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怎樣有效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

2020-12-27 天眼新聞

■訪談嘉賓馬軍,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兒少衛生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副主任,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學校衛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兒少衛生分會主任委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副組長。

為了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山西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對校園陣地嚴加管控,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並且一天兩次對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圖為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大門口。張宇鵬攝  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蔓延至校園,保護師生身體健康,1月27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全國大中小學延遲春季開學。  全國31個省份積極響應,紛紛推遲原定開學時間。各省份根據當地疫情發展態勢,研判開學時間。上海、浙江、江蘇和重慶等地再次推遲開學時間,2月底不開學。內蒙古、甘肅等地將開學時間推遲到了3月1日之後。  一旦春季開學時間確定,師生返校後,將對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容易出現人員密集流動等情況,加大疫情擴散風險。比如,出入校園管理、防控設施和物資保障等環節都馬虎不得,學校作為疫情防控重要陣地,面臨的挑戰更大。  學校嚴防嚴控迫在眉睫,如何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維護校園穩定,如何做好迎接開學的預案等,是當前教育系統最重要的工作。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  學生返校風險怎樣防範?  記者:如果開學時間確定了,請您給學生尤其是大學生提個醒,在返校途中,哪些地方是疫情防控的高風險點?應有針對性地做好哪些保護措施?  馬軍:如果確定開學時間,學生在準備返校、返校途中、返回學校三個時間段,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  準備返校,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等症狀:如果有,應該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如果沒有,可以正常出行。  返校途中,的確存在新型冠狀病毒高風險點,如車站機場人群密度大、飛機火車空間密閉、途中時間長、公共設施多人使用等,旅行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推薦戴手套保持手衛生,避免手直接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如果途中自覺發熱應主動測量體溫,出現可疑症狀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帶呼氣閥),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情況及時就醫,如發現身邊人員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報告。  返回學校,應減少與他人見面、接觸,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加強飲食營養,注意飲水充足。如必須參加外出活動應佩戴口罩。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住所的通風良好,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記者:教育部已經發通知要求,在正式開學之前,學生不得自行返校,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一些自行返校的學生,或者因特殊原因提前返校的學生,學校應該如何應對?  馬軍:寒假留校的學生應按照學校相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工作要求,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如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發生等。  寒假離校又自行返回學校的學生,應做好登記及分類管理工作。來自湖北地區之外的返校學生,了解其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狀況,並隔離觀察14天。對到過疫區(湖北省和防控重點地區)或者接觸過來自疫區人員的學生,嚴格隔離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時間從離開疫區或與來自疫區人員最後一次接觸之日起滿14天。醫學觀察期滿時,如未出現異常症狀(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解除醫學觀察。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及時聯繫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及周圍人員中是否有類似病例,聽從醫務人員指引,並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提供詳盡信息。  寒假離校未經學校批准堅持返校的學生,除了按照寒假離校又自行返回學校的學生做好登記及分類管理工作外,應該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學校相關規定,追究責任,並給予相應處罰。  開學前學校應做好哪些應急預案?  記者:開學前,在疫情防控方面,學校應該做好哪些物資、人員等準備?哪些地方或者環節比較容易被忽略?  馬軍:按照我個人的建議,學校要做好七大方面的工作準備:  其一,全面防疫消毒、人員排查,為開學做準備。校長及託幼機構負責人是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第一責任人。開學前,學校及託幼機構提前制定開學工作方案,全面梳理學校及託幼機構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必要時進行桌面應急演練。進行學校、託幼機構、培訓機構全面防疫消毒;全面排查所有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包括學校保安、保潔、廚工等,防止帶病上崗上學。  其二,教職工防病知識技能培訓。學校及託幼機構對教職工(包括所有校內工作人員)進行防控疫情工作培訓,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條例》以及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等。持續開展健康宣教,消除麻痺大意和僥倖心理,營造積極防控氛圍。  其三,儲備足量傳染病防疫物資用品。學校及託幼機構應在開學前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醫用口罩、手套、洗手液)、符合要求的消毒劑(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劑、醫用酒精等)、體溫計、移動紫外線消毒燈,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並按班級比例配備足夠的嘔吐物處理包。  其四,全面開展校園內環境清潔整治行動。重點做好滅鼠、清除越冬蚊卵的專項行動。消除衛生死角,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推進教室、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廁所、空調系統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改善整體行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全力營造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其五,教職工返校返崗前健康調查報備。學校及託幼機構要安排返校返崗人員在開學前、上班前1—2天提交填寫好的健康調查表進行報備,調查內容包括:自身和家屬(同住人員)健康狀況,近期是否到過疫區,近期是否與疫區人員有接觸等。  其六,師生入校(園)時健康篩查。若師生等進入學校(幼兒園)人員出現發熱(體溫≥37.3℃)或者乾咳、氣促、肌肉酸痛無力等症狀,應立即戴上醫用口罩,及時離校就醫,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求進行居家觀察。同時,學校及託幼機構立即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後續相關工作。  其七,適當進行心理應激疏導及援助。對於家人、親密關係人、自己患病、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觸史需要醫學觀察的師生,學校及託幼機構需要關注其心理狀況及變化,需要時請求權威心理應激及援助部門給予適當心理援助。  記者:對於學校尤其是高校,如果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疑似病例,應該如何應急處理以及管理?  馬軍:學校要安排專人每天及時了解掌握師生健康狀況,並對赴武漢或者離開武漢等疫區人員進行追蹤隨訪。了解14天內到過武漢、中轉經過武漢、接待過從武漢地區來的人的師生,了解接觸過確診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師生,以及有疑似症狀的師生,均應統計上報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學校如果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疑似病例,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及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不可忽視的是,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疑似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間所在公共場所如教室、寢室、食堂,以及使用過的物品等,進行終末消毒。  開學後學校怎樣做好每日防控?  記者:開學後,學校如何對食堂(或配餐單位)、飲用水進行安全監管?  馬軍:開學前應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配餐單位的全面檢查,全面清潔消毒,全面的人員衛生安全培訓。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對自備水源的防護,做好供水設施(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食堂蓄水池、飲水機等)的清潔、消毒工作。通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生活飲用水開學前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  要嚴格執行學校食堂和學生集中用餐衛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防止帶病上崗;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野生動物作為食物進入學校。  記者:學校每日防控有哪些必須做的工作?哪些公共區域需要格外注意?  馬軍:我認為,主要有五點,一是加強學校出入管理,把嚴校門關,謝絕一切與學校教學活動、衛生防疫等正常工作無關的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另外,在校園內部加強不同功能區域或者樓間管理,設置樓門管理制定,避免樓間無關人員流動,減少交叉接觸。  二是及時了解師生健康及重點人員追蹤隨訪。及時掌握了解師生健康狀況,對赴湖北或者離開湖北等疫區人員或者與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隨訪。  三是學校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學生中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員報告,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四是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活動區域,建議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消毒劑等。  五是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熱敏感,保持56℃30分鐘、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學校利用晚上對教室、功能室、校園綠化帶、廁所、樓梯間、桌椅、板凳、牆裙、地面及各種玩具等師生聚集場所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考慮運輸、使用方便,可以使用含氯消毒片(泡騰片)。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可以利用學生上課期間、宿舍無人時進行消毒。  記者:寄宿制學校在疫情防控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馬軍:寄宿制學校應嚴格執行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疫情管理要求,在疫情防控階段停止寄宿。寄宿制學校應在每層樓設體溫篩查崗,需經體溫篩查正常及無其他不適症狀後方可進入教學區。學校應安排好臨時隔離場所,臨時隔離場所應獨立於人群密集場所。集中隔離場所加強通風,保持環境衛生。被隔離者儘量單人單間,房間內設衛生間。隔離房間內產生的廢棄物,均按感染性廢物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其他物品必須經過消毒後才能移出隔離區。被隔離者須戴醫用口罩,禁止離開房間和相互探訪。不得使用空調系統。寄宿制學校周末返校時需實行分批進校安排,防止學生聚集進校。  不同學段的學校都有哪些防控側重點?  記者:針對大學生、中小學生、在園幼兒等不同學段的學生,應該有哪些不同的防控側重點?  馬軍:各類託幼機構開學時間應與當地小學開學時間相同,或者晚於當地小學開學時間。因為中小學開學時間是當地政府根據當地疫情發展情況確定的,託幼機構一般寒假開學時間早於當地小學開學時間,在疫情特殊時期要依據疫情發展情況確定開學時間,所以各類託幼機構開學時間應與當地小學開學時間相同,或者晚於當地小學開學時間是合理的。  兒童也應該正確佩戴合適口罩。疫情物資緊缺,有條件應先選擇兒童N95防病菌口罩,其次是兒童外科口罩、兒童醫用口罩、一次性口罩、兒童棉口罩,要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口罩。  對家長來說,應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從室外進門後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正確處理口罩,洗手、徹底全身洗漱清潔後再接觸孩子。  督促兒童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病從口入,避免年幼兒童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訴兒童手不要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繁碰觸的表面),在家裡也不要隨意亂摸。飲食前、大小便後、接觸不潔物體後要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  記者:那中小學校和大學呢?  馬軍:特別強調的是,各類學校要按教育部、省教育廳統一要求推遲開學,寒假期間停止一切聚集性培訓、教育教學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含各類研學、志願者服務等),師生不得提前返校,尤其是初三、高三不得提前回校。  對中小學校來說,應嚴把入校關,落實學生晨(午)檢制度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師生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不帶病上課。  各類學校應當建立由學生到教師、到學校疫情報告人、到學校領導的傳染病疫情發現、信息登記與報告制度,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及時上報給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  各類學校要與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完善醫校協作機制,確保兼職衛生副校長在崗,明確學校所在地的定點醫院。  保持環境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做好日常消毒。學生在家休息時不可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子產品,要適當安排鍛鍊或活動。在家休息的學生均應按時休息,確保睡眠充足。  對大學來說,寒假期間返鄉學生留在家內,做好防護,儘量不要外出,所有學生未經許可不得提前返校。要加強寒假在校學生的疫情預防;寒假離校又自行返回學校學生的疫情管理,前面已經談過。  學校要安排專人每天及時了解掌握師生寒假動向和健康狀況,並對赴武漢或者離開武漢等疫區人員進行追蹤隨訪。做好寒假期間值班值守,一旦出現確診或可疑病例,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及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怎樣加強青少年公共衛生教育?  記者:師生在校期間的個人防護該怎麼做?  馬軍: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如網吧、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影院、展覽館等地方。  保持手衛生,經常洗手。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摘脫口罩後,要用肥皂和流動的水徹底清洗雙手至少20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觸碰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或衣服遮住口鼻。  做好個人防護。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汙染或潮溼後立即更換,請勿重複使用。建議廢棄後的口罩要放置到專門垃圾袋中封口後扔到垃圾箱中。  主動監測、科學就醫。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如果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疼、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  就診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主動告訴醫生是否有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特別是武漢等地區)的旅行居住史,是否接觸過相關疾病病人,患病後接觸過哪些人,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保持健康行為習慣。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每次通風時間為20—30分鐘;家庭成員間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注意營養,適度運動;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到售賣活體動物的市場。  記者:您覺得我國民眾的公共衛生觀念處在一個怎樣的水平上?應該怎樣利用這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師生進行公共衛生方面的教育?  馬軍:通過本次疫情防控可以看出,我國居民對於公共衛生理解和觀念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最好能夠做到對事件客觀了解和認知,既要重視但不恐慌,既要渴求了解但也不聽謠傳謠,更重要的是要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要求遵紀守法,只有這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才能有序開展。這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該成為青少年教育的契機。  急慢性傳染病對人類健康危害依然嚴重,儘管預防醫學、公共衛生實踐在100多年發展中使許多傳染病得到了控制甚至消滅,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以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在全世界傳染病防控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全球化帶來的生活方式轉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和生態環境變化等因素時常造成傳染性疾病的流行。人類不僅沒有真正解決傳統傳染病的危害,還面臨許多已被識別和控制的傳染病再生的威脅,更是面臨著很多新發傳染病的威脅。   中國人口眾多、局部密集、流動頻繁,更容易受到急慢性傳染病的危害。因此,全民應該提高公共衛生認知水平,掌握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基本知識、基本要求,遵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法律規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護健康生態環境。特別是兒童青少年,應該從小培養健康衛生習慣、建立公共衛生意識。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具有健康的公共衛生觀念和生活行為習慣,成為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健康的促進者、維護者和受益者,成為兒童青少年學習的榜樣和表率。

來源:中國教育報

編輯 範良麗

編審 周小琨

相關焦點

  • 怎樣有效防止疫情向校園蔓延?聽聽北大教授怎麼說
    如何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維護校園穩定,如何做好迎接開學的預案等,是當前教育系統最重要的工作。聽聽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怎麼說。學生返校風險怎樣防範?記者:返校途中,哪些地方是疫情防控的高風險點?應有做好哪些保護措施?
  • 美國各地大學疫情向校園外蔓延怎麼回事?美國疫情最新消息動態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各地大學疫情向校園外蔓延,並感染周邊社區,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對今年秋季開學的其他學校來說不是好兆頭。過去兩周人均新發病例上升最多的20個都市區中,近一半是大型公立大學剛剛重新開學的大學城。
  • 美國各地大學疫情向校園外蔓延 黃金短線急漲站上1970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各地大學疫情向校園外蔓延,並感染周邊社區,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對今年秋季開學的其他學校來說不是好兆頭
  •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當前
  • 疫情蔓延不止,越來越多學生重返校園
    然而,部分學生將成為疫情防控試驗的一部分。CNN9月8日報導,當日,大多數大型學區都只在網上開展教學,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來教室上課——此舉令學生和教師淪為試驗品。由於疫情仍在蔓延,多所學校已再次暫時關閉校園。也有一些學校和大學提前為每一位返校學生做新冠檢測,得以將病例數控制在較低水平。
  • 專家支招資訊:新託福口語Task 3的應試技巧
    下面新東方網託福頻道為大家整理了專家支招:新託福口語Task 3的應試技巧,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內容。English-spe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need to be able to combine all their English-language skills— in reading,listening,and speaking…」,所以在新託福口語task 3中考生們首先遭遇了先讀,再聽,後說相結合的考試形式,雖然內容為較易理解的校園生活場景
  • 助力阻斷疫情蔓延 長富向隔離人員捐贈巴氏鮮奶和酸奶
    從2月10日起,長富乳品有限公司在南平市延平區政府的要求和指導下,向隔離人員集中點每日免費提供巴氏鮮奶和鮮活酸奶。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蔓延,政府果斷採取措施,對確診病人予以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有過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隔離觀察。
  •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 火花思維、作業幫推免費直播課程
    中國網科技2月4日訊(記者 胡愛善)為了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各大中小學紛紛延期開學。各大在線教育企業紛紛推出免費直播課程,涵蓋不同年齡段學生,以響應教育部發出的「停課不停學」呼籲。  火花思維一半教師在武漢 克服困難準時開課  兒童在線教育平臺火花思維對中國網科技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下,火花思維竭力攻克一切困難,成功保證了2月3日準時開課,做到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並面向全國3-9歲兒童發放100節在線課程。
  •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王秉陽、屈婷、溫競華  截至1月25日24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975例。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個人的自我防控必不可少。如何判斷感染,是否主要看發熱?一旦出現發熱,要不要立即去醫院?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怎樣豐胸最快最有效 支招自我豐胸的最快方法
    怎樣豐胸最快最有效 支招自我豐胸的最快方法 時間: 2018-11-02 11:2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雖然當今的豐胸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仍有不少人會問怎樣豐胸最快最有效?
  • 日本政府專家會議認為:日本疫情蔓延可能性大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日媒稱,隨著新冠疫情蔓延,日本政府依據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特措法)修正案,於3月26日設立了政府對策本部。由此,日本首相有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3月26日報導,日本國內疫情還在不斷擴大。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的專家於26日上午舉行了會議。會議通過的一份報告稱,「新冠疫情在日本蔓延的風險很高」。有鑑於此,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26日在首相官邸與安倍晉三舉行了會談。
  •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美多州校園蔓延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美多州校園蔓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兩個縣有超過600名學生和教職工因新冠肺炎疫情處於隔離狀態。在南卡羅來納州、密蘇裡州等多州大學校園確診病例也在不斷增加。據報導,在佛羅裡達州馬丁縣學區,自8月11日開學以來,已有425名學生和31名教職工處於居家隔離和網上學習狀態。另據該州希爾斯伯勒縣1號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該縣有159名學生和教職工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食療營養專家支招
    食療營養專家支招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張恪忞 楊兆荃 闞純裕):平安年,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就是要過一個平衡年。怎樣吃才能增強免疫力?
  • 疫情全球蔓延應加強科技全球合作
    2020年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從局部流行轉變為全球蔓延,成為威脅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健康的嚴重公共衛生事件。進入4月,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截至北京時間4月28日上午7時,全球已經有超過3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疫情傳播範圍之廣,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 中國巴西兩國一線醫療專家連線,為僑胞支招抗疫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目前新冠病毒的持續蔓延越來越迅速,聖保羅為全巴西的重災地區。據悉,盧明芹教授抗疫經驗豐富,曾在2003年主動請纓抗擊非典,今年初又再次臨危受命馳援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抗疫救助,如今武漢疫情積極向好,他是剛從武漢返回溫州的戰「疫」英雄。雷納託·沃爾奇博士是聖保羅抗疫一線的「戰士」,他曾是新冠肺炎的被感染者,還在近日參加中、美、印、巴、埃五國專家抗疫交流節目。
  • 面對疫情心理防護同樣重要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給您支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隨處可見的大口罩,熒幕、新聞上的疫情動態難免讓人「心慌慌」,如何做好個人心理調適尤其重要。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特約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普團隊支招,讓大家從容應對疫情。
  • 北京:復興醫院疫情沒有向社區蔓延
    復興醫院疫情沒有向社區蔓延確診病例已達34例;北大人民醫院2人確診,1人核酸檢測陽性2月10日,匯福糧油集團復產復工。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北京又有8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平谷區尚未有病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東霞表示,復興醫院新發確診病例都來源於之前確診病例的密接者,都在管控之中,沒有向社區蔓延。新京報訊 昨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二十六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北京又有8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平谷區尚未有病例。
  • 專家支招:寶寶補鐵產品如何選擇
    專家支招:寶寶補鐵產品如何選擇2011-11-11 15:35:1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專家支招:選擇寶寶補鐵產品,最好選擇亞鐵形式的補鐵製劑。如體恆健鐵之緣片,以乳酸亞鐵為主要原料,不需要胃酸轉化,直接在腸道中完全吸收,不會對寶寶的腸胃造成任何刺激。  看含量  給寶寶補鐵鐵應堅持「小量、長期」的原則。嚴格按醫囑服藥,切勿自作主張加大服藥劑量,以免鐵中毒。也絕不能一次大劑量,否則易致急性鐵中毒。
  • 怎樣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專家來支招啦→
    怎樣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專家來支招啦→ 2020-12-13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流感病毒為「H3N2」 專家支招防流感
    今年流感病毒為「H3N2」 專家支招防流感發布時間: 2014-12-16 08:38:29   |  來源: 京華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專家提醒,若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要及時就醫,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近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信息稱,北京市已進入流感流行季節,以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為主導。自今年9月以來,北京市接到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集中發熱疫情的報告均由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引起。其中以11月份報告起數增多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