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新的時代賦予教師職業更多的含義,教師更應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促進者、人生的引路人,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教師角色的核心特徵。以往的教學中,既教師是傳授知識的核心人物,也是課堂的主宰者。師生之間的教學關係變成: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居高臨下地操縱著幾十張不同的面孔。
一切教學都是為了學生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表面上看好像是為了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實際上卻把他們引到教師所設定的唯一的答案上來。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應該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創新的觀念,培養學生的自力、創新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一個身心發展、潛能開發的過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善於心理換位,如此才更容易體會學生的認識情感,開闊他們的思維空間。一切教學設計圍繞著學生來進行,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也更加融洽和諧順利。
1. 教師是開發者:
新課程倡導的是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發揮主體性作用,不只是課程實施的執行者,還應摒棄「唯書」「唯師」的「盲從」與「偏見" ,讓多樣性的知識成為學生提高認知能力的途徑,讓學生能從自己所處的周圍社會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使教師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同時,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開發教育資源,鍛鍊並形成課程開發的能力。
2.教師是創造者
要使學生創造性地學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創造性地教。而教師的創造力是從實踐中來的。首先, 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如何掙脫舊觀念的束縛運用先進的、科學的教學思想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運用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這就表現了一個教師的創造力。不少教師還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滿堂湘」,學生「滿堂學」,其結果既不能發揮教師的創造性,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一個教師只有養成力圖創新、銳意進取的性格,政於衝破阻礙改革創新的清規戒律,突破思維定勢的困擾,養成求異思維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識,積極開展創造性工作。
3.教師是參與者
現階段的學生都有著自已的性格和思想見解,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教師。因此,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點,積極主動地做他們的朋友。尤其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讓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是他們的依靠。這就要求教師應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從獨裁者的位子走下來,走到學生當中去。正如美國教育學家多爾說的那樣:教師在師生關係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學生。這種角色的轉換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極大尊重。
4.教師是挖掘者機的少武5自從謝塵學業,分金的氏組欣廳《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數學學習中充分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並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傑弗遜教育觀認為,人的機會可以平等但能力卻無法平等。儘管每個人都有可以發展的潛能,但每個人發展的時間方向、速度、深度質量等都是有差異的。教育的目標不僅是給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機會,還給所有的孩子提供最適合於他們的有差異的教育,以充分發揮他們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的能力,顯示其各自不同的色彩。這就要求教師應鑽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與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不同的教具、圖像和幻燈片,並以鼓勵、肯定的方式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最大限度地表現和發展,從而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5.教師是引導者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從「教"變「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學會藉助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善於運用教師教給的學習方法在自己的學習中靈活運用,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更高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6.教師是反思者
由於新課改革是在不斷實踐、大膽創新中進行的,每個教師都處在探索試驗階段,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教學後的反思尤為重要。反思實際上是一種研究活動。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活動和課堂情境作為研究對象,對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進行有意識地分析 與總結,認識和找到自身教學的不足,適時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反思內容應包括是否完成教學目標,每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學內容哪個環節還有問題,課堂上隨機出現了什麼新情況,是否有遺留問題等。研究記錄成功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梳理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和產生的原因,特別是對課堂上隨機出現的靈感、學生好的思維方式及時回憶整理歸納,不斷積累教學體會和經驗。此外,還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領域裡處於什麼水平,有哪些不足。通過觀摩課向別人學習,對比反思,取長補短;通過看資料看案例等,充實提高自己。總之,反思有助於總結經驗教訓,有助於研究教學過程,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從而形成適合於自己、有益於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