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從懷化火車站出來,無意中看到「桃花源」的旅遊廣告,不過宣傳地不是常德 而是重慶酉陽,當時我就被驚訝到了,在我的印象中深深以為只有常德一個桃花源,突然又冒出一個酉陽桃花源,著實讓人一驚,也只好怪自己不僅頭髮短 見識更短。一千六百年前,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桃花源記》,留下了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個「桃花源」,到底誰才是桃花源真正的原型地。
1998年,直轄後的重慶大力發展旅遊業,神秘的酉陽漸漸掀開了面紗,成為武陵山區新興的旅遊目的地。1999年,原酉陽石油公司的油庫,大酉洞重見天日,並正式更名為酉陽桃花源景區,從2005到2012年,酉陽桃花源景區實現了從1A到5A的跳躍式發展。
總得來說酉陽桃花源風景還是不錯的,在重慶大哥的扶持下,知名度獲得顯著提高,還一度被廣泛認為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原型地,景區由世外桃源、伏羲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和二酉山組成。
說到二酉山又和懷化的二酉山同名,學富五車,書通二酉便出自懷化沅陵二酉山。好吧!跑題了。
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區位於桃源縣西南15公裡處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區約34公裡,總面積約為157.55平方公裡,有桃源山、桃源觀、桃花山、桃川宮、五柳湖等各類景點近70餘處。
公元前2000年善卷先生途經桃花源
公元48年擂茶在桃花源出現
晉代「桃源觀」在桃花源建立
南北朝初宋二年(公園421年)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用浪漫主義手筆寫下《桃花源記》,一個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自問世以後便名聲大起
公元807年唐代劉禹錫在桃花源題《桃源佳致》並刻碑
唐宋以來,王維、孟浩然、韓愈、李白、王安石、杜牧、陸遊、蘇軾、朱熹等各路文藝大V給桃花源留下詩文墨跡
公元963年宋朝正式命名桃源縣
宋徽宗御筆親賜「桃川萬壽宮」匾額
1995年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桃花源,在考察了桃花源的人文景觀歷史之後,認定:「這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並題詞留念。
參考《桃花源記》我們來分析一下兩地誰更接近,詩中說:「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常德古稱武陵,且有沅江可捕魚。酉陽只是地理位置屬於武陵山脈腹地,似乎沒有大江大河可捕魚。
詩中說:「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常德桃花源有秦溪可乘船而行,酉陽桃花源的潭水中也有船不過不能稱之為溪,且不能遠行。
詩中說:「山有小口…初極狹…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常德桃花源古洞符合,酉陽洞口太大且深長。
從歷史文化和詩中描述,不難看出常德似乎更有說服力,拋開歷史不談,就風景來說酉陽桃花源還是值得一去的,坐落在天坑之中有種與世隔絕的味道。
其實不論是否真假桃花源,對於我們來講只要風景美,服務跟得上,都還是可以接受的,相信除了這兩個「桃花源」之外,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