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忌,我教你的還記得多少?

2021-03-04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導 讀

張無忌學太極劍,不記招式,只是細看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看完一路劍法,已忘記了一小半。低頭默想之後,已忘記了一大半。再看張三丰演練一遍,再經沉思玩味,終於忘得乾乾淨淨。當全部忘記之時,也是學成之時,綞以之力克強敵。由記得轉化為有如本能一般,終能不受原來招式所限,隨意出招自成章法。

近日,有研究表明,金庸老先生「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的說法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儘管我們都認為大腦的接受能力看起來是無窮無盡的,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嘗試學習新的東西,但是通過觀察大腦在學習時候的狀態,我們驚訝地發現其實神經網絡可能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靈活和高效。

智力的一大標誌就是學習能力。過去幾十年的研究告訴我們,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意味著腦部神經能夠為了適應新的刺激而重新架構他們的連接。但卡耐基梅隆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大腦中有一個很強的局限性,阻礙了我們學習新鮮事物。大腦確實是很靈活且接受能力很強的,但是短時間內,它的學習方式卻很低效,而這個低效來源於它在學習時總是不斷地從神經元庫裡啟用已存在的技能而不是建立新的知識框架。

「我打壁球的時候,動作依然很像在打網球。」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和神經科學家ByronYu如此說到。Yu已經打了很多年的網球,與網球不同的是,壁球球拍更短,速度更快,更難射門。然而在壁球比賽中,他仍然不自覺的會使用網球的打法,舊的習慣在人身上根深蒂固,相信大家也深有體會,大腦對舊舊習慣的粘性太強以至於阻礙了我們接受新的事物。

如今,根據YU和他的團隊基於人在學習的時候腦部神經變化的觀察,他們已經找到了這種學習粘滯性是由於神經層面缺乏可塑性的證據。這個團隊的發現也許可以為我們揭示為什麼有的東西顯得更難學。

 

幾年前,Yu和他們的實驗室成員開始使用腦機接口(BCI)作為神經科學探索的工具。這些設備的晶片和指甲蓋差不多大,可以一次追蹤大腦運動皮層中100個神經元的電活動。通過監測穿過單個神經元的電壓尖峰序列隨著時間的推移的變化情況,BCI可以計算後通過「尖峰速率」來表徵任務執行過程中每個神經元的行為。

 

Yu對記者說:「你可以想像一下挖掘這些大腦活動的數據有多困難。人類的眼睛是無法識別這些微妙的圖案特徵的。」但是內置於晶片中的高級統計分析可以做到,現有的模式可以用來識別當測試對象進行特定移動的意圖相關的神經活動。舉個例子,當你想要上下左右移動你的手臂的時候,系統就可以識別你的腦部神經變化。

然後研究人員就可以通過BCI的輸出,把特定運動的神經變化信息轉換為計算機屏幕上光標的方向來加以控制。在多次的實驗和失敗之後,團隊終於實現人或動物可以通過這個接口,用思維來控制光標的移動。比如你想像一下自己左臂在動,光標就被移到左邊。

 

當Yu,Batista和他們的同事們監測猴子的運動皮層時,他們反覆進行簡單揮手的測試,他們發現神經元並非獨立反射。被測量的100個神經元的反應可以統計歸類為10種,這些神經元以不同的方式激勵或抑制其他神經元。相反,被測的100個神經元的行為可以用大約10個神經元進行統計描述,這些神經元對其他神經元有不同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在研究人員的分析中,這個結果表現為一組繪製的點,這些點只填充了一個100維的數據空間的小體積。

神經元

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Steven Chase說:「我們一直在呼籲[容量]是基於內在多樣性的,因為我們認為這是大腦固有的東西。」 「這個空間的維度高度是這些神經元可以做什麼的基礎。」

2014年,研究人員觀察到,如果測試對象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如果學習任務屬於內在流形就比外在流形容易學的多。Yu說,這個結果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屬於內在流形的任務對大腦的需求與潛在的神經結構一致。完成這項研究後,該團隊將研究方向轉到了學習期間神經活動如何變化的問題上,他們在最近發表於Nature Neuroscience 的一篇論文中寫到: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讓配備了BCI的靈長類動手能熟練操縱光標左右移動。然後,團隊切換了移動光標的神經活動要求,並等待看到什麼樣的新模式的神經活動,對應於內在流形中的新點,動物還是會用原來的辦法來完成任務。

 

研究人員期待發現動物在學習的時候能自發地開啟一個新的模式,他們將這個過程命名為「重組」。該研究項目中的一名博士後Matthew Golub說,「由於固有模式的限制,「重組」」才是最好的學習策略。」或者,他們猜想猴子的大腦會經過一個「重新縮放」的過程來進行學習,這個過程指的是參與原始學習的神經元的峰值速率會被增大或是抑制,直到建立起新的學習模式。

但出乎意料的是,不論是「重組」還是「重新縮放」都沒有出現,反倒是出現了一種極其低效的方式,他們將其稱為「重新關聯」。實驗動物通過重複原有的神經模式和交換任務來學習新的東西。

「然而,在新的場景下,它也只是簡單重複它過去的模式。」Golub告訴記者。

為什麼大腦採取的不是最佳的策略?該研究團隊的發現表明,正如神經元的結構將活動限制在內在流型,一些更深層次的因素也阻礙了實驗過程中神經元的重組。Batista認為,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快速重組。「其塑性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弱,」他說,「學著如何遺忘。大腦總是偏向於固有模式。」

 

Chase將運動皮層比作老式的電話交換機,神經連接像電纜一樣將其他皮質輸入的信息連接到小腦中輸出。他說,在他們的實驗中,大腦「只是重新排列所有電纜」 - 儘管這些行為意義上的細微差別仍然未知。

 

「一個比較粗暴的快速學習的方式就是改變大腦皮層的輸入。」Yu說,但是他也同時也提醒我們注意,實驗過程只是檢測了大腦在學習1~2小時的神經元變化,還無法為「重新關聯」下定論,也許這只是大腦短時間學習的一個策略,說不定在更長一段時間後,「重組」或是「重新縮放」的模式將會開啟。

 

如果是這樣的話,也許就能解釋新手和專家在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時反應的不同。「新手學習他們接觸的,專家鞏固他們已知的。我們的發現也許就是這個典型現象的神經學基礎。」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文連結。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無忌,你還記得多少?」 |路周新語
    小時候放《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教張無忌劍法,讓他把所以記住的東西都忘光。他說「無忌,你還記得多少?」
  • 後浪VS前浪,唐高宗:廢不廢后不重要,沒有你長孫無忌對我很重要
    長孫無忌:不行,這皇后是你爸選的,不能隨便換。李治:她還扎小人詛咒我。長孫無忌:不行,這皇后是你爸選的,不能隨便換。對於長孫無忌的選擇,太宗其實有點顧慮,一度還要立三子吳王李恪。有一次,太宗跟長孫無忌談話說:「你總是勸我立雉奴(李治小名),問題雉奴太懦弱,你看吳王李恪咋樣,我想立他你看行不?」(公勸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 你不記得我了,沒關係,我還記得你
    一定有那麼一個人,停留在你年少的記憶裡。我記得,你姓王。我記得,你的短髮。我記得,你黑色的皮衣。我記得,那時我上二年級,你是我的數學老師。那時,我地數學成績像我的年齡一般低。一次上課,你讓大家自習,卻把我叫 上了講臺。我以為,你又要訓我了。邁著小短腿,不安的走到你身邊。沒有等到你的訓斥,等到的是,你把我拉到懷裡,給我講題。
  • 長孫無忌的立法與亂法
    要保持長孫無忌本人的權勢,必須繼續清洗朝廷中不和他一條心的官員。長孫無忌剛想打瞌睡,房遺愛就主動送上枕頭。接手此案後,長孫無忌以高陽公主打探宮裡政治動向為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房遺愛、高陽公主原告變被告,打成謀反分子。  這還不算,長孫無忌乘勝追擊,把平素與房遺愛交好的荊王李元景、大將薛萬徹等人全部卷了進去,打成謀反集團。
  • 長孫無忌炮製的驚天大案
    高陽公主大小姐脾氣,驕橫慣了,自然非常不滿,便挑唆房遺愛同兄長分家,還鬧到了李世民那裡。房遺直很害怕,表示願意把爵位讓給房遺愛。李世民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很生氣,怒斥了高陽公主,此事便沒有再鬧下去。不久,御史審訊盜賊時,發現贓物裡有一個寶枕,乃皇家之物,盜賊供認是從和尚辯機那裡偷來的。在御史的追查下,辯機供出寶枕為高陽公主所贈。
  • 老照片裡的臺山,你還記得多少?
    老照片裡的臺山,你還記得多少?那時候的我,聽到這些故事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長大後,才發現故事中的地點情節其實都是老一輩的青春與回憶青少宮還記得這裡的碰碰車嗎?還記得這裡的滑滑梯嗎?還記得這裡的蕩鞦韆嗎?
  • 【考研秘籍 】必不可失的考研絕學,無忌,你還記得多少?
    不過大家可不要太緊張了或是太激動了忘記了考試的要求和需要的工具於是呢貼心的小新為考研大軍準備了一份詳細的考研手冊呢即使是還沒有參加考研的小夥伴也可以提前收藏呀早早的為將來做準備呢!(黑色、藍色、藍黑這三種都可以的,不要使用鋼筆或者原子筆就好,傳說現在有一種中性筆用任何橡皮都可以擦,我沒試過,大家可以先看看)。8.尺子。(做政治的時候用吧,對於那些卷面很扭曲的孩子)▼第一次參加的同學也不用緊張接下來為你們詳細解說考試流程
  • 依託長孫無忌墓 武隆將建大唐宰相城
    按照規劃,武隆將依託長孫無忌墓,以唐朝文化為主題,建設江口烏江大橋、石牌坊、唐風步行街及建築物群、長孫無忌紀念館、大唐風韻館,打造大唐宰相城文旅項目。近期長孫無忌墓將啟動整體修繕工作。在唐代早期的政治舞臺上,長孫無忌毫無疑問是一名風雲人物,從李淵始創大唐基業,李世民喋血宮廷奪嫡,然後助李治登上皇位,在這冗長歲月中每個埠都閃現著他的盤算、聰慧與血汗,可謂是無雙國士。「我得有天下,無忌之力也!」唐太宗李世民這麼評價過長孫無忌,因而封他為武侯大將軍、趙國公,讓他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唐高宗李治繼位後,因為他擁護有功,加封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掌管朝政。
  • 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輸給了自己外甥
    其實這些都和一個人有間接的關係,那就是長孫無忌。他在藉機排除異己,壯大自身。 如果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的功勞最大者,非長孫無忌莫屬。最初想出此計劃的是房玄齡,但其不敢直接找李世民說。所以找來長孫無忌商討,畢竟李世民是他的妹夫。玄武門政變成功後,長孫無忌的妹妹成了皇后,而他自己也任左武侯大將軍。後來羅藝謀反,長孫無忌擔任行軍總管,帶兵討伐。
  • 潼南娃們,兒時朗朗上口的童謠你還記得多少?
    還記得上學時,和小夥伴們你拉我扯、嬉戲打鬧,說的那些詼諧幽默、朗朗上口的童謠麼?06: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你拿槍;我拿炮,轟的一聲學校不見了;有多少人是唱著看完這句童謠的?
  • 一代權臣長孫無忌,他輔佐了三位皇帝,晚年為何被賜死?
    隨後長孫無忌任宰相,李世民將別人誣告的奏章直接拿給他看,表示對他的信任,可長孫無忌知道權勢過大總會惹來殺身之禍,多次請求,太宗無奈降了官職。後來太宗又讓他做司空,為他寫了威風賦。634年太宗李世民將二十四位功臣畫像掛入凌煙閣,長孫無忌排第一。李世民去世後託孤長孫無忌,李治大小事宜都與長孫無忌商議,從而安穩登基。
  • 長孫無忌是唐高宗舅舅,為什麼落個貶官自縊下場?一個字:貪
    公元654年,有一天,唐高宗李治帶著武昭儀(即武則天)到長孫無忌家喝酒。席間,唐高宗說:「舅舅,我能繼位,你功勞最大。」武昭儀插話:「陛下應該重賞舅舅。」長孫無忌心想:「你們這是給我演雙簧啊!」長孫無忌猜對了,李治確實有求於他。
  • 學生時代的名人名言你還記得多少?
    像魯迅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愛迪生的「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等等,不知道你現在還能記起來多少?今天偶然翻出一本《名人名言》,看了勾起很多回憶。記得上初一時,那時候寫作文的時候特別願意用名言警句。用了幾次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就沾沾自喜起來。後來發展到喜歡在作文中拼湊成語堆砌詞藻,而且還鬧出了笑話。那是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側重描寫人心理的記敘文。我當時寫了我的曾經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教育的事。想用老師一本正經地對我說話的意思,在字典中翻到了道貌岸然這個詞,真是看前不看後,用了「老師對我道貌岸然地說」這句話。語文老師給我的批評可想而知了。
  • 還記得你的學生的名字嗎?
    算起來,我有38年的教齡了,教過學生無數,迎來送往,年復一年,不敢妄稱桃李滿天下,如果和自己教過的學生擦肩而過時,他們突然發現了你,並熱情地喊一聲老師,而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就似乎很稱職了。然而,真有多少老師能特意地去記已經過往多年的學生的名字呢?
  • 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為什麼長孫皇后屢勸無果?有效溝通是門藝術
    李世民一路憋著氣回到後宮,感到這股氣實在難以下咽,憤恨地說:「遲早我要殺了這個田舍翁。」長孫皇后問李世民說的是誰?李世民說就是魏徵,這個人總是在朝廷上侮辱他。長孫皇后一聽,立刻換了一身莊重的朝服站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不明所以,長孫皇后說主明臣直,魏徵這麼直言,說明你偉大,我必須向你祝賀。
  • 你還記得我嗎
    記得一次又到彈盡糧絕的月底,正發愁如何渡過難關時,芙蓉悄悄給了我幾張飯票,我說:「不要,我還有。」她說:「還有?拿出來讓我看看,別不好意思,咱們是老鄉啊,也算是對你這個小老師的獎勵。」後來,她常悄悄地把飯票放在我的書本裡。  難忘有一次晚自習,芙蓉笑著用眼神示意我的課桌抽屜。我看見一個紙包,打開一看,是幾個燒熟的土豆。至今我仿佛還能回味那土豆的香甜。
  • 老師們的經典口頭禪,你還記得多少?
    【老師們的經典口頭禪,你還記得多少?】那些上學時不耐煩的「嘮叨」,不管是有趣的還是嚴厲的,如今都已成為再也回不去的美好! 你還記得當年自己老師的哪些「口頭禪」?歡迎在評論區寫下你記憶裡的金句!
  • 無忌啊~越漂亮的女人就越會騙人!
    無忌啊~越漂亮的女人就越會騙人! 無忌啊!要記住娘的話! 無忌!!
  • 凌煙閣功臣第一位:長孫無忌,勞苦功高,為何下場悽慘?
    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唐代權臣長孫無忌,有人可能就要問了,說長孫無忌,憑什麼排在第一位呢?他的功勞真的有那麼高嗎?其實不一定,一方面很有可能是長孫無忌對唐朝的貢獻確實大,另外一方面,將他排在第一位,變相的來說也是一種獎賞。在李世民還沒有上位的時候,就個長孫無忌認識,關鍵的是李世民還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
  • 一手遮天的代價:忠臣與能臣長孫無忌之死給我們的沉思是什麼?
    在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磨刀霍霍準備向李世民下手時,長孫無忌當即聯絡房玄齡、杜如晦等骨幹人員,力勸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爭取儲位,得到許可後,參與策劃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取得成功。李世民由此上位,登基稱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他對長孫無忌給予了至高的評價:"無忌聰明鑑悟,雅有武略。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