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胎動暗示寶寶缺氧了,準媽媽別大意!

2020-12-18 醫知袋鼠

大家這兩天應該都看到了周潤發太太--陳薈蓮「首談結婚30年無子」的消息了,發嫂的含淚講述,真的讓人不勝唏噓。

作為娛樂圈的模範夫妻,發哥和發嫂曾孕育過一個女兒,但在快要接近預產期時,發嫂突然發現寶寶有一天沒有動,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寶寶因為臍帶繞頸而出現了窒息,緊急搶救後仍不幸夭折。

發嫂因為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精神幾乎崩潰。為了不讓妻子再遭受生產的痛苦和面臨可能發生的意外,發哥從此決定不生孩子。

袋鼠麻麻看到這個消息,在心疼發嫂的同時,還有一個念頭就是想趕緊告訴孕媽們:如何儘量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如何儘早發現胎寶寶異常的信號!此時時間就是生命,一旦發現寶寶異常,第一時間去醫院,或許事情還會有轉機。

守護胎兒的必修課:數胎動

千萬別小瞧了數胎動,它可是監測宮內胎兒的一種簡單且有效的手段。正常的胎動表示輸送給寶寶的氧氣和營養充足,寶寶在子宮內一切正常;若胎動異常,則說明寶寶有可能出現了宮內缺氧等情況,需要緊急處理。

醫生一般會建議從孕28周開始數胎動,因為從這個孕周開始,胎動才開始變得規律起來。隨著胎兒的發育以及四肢力量的變強,胎動會越來越明顯,到了孕32周最為強烈。臨近分娩前,尤其是孕38周以後,由於胎頭下降,胎兒的活動範圍比較有限,只能伸伸手、動動身體,所以胎動還會相對變少。

判斷胎動是否正常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每12小時的胎動總數,一種是看寶寶平均每小時的胎動次數,其中前者是比較準確的計數方法。

12小時胎動總數的計算方法是:每天早、中、晚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連續監數胎動一個小時,把三次的胎動數相加再乘以4。

正常情況下,健康的胎寶寶每12小時的胎動次數應該在30次以上。如果胎動忽然增加或減少,有可能是出現了宮內缺氧、胎盤功能障礙、臍帶繞頸等情況,最好是儘快去醫院就診,因為胎動消失超過一天,胎兒死亡的可能超過50%。

如果覺得每天監數3次太麻煩,也可以選擇在胎動比較活躍的時間段,連續記錄1~2個小時的胎動次數,再計算平均每小時動了幾次。

如果每小時胎動次數在3~5次,就表明寶寶的情況良好,如果每小時胎動次數少於3次,準媽媽可以稍微休息後再重新計數,如果胎動仍然不正常,要立馬就醫院就診。

很多準媽媽說了,即便說了這麼多,還是不會數啊,寶寶有時候動起來沒完,有時候只動一下,那怎麼才算一次胎動呢?

間隔5分鐘以內的連續胎動只能算一次,間隔5分鐘以上再動,才能算第二次胎動。

守護胎兒的另一項必修課:胎心監護

要監測胎寶寶在子宮內的狀況,除了數胎動之外,準媽媽在孕晚期還有一項必修課:定期做胎心監護。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對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但給寶寶提供養分的胎盤卻隨著孕周的增加逐漸老化,供養能力越來越低,這樣就存在著供需之間的矛盾,所以到了孕晚期就更需要留意胎兒在宮內的情況。而通過胎心監護,能比較直接地判斷。

如果準媽媽的身體比較健康,醫生通常會建議你從孕36周開始,每周做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但如果你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妊娠併發症時,要提前到孕32周就開始做了。

胎心監護的記錄方法,每個地區和醫院可能會略微有點不同。有的醫生會囑咐你,每感覺到一次胎動就按一下手中的按鈕,這樣就能在胎心監護報告單上留下記錄,會看到報告單上會有一個小波動。有的產檢醫院使用的設備比較先進,那你就只需要乖乖躺著就好啦,機器會自動生成一份報告單。

寶寶正常的心率是在110次-160次之間,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就認為是心動過速或者是心動過緩,這就是一個異常的狀態。

另外,如果胎心監護的線不是波浪形的,而是一條直線,那說明寶寶在宮內已經很危險了。

需要提醒準媽媽們的是,很多因素會影響胎心監護的結果,為了更加順利的通過,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1、胎寶寶通常都有固定的作息習慣,準媽媽在平時一定留心每天胎動比較活躍的時間,選擇這個時間去做胎心監護,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2、做胎心監護前半小時到1小時內,要適當吃點東西,準媽媽血糖的改變可以使胎兒的活動量增加。

3、如果胎心監護的結果不理想,也沒必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因為有可能是趕上了寶寶在睡覺,可以過1小時後再重新監測一遍,如果結果還是不理想,則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相關焦點

  • 胎兒缺氧影響大腦發育,孕晚期出現這3種情況,準媽媽千萬別大意
    懷孕時的孕媽媽總是提心弔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非常擔心的事情,尤其是到了孕後期,還有可能會出現肚子裡寶寶缺氧的情況。要知道,胎兒長時間缺氧,可是會影響大腦發育的哦。那麼如果孕晚期出現下面3種情況的話,準媽媽們千萬別大意,很可能就是胎寶寶缺氧了。
  • 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
    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孕育一個生命,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這個小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的來到世間。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報導中會看到胎死腹中的事件。為了讓寶寶能健康順利的來到人世間。胎兒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就意味著缺氧了,孕媽媽別大意。第一個:停止生長或發育遲緩。懷孕之後,每個月都會有產檢,懷孕後期更是每隔兩周或一周都要進行產檢。孕媽媽對這些產檢也要重視,在產檢過程中,有一項是測量子宮高度,這個這個子宮高度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生長情況。
  • 發現這3種異常胎動,準媽媽不能大意,可能是胎兒的「求救信號」
    伴隨著孕期的延長,等到了第20周的時候,胎動也會越發密集起來,平均每12個小時最多能達到二百次左右的胎動。其中在上午7時到9時之間,是嬰兒運動的高峰期,準媽媽們能夠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胎動。不過在喜悅的同時,準媽媽們也要注意,如果感受到下面這3種胎動,極有可能腹中的寶寶發生了危險,務必要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 這個月份,胎兒容易出現「缺氧」,會出現這2大「暗示」,勿大意
    隨著月數的不斷增加,胎兒在腹中的成長也在逐漸加快,子宮裡的空間會變得越來越小,胎兒在腹中的活動量也會受限,那麼,孕期到了八個月的時候,胎盤就會越來越成熟,供應的能力也會出現不如以前的症狀,從而在這個月數很容易出現缺氧的症狀,那麼,作為孕媽媽的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有效的預防胎兒缺氧的危險呢?如果說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出現了這兩大症狀的時候,有可能腹中的寶寶出現了缺氧的症狀。
  • 5種異常胎動 孕媽可千萬別大意
    >5種異常胎動 孕媽可千萬別大意2017-09-11 11:28:1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對於頭次感受寶寶胎動的準媽咪來說,一切是那麼的興奮與激動。But,在興奮激動之餘,準媽咪要明白寶寶胎動所帶來的含義。  如果是出現以下這5種胎動,準媽咪就千萬別猶豫,趕緊去醫院!
  • 懷孕後,這3種信號可別大意,可能是胎寶寶在向你暗示他缺氧了!
    Hi,大家好,我是小桔子媽媽,點擊上方關注桔媽育兒哦!文 / 桔媽育兒 整編 / 小桔子媽媽昨天和大學室友視頻聊天的時候,她說,桔子媽媽,我懷孕了,已經3個月了。你不知道,為了這個寶寶我吃了多少苦。其實寶寶在出現宮內缺氧時會向孕媽們發出這3種求救信號,孕媽們可不能疏忽大意,有可能這是胎兒在暗示你,她/他有危險了。信號1:胎心率不穩懷孕期間都是需要對胎心率進行監控的,一旦發現心率出現過慢,或者過快的時候,媽媽們都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胎心率正常的話,每分鐘120到160次,小於或者大於都屬於異常。
  • 準媽媽太粗略,胎動變少不以為然,胎兒缺氧被迫早產
    在懷孕期間我們胎兒在宮內所處的環境也是岌岌可危的,孕期宮內本身是一個低氧的環境,同樣胎兒在宮內妊娠發育也是依賴著我們母體妊娠發育的,孕媽媽們也應該要以身作則為胎兒在宮內妊娠發育保駕護航。孕媽媽們應該要豐富自己的孕產知識,這樣孕期也會少犯錯誤了。
  • 胎動異常 準媽媽一定要警惕
    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朱錦明說,胎動指的是胎兒在準媽媽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懷孕滿4個月後,即從第5個月開始,準媽媽可以開始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等動作,就是胎動,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總而言之,胎動是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活動。
  • 胎寶缺氧不是小事會影響大腦發育,孕期有這5種情況,就別大意了
    胎寶缺氧不是小事會影響大腦發育,孕期有這5種情況,就別大意了去年的時候我的表妹去醫院檢查,被醫生說是胎兒缺氧了,要求表妹去吸氧,當時不止我表妹一個是這樣的,還有很多的孕婦媽媽都是這個情況,其實我的表妹還是對這件事有些疑慮的,於是醫生就一直在不停地解釋,其實胎兒缺氧是一件挺嚴重的事兒
  • 胎動頻繁就是寶寶缺氧嗎?
    但是吃漢堡的時候寶寶就開始動個不停,感覺每次吃飯後寶寶胎動都會增加,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有問題。胎動是胎兒正常的身體活動,一般在孕16-20周的時候,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兒的活動。每小時大概3-5次或12小時在30-40次,但也有個別情況會引起寶寶胎動增加。
  • 孕後期,孕婦出現這幾種症狀,就是胎兒缺氧了有窒息風險,別大意
    胎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我們對胎兒的發育更深的了解,但同時也是胎兒異常與否的一種顯示,你知道嗎?特別是到了孕後期當孕婦的胎動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腹中的胎兒就缺氧窒息的危險,孕媽媽們可千萬別大意。一、胎動異常暗示胎兒缺氧的情況1、胎動驟減或突然加快前文中提到,一般在懷孕後18周開始,媽媽就能夠明顯感覺胎動了,也許每一次胎動都是新手爸媽的驚喜。只有在異常胎動時,家長可千萬要注意,這並不是好事。
  • 孕期胎動頻繁,暗示胎兒膽小,孕媽別疏忽
    懷孕期間胎兒在宮內就是一個盲區,孕媽媽們需要面對這樣的一個事實,那麼在懷孕期間很多的孕媽媽都會猜測胎兒在宮內妊娠發育的一個情況,孕媽媽們需要按時的產檢,因為孕期我們只有產檢的方式,才能準確無誤地為胎兒在宮內妊娠發育保駕護航。
  • 孕期從這周開始,胎動減少很正常,準媽媽可別再膽戰心驚了
    胎動就像是胎寶寶在跟準媽媽交流一樣,似乎只有每天感受到這種神奇動作,才會證明胎寶寶身體發育得很好,準媽媽才會變得安心,繼續補充營養,滿足胎寶寶的營養需要。胎寶寶的這個舉動讓她「膽戰心驚」,她在擔心是不是寶寶出什麼問題了,是缺氧了?還是出什麼問題了?後來她越想越著急,越想越害怕,於是連夜趕到了醫院。醫院檢查過後,才發現胎寶寶並沒有什麼問題,在肚子裡還好著呢?醫生讓她安心回家待產。那麼,為什麼胎動會突然減少了呢?
  • 晚上寶寶胎動頻繁正常嗎?準爸媽如何判斷異常胎動呢?
    準媽媽什麼時候可以感受到胎動呢?通常準媽媽在懷孕4個月時,就可以感受到輕微的胎動了。孕7-9個月,寶寶的胎動會慢慢變得頻繁。特別是晚上,很多寶寶的胎動會更為頻繁。晚上寶寶胎動更頻繁是否正常呢?胎動,是反饋寶寶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所以準爸準媽也要學會根據胎動來判斷寶寶是否正常發育。正常情況下,寶寶胎動是3-5次/小時,36-60次/12小時。準爸準媽在數胎動的時候,發現寶寶胎動超過5-8次/小時,或12小時胎動超過54-90次,就要小心胎兒是否是出現缺氧的情況了!
  • 孕晚期的準媽媽們,警惕胎兒缺氧!遠程胎心監護呵護你!
    ●胎動改變胎動原本是寶寶正常的生理活動,一般懷孕18周-20周以上的準媽媽都可以感知得到。不過胎動的頻率、胎動的時間、胎動的位置等都因人而異。 在胎動時,有的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比較柔和,次數較少,也有的媽媽感受到的胎動動作大,次數多。這些都是正常的,無需擔心。 但是,如果一個原本活潑的寶寶突然安靜,這就有可能是缺氧的信號。另外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原本安靜的寶寶忽然變得非常躁動,這也可能是缺氧的症狀。所以,寶寶發脾氣,無論是突然變得安靜還是異常活躍,孕媽媽們都要引起注意。
  • 胎動異常勿大意,謹防胎兒宮內缺氧
    原來孕婦昨晚發現胎動開始減少但並未重視,今日來我院產檢發現「胎心102-106次/分,B超提示胎兒靜脈導管A波反向。」胡科副主任醫師得知孕婦是獨自一人來做產檢,尚未辦理住院,就立即通知住院部開通綠色通道,為其辦理住院手續並表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救人要緊!」然後與孕婦進行病情溝通。
  • 懷孕期間,孕婦要避免這些行為,不然寶寶會缺氧,準爸媽都應知道
    西紅柿媽媽有話說:在孕期這四十周的時間裡,對於媽媽來說是充滿考驗的,她們一刻不敢鬆懈,就怕對小胎兒有任何影響。在這個特殊而幸福的時間段,準媽媽確實很辛苦,她似乎忘記了自己,只要寶寶一切都好,能夠健康發育,這便是內心最大的滿足。但是懷孕期間,孕媽媽們該注意的事情,一定不能大意。
  • 準媽媽犯一錯誤,胎兒在宮內被診斷缺氧,孕31周早產
    在懷孕期間每個準媽媽的責任都很艱巨,孕期的時候孕媽媽們不僅要保護胎兒妊娠發育,也需要為胎兒在宮內的妊娠發育保駕護航。孕期任何一個階段的胎兒發育情況不一樣,自然我們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是不一樣的。可能很多孕媽過了懷孕初期之後就會放鬆警惕,但是中後期胎兒任然在宮內,所以孕媽媽們還是要以身作則為胎兒的妊娠發育保駕護航的。小文是一位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的時候因為犯一個小錯誤,孕期的時候經常保持平躺的睡姿,以為小文這樣一個睡姿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在懷孕31周的時候被要求早產了。
  • 孕晚期胎動頻繁?媽媽莫慌!
    孕晚期寶寶胎動頻繁一般是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兩種情況引起的。 生理情況下的胎動頻繁: 吃飯以後 準媽媽飯後體內血糖含量增加,養分通過臍帶傳遞給胎寶寶,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較頻繁一些。
  • 在孕期,胎兒出現「缺氧」的情況往往在這個月份,準媽媽別大意了
    」的情況說到「缺氧」二字,很多大人都會感到害怕,成年人處於缺氧的環境中,都會對大腦的神經造成傷害,更不要說大腦還處於發育階段的胎寶寶了。數據顯示:胎兒宮內缺氧是胎寶寶孕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佔死亡原因的首位。所以孕媽在孕期要提早了解胎兒缺氧的狀況,做好胎兒宮內缺氧窘迫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