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湖溼地科普宣教進社區,生態理念入童心

2020-08-27 焦點訊息菌


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20年洋湖溼地暑期公益社會實踐活動走進社區,以發揮洋湖溼地科普宣教的功能性,全面增強公眾與溼地的聯結。

8月17日上午,洋湖溼地的自然導師們走進白廟子社區,以溼地生命圈為主題,從溼地三要素(水、土壤、生物)出發,深入淺出地與孩子們分享了溼地的分類、功能、以及溼地與生命的關係。

活動現場,自然導師榛果還通過&34;和&34;以及&34;三種自然主題遊戲,向孩子們介紹了溼地常見的動植物和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類別,趣味性的遊戲深受孩子們喜愛,活動現場反應熱烈,全面激發了孩子們對於溼地生命的關注。

活動結束後,洋湖溼地景區還給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孩子贈送了一套洋湖溼地科普系列叢書,希望孩子們可以通過書籍更加系統的了解溼地,明白溼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樹立他們保護溼地,尊重自然的生態理念。

八月,洋湖溼地將繼續邀請資深的自然導師在洋湖溼地科普館進行8場社會實踐活動,並走進周邊社區,與社區聯動共同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全面向公眾推廣保護溼地與愛護自然的生態理念,敬請期待哦!

相關焦點

  • 走進溼地,共護家園 2020年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啟動
    新湖南客戶端9月5日訊(通訊員 臧潔)藍天白雲,鳥鳴草綠,今日上午,百餘名嶽麓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齊聚洋湖國家溼地公園白鷺塔前坪,參與2020年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宣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該活動由長沙市林業局、共青團長沙市委、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主辦。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開展青少年環境教育活動近百場,吸引了數萬市民的共同參與。今年的科普宣教活動圍繞「走進溼地,共護家園」的主題,開展洋湖溼地青少年假期公益社會實踐、第三屆長沙市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第三屆洋湖溼地秋季觀鳥賽等精彩紛呈的活動。
  • 本月起走進洋湖溼地 學達爾文做份「自然筆記」
    2020年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宣教系列活動舉行啟動儀式。紅網時刻9月5日訊(記者 姚冶)今天,由長沙市林業局、共青團長沙市委、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主辦的2020年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宣教系列活動舉行啟動儀式。該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開展青少年環境教育活動近百場。
  • 走進溼地共護家園 2020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正式啟動
    9月5日上午,由長沙市林業局、共青團長沙市委、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主辦的2020年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宣教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白鷺塔前隆重舉行。在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領導的指導與支持下,洋湖溼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開展青少年環境教育活動近百場
  • 「科普知識進校園 生態保護進童心」肇慶風信子志願服務活動進校園
    【科普知識進校園 生態保護進童心】肇慶風信子志願服務活動進校園 發布時間:2020-12-15 16:13:17 信息來源:肇慶市生態環境局12月11日,肇慶市生態環境局把環境科普教育知識送進了肇慶市奧威斯實驗小學新華校區的課堂,課堂以「科普知識進校園 生態保護進童心
  • 平江縣林業局湖南平江黃金河國家溼地公園溼地科普宣教中心與溼地...
    經審議,我局擬批准《平江縣林業局湖南平江黃金河國家溼地公園溼地科普宣教中心與溼地保護管理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現就項目環評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向我局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 菱角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開展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
    為了普及溼地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珍稀動植物,18日上午,由荊州菱角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市觀鳥協會主辦的「保護溼地生態,呵護美好家園」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走進荊州區馬山小學。活動現場,市觀鳥協會專家圍繞菱角湖的鳥類、鳥類的保護等方面內容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知識課。他將平時觀鳥過程中的見聞與學生們分享,寓教於樂。一幅幅精美的鳥類照片、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學,讓大家主動積極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列中,將用實際行動維護生態平衡。科普課結束後,全校師生一起參觀了溼地科普知識展。
  • 告別走過場的「蓋章」作業 寒假社會實踐到洋湖當「溼地探索家」
    不用再發愁千篇一律的假期實踐活動,也不用擔心孩子「力所能及」的實踐崗位少,更不用找地方幫忙蓋章了事,到洋湖·沃野自然學校加入「溼地探索家」,開展科學探索與行動反思,學習環境基本知識,參與環境問題解決,踐行自然和諧生活方式,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讓孩子們的假期社會實踐從此不再是走過場的「蓋章」作業。
  • 貴陽旅遊新熱點:傾力打造溼地博物館生態遊樂園
    溼地公園保護管理站將行使轄區溼地資源與動植物保護任務,對旅遊、科普、宣教、教學、實習等實施全程監管,及時查處破壞植被、汙染環境行為,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的不法行為的職能,從而實現對公園生態環境網絡化監管。在完善機構設置的基礎上,公園建設將實施溼地保護工程和溼地恢復工程。
  • 花朝節漢服愛好者齊聚長沙洋湖溼地公園祭拜花神
    3月20日,長沙洋湖溼地公園聯合瀟湘漢服社在洋湖白鷺塔前舉行花朝節祭拜花神儀式。  紅網長沙3月21日訊(通訊員 李恬 張晶 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為更好傳承漢文化,3月20日,長沙洋湖溼地公園聯合瀟湘漢服社在洋湖白鷺塔前舉行花朝節祭拜花神儀式。    花朝節是我國民間的歲時八節之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傳統漢文化中這一天是祭祀百花,少女盛裝出遊賞春的節日。
  • 河南長葛:保護美麗溼地 打開生態畫卷
    隨著綠色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被確定為河南省鄭許一體化重點生態對接項目,長葛市認真踐行「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理念,重點規劃建設了佛耳湖生態保育示範區、秋莊水質淨化展示標準區、華夏幸福社區共建典範區、黃金橋科普宣教與遊客服務核心區等6大功能區域。
  • 長沙洋湖溼地獲批「國家級溼地公園」
    來源: 鳳凰網房產長沙站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關於2019年試點國家溼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洋湖溼地順利通過驗收,正式邁入「國字號」。洋湖溼地公園位于洋湖生態新城,公園面積478公頃,是湖南湘江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生態工程,包括溼地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教展示區等五個功能區,分三期實施。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開放,約3000畝;三期已部分建成。
  • 讓童心在綠色中成長——十堰市生態環境教育進課堂走進竹山竹溪
    11月16日至17日,十堰市生態環境教育進課堂活動走進竹山縣和竹谿縣,來自十堰市生態環境教育講師團的劉自翔和劉佳分別為竹谿縣實驗小學、竹山縣實驗小學的師生們帶來了生動有趣的生態環保科普講座。「什麼是PM2.5?它和空氣品質有什麼關係?」
  • 溼地長沙|紅嘴巨鷗因洋湖溼地改善出現長沙
    湘江及其支流進入盆地後,有兩種情況:數十萬年間經常改道,於是留有故道、低洼地,逐漸在自然和人力作用下演變為溼地。如烈士公園的年嘉湖,即是瀏陽河的故道;洋湖溼地的洋湖為靳江入湘江口地帶,古名「瓦官口」,在嶽麓區柏家洲注入湘江。1971年冬,將出口一段裁直,留下故道啞河24公頃水面,劃給當時的嶽麓山公社靳江大隊,今已成洋湖溼地的核心地段。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上海:兩大溼地公園生態功能顯現
    公園榮獲「改革開放30周年上海市建設成果銀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0年IFLA亞太區第七屆風景園林管理類傑出獎」等獎項,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景區」「上海市五星級公園」,成為倍受市民歡迎的生態深呼吸之地。
  • 鄒霓委員:加強醫學科普宣教,提高全民健康理念
    我的提案內容就是關於健康科普宣教方面的。」出席濱州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濱州市政協委員、濱州市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鄒霓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健康知識的重要性,了解許多病是可以預防的,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可以導致疾病並且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 洋湖國家溼地公園青少年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報名正式開啟
    溼地,有著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這個暑假,洋湖國家溼地公園邀請全市青少年一起參與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了解溼地生態與人類發展,探究溼地與人類和諧共生。自然導師將會介紹&34;的獨特生態系統;溼地蘊含的水資源、翱翔的鳥類、繽紛的植物和有趣的昆蟲;帶領大家一起認識溼地的鳥類,探索溼地與鳥類的關係;指導和鼓勵青少年用智慧和雙手,保護溼地,積極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成為&34;。
  • 洋湖街道:寫好四篇「文章」,築牢疫情「防火牆」
    大年初二,一封暖心的居民來信在洋湖街道龍骨寺社區微信工作群裡傳開。 社區的貼心服務溫暖了蔣瓊一家人的心,她在感謝信中寫道,「孩子,加油!你不是一個人在考試,所有的老師,家長,還有社區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呵護你!」
  • 洋湖推出「溼地探索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今起可免費報名參加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8月14日訊(通訊員 臧潔 記者 熊陽浩)為向廣大青少年傳播、普及溼地生態知識,號召更多青少年朋友參與溼地保護行動,洋湖國家溼地公園擬邀請全市青少年一起參與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了解溼地生態與人類發展,探究溼地與人類和諧共生。
  • 科普宣教動畫片《黑鸛小西的一天》在常德首發
    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廖晨昊 通訊員 餘汝心)12月7日上午,在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上,舉行了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這是一部以黑鸛為主角的科普動畫,講述了黑鸛小西從雛鳥到成鳥,並繁衍生息的故事。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被稱為「鳥中熊貓」。2005年,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5隻黑鸛,那是黑鸛時隔20年後在西洞庭湖首次現身。2007年11月,又有23隻黑鸛來到西洞庭湖過冬,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約為3000隻,東部種群僅存100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