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真好學,還是「假勤奮」,翻出他的橡皮看看就知道

2020-10-05 糖果媽媽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大人每天都在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但實際上我們心裡也明白,每天披星戴月奔赴學校,在課堂上一學就是好幾個小時,回家還要完成作業的孩子很辛苦。

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學習確實是個苦差事。在家裡大人還能實時看管,在學校一個老師盯著好幾十個學生,孩子在底下難免做些小動作。

有些家長一直抱怨,孩子明明看起來挺辛苦,為什麼成績就上不去呢?

也許你看到的都是假象,孩子有可能是處於「假勤奮」。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家長也是有跡可循。

你的孩子是真好學,還是「假勤奮」?

自從兒子上了三年級之後,大明明顯感覺兒子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大明每天雷打不動地接送、做營養餐。

為他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就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但可惜孩子的成績還是平平。

周日的時候,兒子的同桌過來找兒子一起寫作業,同桌成績一直在班級裡前三名,兒子只是成績中等。大明和老婆在一旁躡手躡腳不敢出聲,交流都用起了「啞語」。

老婆突然用眼神示意大明,讓他看孩子的書桌上,這一看大明心裡也有數了。等同桌走了以後,大明抄起掃帚就把兒子一頓揍:「都說人家學習好,你看看你倆的學習態度。」

兒子還不服氣頂嘴,大明直接把橡皮扔向兒子。

大明說:「都是開學時準備的橡皮,人家的橡皮用的規規距距,一看就是在認真聽課。你看看你這橡皮都快爛了。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課堂上幹什麼?」

兒子聽了啞口無言不得不認錯。

著名的「橡皮定律」,每一個家長都應該了解

孩子的成績問題都是家長的心病,但是上學時家長也不可能跟著去學校,往往只能通過看孩子的成績單和完成作業情況來了解孩子。

有些孩子特別會在家長面前裝勤奮,學習就好像是為了應付家長,但「智人千慮,必有一疏」。

聰明的家長往往可以從一些小細節上看出端倪,著名的「橡皮定律」,每一個有孩子的家長都應該了解。

孩子在課堂上做了什麼,翻出他的橡皮就知道

1. 米開朗基羅型

如果你家孩子總是喜歡將一塊完整的橡皮切割成無數小塊,甚至還能做個造型,就好像雕塑家米開朗琪羅附身。

柔軟的橡皮在他手中,可以無限發揮想像力,打磨出各種形狀,到最後被禍害得體無完膚。

那麼可以判斷孩子在課堂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不幹正事兒。想將一塊橡皮完整切割出自己理想的形狀,需要花費大量精力。

孩子是會利用課上時間,還是課餘時間來做這些事情,想必家長心裡都有數了。

2. 迷你畫板型

這一類孩子的橡皮看起來永遠是髒髒的,上面用原子筆或是鉛筆留下了層層疊疊的印記

可能是名字,可能是圖案,總之是將著幾釐米平方的橡皮當成了迷你畫板,隨意抒發自己的心情。

上課無聊時在橡皮上寫寫畫畫,是許多孩子常做的事情,儘管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類孩子往往有細膩的情感,但上課走神終究不值得提倡。

3. 自然磨損型

如果你的孩子一塊橡皮能用很久,並且四個角呈現自然磨損的狀態,橡皮上清清爽爽的沒有其他圖案,那恭喜你生了一個學霸寶寶。

畢竟課堂枯燥無味,把玩橡皮其實是人之常情,而橡皮在孩子手中無疑是一個有樂趣的玩具。但是這類孩子能抵制住誘惑,全身心的投入課堂之中,實在是未來可期。

4. 喜新厭舊型

如果你的孩子橡皮總是時不時喜新厭舊換一個,儘管這樣也沒有太多痕跡留下,但不要覺得孩子在課堂上規規矩矩是個小學霸。

他很可能是一個經常弄丟橡皮的小朋友,對於這一類孩子,課堂狀態如何無法判斷,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常常丟三落四,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迷糊。

想要孩子在課堂上專心學習,關鍵是提高專注力

1. 一次只做一件事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的特性之一就是專注性,如果同時思考兩件事,那麼做事效率會整體下降33%左右。

如果孩子有許多學習任務,不妨讓孩子按照輕重緩急一件一件處理,形成有序高效的學習計劃。

2. 不給孩子提供過多資源

不論是玩具、書籍還是益智產品,儘量分批次提供給孩子,面對眾多誘惑,孩子往往難以選擇,這樣的結果是學習效率與利用資源的效率難以提升。

3. 在孩子做事時不打斷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當成人粗暴地打斷兒童的思維或企圖分他的心時,就可能阻礙這種內部的艱苦工作。

在孩子做題、做訓練的過程中,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哪怕孩子真的錯了,也要等結束再指出。

糖果媽媽叮囑:指導孩子功課時儘量做到理性,否則容易引發兒童厭學情緒。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是「真勤奮」還是「假努力」?翻出他的橡皮看看,一眼便知
    作者/媛媽編輯/媛媽小孩上學之後成績如何,就成了家長最關注的一個問題,但父母沒辦法一直跟著孩子,如何判斷他們是"真勤奮"還是"假努力"呢?其實翻出他的橡皮看看,一眼便知。倩倩家的小孩特別努力,每天晚上放學之後就呆在房間裡面寫作業,一直要忙到晚上十二點才睡覺。
  • 孩子是「真好學」還是「假勤奮」?看看他最常用的筆就能一目了然
    實際上,父母其實是被孩子「假勤奮」的表象欺騙了,孩子真正的學習狀態,家長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輕鬆掌握。自己看不下去多說了兩句,孩子就咬著筆帽,盯著卷子發呆,直到把筆帽咬出了一排又一排的牙印才罷休。「假勤奮」,看看孩子最常用的那支筆就能一目了然孩子的成績問題是父母最關心的內容,但父母畢竟不能一直跟著孩子,想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效果,大多數家長只能通過成績單和作業的完成狀況來判斷。
  • 孩子「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很多「假勤奮」的孩子並沒意識到這一點。許多孩子可以從清晨學習到深夜,可以手抄幾本厚厚的筆記。表面上看,他們學習很努力,卻忽視了效率很低。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他自己也很委屈:「我不是沒努力啊,我已經很勤奮了,只是我不是這塊料!」
  • 孩子學習認不認真,看他的橡皮和鉛筆就知道,這是學渣還是學霸?
    經常跟老師溝通的家長,還能知道孩子在學校表現的好與壞,但有些家長比較忙,不到開家長會的時候都不知道孩子在班級裡表現到底怎麼樣。如果你不擅長和老師溝通,你可以打開孩子的書包看看。看看他的學習用品,就知道了。
  • 為什麼說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北大教授給出答案請孩子遠離假勤奮
    身邊很多小學的家長很苦惱:我家孩子每天寫那麼多的作業,可是考試成績依舊不理想。看著他這麼勤奮,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其實,孩子的勤奮並不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方法和習慣才是好成績的根源。請告訴孩子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你認為的勤奮,比懶惰更無用!
  • 如何識別孩子是不是在「假努力」?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
    如果孩子面對的都是自己不了解的新知識,他會覺得難,但如果都是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會覺得很輕鬆,但學不到新知識。只有在了解一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知識,才會覺得難度剛好。就怕孩子沒有目標,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幹,不定性不定心,那是很難出效果的。*比如,有的孩子放假的時候,做卷子的時候從不給自己定時,一套卷子消磨一下午,還覺得自己很努力。現在,大家誇一個孩子的時候非常喜歡用「清楚」、「通透」這樣的詞,誇的就是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目標清晰,並且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前進。
  • 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真用功還得這麼做
    在學習上,比懶惰更可怕的,是「假勤奮」。明明孩子早起晚睡,不是奔波在去輔導班的路上,就是坐在家裡的書桌前,用功得讓家人都忍不住心疼。可一到考試,成績怎麼就上不去呢?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在假裝勤奮。這樣的狀態對於學習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還會養成不良學習習慣,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狀態,並幫助他們走出來,才能真正地提升成績。
  • 孩子學習時有這些「特點」,看似很努力,其實是「假勤奮」
    導讀:孩子學習時有這些「特點」,看似很努力,其實是「假勤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學習時有這些「特點」,看似很努力,其實是「假勤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學教師:孩子上課聽沒聽,看看橡皮就知道,你家是第幾級?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你家孩子學習狀態怎麼樣?上課有沒有認真聽?低年級的孩子包括高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上課的時候思想不集中,就會有摳橡皮、在橡皮上刻字,用小刀切橡皮等行為。家長回家後可以檢查一下孩子的橡皮就知道他有沒有聽課了。
  • 高三學生每天熬夜學習,成績卻差得離譜,假勤奮要不得
    從那天開始,他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學習常到凌晨兩三點,五六點就起來,持續一段時間,這名努力到極點的學生,成績依舊沒有任何提升的跡象。不是說苦心人天不負嗎,為何努力的人沒得到應有的回報?原來他只不過是假勤奮罷了。
  • 小學教師:孩子上課聽沒聽,看看橡皮就知道,你家是第幾級?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你家孩子學習狀態怎麼樣?上課有沒有認真聽?低年級的孩子包括高年級的孩子都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上課的時候思想不集中,就會有摳橡皮、在橡皮上刻字,用小刀切橡皮等行為。家長回家後可以檢查一下孩子的橡皮就知道他有沒有聽課了。
  • 想知道孩子在校表現?不用問老師,翻作業本就知道!
    家長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啊?其實呀,要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不一定非要問老師,只要家長平時留個心,認真翻一翻孩子的作業本和書本,他的表現全都寫在裡面。一個盡職盡責的家長一定是能夠走入孩子的點滴生活中的:他知道孩子每天的作業任務大概是什麼,他也知道孩子最近這段時間在學習哪方面的知識,他知道孩子這個單元的習作寫了什麼,也知道孩子這個單元的數學哪個地方是弱點,他知道孩子最近的哪些作業有困難,也知道孩子對哪門課的興趣比較濃厚。
  • 一塊橡皮,就能看出孩子上課不認真?看看你家孩子是哪類
    想要知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是否認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直接問孩子,向老師打聽,還是看考試成績?"低學段的孩子上課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不光是玩橡皮,只要是擺在桌面上的,他們都可以玩起來。尺子、鉛筆都是開小差常玩的東西。只是橡皮磨損比較明顯,容易看得出來。」老師說,「除了橡皮,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的作業本和課本,是否有塗鴉,也能快速判斷孩子上課是否專心。
  • 如何讓孩子從「假努力」變「真勤奮」?特級教師:先提高學習效率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特技教師的建議,針對現在不少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效率低的問題,這位特級教師指出:想要讓孩子告別「假努力」,變成「真勤奮」,首先要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家長看完這些建議表示:受教了!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為什麼我家孩子那麼努力成績就是不好」「孩子每天學到半夜才睡卻還是沒有進步」……這些情況,其實都屬於「假努力」,孩子看上去每天時間都充實,從早到晚地學習,甚至晚上熬夜,可是學習就是不見起色,甚至越「努力」越不理想。
  • 孩子學習是真的勤奮嗎?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1假勤奮的表現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很多家長感覺只要孩子能夠坐下寫作業,就算是勤奮。但事實是孩子的確按照要求,日復一日的讀、背、練,甚至學的極其疲憊,有的孩子由於長期坐姿不當、用眼不當,導致頸椎不適、眼睛也近視,結果學習成果仍然經不起檢驗。我們看看假勤奮有什麼的表現:1)喜歡花大量時間做學習中最容易的環節,如抄寫語文字詞、英語單詞,讀老師規定的課外讀物,多一篇都不行。2)以準備「學習」的名義拖延,看上去很忙但進度卻沒有任何實質進展。
  • 孩子「假努力」,家長「假關心」
    孩子「假努力」 家長「假關心」 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坐在班級第一排,特別乖巧、安靜,甚至乖巧到了老師會忽略的地步。 但是在考試中,她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家長也很疑惑:「孩子平常很聽話,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呢?」老師也覺得奇怪,就說:「這樣吧,咱們再觀察一下,您觀察家裡,我觀察學校。」
  • 為什麼不建議翻孩子書包?裡面的東西實在「太精彩」,忍住別笑
    孩子上學後,紛紛背上了小書包,家長原以為最讓人頭疼的是輔導作業,誰想到卻被孩子書包裡的「小世界」給氣笑了,一起看看怎麼回事吧!你在孩子書包裡翻出了啥?課本類:@史蒂芬小慧:「孩子用的課本,頭天拿回來的時候,還是嶄新平整的,我還專門幫他買了書皮包上,今天回來就成了油條,幾乎每頁紙的邊角都卷著,薄薄一本書,活脫厚了一倍,照這個勢頭下去,我覺得課本遲早被孩子翻出花來。」
  • 為什麼不建議翻孩子的書包?裡面的東西實在「太精彩」,忍住別笑
    孩子上學後,紛紛背上了小書包,家長原以為最讓人頭疼的是輔導作業,誰想到卻被孩子書包裡的「小世界」給氣笑了,一起看看怎麼回事吧!課本類:@史蒂芬小慧:「孩子用的課本,頭天拿回來的時候,還是嶄新平整的,我還專門幫他買了書皮包上,今天回來就成了油條,幾乎每頁紙的邊角都卷著,薄薄一本書,活脫厚了一倍,照這個勢頭下去,我覺得課本遲早被孩子翻出花來
  • 一塊橡皮就能知道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
    齊魯網11月5日訊想要知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是否認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直接問孩子,向老師打聽,還是最後看考試成績?聽說,有很多老師被這張朋友圈截圖刷屏了此截圖一出,就在老師和家長的朋友圈裡刷屏。
  • 揭開孩子「努力」假象,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努力」這個詞是看得見的行為,卻並不是既定的結果。很多人擅長用「努力」來掩飾自己的懶惰,欺騙自己:「我已經很努力了,結果不是我能掌控的。」以此來逃避家長的責問,不願意面對現實。需要明確的是這種「假勤奮」最後只會毀了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