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孩子變得優秀,用「打罵」方式不可取,不妨試試這3種方法

2020-10-19 奶媽說成長

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都必須得掌握正確的技巧,然後才可以獲得一個美好的結局。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說,孩子就是人生的希望,只有把孩子照顧好了,才算是對孩子負責任。

在孩子的身上,我們總是能夠找到年輕時候的影子。有的人童年時期有些遺憾,他們會把這些遺憾放在孩子的身上,想讓孩子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其實如果在教育問題上不遵守一定的法則,盲目的去利用打罵或社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會讓寶寶幼小的心靈受到損傷。


一、 正確管理孩子的情緒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受到情緒的管控,很多家庭會面臨著搬遷或者是家人的離開,出現情緒的變化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能夠讓孩子在一個特別樂觀向上的環境當中長大,發現的問題也不用害怕,及時的用有效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疏導就可以。

這個時候我們所掌握的法則,就是千萬不要過度的去寵愛寶寶,這些是非常不可取的,正確的疏導並且管理孩子的情緒才是重中之重。

二、 不要過多批評

一個人長時間處在被批評的狀態之下,內心會產生特別強烈的自卑感,時間長了做什麼事情都容易產生消極的態度。

作為家長必須要遵循一個原則,不要老是把自己的高標準用到孩子的身上,到頭來只會起到一個不理想的結局。

有的時候家長把成績看得非常重,必須要求孩子排在前幾名,當孩子達不到這個目標時,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失落的情緒,加上害怕父母的批評責罵,更加的失落。

這種過多的期望與批評對於孩子並沒有什麼好處,只是在向孩子傳達錯誤的理念罷了。



三、支持孩子的興趣

其實,在外界當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但由於他們的控制能力比較差,這個時候就會做出一些讓大人不理解的行為,這時家長必須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對孩子進行很好的管束。

比如,孩子平常的學習成績或者興趣愛好,父母需要表現出一種支持的狀態,給予孩子肯定,這樣孩子就會增加很多自信心,在孩子的心目當中,也自然會感覺到家長對自己的在乎,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

有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採用體罰的方式,認為棍棒下面才會出孝子。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同樣對孩子也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很多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有暴力的傾向。

孩子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所以,應該給予孩子無盡的支持和理解,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更優秀的大人。任何一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天生的王者,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學習。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
    給孩子立規矩,這3種方法簡單有效,比打罵孩子有用多了孩子不聽話,父母說好幾遍都不管用,看著不聽話的孩子就惱火,有時候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更加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有些家長管教幾次之後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會放棄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自己發展,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這3種懲罰方式不可取,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育有原則,這3種方式不可取1、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尤其是當著孩子朋友的面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懂事之後,更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所以千萬別在公共場合或者人多的時候批評、懲罰孩子,尤其是當著孩子朋友面的時候。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在孩子眼裡,家長就是無理由地施展暴力,並且將恐懼種在他的內心裏面,而惡果則是由孩子和家長几人共同承擔。育兒專家對這樣的現象有所表示: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 家庭教育中,除打罵外,儘量杜絕四種教育方式,孩子或會更優秀
    被父母打罵長大的孩子,他們內心是怯懦的,甚至有些自卑。童年生活在父母的打罵中,孩子的性格一定存在某些弊端,甚至需要用一生去治癒這些傷害。 所以說,打罵教育的缺點大於優點。除了對性格有影響之外,對於親子關係,也埋下了「疏遠」的種子。長大後,孩子的社交能力會特別差,跟父母之間的相處也是無話可說。可見那些希望通過打罵教育,想讓孩子變聽話和優秀的父母,他們終究會失望。
  • 孩子怎麼打罵都不聽話?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教育方式
    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家長希望孩子聽話,那也是希望孩子聽好話、辯證地聽話,可一味的打罵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聽話,亦或是盲目聽話。為什麼孩子怎麼打罵都不聽話?這是因為,打罵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教育方式。
  • 孩子不聽管教,打罵沒有效果,家長兩個方法讓他們聽話
    而她的這種教育方式就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即使自己的情緒再差,狀態再糟糕,在面對孩子時,總是顯得那麼有耐心,從不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一直保持耐心的與孩子溝通商量,讓事情儘快平靜下來,這才是我們該掌握的正確教育方式。
  • 孩子越罵越叛逆?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文/小熊育兒日記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乖巧聽話的時候,仿佛是一個天使,讓人心甘情願的為他付出。然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化身為小惡魔,任憑你如何吼叫和批評他也沒用,越罵越叛逆,讓父母頭疼。殊不知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打罵方式在教育上並不可取。王女士家中有一個5歲的男孩兒,正是調皮搗蛋,貓狗都嫌棄的年輕。
  • 孩子犯錯後拒不改正,可能是用錯了方式,低聲教育比打罵更有效
    「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有的父母甚至會忍不住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夠長點記性,下次不要再犯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有時候並不能夠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有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依舊屢教不改,怎麼說都不聽。而且,打罵孩子並不能夠保證孩子變得更好,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們必定會跟父母做出對抗,不喜歡父母幹擾自己的做法,經常對別人發脾氣,甚至還可能會忍不住打人。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用大吼和打罵來解決,畢竟&34;、&34;,是諸多家長遵循的教育方式。
  •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然而這頓打也沒改變樂樂在小區裡「混世小魔王」的稱號,今天不是打了這個小朋友就是明天破壞小區公物。打也打不聽、罵也罵沒用,可愁壞了樂樂媽媽。也不知道這孩子的性子隨誰,從小就折騰個沒停,各種教育的方法(打罵、斥責、冷處理等)用遍了,樂樂的不良行為仍舊沒有一點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行為或習慣問題,面對家長好言相勸、說教卻屢屢不改的情況,家長該如何做呢?
  • 孩子出現暴力傾向咋辦?盲目打罵不可取,父母要正確引導
    2.家庭氛圍的影響家庭氛圍對於一個孩子的性格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孩子生長的環境中氣氛特別不融洽,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負面、極端。3.出現心理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無緣無故的做出反常行為,具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也是如此。有一些孩子是在通過這種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也有一些孩子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
  • 想教育好孩子,打罵不可取,講道理要慎用,做好這一點才是上策
    過了三歲,就要給孩子立規矩,打罵不可取,講道理算中等,做到這一點才是上策雖然老一輩人在照顧孩子上,一點也不含糊,但是很多的育兒觀點,是並不可取的。比如孩子每次犯了錯,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時,很多老一輩人就會出來護犢,這就使得很多家長的教育就無法實行下去,最後不了了之了!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教育專家:打罵只會讓孩子更小心地犯錯
    有次跟朋友聊天說到自己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朋友就說小孩子該打就得打,不打不行,得讓他有個怕的人,不然以後長大管不住,我兒子就經常挨打。聽到這樣子的話真心覺得心疼管教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為什麼非要採取這種傷害孩子的方式來管教他呢?
  • 孩子喜歡撒謊,打罵了也沒用?家長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對孩子管制比較多,如果孩子做事情做的不好的話,家長可能會對孩子嚴加打罵,所以這種孩子往往就不敢犯錯,一旦犯錯就會覺得非常恐懼,甚至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後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買野蠻這個工作,是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家長就不要在這些這件事情。
  • 不打罵咋讓孩子長記性?試試這樣的懲罰方式,孩子絕對長記性
    小萱帶著4歲的小兒子逛街,誰知道兒子看到街上賣的玩具就走不動路了,小萱覺得玩具都一樣,家裡還有那麼多玩具呢,不用非得買這一個。誰知聽到媽媽不願意買,小萱兒子立馬就坐地上撒起潑了,這場景引起眾人的圍觀。有幾個年長的看到這樣的娃,當時就說了這樣的話:「這種孩子就是皮癢了,不打不長記性!」小萱頓時滿臉通紅,因為小萱覺得管教孩子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但是面對孩子犯錯不長記性的行為,真的只能用打罵才行嗎?難道沒有其他懲罰方式讓孩子長記性嗎?今天就教給廣大家長這些好方法。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用這樣的方法,不用打罵就能教好孩子。
  • 打罵教育不可取,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人生走向
    再加上婚姻失敗給亮亮父親帶來的影響,使亮亮父親的脾氣越來越差了,所以同學和老師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亮亮從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陰沉消極了。相信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孩子被父母打罵的消息吧,這些孩子的生活往往是失去光彩的,他們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樣活潑開朗,因為他們的生活裡布滿了父母帶給他們的陰鬱。
  • 打罵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夜不歸宿,父親在大街上,在大庭廣眾對她進行打罵,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有人說了,女孩夜不歸宿有錯在先,父親教育她可以理解,只不過方式不對而已,父親教育孩子心切,當然可以理解。然而,作為父親,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自尊心。
  • 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教育方式不對,別再打罵了,不妨嘗試這些方法
    看著孩子哇哇大哭的臉蛋,小林內心深處非常複雜,突然小林的腦海中冒出一個問題。每天都準時提醒孩子幾點寫作業,孩子是知道幾點應該寫作業,所以這種打罵和催促是解決不了問題。而這樣長久下去,孩子只會以家長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做這件事,而不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樣只會習慣依賴他人的行為,來作為自己的判斷標準。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認真傾聽,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頂嘴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當孩子頂嘴的時候不妨給孩子一點時間,聽聽孩子到底要說些什麼,讓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共同去解決問題。當孩子發現父母願意傾聽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慢慢的就也會改變自己這種用」頂嘴「來和父母溝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