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請了保姆,家裡不需要你了」「兒媳,哪裡做得不好,我改」

2020-12-24 騰訊網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時代在變,人在變,思想也在變。現在的婆婆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很多婆婆都能接受現代的生活觀念,甚至還能和年輕人融入到一塊兒去。

好的婆媳關係,一定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婆媳關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相處,你先學會換位思考,為對方著想,對方感受到你的心意之後,自然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

林樂和婆婆都在為了對方著想,她們沒有婆媳矛盾,是必然的。

01

林樂懷孕後,婆婆第一時間就提出要來家裡照顧她。

林樂和丈夫結婚後,她知道婆婆對自己不錯,但是覺得婆婆的反應太誇張了,她讓婆婆遲點來家裡照顧,話說完的第二天,婆婆就出現在家門口。

林樂說:「媽,你怎麼沒有帶一些換洗的衣服來?」

婆婆說:「我給你做完飯就回去。」

林樂說:「媽,這趟回去,你就把衣服帶來,來家裡長住,每天來回坐車要3個小時,你太累了,也很費時間,也不安全。」

林樂懷孕時期,婆婆照顧的很仔細。

林樂想吃什麼,婆婆就給買什麼,林樂說有點冷,婆婆就立馬給她添衣加被。婆婆特別細心,林樂隨口一提的事,婆婆都會做得很好。

在預產期那段時間,林樂晚上起身上廁所,婆婆聽到動靜,就會立馬起來問林樂需要不需要幫忙。

天下的婆婆都是愛兒子的,兒子心愛的女人,婆婆又怎麼捨得為難?有些婆婆就是「嘴碎」,喜歡評價一下自家的兒媳,被兒媳聽到後,兒媳就會誤會這是婆婆的針對。哪有那麼多的針對?這就像是有時候你也會和朋友們吐槽一下父母一個道理。

02

林樂說:「老公,我懷孕的這段時間,多虧了你媽照顧,她照顧的很周到很仔細。本打算坐月子不請月嫂,現在想想,這樣讓咱媽太累了,又要照顧我,又要看孩子,還是讓她休息吧。」

丈夫說:「都聽你的,但是你不一定能說得動我媽。」

林樂說:「所以讓你和我同一陣線啊,你媽身體也不好,太勞累了,不能不為她著想。」

婆婆聽到兒子說坐月子期間不需要她,她的反應有些激動。

林樂安慰道:「媽,我請了保姆,家裡不需要你了,這段時間你就回家休息一下吧。」

婆婆說:「兒媳,哪裡做得不好,我改。」

林樂說:「媽,你多想了,你把我照顧的很好,我倆就是考慮到這段時間你很辛苦,前陣子不是還說腰疼嗎,還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醫生也建議你多休息。」

一個人對你好不好,人是可以感受到的。女人如果主動把婆婆當做自家人,尊重她,理解她,誇獎她,婆婆也不會過多的為難你。現代的婆婆,思想不會那麼頑固,也不會那麼封建,女人不要自己把自己嚇到了。

03

林樂有點苦惱,因為婆婆堅持說不用請月嫂,她不累。

最終,林樂還是不顧婆婆的反對,請了一個月嫂,並且還讓婆婆不要搶月嫂的活。

婆婆有些生氣,夫妻倆以為婆婆在生氣浪費錢的事。

婆婆說:「我沒生氣你們花錢,我生氣是你們不放心我照顧。」

林樂說:「媽,我請了月嫂,到時候屬於她的活兒,你就別搶著幹了。你要是想以後幫我多帶幾年孫子,可得養好身子,你也別和我爭了,這事就這麼定下了,兩個人總比一個人輕鬆。」

婆婆沒有再和林樂爭執,反而心裡暖暖的,覺得兒媳是真心在為自己考慮和著想,她也知道辛苦,只是想爭取機會讓自己來照顧,因為自己照顧肯定比別人要細心。

這事解決了,林樂也不再苦惱,她很期待肚子裡的孩子快點出生。

一家人沒有爭吵的樣子,互相客氣的樣子,是很幸福的。有些家庭成員之間,就是太不客氣了,兒媳把婆婆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婆婆面對兒媳的孝順,從不說一聲感謝,這樣的婆媳關係,勢必是要引發爭吵的。

作者的話:

很多女人恐婚恐育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和婆婆相處,很多女人還誤會婆婆很喜歡和兒子一起住,其實,婆婆也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舒服的養老時光,女人就不要過分給婆婆「加戲」了。

面對婆婆,女人首先不能害怕,你並沒有欠她什麼,你們是平等的姿態,也不要總去糾結拼憑啥要自己先去尊重婆婆,沒有原因,因為尊重是人和人交往的基礎。

你尊重我三分,我敬你三分,這也是一種禮尚往來。婆媳之間,更需要這份禮尚往來。婆婆有時間,就幫忙帶孩子,兒媳兒子錢多掙了一些,就對老人孝順一些。

這些簡單的日常小事,只要做好了,並不會鬧出多大的矛盾。男人作為丈夫,最擔心的事就是兩個女人斤斤計較,誰也不願意退一步。

這個故事的核心觀點是:婆婆好,兒媳好,一家人才更好。

只有婆婆好,兒媳好,一家人才會更好更和睦。這就是常說的,兩好合一好。所以,但凡看到婆媳關係很好的,一定是婆婆好,媳婦也好,如果只有婆婆好,兒媳作,那麼婆媳關係遲早會不好。又或者,只有兒媳好,婆婆非要倚老賣老,那麼小夫妻的婚姻也不會太平。

過日子,要的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如果你做人太精明,誰敢跟你相處,婆媳之間也不例外,只有互相照顧,互為對方考慮,這個家庭才更和諧,這樣的家庭也才更幸福。

只有人心暖了,任何付出,自然都變成心甘情願了。如果你總是抱怨兒媳不好,或者抱怨婆婆不好,不妨從自身做起,先讓自己變成一個好婆婆、或者好兒媳,然後再看她,有沒有因你變好而變好。

——END

你有故事嗎?你有煩惱嗎?歡迎私信給我,我在這裡等你

我是妮夏情感,11年情感分析經驗,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58歲婆婆哭訴:自己出錢又出力,兒媳反而不領情,我錯在哪裡?
    相信此時婆婆主動幫忙帶孩子,兒媳一定會感激不盡,倘若婆婆再加上兩條,又給請保姆,又給出錢,那兒媳更應該尊重孝順婆婆。 可有這樣一對婆媳,婆婆出錢又出力,兒媳非但不領情,還對老人冷若冰霜,婆婆非常難過,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看看這位婆婆怎麼說。
  • "我請保姆帶孩子,你明天就回去":寶寶被帶去麻將館,兒媳發飆
    "我請保姆帶孩子我們都知道打麻將的場所人員嘈雜,空氣也不好,肯定不能帶孩子去,但張阿姨可管不了那麼多,接連幾天她都帶著孫子玩得不亦樂乎。>"我請保姆帶孩子,你明天就可以回去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矛盾再次升級,最後,張阿姨的兒媳抱著孩子回了娘家。
  • 一封婆婆寫給兒媳的信:不用你趕我走,我早就做夠了倒貼錢的保姆
    我兒子 ,媳婦什麼事都不管一日三餐得做著,菜得買著,錢我們花,我們都認了,但是我做飯的時候,兒媳婦是不是應該看一下孩子呀,就那都不願意,說困。她讓我在孩子沒醒的時候就把飯做好,大家說說我都快六十的人了,我讓她早上看一會孩子我做飯,這錯在哪裡了呢?
  • 18年保姆的生活,我明白了:「做保姆,拿錢比談感情好」
    她說,沒有男人我一樣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再婚,這種生活可能會沒了。今天我們不妨來聽一下,白阿姨的生活故事。傾訴人:谷阿姨,57歲,做保姆18年。我生過的那個年代裡,本來家庭就不富裕,而且我們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
  • 70歲老人:每月給兒媳三千工資,我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生活當中,大家都知道你請別人做事,都是需要支付報酬與薪水的,可是面對自己的子女與兒孫,卻會認為無論做什麼,都理所當然。 但事實就是:懂得善待對方,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與好處。 分享一位70歲老人養老的方式:「每月給兒媳三千工資,我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看過之後想必大家都會有所感悟。
  • 孫子我不要了!退休老人帶娃做家務補貼錢,兒子兒媳卻躺著玩手機
    多數的老人還是想著為孩子著想,畢竟孩子要上班,沒空照顧孫子,請保姆,第一是花錢太多,不一定負擔得起,第二是畢竟是外人,沒有自己帶來的放心,所以很多老人都會在退休之後去到兒子兒媳家幫忙帶孫子。有些一帶就帶幾年,還有二胎。老人一輩子為兒子,兒媳忙忙碌碌地做著保姆的工作。原本老人並沒怨言,問題是遇到那些不懂感恩的兒子兒媳,一點都不體諒你,還要這嫌那的,讓老人心塞,這可就心酸了。
  • 老人怒斥兒媳:我給你帶娃,你卻躺著玩手機!別把老人當免費保姆
    鄰居王大媽來到廈門五年了,而當初背井離鄉來到廈門的時候,她非常的開心,因為那時候孫子剛剛出生,需要人幫忙照顧,而自己也盼了好久,才盼了這個個金孫,所以把家裡的農活都丟給了老伴,自己來到廈門生活。本以為這種日子很快樂,但很快,隨著兒媳上班,王大媽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今天從早到晚,不僅要照顧孫子,還要做家務,做飯,一整天下來,老腰都直不起來了。
  • 「婆婆把我當保姆,送我最貴的禮物,是圍裙」:你活該|百家故事
    婆婆說道:「兒媳,這是我送給你的新婚禮物,是我專門買給你的圍裙,婚姻生活我比你有經驗,所以我知道在婚姻裡想要管住一個男人,就必須要管住一個男人的胃,所以你和我兒子生活在一起之後,我就把他徹底交給你了,希望你可以管住他的胃,然後兩個人一起倖幸福福的生活」。
  • 69歲大爺:人到老年,我甘願請保姆伺候也想去兒子家被啃老
    當時我是為了減輕兒子的壓力,才會做這些的,要不然我也不願意做,可是不論我做再多,兒子兒媳都不會領情,甚至還會啃老。 保姆照顧我一段時間後,我恢復了,然後就回到了家裡休養,我每個月都要給5000塊錢保姆做工錢,因為都是保姆應得的,我從來沒有嫌給多,還覺得給少,是我的實力不允許,只能給這麼多。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我身體不好,你辭職照顧我」面對強勢婆婆,兒媳回懟很犀利
    小陳和小玉是經過家人介紹認識的,兩個人年齡相當,而且談得很好,就這樣,經過一年的戀愛之後,兩個人順利的走進了婚姻中,結婚之後,小陳和小玉以及婆婆生活在一起。小陳的父親去世得早,婆婆一人把小陳拉扯大很不容易,小玉也想著能夠和小陳一起好好的孝敬婆婆。
  • 六旬兒媳做全職保姆 7年陪八旬婆婆勇鬥癌症
    丈夫去世她替夫盡孝 兒媳就是親女兒 2015年3月5日,記者來到張桂琴家。熱情的張桂琴跑到單元門口,笑著將我們迎了進去。張桂琴個頭不高,一頭短髮,一看就是個利索人,家裡收拾得乾淨、整潔。 張桂琴是河北遵化人。1969年,20歲的她來到惠農幫哥哥照看孩子,1970年經老鄉介紹,與丈夫張志剛喜結良緣,後來生下一兒一女。
  •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許多人說婆媳是一對冤家,所謂冤家亦解不亦結。其實在我看來,許多婆媳矛盾都是小問題,基本能解決,可有些矛盾卻似乎解不開,比如女人坐月子。
  • 「我是來照顧孫子的,不是給你當保姆的」婆婆一句話,點醒兒媳婦
    因為寶珠跟她老公良偉夫妻倆平時白天都要上班,工作也比較忙的,甚至偶爾還需要加班,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後已經很晚了,有的時候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更別說還有什麼多餘的精力去收拾家裡了。不過寶珠的婆婆最初從一開始就明確地表明自己立場:「我是來幫你們夫妻倆帶孩子的,那麼我只負責帶好孫子,因為我是孩子的奶奶,不是你們的保姆,所以不會幫你們做家務。」
  • 「我媽要你做賢妻良母,有錯嗎」「什麼賢妻良母,就是免費保姆」
    至於他母親提出等要求,用他母親的原話來說是這樣的:『念你跟我兒子戀愛那麼多年的份兒上,我傳授給你一些做兒媳以及做「賢妻良母」的經驗,同時也是我對你提出的要求,你只要按我說的做,我保證你會婚姻幸福:第一,要把婆家當成自己家,要把婆婆當親媽,要把公公當親爸,你手裡不能留錢,必須在婚後把所有錢交給我來保管
  • 「兒媳你不就坐月子,打地鋪吧,我腰疼要睡床」,隔天婆婆悔斷腸
    「兒媳你不就坐月子,打地鋪吧,我腰疼要睡床」,隔天婆婆悔斷腸都說兒媳就相當於婆婆的半女,但其實很少有婆婆會這麼認為,在很多婆婆眼裡,兒媳就是闖入自己生活的不速之客,還搶走了兒子的關心,所以大部分做婆婆的都不會給自己兒媳好臉色看。
  • 「兒媳,我生完孩子第3天就下地幹活了,你剖腹產,別太嬌氣了」
    與其說坐坐,不如說是例行檢查,看張萱是不是一個好兒媳。看到張萱給自己兒子吃外賣時,婆婆說:「外賣不健康,你要學著做飯,這是女人要做的事。」看到張萱化妝桌上堆積著很多瓶瓶罐罐,以及衣櫃裡很多件衣服,婆婆說:「嫁人以後,要懂事一點,要學會心疼丈夫賺的錢,以後還有孩子,花錢要有個度。」
  • 「你對象不伺候我,你教訓一下她」「您別再破壞我的婚姻了」
    很多婆婆都覺得兒媳就是來伺候自己的,不管什麼事情都讓兒媳去做,還覺得理所應當。可是她們卻不知道,兒媳嫁到自己家並沒有義務去伺候自己,她們也有自己的事情,不能事事只以婆婆為中心。搞不清楚這一點的婆婆往往會對兒媳產生不滿,會向兒子抱怨兒媳的種種不好,擾亂家庭的寧靜。聽說婆婆要來家裡,李晶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 照顧兒媳坐月子,剛出月子婆婆就氣得回老家,臨前對兒媳說3句話
    她兒子兒媳都在廣州,當初結婚的時候,塗阿姨兩口子把全部積蓄都掏了出來,為他們舉辦了婚禮,還付了房子首付,為他們打造了一個溫暖的小窩。兒媳平時看來起來還可以,至少面上工作都做到了,過年過節回家,塗阿姨也是忙前忙後給做好吃的,等他們回去還恨不得把家裡好吃的全塞他們行李箱裡。
  • 「對不起,我沒義務給你帶孩子」兒媳冷靜回答,婆婆卻後悔了
    那以後我也沒有義務給你養老,這件事情咱們現在就說清楚,你不把我當自己人,以後就別要求我這個外人,照顧你的晚年生活。你不想幫我帶孩子我也能接受,我可以花錢請保姆。」 聽到楊慧這麼說之後,婆婆瞬間不知道該怎麼反駁。她很清楚以後老了必須指望兒媳照顧,女兒已經嫁人了,有自己的家庭要打理,不可能給她養老。面對楊慧的強勢怒懟,婆婆只能退讓了,她不想自己的晚年過得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