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大房子一定要去頂級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成為世界有心人

2020-08-27 一家人三座城

熱播劇《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我們在感嘆主人公各自不同的命運時,顧佳的育兒觀念引起了注意。

剛開始,顧佳一家人搬進了15萬一平米的豪宅裡,和老公在新房裡憧憬未來時,她提到了兒子許子言的上學問題。當時老公問了她一句:「住大房子,就一定要去頂級幼兒園嗎?」顧佳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為此不惜赤腳陪業委會會長王太太走下20樓,只因為王太太的老公是那所頂級的幼兒園的副校董。

住好房子,就一定要讓孩子上頂級幼兒園嗎?教育是追求完美,還是順其自然?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答案。

知乎上曾經有個高熱話題:「我年薪7萬,老婆要把孩子送到一年5萬的幼兒園上學,圈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網友們紛紛留言回答,有個高贊回答是:「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教育是力所能及,還是努力爭取?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但不管是力所能及還是努力爭取,適合孩子的教育環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電視劇中,許子言在老媽顧佳的努力下進入了那所頂級的幼兒園上學,去學天價的馬術,卻遭遇同學的排擠,大喊著:「我不要去這裡上學。」因為對他來說,在這裡他沒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夥伴兒,也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

教育,是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家長之間的攀比。


後媽於太太帶著兒子學馬術,為了自己家的生意,顧佳在經濟本來就吃緊的狀況下,變賣了剛買的首飾和包包,給兒子也報名學習馬術。但兒子並不買帳,一開始在換衣服的時候就奶聲奶氣地問媽媽:「我可以不學這個嗎?」當得知只是因為兒子嫌棄馬術場太臭的時候,顧佳好言好語地勸說並巧妙地轉移了話題:「你看你穿著這麼帥的衣服,而且騎馬是很好玩的事情呀。」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接受。


誠然,培養孩子的興趣是做父母的責任,特別是在孩子年幼,並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之前,父母的引導十分重要。但當孩子明確地表示出不喜歡,不情願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情是否真的值得繼續堅持下去。

拋開顧佳讓兒子學馬術是為了和於太太說上話,讓自己家的煙花能夠在於太太家的遊樂園燃放這個理由不說,她帶兒子去學習馬術的目的是因為馬術可以在以後的升學中加分。所謂興趣班,當然應該是以孩子的興趣為主,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不應該是帶著強烈目的的功利性學習。


想要給孩子好的教育環境,這是每個家長都願意去的事情,但條件有限,圈子不同,就沒有必要去強融。「富養孩子」的背後,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在圈子不同的孩子堆中,相對弱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2018年8月,杭州的孫女士為了讓讀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出國遊學,花光了自己三個月的工資。她說:「我是被逼急了,現在才知道,兒子小學6年,全班竟然只有他一個人沒出過國。」

當初為了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她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了這個收費頗高的民辦小學。班級裡其他孩子的家庭都是中上等階層,這些孩子出國旅遊、遊學都不是難事。可是,對於家庭條件一般的孫女士來說,出國的費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範圍。

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讓別的孩子和家長瞧不起,儘管3個月工資對她來說意味著可能得節衣縮食,甚至借錢過日子,但什麼都比不上孩子的成長重要,咬咬牙就給孩子報了名。

選擇好的學校,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原本無可厚非,但孩子的成長其實是循序漸進的,拔苗助長永遠得不到最好的收穫。

真正的富養,一定是培養孩子成為這個世界的有心人。讓他們有發現真善美的力量,能在這個過於苛刻的世界裡,充滿活力地活著,有長遠發展、生存的能力。

1. 用錢養不如用愛養

森碟就是一個被田亮和葉一茜用愛滋養著長大的孩子。

簡單的白色T恤、天藍色的裙子,像個鄰家女孩,但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之間都充滿著自信和活力。

這樣的活動是不是像極了平常人家的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日常?即使工作繁忙,他們也不忘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2. 陪孩子升級打怪,比賺錢重要多了

墨爾本有一位爸爸,他只是普通的玻璃清潔工,長得不高,身材發福,卻成為紅遍INS的體操網紅。

原來,女兒Alex對體操很感興趣,可是加入體操隊的訓練枯燥又辛苦。

為了給女兒加油打氣,他和女兒一起訓練,並模仿女兒練體操的動作,拍下視頻,發布到網上。沒想到,他笨拙而搞笑的動作讓他收穫了眾多粉絲。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位爸爸用自己充滿愛心的方式陪伴著女兒,陪孩子一起堅持夢想,永不放棄。相信,這種言傳身教傳遞出的力量,會激勵、溫暖女兒一生!

相關焦點

  • 住大房子一定要去頂級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成為世界有心人
    當時老公問了她一句:「住大房子,就一定要去頂級幼兒園嗎?」顧佳的回答是肯定的,甚至為此不惜赤腳陪業委會會長王太太走下20樓,只因為王太太的老公是那所頂級的幼兒園的副校董。住好房子,就一定要讓孩子上頂級幼兒園嗎?教育是追求完美,還是順其自然?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答案。知乎上曾經有個高熱話題:「我年薪7萬,老婆要把孩子送到一年5萬的幼兒園上學,圈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月薪6000,卻讓孩子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
    父母總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自己苦點累點也願意,感恩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也有的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得不到就衝著父母發脾氣吼叫,讓人心寒。「月薪6000,卻讓孩子去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他接受好的教育,有錯嗎?」
  • "月薪6000,卻讓孩子讀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
    父母總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自己苦點累點也願意,感恩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也有的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得不到就衝著父母發脾氣吼叫,讓人心寒。&34;,真正的富養是砸錢嗎?&34;李女士和丈夫爭吵,不禁拋出這樣的問題。
  • 中國式富養,害了多少家長和孩子?
    文中,兩位中產階級的爸媽給自己 5 歲的孩子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雖然爸爸媽媽沒能帶給你 3 萬的早教班、8 萬的雙語幼兒園、800萬的學區房,但「我們願意辭去工作,帶你一起去『環遊世界』」,為的是「帶你領略更多的人生百態,你才懂得人生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本就不同」。
  • 三十而已:顧佳拼了讓子言上頂級幼兒園,一定要上好的幼兒園嗎?
    顧佳真的是拼了,真應了她說的那句話:當媽的是修行,為了孩子什麼都願意。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媽了才會知道,自己蘊含那麼大能量,有那麼大的決心和能力,去做好孩子的每一件事。顧佳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許子言上頂級幼兒園真的很拼!
  • 孩子是窮養還是富養,家長可能不自知,幼兒園老師卻看得真真的
    孩子是窮養還是富養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很普遍:不少窮人家省吃儉用給孩子買名牌,富人家卻不怎麼注重孩子的打扮。其實,孩子是否被富養,家長們可能不自知,但幼兒園老師卻看得真真的。我一朋友從事的就是幼教行業,我娃上幼兒園後我也曾多次跟她聊天,請教幼兒教育事宜。當提起窮養富養時,她說自家娃是窮養還是富養,家長可能不自知,但幼兒園老師卻有一雙「火眼金睛」。
  • 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女兒?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一則女大學生管母親要4500元生活費的新聞引起了廣大民眾的注意。也再一次掀起了網絡上對女兒是不是應該富養的話題。「窮養兒子富養女」是民間流傳的「古訓」。這個說法源起於「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的說法。
  • 真正的富養,是「看見」孩子「學會」愛
    這孩子多次反抗無效,反而被父親打得越狠,只能默默地受著,課餘時間就喜歡寫日記,用文字發洩對父親的不滿和怨恨。每次聽女兒講起她同學的遭遇我都心潮起伏,特別心疼那個孩子。顯然,女兒同學的父母完全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而一味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管理和控制,這樣做只能讓孩子更壓抑和痛苦。所以只有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才能真正「看見」和「讀懂」孩子。
  • 住學區房的一張床,還是小地方的大House?這三個家庭的做法驚豔了全網!
    能為孩子的精神世界鑄造一座城堡的父親,永遠值得尊敬。房子大小位置是重要,但給孩子的精神富養和愛更重要!更有人酸第三個故事裡,這位作家父親太豪了,不是人人都有錢給孩子建一座城堡的……發出這樣質疑的朋友,一定是還沒有真正讀懂這三對父母的用心。播播老師想說的是,這些質疑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注重精神上的富養,更注重用陪伴和愛來填滿孩子的一生。
  • 你以為的富養正在傷害孩子,對於富養,父母要做到這4方面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好友的女兒經常念叨:「爸爸,我同學的家長都是開車來接他的,你以後不要來接我了」;「媽媽,XX跟我說他要去國外度假,我不想再在國內旅遊了,好丟人
  • 明明是窮養偏要裝成富養,這3個問題影響孩子心理,父母不要逞強
    老於由於家庭的原因,一直都是自己帶兒子,再加上生活壓力大,沒有辦法給到孩子想要的生活,於是,自己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節約下來的錢都給孩子,既然不能讓孩子過到真正的「富養」,那麼也要讓孩子在外有面子。
  • 所謂的富養,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真正的富養,其實是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人的安全感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瞬間就開始建立,年齡越小時,安全感就越重要,對人一生的影響也越大。一個人只有在擁有基本的安全感後,才可能放鬆下來,更多地體驗到輕鬆、愉悅、自在、歡樂等美好情緒。 否則人們會掙扎在恐懼當中,耗費巨大的能量去尋求安全感,很難有精力和心情真正地享受生命。
  • 我要住一個很小的房子!
    腦中已無數次幻想,自己以後一定要住個很小的房子我想像我不會留存多餘的東西,我的小房子永遠潔淨如新……如果孩子們要回家來看望我,我們就集體臨時移居現在的「大」房子,暫避擁擠。我住在窗明几淨、綠意盈盈的小房子裡,心情愉悅地過著有趣的生活:讀書,寫字,健身,與友人談心、聚餐,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見識廣闊的世界……產生這樣的欲望,是因為每天整理現在的房間佔去了我太多時間。
  • 富養就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家長,請不要搞錯富養的真正含義
    03豐子愷先生說過:「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最好的富養,不是富養孩子的物質生活,是讓孩子有豐盈的內心、獨立的人格、開闊的眼界、獨到的見解、卓越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順境是滿足,穩定,在逆境時冷靜,堅持。
  • 孩子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是需要父母用心去教養。
    因為他平時吃飯都要花很多時間去比較店最優惠,那家店能用打折的美食券,還要跟女朋友AA制,更捨不得花錢買禮物給女朋友。總之,女友對他很不滿意,分手的時候和他說:「真小氣,你簡直比我媽還斤斤計較!」之前有篇很火的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如今看來,套用在許多「窮養」家庭長大的孩子身上,再適合不過了。專家表明:一定要對孩子大方點,不然當固定「窮」思維形成後,孩子的自卑會深入骨髓,這今後的人生怕是很難改掉了,家長後悔也來不及了。所謂的「窮養」,就是物質上刻意窮養孩子,到底會怎樣毀了一個孩子?
  • 住學區房的一張床,還是小地方的大House?這三個家庭的做法令人驚豔!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你可以割捨多少自己的「物質享受」?我想,不同的家長一定有不同的答案。而「到底是住學區房的一張床,還是小地方的大House?」這樣的問題,對每個家庭來說,意義也不盡相同。空間狹小,放不下兩張床,於是爸爸媽媽只能是像學生宿舍一樣的,跟孩子睡上下鋪。兒子睡在上鋪,夫妻倆擠在下鋪。而且下鋪的寬也只有1.4米,而這位爸爸的體重卻將近200斤,再加上媽媽,可想而知有多擁擠。沒有廁所,晚上孩子起夜只能在小桶裡解決,大人則要去胡同裡的公共廁所。
  • 《三十而已》頂級幼兒園憑啥這麼豪橫,4大幼兒園流派,它是哪種
    導語:顧佳為了把兒子送往頂級幼兒園,代價之高,辛苦之極,觀眾都看到了。但是,知道她為什麼一定要把孩子送到那麼好的學校嗎?為了氛圍和圈子,好的幼兒園可以喚醒孩子的內心。
  • 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其實你都錯了
    當前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啃老」現實日益嚴重,說明富養孩子造成孩子不自立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了。這些父母當初如果能想到富養孩子的結果是讓孩子成為巨嬰的話,說什麼不也會富養孩子了。 既然富養孩子容易帶來這麼大的危害,是不是窮養的孩子就一定好呢?雲南大學的馬加爵本是一個勵志的典型,從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雲南大學,可是說是「窮養」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典範吧。
  • 五一親子遊去哪裡?國內10個頂級去處!家長大呼一定要去!
    五一轉眼間馬上要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帶家長的就苦惱了, 該去那呢?帶著孩子太熱門的景區壓根擠不動,還容易受傷,如果去一些冷淡的景區,孩子又不喜歡,五一親子遊沒有了去處?不,國內10個頂級去處!家長大呼一定要去!
  • 去鳳凰古城一定要住江邊的房子,沱江邊拍照超級美
    去鳳凰古城一定要住江江邊的房子,比如我們住的這個花園江景房,1000一晚軟妹幣,老闆態度超級好,講話語調很高,就是不知道眼睛為什麼斜視。可惜我們太窮了,只能住三百五一晚的千千厥歌房,一定要去沱江邊拍照,特別是要拍十塊一張的,找臉紅紅的本地阿姨給你拍照,記得要做毛毛雨的動作,超級美。一定要去營盤寨,報個團比較方便,全票140,學生120,還包午餐,午餐超級豪華,不吃對不起錢,去了營盤寨一定要買天麻,五塊一斤,你哪裡去找這麼便宜又好的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