軍也沒有做到事情。
  • 美軍12萬噸核航母服役後,能夠提升多大戰力?
    圖為美軍甘迺迪號航母 最近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亮相,這艘航母就是美國海軍的甘迺迪號航母,美國更是自信滿滿的表示:這艘航母領先全球50年,俄羅斯也提醒東方:這次必須小心,那麼這艘美軍12萬噸航母服役後,能夠提升多大的戰鬥力呢
  • 美軍16艘航母殺來,日軍卻只有4艘航母,雷伊泰灣海戰結局早已註定
    海軍少將施普拉格負責指揮18艘護航航空母艦,它們被分為3個戰鬥群,分別被稱作「1號」「2號」和「3號」。其中,「1號」由施普拉格本人指揮,而「2號」和「3號」則由其他指揮官指揮。戰鬥一打響,位於呂宋島和菲律賓中部的日軍機場不斷遭到哈爾西麾下的第3艦隊艦載機的襲擊。
  • 當年俄羅斯差點買走瓦良格,卻為何拱手讓人,成就中國第一艘航母
    蘇聯解體時,這艘航母的建造進度停留在68%左右,而當時烏克蘭境內完工度最高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因為擁有完善的動力系統,所以很快就被俄羅斯海軍緊急轉移,剩下兩艘還在建造中的航母,一艘是已經下水但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另一艘則是船臺上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
  • 核動力航母超長續航,一艘更比六艘強?事實和你的想像正好相反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號」於去年年底已經入列海軍,而第二艘國產航母根據網上的消息稱早已開工建造。與此同時,網友也是對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有不同的看法。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其實,中國在世界航母大國中相對來說還屬於一個「新玩家」,而且我國的軍事裝備發展一直沿襲「穩紮穩打」的風格,盲目的激進並不是可取之處,大家也沒必要糾結第二艘國產航母到底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而且,核動力航母雖然優點很多,可是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強大」,它的缺陷也不少。
  • 山東艦面世一周年,印媒有點慌,「我們要求購第三艘航母!」
    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國第二艘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從向英、德等國重金訂造艦船,到自行研製航空母艦,這一條路中國走了131年。自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服役,已過去七年,在遼寧艦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設計的"山東"號,究竟有哪些新的亮點?
  • 中國第三艘航母或將安裝彈射器 第四艘動力系統或有重大變化
    新中國剛成立時,中國海軍的艦艇噸位加起來也沒幾萬噸,而現在光遼寧艦航母就有6萬多噸,超過當年全中國海軍的全部艦艇噸位之和,由此可見在1949年之前,中國是有海無防,或者說有海難防。李傑介紹說,目前,中國海軍處於即將從大國海軍向強國海軍邁進的階段。
  • 美國養了11艘航母,那麼我國目前國力能養幾艘呢?只是時間問題
    要知道,不光在造11艘航母上就需要上千億美元,它最可怕的地方不只是在製造費用上,在後續航母的養護上也要花費巨資。就拿美國的福特級航母來說,造價就要達到120多億,航母8年的維護費,油料的支出以及人工費等等加起來也就能達到它的造價了。它的壽命期是50年,在這50年內,它的維護費需要多少呢?那就是268億美元,這只是一艘航母的費用。可想而知,11艘航母的費用是相當驚人。這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負擔的起的。
  • 中國購買了兩艘蘇聯載機巡洋艦,為什麼不改造成航母?
    圖為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當年紅海軍手中的9艘航空母艦,時遷事移歷經輾轉,拆的拆賣的賣,如今還在俄羅斯海軍手中的,僅剩一艘庫茲涅佐夫號,如今這艘航母還在船廠中維修,要等到2022年之後才有可能完成升級改造,重新加入俄羅斯海軍,而當年在前蘇聯海軍公開拍賣時,亞洲並不起眼的小國韓國,卻一口氣買進了2艘航母,分別是新羅西斯克號和明斯克號,最終韓國卻發現根本沒用。
  • 100多萬賤賣,巴西航母尋找新買家,事實證明當初中國選擇正確?
    不過並非所有航母都很「風光」,如今有一艘航母決定以超低價賤賣。據媒體報導,9月23日,巴西國防部啟動了一項拍賣呈現,他們決定為巴西剛退役的一艘航母「聖保羅」號尋找新的買家,而拍賣初始價格僅為127.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