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們必定會跟父母做出對抗,不喜歡父母幹擾自己的做法,經常對別人發脾氣,甚至還可能會忍不住打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用大吼和打罵來解決,畢竟&34;、&34;,是諸多家長遵循的教育方式。如果你跟他們說這樣的方法不可取,他們一定會跟你反駁:&34;
每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時,內心不禁有一種心酸。在棒棍教育下,孩子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遇到事情大吼大叫,關鍵時刻也不能慫。
分享一個兒童心理的案例:
孩子的爸爸是一位軍人,平時在孩子的教育上,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孩子無形中就喜歡模仿爸爸的行為,在學校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打其他孩子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其實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一來是把在爸爸那裡受到的委屈,宣洩在同學身上;二來被爸爸的暴脾氣影響了,自己負能量太多;三來從爸爸那裡學習到,可以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從小生長在一個暴力的環境,那麼在孩子長大之後,他們一定會用暴力返還在家長身上。作為家長的我們,希望可以做到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如果把教育孩子的這個過程,比喻成種植一顆小樹苗,那麼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為孩子不斷地澆水和施肥,以後孩子會長成怎樣的大叔,我們也不要過分地限制孩子。
有些人會說,小樹不修不直流,確實啊,在森林裡很多小樹苗都是天生天養,它們一樣可以茁壯成長,最後長出它們的價值,而我們對待孩子這顆小樹苗,不僅要澆水施肥,還要給予孩子陽光,對他們實行正面管教。
1、從小怯懦無主見
在孩子的眼中,他們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而不是上來就是一頓大吼大叫。當孩子犯錯之後,多數家長都會用大吼來鎮壓孩子,希望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把真實想法藏在內心,也不願意分享給父母,遇到問題會怯懦無主見。
2、遇事急躁愛打架
家長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牢牢記住,在孩子想要反抗的時候,就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很多人都認為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在生活中家長怎麼對待孩子的,那麼孩子就會用同一種方式反饋在家長身上。你對待孩子暴怒打罵,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情緒急躁,喜歡用打架來解決問題。
其實,每一個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或者用拳頭來教育,無非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無奈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反而得到一種反效果。
1、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很多家長會認為,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他們生活上的物質需求,其實並不然,對孩子的愛不僅是表現在物質上的,更多是用精神上來表達,比如,我們千萬不能隨意就跟孩子說,&34;,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在父母心裡的存在感,無論你的成績如何,你的性格如此,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會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2、改變大吼打罵的方式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即使孩子犯下過錯,也不能隨便去打壓孩子。打罵式教育,只是讓孩子暫時服軟,而不會引導孩子走正道。
有時候,家長也會缺乏對自己的管教能力,推薦一套書籍《家長必修的正面管教》,這套書是媽媽成功教子必讀書,讓你掌握育兒智慧和理念,避免家庭教育的誤區,培養出不平凡的孩子。
一套《正面管教》側重一個教育的知識點,包括教育的方法、技巧和經驗,為不同性格的孩子,制定出不同的培養計劃,書中還有很多教育的真實案例,而且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還會把情景再現方便家長反思,值得作為父母的我們借鑑。
現在,這套《家長必修的正面管教》只要39.9元,就能夠全方位幫助家長管教孩子,讓&34;&34;的夢想變成現實!
3、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通常成功的孩子,都會擁有成長型思維,家長要引導孩子通過努力去改變現狀。作為家長,不僅要對孩子實行品格教育,還要對孩子經常地認可和誇獎,千萬不要有事沒事就給孩子一個否定。
而且,在認可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誇獎孩子努力的現象。比如,可以對孩子說,&34;而不是,直接誇孩子真棒!
育兒寄語:
孩子這顆小樹苗,作為家長,應該努力給他陽光和雨露,而不是動不動就用拳打腳踢來教育,家長要學會正面管教孩子,才會讓孩子走上更優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