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科研經費: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如何管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如何管

  中央財政科研資金「盤子」定好後,錢怎麼管?「國家將財政資金通過科研項目的方式支持科研人員從事科研活動,按照科研活動規律安排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最大限度地將經費使用權下放給各科研單位,以滿足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科技部科技風險開發事業中心處長溫強說。

  開展科研的過程中,科研經費管理如何尊重科學規律、適應科研活動的實際需求?這成為當下人們關心的問題。溫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首先,拿到科研經費以前,各科研單位會按照實際需求提出經費預算申請,並進行預算評審。「有些人誤認為評審項目的專家團隊都是不了解科學研究的財務專家,其實不然。參與評審的專家以項目所在領域的技術專家為主,且多為一線工作的科研人員,他們對項目的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都非常熟悉,能夠結合自身的經驗提出評審意見。」溫強說,「對於一些水分比較大的預算,專家團隊會在不影響項目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把不相關、不合規、不合理的預算減掉,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並不是按照一定比例簡單核減預算,有些科目,比如勞務費,並沒有比例限制。」

  「預算被確認後,科研單位對經費使用是具備很大的自主權的。」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所長郭戎說,「考慮到科研不同於建築工程,蓋一座房子可以預知每一項開銷,而科研活動往往存在不確定性,有時甚至可能要轉變技術路線,因此改革以後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允許單位調整經費支出,『十二五』期間已經把材料費、測試化驗費、燃料動力費用等大部分支出的調整權限都放給科研單位。」

  科研人員擔心,經費使用更多地重視購買設備、材料,卻沒有對科研人員的智力投入進行補償,「吐槽」科研經費「見物不見人」。對此,溫強表示,現在的資金管理辦法比以往更加注重科研人員的勞動成果,單獨設立了績效支出的科目,允許科研單位結合一線科研人員的實際貢獻安排支出。

  科研單位完成項目任務目標之後,管理部門在進行技術驗收的同時,還要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財務驗收。溫強表示,管理部門委託具有科研經費審計資質的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是對國家的錢、納稅人的錢負責。科研單位在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若違反了規定,科研單位必須及時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或不能完成整改,勢必無法通過財務驗收。但他同時表示,之所以將經費使用權最大限度地下放給各個科研單位,就是希望科研單位可以發揮經費使用自主權,為一線科研人員做好服務。「科研項目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科研單位應該為科研人員做好『後勤』工作,避免讓科學家用過多的精力搞財務,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做研究。」

  近日下發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監督工作暫行規定》中提出,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將信用等級作為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遴選、項目立項及資金安排、專家遴選、監督支撐機構使用等管理決策重要參考。

  對此,溫強表示,這也是目前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一個進步。「從前結餘資金需按照原渠道交回,而今,按照《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規定,根據科研單位信用記錄情況,對於信用良好的單位,結餘資金可以留給單位來統籌安排,有效避免從前『結餘資金突擊花』的情況。」(劉曉瑩)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山東省申報2020年度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補助和獎勵資金的通知
    為鼓勵我省企事業單位積極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激勵科研人員持續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根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和《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獎勵資金管理實施細則》(魯科〔2019〕36號),現組織開展2020年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補助和獎勵資金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補助和獎勵對象補助和獎勵對象為山東省內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的管理監督辦法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審計廳關於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的管理監督辦法粵財規〔2019〕5號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要求,依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粵委辦〔2017
  • 《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資金後補助管理規定》政策解讀
    ,並制定了《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資金後補助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為更好的貫徹和執行《規定》的各項條款,領會《規定》精神,現做政策解讀如下:  一、  關於總則  1.為什麼在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經費管理中引入後補助機制?
  • 科研經費管理 少檢查多服務
    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項目資金、差旅會議、基本建設、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等方面的管理權限,同時強調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四是堅持政策落實落地。細化實化政策規定,加強政策落實督查,打通政策執行中的「堵點」,增強科研人員改革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召開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使用及科研助理崗位...
    為提高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水平,在賦予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切實加強和規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11月13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召開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使用及科研助理崗位視頻培訓會議
  • 英國的科研項目經費是怎麼報銷的?
    特別是當政府科研經費資助規模和結構改變時,如何調整或改革雙重資助模式,直接關乎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往往是具有挑戰性的課題。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者,在科技與教育領域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英國的雙重資助模式不僅是高校的資助模式,也大體是政府科研機構的資助模式,只是後者的穩定經費比重要大得多。
  • 科學網—聚焦科研經費管理:探索建立經費動態監管體系
    曾幾何時,在以無償資助為主的基礎上,貸款貼息和風險投資被漸進式引入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隨著財政資金引導和社會資金參與的管理模式「浮出水面」和逐步確立,在國家科技計劃的執行過程中,社會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這給科研經費管理增加了難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監督辦法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
    ,持續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於近日印發《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審計廳關於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的管理監督辦法》(粵財規〔2019〕5號,以下簡稱《辦法》)。同時,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明確資助香港、澳門特區高校、科研機構的省科研項目經費,可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規定,由項目主管部門按規定直接撥付至港澳特區高校、科研機構。三是結餘資金全部留用。《辦法》放開科研項目結餘資金留用時間限制。項目完成任務目標並通過驗收後,結餘資金全部留歸項目承擔單位使用,由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用於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
  • 科研經費鬆綁 10%內差旅費無需提供預算依據
    為了便於更好地理解《意見》精神,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四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了採訪。        一問:《意見》在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意見》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在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給科研人員「鬆綁+激勵」的政策措施。
  • 政風熱線|科研助理崗、科技創新券、科研經費管理的信用評價...
    科技主管部門就科技創業、基礎研究投入、規範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等科創過程管理各方面回應訴求、解答疑問。  信用評價結果影響省科技計劃項目立項  江蘇擁有龐大的科研人員隊伍,科技主管部門有哪些舉措來規範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杜絕科研論文造假等現象?
  • 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他律」與「自律」
    從制度設計層面來看,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政府對科研活動的支持形成了競爭擇優與穩定支持相結合的格局,科研經費管理的制度體系建設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設立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和績效支出等一系列新的舉措陸續出臺,目的就是要使科研經費管理更好地適應我國科技創新的實際需求、更加符合科研活動的規律。
  • 科技部: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將簡化流程接受監督
    科技部: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將簡化流程接受監督 http://kaoyan.eol.cn    新華網  2014-01-10  大 中 小   科技部部長萬鋼9日表示,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是科技管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 各地科研經費「包幹制」有何異同?猛戳了解
    一、國家層面的科研經費"包幹制"(一)國家科技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在科技計劃項目和經費管理方面持續深化改革,先後出臺一系列重磅文件,從擴大預算調劑權,到簡化申報材料,再到不斷提高間接費用比例,科研人員在項目管理和項目經費使用上的自主權持續擴大
  • 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輸送「正能量」
    創新驅動發展·機制創新   「1月拿到預撥經費後,4月中旬財務又通知我其餘項目經費到帳了,今年經費到得比我預想的時間又提早了。」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李立會今年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接到記者電話時,他正和84個任務團隊在福州召開項目啟動會。   今年科技部國家科技計劃經費撥付再度提速。
  • 四川省7所高校試點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
    成都日報2021-01-09 07:45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工作啟動,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納入試點單位。
  • 四川啟動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
    記者7日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四川省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被納入試點單位。在四川省科技廳召開的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工作推進會上提出,該省將在「2020及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計劃應用基礎研究自由探索類項目」及「中央引導地方科技專項自由探索型項目」中率先開展「包幹制」試點,試點工作主要圍繞實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擴大科研項目自主權和科研經費使用權、取消項目經費預算編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等。
  • 科研人員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估評審活動中,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手冊》本著突出重點、問題導向的原則,聚焦當前科技工作者所關心的重點、熱點和重要政策要點,採用問答式,總共5章,138問,每道題統一包括三部分:答案、釋義、依據。各問題依據最新的法律文本和政策文件,力求滿足科技工作者的切實需要。
  • 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科研經費不是「唐僧肉」
    從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和創新一直備受重視。然而,隨著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大,科研人員違規違法套取科研經費的案件不時發生。侵吞、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科研經費漸漸成了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對於套取科研經費行為的認定,法律界一直在關注。首先是如何定義「科研經費」法律屬性。
  • 樓繼偉:科研經費將建黑名單 避免花錢買發票
    財政部長樓繼偉22日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關於國家財政科技資金分配與使用情況的報告時說,科技資金管理的複雜程度和難度很大,績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樹立,制度不夠健全,重立項、輕績效的問題仍然存在。  樓繼偉還表示,未來將完善制度設計,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監管。運用「公務卡」等手段,加強對科技經費使用的過程監管。
  • 為科研經費裝上反腐「防蠅網」
    去年至今,廣東科技系統內近50名官員因「科研經費」落馬,其中多涉及部門「一把手」,發案集中在科技資金使用、分配及信息工程發包環節,多名官員由熟人關係結成利益鏈條的「人情腐敗」現象突出,折射出科技部門審批權力過於集中,科研經費管理暗箱封閉運行、「專業欺騙」和「內行走過場,外行靜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