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現場。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廖晨昊 通訊員 餘汝心)12月7日上午,在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上,舉行了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這是一部以黑鸛為主角的科普動畫,講述了黑鸛小西從雛鳥到成鳥,並繁衍生息的故事。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被稱為「鳥中熊貓」。2005年,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5隻黑鸛,那是黑鸛時隔20年後在西洞庭湖首次現身。2007年11月,又有23隻黑鸛來到西洞庭湖過冬,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約為3000隻,東部種群僅存100餘只。隨著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工作成效逐漸顯現,到2010年,西洞庭湖黑鸛數量穩定在30隻左右。2015年2月,西洞庭湖成立了我國首個黑鸛守護站。近年來,隨著環境不斷改善,生態多樣性逐漸恢復,西洞庭湖國際重要溼地得到包括黑鸛在內的200多種鳥類的青睞,成為鳥類重要的越冬地。
《黑鸛小西的一天》由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出品,湖南趣科普科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旨在擦亮「綠色湖南、生態湖南」的城市名片,展現湖南省溼地保護成效以及西洞庭湖保護區保護黑鸛的願望和作為。該片將黑鸛從出生、成長、遷徙、繁衍的四季生活濃縮到一天的時間內,用清新明快的畫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繪了黑鸛小西「平凡」的前半生。突出強調了西洞庭湖近年修復生態系統、退耕還溼取得的成果。
本月中旬,《黑鸛小西的一天》將在騰訊視頻、西瓜視頻、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抖音、芒果tv等平臺投放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