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消毒、化學消毒劑、微生物、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敏感順序
消毒的定義: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來殺死病原微生物。
物理消毒法:有熱力法、射線法和過濾法三種,超聲波、乾燥、冷凍也能殺菌抑菌。
化學消毒法:是利用化學藥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用於消毒的化學藥物叫做消毒劑,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等。
切實有效的消毒意義:
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發生;
降低人畜共患病的感染風險,保障寵物工作人員或寵主的安全;
提高環境生物安全等級,降低病患的交叉感染風險。
化學消毒劑的分類:
根據化學消毒劑對微生物的殺滅能力,可將消毒劑分成高效、中效、低效三個類別。
高效消毒劑是指可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以及細菌芽孢的消毒劑。中效消毒劑是指不能殺死細菌芽孢,但能殺死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真菌和大多數病毒的消毒劑。
低效消毒劑是指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有囊膜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分枝桿菌和無囊膜病毒以及某些真菌的消毒劑。
在選擇消毒劑的時候首先要明確需要殺滅的目標病原微生物,選擇的消毒產品應有效地應對和殺滅這些病原微生物。
敲黑板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微生物對消毒劑的敏感順序
一款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指標:
廣譜高效、性質穩定易保存、使用方便;無毒、無刺激性、無腐蝕性、無殘留、氣味宜人;清潔性、可溶性、不易燃性、不受 環境因素影響。很難有一種消毒劑能滿足上述所有的條件,只能根據被消毒物品的性質、工作需要以及化學消毒劑的性能來選擇。
以下是國家衛健委推薦可用於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三種消毒劑:。
1
75%醫用酒精。
2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
3
含氯消毒劑。
重要提示
84 消毒液不能和潔廁靈同時使用,容易產生有毒氣體。因為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NaClO),而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濃度較高的鹽酸(HCl),二者一同使用,會發生中和反應:
2HCl+NaClO=NaCl+Cl2+H2O,快速生成氯氣。而氯氣是黃綠色的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在一定濃度下,人體吸入一定量的氯氣可能會中毒甚至致死。
選購消毒劑要看成分
一定要注意,不是名字裡含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劑。含氯消毒劑指的是溶於水能產生次
氯酸鈉的消毒劑。常見的有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而[氯二甲酚]、
[對氯間二甲苯酚]雖然名字裡都有氯,但其實屬於酚類消毒液。
權威資料庫 UPTODATE 指出:對氯間二甲苯酚、苯扎氯銨、西曲溴銨/ 氯已定三種消毒成分已被證實對冠狀病毒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