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說,《小森林:冬春篇》的故事是故意因陋就簡的,它設定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故事,或者說,那個故事只是一個影影綽綽的背景。女孩市子無法融入東京的喧鬧生活,決定還是留在故鄉小森。這裡被大片森林圍繞,村子中的人們靠農耕為生。市子每天自己種植,收割,自己製作食物,一個人安靜的享用,偶爾與一個朋友分享,日子在春夏秋冬中靜靜流淌。這個田園牧歌般的故事,在當代社會中幾近神話,但置於日本,那些安寧的鄉村,完好的森林和人們之間親暱但互相保留空間的教養,讓這一切都令人信服。像很多大熱的日本電影一樣,《小森林》也是改編自漫畫,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創作。
由於無法融入喧囂吵鬧的大城市,平凡女孩市子選擇回到自幼生長的老家——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小森村。這裡沒有過多時尚文明的色彩,當地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他們靠天吃飯,靠著雙手經營人生。生活雖不富裕,心中則是滿滿的充實和歡喜。受媽媽影響,市子似乎對親手製作各種美味而廉價的料理有著格外濃厚的興趣。媽媽失蹤已經很久,對料理的回憶與再現成為母女間別具特色的交流方式。更何況還有取自大自然的各種食材,又怎能暴殄天物浪費了大好的韶光?在好友紀子和裕太的陪伴下,市子靜靜地走過了春夏秋冬……人生在世,無非就是過日子,而如何能讓過日子變的有滋有味,我想不到除了充實的勞動工作+美味的食物更好的方式了。這是一種趣味。橋本愛不矯作真自然,讓人心生歡喜寧靜。
也許中國需要等待很久很久之後,才能拍出這種氣息的片子了。這一世行在路上,前路微茫,許多人困惑這一生漫漫,又有什麼能夠陪伴我們度過沒有星光的夜晚呢?我認為是趣味,讓我們千篇一律蕭索無味的生活變得生機盎然。陶然於美景是一種趣味,晉有陶潛「採菊東路下,悠然現南山」唐有李太白「慣看山鳥山花」而今,光陰過的浮皮潦草,人身上散發著的大多是都市裡浸泡過的染料氣息。我們投身於瞬息萬變的生活,亂花濺眼,卻忘了來時的路,何不停駐片刻,看秋風穿針,陽光繡花?被電影裡平和的鄉野氣息和精心烹飪的一道道簡單的菜餚所深深打動,我想,這也是一種趣味吧,才能女主每天都那麼快樂的生活著。
開首女主角市子說了兩篇冬天路面積雪, 小森住民如要添置日常用品, 他們會於鄰近村落小超級市場辦理。然而, 要是買更多物品, 市民會在路程較遠的大型超級市場選購, 一個小女子要在大雪紛天步行一小時三十分到較近地點是疲累, 更何況是花掉整天的遠地, 她寧可春天伊始存備馬鈴薯, 留待冬天食用, 油鹽醋糖是烹調夥食必需品, 調味料要於市集購買, 行程不能省, 唯有能多帶就多帶。市子在超級市場任店員, 男店員擔心她是不是可以同時搬運兩大袋貨品, 她輕鬆的做到了, 力氣是磨練的, 她劈柴生火, 彎曲播種割禾, 強健身體就是這樣積聚, 可是力有盡時, 主管要市子抓起男子都要眉頭緊繃的重包裝貨品, 她拿不動, 曲著膝, 埋怨這個男人只懂在這裡要她在兩個年長女同事面前出醜, 白髮主管下班一踏進門檻嗅到菜餚香氣, 他可以安然在飯桌進食, 男人不用費神食物的事, 調劑蔬菜肉食交由女人張羅就是。
然而, 對於不辭而別母親, 女兒下班要在廚房準備明天上班午膳是她年輕歲月不該有的母愛缺缺家務, 她惱的是這個不知煮食謀生兼顧少女主管的大言不慚, 她在辛勞工作下對入喉食物營養味道俱存是在意的, 她問很瘦男店員午飯簡單的吃著麵包及飲料夠嗎? 他答日常服維他命藥補充營養。看的過程中,從始至終我都沒想過,她會不會孤單。因為她從來不抱怨,從來不喊累,也從不哭泣,我居然會覺得田間的一切勞作都那麼容易。或許很多人看了都會有這種想法,覺得那樣的體驗可真是小清新。而事實上,它根本不是一個風花雪月的小清新,雖然它在深山中,有風有花有四季而,她的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從來都沒有一點輕鬆。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不用說是那麼大一片的稻田,哪怕是田裡的西紅柿,也要精心培育,才能結出果實。而她只是在累的時候輕輕喊一句,啊,腰好酸,然後吃自己早晨準備的午飯。回家一個人看書,準確得猜測外面的蟲子叫什麼名字。
在田間騎著自行車穿行的她,也從來都不是花裙子,而是平常農民穿的衣物。但你從未見到一張悲傷的臉。你看到的,永遠是淡淡的堅毅的臉龐。這是特屬于田間勞作的人的神色。不是一臉心酸辛苦,也不是一臉高高在上,就只是那樣淡淡的,將所有的一切承擔起來,然後將一切變得理所當然。在寂靜和努力中,慢慢重塑了自己的生活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