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酒幹倘賣無》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它是由臺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與候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歌曲的創作可謂經典之作。從曲調方面來看,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首能反映創作者曲折、悲傷、惋惜的情緒。曲子的開始部分,其調子顯得悲哀,直到中間部分,這種悲哀的情緒是平淡的,顯得無力,這與主人翁深陷於痛苦之中的情感是協調的。這期間吉他的彈奏速度很快 ,表現出主人翁的一種訴求,其訴求對象不是人,而是命運。特別是曲子尾聲,大鼓的連續擊打,更加讓主人翁的情緒得以完整釋放。作品後面的故事是感人的,整個給人以想像的空間很大,同時啟發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是深刻的。所以隨著旋律走進那段悲戚的真實故事。
在臺灣著名歌手蘇芮首次演唱此歌,這是一首勵情勵志的國語歌曲,在1984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歌壇宿將蘇芮的演唱風格鮮明,獨樹一幟。她的歌聲具有特有的韌勁,加上其寬廣的音域,造成一種強烈滄桑感,給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聽罷歌曲感人淚下。
大陸歌手程琳說她當時拿著這個歌的時候,是作者侯德健第一次給她,所以她也是大陸首唱歌手,是內地第一版。她以清新純美的演唱風格開創了流行音樂的先河,她擁有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直達靈魂深處的清亮嗓音,她用收穫滿載人生體悟,將深植生命的純粹面貌融入音樂,把這首歌演繹得完美無瑕。
2001年2月《同一首歌》「走進臺灣」元宵特別節目,因為空前的演出陣容和令人叫絕的節目創意,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光,蘇芮和程琳這兩位歌唱家共同演唱了《酒幹倘賣無》這首經典歌曲,兩人獨特的歌聲與對歌曲的理解完美融合,兩大天籟之音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實力歌手那英沒出名前最擅長摹仿的是當時風靡一時的臺灣歌后蘇芮,尤其是那首經典的《酒幹倘賣無》。2004年,蘇芮在北京開了個人演唱會,那英作為嘉賓出場。那一晚,兩位歌星合作了《酒幹倘賣無》,將演唱會推向高潮。歌曲風靡一時,也受大陸歌迷的廣泛青睞,歌曲歷經30多年,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和價值,可謂歷久彌新,百聽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