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隸屬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縣域面積4441.22平方公裡。 桃源縣域為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段,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截至2018年末,桃源縣戶籍總人口為96.8692萬人。截至2019年,桃源縣轄2個街道、23個鎮、4個鄉, 縣政府駐漳江街道。
春秋戰國時期,桃源地域屬楚國洞庭郡(洞庭郡郡治位於今桃源縣青林回維鄉黃楚村的採菱城遺址)。秦朝時,屬黔中郡。西漢時,為臨沅縣的一部分。東漢建武二十六年(50年),從臨沅縣析出,置沅南縣,隸屬武陵郡。縣治設於武陵縣治西南70裡的古城山(今鼎城區長茅嶺鄉),漢殤帝延平一年(106年)遷至潯陽坪(今漳江鎮潯陽坪村)。
宋太祖乾德一年(963年),析武陵縣,按轉運使張詠的建議,以其地有桃花源而置桃源縣。縣治由沅水南岸遷至沅水北岸(今漳江街道) ,隸屬朗州。1988年4月,常德地區改為湖南省地級市,實行市領導縣制,桃源屬其轄。
桃源縣域屬湘贛丘陵的一部分,處於湘西山地向洞庭湖濱湖平原的過渡帶上,為雪峰、武陵兩大山系支脈夾峙,形成三面環山,由南部和西北部山地向中部及東部傾斜,呈「C」字形不完整的山間丘陵盆地。地勢西峻東緩,南北高、中間低。從山地、丘陵到平原的過渡中有梯級降低現象,在100~200米、300~400米、500~700 米、800~ 1000米四級間常見陡坡過渡形式,呈明顯的梯級遞低地形。
桃源縣域地處沅水中下遊,沅水幹流自西南至東北橫貫全境,縣內段長99公裡,落差15米多,年平均流量2080立方米/秒,相應逕流量655億立方米。自沅陵與桃源交界處(界首)至馬石鄉凌津灘屬中遊,河道平均比降0.35‰;凌津灘以下屬下遊,平均比降0.185‰桃源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48條,均匯入沅水,構成樹枝狀輻聚式水系。
桃源縣域為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地段,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冷熱四季分明,乾濕兩季明顯,春多寒潮陰菇,夏多暴雨高溫,伏秋易旱,冬少嚴寒。多年平均氣溫為16.5℃。年平均氣溫分布除南部和西北部山區低於16℃之外,其餘均在16.0~16.5℃之間。縣域位於雪峰山北端以安化縣為中心的多雨區邊緣,雨量由南向北遞減。年平均降水量為1437毫米。
桃源縣內有石煤、油頁巖、鐵、釩、銅、鉛、鋅、銅一多金屬、白鎢、銻、秉、金、黃鐵礦、重晶石、碘、石膏、鈾(醉鈾礦)、金剛石、瑪瑙、含鉀巖石、桃花巖(大理石,能潤士等20多種礦產,共有礦床、礦點、礦化點102處,其中中型礦床3處、小璽礦床6處、礦點61處、礦化點32處,此外還有溫泉、石灰巖、白雲巖、粘土(陶土)等。
桃源縣植物資源主要科屬有:殼鬥科的栲屬、青岡櫟屬、櫟屬、板慄屬、石櫟屬計29種;樟科的潤楠屬、楨楠屬、檫木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等29種;山茶科的厚皮香屬、茶屬、石筆木屬等13種;杜英科的杜英屬3種;薔薇科的石楠屬、花楸屬、櫻屬等26種。
蝶形花科的香槐屬、黃檀屬、皂夾屬、紅豆樹屬等15種;胡桃科的胡桃屬、山核桃屬、青錢柳屬等7種;榆科的榆屬、櫸樹屬、樸樹屬、青檀屬等7種;槭樹科10種;椴樹科的椴樹屬等5種;山茱萸科的徠木屬、四照花屬等8種;金縷梅科6種;樺木科3種。
裸子植物的松、杉、柏科。以上區系成分構成植被的骨幹。石灰巖植被區系有較多的榆科、桑科、馬桑科、馬錢科、山茱萸科、芸香科、大戟科、木犀科植物。華中區系的中國特產種杜仲、猴板慄、香果樹、湖南山核桃、鞘柄木、小楝木、包石櫟、武岡白蘭花亦常見於縣內山地。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雖是虛構,但實有其地,它就位於湖南省桃源縣。桃花源南臨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滕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臺牌坊裝點,宛若仙境。這裡每年的3月28日舉辦桃花節,推出各種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動,如果你此時去桃花源,將會留下浪漫的回憶。
湖南省常德桃花源旅遊區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裡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裡。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臺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
夷望溪位於桃源境內興隆街鄉上遊八公裡處。夷望溪流域群山環抱,林木蔥鬱,匯入沅江處有水心寨主峰屹立江中,將夷望溪一劈為二,溪水自兩側環繞注入沅江。此處巍巍青山,倒映溪中,山水相映,賽似灕江。夷望溪,亦稱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聽起來,似乎又是一道被世間所遺忘的山間流水。的確,這幾乎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個靜宓與神秘的地方。
湖南桃源沅水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湖南省桃源縣城東南方向,距離縣城約15公裡,面積751.79公頃,屬沅江的一段,以維護溼地生態系統平衡、保護溼地功能和溼地生物多樣性為前提和基礎,以開展生態旅遊為導向,充分利用溼地公園生態旅遊資源,合理布局適度開發建設,為人們提供旅遊度假、科普宣教和文化娛樂,充分發揮其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最終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桃源縣南部,地處雪峰山脈的東麓、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1o07'20''~111o29'20'',北緯28o30'40''~28o39'47''之間。保護區東西長36.0km,南北寬16.5km,東與常德市鼎城區相連,南與益陽市安化縣接壤,西鄰桃源縣太平鋪鄉,北與桃源縣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相望。
桃源山面積約2.5平方公裡,是道教的聖地,文化的中心。從西晉到晚明,以桃源山為主的名勝古蹟,代有聲名。西晉末葉桃源山上始建桃源觀,中唐逐漸擴大,到北宋而稱極盛。這裡有瀟湘一閣的水府閣,江南一宮的桃川宮,華夏一院的天寧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