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管理 少檢查多服務

2020-1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6年8月1日 來源:人民日報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了便於更好地理解《意見》精神,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四部門負責人接受採訪,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制定《意見》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答: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意見》的出臺是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完善符合科技創新規律資源配置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有力保障。

  《意見》聚焦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關心的突出問題,遵循「四個堅持」的原則,著力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以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激勵機制,加大激勵力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二是堅持遵循規律。按照科研活動規律和財政預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優化管理流程,改進管理方式,適應科研活動實際需要。三是堅持「放管服」結合。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項目資金、差旅會議、基本建設、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等方面的管理權限,同時強調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四是堅持政策落實落地。細化實化政策規定,加強政策落實督查,打通政策執行中的「堵點」,增強科研人員改革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問:《意見》在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意見》堅持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在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給科研人員「鬆綁+激勵」的政策措施。

  一是簡化預算編制科目,下放調劑權限。合併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科目,這三項費用合計如不超過直接費用的10%,無需提供預算測算依據,科研人員在編制這部分預算時不用再具體說明開幾次會、出幾次差了。下放預算調劑權限,將直接費用中的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等多數科目的預算調劑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

  二是提高間接費用比重,加大績效激勵力度。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中實行公開競爭方式的研發類項目,均要設立間接費用,主要用於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本耗費和對科研人員的績效激勵。進一步提高間接費用比重,核定比例可以按規定提高到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的20%、15%、13%。加大對科研人員激勵力度,項目承擔單位可以在核定的間接費用比例範圍內科學合理地安排績效支出,並與科研人員在項目工作中的實際貢獻掛鈎。

  三是明確勞務費開支範圍和標準。重申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明確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後、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均可開支勞務費。明確項目聘用人員的勞務費開支標準,參照當地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根據其在項目研究中承擔的工作任務確定。

  四是改進結轉結餘資金留用處理方式。科研項目實施期間,年度剩餘資金可以結轉下年繼續使用。項目完成任務目標並通過驗收後,結餘資金按規定留歸項目承擔單位使用,在2年內可統籌安排用於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2年後未使用完的,按規定收回。

  五是自主規範管理橫向經費。項目承擔單位以市場委託方式取得的橫向經費,由單位按照委託方要求或合同約定管理使用,有效解決一些科研人員反映的橫向經費「縱向化」管理問題。為防止單位設「帳外帳」,要求將橫向經費納入單位財務統一管理。

  問:《意見》在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權限方面有哪些「亮點」?

  答:《意見》堅持簡政放權,在四大方面擴大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權限:

  一是擴大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權限。主要包括:項目預算調劑自主權,勞務費分配管理自主權,間接費使用管理自主權,結轉結餘資金按規定使用自主權等。

  二是下放差旅會議管理權限,不簡單套用行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方法。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據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實際需要,按照精簡高效、厲行節約的原則,研究制定差旅費管理辦法,合理確定教學科研人員乘坐交通工具等級和住宿費標準。對於難以取得住宿費發票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據實報銷城市間交通費,並按規定標準發放夥食補助費和市內交通費。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因教學、科研需要舉辦的業務性會議,如學術會議、研討會、評審會、座談會、答辯會等,其次數、天數、人數以及會議費開支範圍、標準等,由單位按照實事求是、精簡高效、厲行節約的原則確定。因工作需要,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員參加會議,對確需負擔的城市間交通費、國際旅費,可由主辦單位在會議費等費用中報銷等。

  三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管理。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自行採購科研儀器設備、自行選擇科研儀器設備評審專家,同時要切實做好設備採購的監督管理。財政部要簡化政府採購項目預算調劑和變更政府採購方式審批流程。對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採購進口儀器設備實行備案制管理。繼續落實進口科研教學用品免稅政策。

  四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設項目管理。擴大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項目管理權限,對利用自有資金、不申請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由單位自主決策,變主管部門審批為備案。同時要求發展改革委和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簡化審批程序,對列入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五年建設規劃的項目,主管部門不再審批項目建議書。簡化項目城鄉規劃、用地及環評、能評等審批手續。

  問:《意見》出臺了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措施,怎樣才能確保項目承擔單位「接得住,管得好」?優化服務的措施有哪些?

  答:《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從「放、管、服、落」四個方面提出了務實管用、細化落地的政策措施。在「放」的方面,遵循科研活動規律和特點,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擴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差旅會議、基本建設、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等方面的管理權限,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管」的方面,強化項目承擔單位法人責任,規範資金管理,防止資金「跑冒滴漏」,確保項目承擔單位「接得住,管得好」。在「服」的方面,精簡檢查評審、創新服務方式,為科研人員潛心從事科學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在「落」的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和工作督察,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簡政放權後,如何防止資金「跑冒滴漏」,如何確保項目承擔單位「接得住,管得好」,避免政策落實中的「中梗阻」和「最後一公裡」問題,是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意見》強調項目承擔單位要依法理財、規範管理。一是強化單位法人責任。單位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規範,制定內部管理辦法,落實項目預算調劑、間接費用統籌使用、勞務費分配管理、結餘資金使用等管理權限。二是規範資金管理,單位要加強預算審核把關,規範財務支出行為,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強化資金使用績效評價;要實行內部公開制度,主動公開項目預算、預算調劑、資金使用(重點是間接費用、外撥資金、結餘資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況,確保資金、人員「兩安全」。

  《意見》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改進服務,為科研人員簡除煩苛、鬆綁減負,著力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一是在檢查評審上「做減法」,減輕單位和科研人員負擔。建立職責明確、分工負責的協同工作機制,改進檢查方式,避免重複檢查、多頭檢查、過度檢查,減少監管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在服務方式上「做加法」,為科研人員潛心從事科研營造良好環境。項目承擔單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科研財務助理所需費用可由單位根據情況通過科研項目資金等渠道解決;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更加快捷方便地為科研人員做好服務;制定符合科研實際需要的內部報銷規定,著力破解一些單位和科研人員反映的無法取得發票或財政性票據,以及邀請外國專家來華參加學術交流發生費用等的報銷問題。

  問:為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意見》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意見》強調要加強制度建設和工作督查,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一是增強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項目主管部門要在2016年年底前出臺實施細則,為預算編制、評審、財務驗收等提供操作規範,防止政策在執行中走樣變形。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在2016年9月1日前制定出臺差旅費、會議費內部管理辦法,其主管部門要做好工作指導和統籌;項目承擔單位要在2016年年底前制定或修訂科研項目資金內部管理辦法和報銷規定,確保有關政策儘快落地生根。以後年度承擔科研項目的單位要於當年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

  二是強化工作督查指導,確保政策落地見效。財政部、科技部要適時組織開展對相關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對督查結果進行通報並納入信用管理,與間接費用核定、結餘資金留用等掛鈎。審計機關要依法開展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和財政資金的審計監督。項目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所屬單位完善內部管理。

  此外,為發揮政策協同效應,《意見》還提出加快修訂中央級社科類科研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同步增強社科領域科研人員的改革成就感和獲得感。各地還要參照《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加快推進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等各項工作,以形成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的工作局面。

記者 李麗輝

相關焦點

  • 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輸送「正能量」
    事實上,為提高863計劃、973計劃和支撐計劃項目的執行效率,提高財政科研經費使用效益,近年來,科技部一直在深入推進經費管理改革,在加快經費撥付進度的同時,建立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大力簡化課題預算調整程序,並開展科技計劃經費管理巡視檢查。「這次改革讓科研人員受益,對科學研究很有幫助。」採訪中,李立會和很多課題負責人一樣,都認為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輸送了「正能量」。
  • 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他律」與「自律」
    原標題:科研經費管理中的「他律」與「自律」  □ 臨風  近來, 浙江大學教授陳英旭因貪汙科研經費受審,再次引起了社會公眾和媒體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關注。科研經費問題涉及「制度」、「管理」和「人」這三個要素,既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設計,也要有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更需要經費的使用主體——科研人員的行為規範,這三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和亂象往往是這三種因素共同「失靈」的結果。
  • 臺灣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多 動用"錦衣衛"管控經費報銷
    原標題:臺灣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多 動用"錦衣衛"管控經費報銷事實上,科研經費的管理也成為臺灣科教部門面臨的一個難題,前兩年甚至傳出有數百位大學教師涉嫌詐領經費遭調查。雖然本身問題也不少,但島內一些做法也有值得借鑑之處。  超過700名教授捲入醜聞 柯文哲也涉嫌詐領研究費  科研經費在臺灣一般稱為「研究費」,在進行科研活動時所產生的人事費、交通費、文具印刷、實驗儀器、雜支等,都可以用來報銷。
  • 科學網—聚焦科研經費管理:探索建立經費動態監管體系
    隨著財政資金引導和社會資金參與的管理模式「浮出水面」和逐步確立,在國家科技計劃的執行過程中,社會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這給科研經費管理增加了難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前不久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與2006年頒布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經費管理辦法》)一起,則共同為「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等科技項目的實施,繪製出一幅經費管理的指導政策
  • 科研經費管理更加符合科研活動規律
    在吳季看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內容全面,措施具體,解決了科研人員反映的實際問題,總體上體現出對人的價值、知識價值的重視,符合創新驅動、推動「雙創」的理念。  他告訴記者,此次改革一大亮點就是下放科研經費預算調劑權限。
  • 廣西巡視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混亂,黨費遲交少交等問題突出
    廣西巡視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混亂,黨費遲交少交等問題突出 中紀委網站 2016-05-16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 財政部來校調研科研經費管理情況
    科研經費投入後最大的考核是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在科研進程中,要給予科研人員更多探索的機會、更適合探索的環境與更有利於探索的服務。趙惠令對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為科學家與科研工作者提供寬鬆的環境。二是要在合理範圍內保證科研人員的基本條件,包括研究設備、研究手段、助理人員等。三是要給予科研工作者充分的信任與尊重。
  • 中央美術學院深化「放管服」改革 努力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
    ,以提升科研經費管理服務水平為理念,修訂科研經費管理辦法,依法依規簡化報銷程序,從放、管、服三個層面破解科研經費「報銷繁」問題。校內自主科研經費、縱向科研項目配套經費、橫向科研經費在直接費用預算範圍內可以開支業務餐費。因項目研究需要,須到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和風景名勝區等進行調研考察的,有關費用可在直接費用中列支,據實報銷;需購置貨物和服務的,不受集中採購目錄範圍限制,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擇配置。  嚴格「管」,加強科研項目預算管理與監督檢查。
  • 江蘇文化廳成立專門領導小組 管理文化科研資助經費
    由多人參加的研究課題,應當註明一位負責人。  第十四條  申報省文化科研課題者(課題負責人)當年度只能申報一項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省文化科研課題申報;課題組成員同一年度最多參與兩項省文化科研課題申報。  正在進行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課題研究者,以及省文化科研課題未完成者,不得申報省文化科研課題;已完成者,應當提供相關證明。
  • 科研經費七成按行政級別分配 權大錢多成慣例
    科研管理體制尤其是經費資源分配過度行政化飽受詬病,促使官本位意識泛濫,滋長投機意識,造成學術氛圍不良、科研水平低下等負面影響。科研人員呼籲,要痛下決心根除科研分配行政化弊端,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激情和創新能力。
  • 西安試點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 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支配權
    來源:西安日報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我省試點科研 項目經費「包幹制」西安日報本報訊(記者 黃曉巍)近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陝西省財政科技計劃中試行項目經費「包幹制」的通知》,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 同濟法學教授建言科研經費管理:用財務包幹制代替發票報銷制
    帶著怨氣或其它負面情緒進行研究,是難以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的。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還意味著:管理和報銷制度應該儘可能地簡化報銷手續,這樣科研人員可以儘量少地將其時間花費在報銷上,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項目研究上。但是,現有科研經費管理和報銷制度十分繁瑣、複雜。
  • 河北優化科研經費管理 進一步激發高校創新活力
    中新網石家莊8月6日電 (黃歆堯 何菲)河北省財政廳6日透露,近日,河北制定《河北省高等學校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下放經費使用管理權,進一步提升全省高校廣大科研人員的自主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和服務河北發展的能力,促進全省高校科學研究事業的健康發展。《實施細則》明確,科研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遵循「科學規範、競爭擇優、簡政放權、突出績效」的原則。
  • 國發〔2018〕25號 國務院關於優化科研管理 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
    攻堅克難,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一)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和過程管理。
  • 中國科學院相關經費管理辦法
    一、關於會議分類(一)會議按內容分為行政類會議和科研類會議。其中:行政類會議指所務會、所長辦公會、年度工作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各類行政管理性會議;科研類會議指以科學研究、決策諮詢、學術交流、成果轉移轉化及科研項目與經費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科研業務性會議。(二)會議按形式分為傳統場地會議和網絡音視頻會議。
  • 新加坡高校科研經費多用於研究助理工資
    廈門大學畢業生張溪目前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攻讀應用金融碩士學位,她告訴記者,新加坡的科研人員發表論文重質不重量,而科研經費大部分用於研究助理的工資上。        中國青年報:你參與過新加坡的課題研究嗎?
  • 中美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比較:兩者有何差異?美國的是不是更科學?
    高校中不少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研究人員都認為美國高校科研管理更有利於解放科研工作者,更能釋放科研人員的潛力。 為什麼我國高校的科研管理存在這麼多的問題?美國的科研管理和經費管理是不是更科學?不少研究學者對此都進行過研究分析。
  • 趙路司長:科研經費預算調整權已下放到課題組
    而且有時候從11月就開始收尾,和學校正常工作」郭大成話沒說完,趙路就接過話題:「沒有關係,因為全國人大特批了,包括去年開始執行的新預算法,明確規定,新的一年,財政預算之前,可以動用相關經費,一分錢都不會少給,包括發工資的錢、專項經費,都可以提前預支。人代會的時間和財政的錢,會有三個月的錯位。這都是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執行中,有些高校11月15日就開始停止報銷了。」
  • 各地科研經費「包幹制」有何異同?猛戳了解
    本周科技政策專列再次發車為大家帶來科研經費"包幹制"相關內容梳理了近期國家、各省市出臺的科研經費使用"包幹制"相關政策文件分析各地科研經費使用"包幹制"的異同為廣東深化科技經費管理提出建議一、國家層面的科研經費"包幹制"(一)國家科技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在科技計劃項目和經費管理方面持續深化改革,先後出臺一系列重磅文件,從擴大預算調劑權,到簡化申報材料,再到不斷提高間接費用比例,科研人員在項目管理和項目經費使用上的自主權持續擴大
  • 科研外協合同管理服務模塊成功上線
    各位老師、同學:      按照學校《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科研院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託科研系統平臺,繼續推行師生辦事「零跑路」,引導師生進行「非接觸式」線上業務辦理。繼科研項目投標、橫向合同、預算調整、經費批量入帳等業務順利實現「線上」辦理後,科研外協合同管理服務模塊日前成功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