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劑使用指南(一)​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一、醇類消毒劑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為70%~80%(v/v),含醇手消毒劑>60%(v/v),復配產品可依據產品說明書。

2.應用範圍

主要用於手和皮膚消毒,也可用於較小物體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衛生手消毒:均勻噴霧手部或塗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膚消毒:塗擦皮膚表面2遍,作用3min。

較小物體表面消毒:擦拭物體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項

如單一使用乙醇進行手消毒,建議消毒後使用護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易燃,遠離火源。

對酒精過敏者慎用。

避光,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密封保存。

不宜用於脂溶性物體表面的消毒,不可用於空氣消毒。

二、含氯消毒劑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計,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異氰尿酸鈉≥55%,84消毒液依據產品說明書,常見為2%~5%。

2.應用範圍

適用於物體表面、織物等汙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飲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劑除上述用途外,還可用於室內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體表面消毒時,使用濃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時,物體表面使用濃度1000mg/L,有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10000mg/L;室內空氣和水等其他消毒時,依據產品說明書。

4.注意事項

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配製和分裝高濃度消毒液時,應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時應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如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水衝洗,嚴重者應就醫。

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對織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屬和有色織物慎用。

強氧化劑,不得與易燃物接觸,應遠離火源。

置於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不得與還原物質共儲共運。

包裝應標示相應的安全警示標誌。

依照具體產品說明書註明的使用範圍、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檢測結果使用。

三、二氧化氯消毒劑

1.有效成分

活化後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無需活化產品依據產品說明書。

2.應用範圍

適用於水(飲用水、醫院汙水)、物體表面、食飲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設備、瓜果蔬菜、醫療器械(含內鏡)和空氣的消毒處理。

3.使用方法

物體表面消毒時,使用濃度50mg/L~100mg/L,作用10min~15min;生活飲用水消毒時,使用濃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醫院汙水消毒時,使用濃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內空氣消毒時,依據產品說明書。

4.注意事項

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不宜與其他消毒劑、鹼或有機物混用。

本品有漂白作用;對金屬有腐蝕性。

使用時應戴手套,避免高濃度消毒劑接觸皮膚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水衝洗,嚴重者應就醫。

四、過氧化物類消毒劑

1.有效成分

過氧化氫消毒劑:過氧化氫(以H 2O2計)質量分數3%~6%。

過氧乙酸消毒劑:過氧乙酸(以C 2H4O3計)質量分數15%~21%。

2.應用範圍

適用於物體表面、室內空氣消毒、皮膚傷口消毒、耐腐蝕醫療器械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體表面: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或浸泡消毒作用時間30min,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

室內空氣消毒: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用氣溶膠噴霧方法,用量按10mL/m 3~20mL/m 3(1g/m3)計算,消毒作用60min後通風換氣;也可使用15%過氧乙酸加熱燻蒸,用量按7mL/m 3計算,燻蒸作用1~2h後通風換氣。

皮膚傷口消毒:3%過氧化氫消毒液,直接衝洗皮膚表面,作用3~5min。

醫療器械消毒:耐腐蝕醫療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過氧化氫浸泡作用120min,或0.5%過氧乙酸衝洗作用10min,消毒結束後應使用無菌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

4.注意事項

液體過氧化物類消毒劑有腐蝕性,對眼睛、黏膜和皮膚有刺激性,有灼傷危險,若不慎接觸,應用大量水衝洗並及時就醫。

在實施消毒作業時,應佩戴個人防護用具。

如出現容器破裂或滲漏現象,應用大量水衝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劑吸收殘液,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與還原劑接觸,遇金屬粉末有燃燒爆炸危險。

臨澤旅遊名縣

原標題:《常用消毒劑使用指南(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發布常用消毒劑使用指南(6.18更新)
    常用消毒劑使用指南  一、醇類消毒劑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為70%~80%(v/v),含醇手消毒劑>60%(v/v),復配產品可依據產品說明書。  次氯酸消毒劑除上述用途外,還可用於室內空氣、二次供水設備設施表面、手、皮膚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體表面消毒時,使用濃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時,物體表面使用濃度1000mg/L,有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10000mg/L;室內空氣和水等其他消毒時,依據產品說明書。
  • 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如何使用
    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工廠中消毒劑都是很常用的物品,消毒劑的種類很多,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差別,下面就介紹一下各類消毒劑的和使用方法及消毒範圍,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以參考。二氧化氯: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消毒劑,是所有消毒劑中最適合食品加工企業消毒的,家庭中也適合,特別是孕婦使用都沒有什麼影響。二氧化氯在市場上購買時是粉末狀,溶解後有刺激性氣味。使用方法 (1)將粉末溶於水,配成黃綠色的溶液,一般10克可以配10-20KG的水,5%嘗試的消毒液就能起到消毒效果。(2)可以對需要消毒的地方進行噴灑,(3)消毒後也需要通風。
  • 國家衛健委印發消毒劑使用指南:建議消毒後使用護手霜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為科學指導公眾正確使用消毒劑,充分發揮消毒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我們組織消毒標準專業委員會編制了《消毒劑使用指南》。現印發你們,請參照執行。
  • 消毒劑使用不能「一視同仁」
    二氧化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種類繁多的消毒劑產品應該如何選擇?消毒劑使用時需要注意些什麼?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消毒標準專業委員會編制的《消毒劑使用指南》發布。《指南》提出合理使用消毒劑,遵循「五加強七不宜」的原則,並對8類消毒劑的有效成分、應用範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說明。
  • 市面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你選對了嗎?
    酒精殺菌消毒效果和速度與其濃度有直接的關係, WHO推薦含量70%~75%的乙醇作為手消毒劑。不過,酒精屬於易燃易爆品,使用時需要遠離明火。禁止以噴霧的方式使用,推薦採取擦拭的方式。酒精消毒劑主要推薦用於手部消毒。
  • 家庭使用消毒劑有哪些注意事項
    問題1.常用的家庭消毒方式有哪些?在家庭中,做好日常清潔是最重要的,要保持居家環境整潔衛生,經常開窗通風。問題2 家庭使用消毒劑有哪些注意事項?消毒劑是用於殺滅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製劑。居民使用含氯和含醇消毒劑應注意以下事項。
  •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使用範圍及使用方法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有效成分  過氧化氫消毒劑:過氧化氫(以H2O2計)質量分數3%~6%。  過氧乙酸消毒劑:過氧乙酸(以C2H4O3計)質量分數15%~21%。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使用方法  物體表面: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或浸泡消毒作用時間30min,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
  • 新型冠狀肺炎期間 各類消毒劑使用指南
    一、醇類消毒劑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為70%~80%(v/v),含醇手消毒劑>60%(v/v),復配產品可依據產品說明書。  4、注意事項  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配製和分裝高濃度消毒液時,應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時應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如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水衝洗,嚴重者應就醫。  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對織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屬和有色織物慎用。
  • 二氧化氯消毒劑使用方法及適用範圍
    二氧化氯消毒劑有效成分  活化後二氧化氯含量≥2000mg/L,無需活化產品依據產品說明書。  二氧化氯消毒劑應用範圍  適用於水(飲用水、醫院汙水)、物體表面、食飲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設備、瓜果蔬菜、醫療器械(含內鏡)和空氣的消毒處理。
  • 必達淨口腔黏膜消毒劑為口腔種植手術護航
    而萌蒂(中國)製藥有限公司作為協辦方也分享了旗下「必達淨 口腔黏膜消毒劑」產品在種植牙治療領域的應用,並從臨床數據、產品功效、護理效果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說明。  2012年牙醫種植指南中指出:種植牙等牙科手術操作中控制交叉感染至關重要,也要減少手術期間細菌數。2014年中國牙周炎防治指南也指出:牙周炎是種植治療失敗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術後感染是早期種植牙失敗的重要原因。研究顯示,4%-10%口腔種植患者可發生術後感染。種植術後菌斑感染,是種植體周圍炎的始動因子。種植體周圍炎是導致臨床種植失敗的最常見原因。
  • 了解消毒劑 用好消毒劑
    它們的殺微生物作用明顯受使用濃度、作用時間的影響,一般說來,有效氯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PH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溫度越高殺微生物作用越強;但是當有機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洩物)存在時消毒效果可明顯下降。此時應加大消毒劑使用濃度或延長作用時間。但是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對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膚有明顯刺激作用,對物品有腐蝕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還可汙染環境。
  • 大量使用消毒劑會不會引發哮喘?專家:有可能
    一場疫情,讓消毒劑成了普通人大戰新冠病毒的必備武器。但也有人擔心,大量使用消毒劑會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比如,會誘發哮喘嗎?專家的回答是,有可能。消毒劑可能成為哮喘誘發因素「新冠病毒來襲,勤洗手、戴口罩、定時通風和消毒,成了老幼皆知、婦孺共守的日常習慣。」
  • 【河北疾控提示】常用消毒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當前仍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預防新冠肺炎,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重要措施,但是,不分場合、不了解消毒劑特性,大面積濫用消毒劑、對人噴灑消毒劑等行為,將導致人員中毒,對物品和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消毒要科學,防控要合理,切不可把消毒變成投毒。
  • 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四種常用消毒劑的優缺點比較
    一、漂白粉:;使用前穩定性好,易於保存。  優點:殺菌範圍廣,見效快;可降解除草劑、藻毒素等有害物質;可降解氯製劑、碘製劑等消毒劑使用後的殘留;絡合和氧化重金屬離子,使其形成無毒的穩定價態;提高池底氧化還原電位
  • 請傳閱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與各類化學消毒劑的安全使用
    常用的消毒劑產品按照成分可分為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消毒劑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化學品,必須嚴格按照說明選用。消毒劑不是濃度越高越好,過度使用會帶來其他風險。
  • 常用消毒劑種類、選擇方法、中毒表現及其處理原則
    用於消毒的化學藥物叫做消毒劑,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等。 高效消毒劑是指可殺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以及細菌芽孢的消毒劑。中效消毒劑是指不能殺死細菌芽孢,但能殺死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枝桿菌)、真菌和大多數病毒的消毒劑。 低效消毒劑是指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有囊膜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孢、分枝桿菌和無囊膜病毒以及某些真菌的消毒劑。
  • 【科學防護】消毒劑使用應遵循「五加強七不宜」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印發消毒劑使用指南的通知》,科學指導公眾正確使用消毒劑,發揮消毒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通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應合理使用消毒劑,遵循「五加強七不宜」,真正做到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
  • 科普|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中各類化學消毒劑的安全使用
    冠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當包膜被消毒劑破壞後,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從而使病毒失活。由於有這個包膜,冠狀病毒對化學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針對近期公眾對消毒劑使用需求的急劇上升,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各類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 含溴消毒劑使用注意事項 應佩戴防護眼鏡手套等
    含溴消毒劑注意事項  含溴消毒劑為外用品,不得口服。  本品屬強氧化劑,與易燃物接觸可引發無明火自燃,應遠離易燃物及火源。  禁止與還原物共貯共運,以防爆炸。  未加入防腐蝕劑的產品對金屬有腐蝕性。
  • 消毒劑種類那麼多,如何安全殺滅冠狀病毒
    然而,不規範使用消毒劑的情況也時有發生,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消毒劑使用指南為科學指導公眾正確使用消毒劑,主要是一些常規有刺激性氣味消毒液,介紹比較簡約。近日經常看到報導關於衛生間、電梯等公共場所消毒液噴施得太多,即使進出者戴著口罩也依然感覺燻鼻辣眼。大疫當前,防患於未然,可以理解,令人擔憂的是消毒人員如不進行專業培訓,會反覆噴施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