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美國一直對我國進行打壓,對我國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制裁。不僅限制了我國的元器件等出口,還在國際的市場上對中國進行詆毀,給我國的一些科技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就像美國對我國中興實施禁令,這一禁令的實施讓中興缺少了必要的元器件等,因此,中興一度陷入停擺狀態。
近日,美國又對華為實施禁令,還在國際市場對華為公司公開詆毀,導致華為在海外市場得到的損失不小,在海外的銷量直線下滑,以至於5g商業合同數量也在減少。但好在華為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得到了海外各國的認可,也贏得了市場。
自華為被制裁之後,中國另一家高科技企業也受到了斷供的威脅,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浪潮集團。近日,浪潮集團被英特爾暫停供應CPU,也是讓很多人繃緊了神經,非常緊張。在這之前,美國曾透露了一個包括20家公司有所謂軍方背景的清單,那裡就明確顯示著有華為和浪潮兩個集團,這不禁讓業內人猜測,這次的斷供極可能與那個新的清單有關。
除了上述提到的20個公司企業的清單,還有30多家企業,高校以及機構被列入了美國的實體清單,在這清單裡,美國已經對哈工大和哈工程進行matlab軟體的斷供。在這些結構中,除了高科技行業,也有一些敏感材料,這次的打壓不僅僅在技術上對中國的科技類企業斷供連設備上也是。華為已經不是特例了,在未來會有很多企業被打壓,美國的行動不僅僅止步於此。
就在2019年的六月份,美國商務部早已瞄準了我國的高性能計算領域,其中包括科曙光在內的五家科技公司。中科曙光主要是研發超級計算機,通過生產通用伺服器和儲存設備,但其公司一直向英格爾採購晶片,這樣的採購途徑也受到了管制。
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呢?面對著美國對中國企業不斷打壓的情況,國內動作也非常頻繁,出臺了不靠譜實體清單,該清單就是主要針對那些沒有契約精神,並且隨意斷供的美國企業,就在今年還正式出臺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其目的就是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對相關斷供的美國企業也起到了一個約束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提出要對美國相關的企業同樣進行打壓,實施權限限制,其中就有倪光南院士,他多次提到要針對美方對華為晶片的限制,我們也可以對高通和蘋果等美國公司採取反制裁限制,眾所周知,溝通和蘋果這兩家公司在我國的佔有很高市場份額,若對兩家公司進行限制,會非常有效。
談到如何限制是會有不少的網友提出質疑:就是如果不買高通晶片,那麼我國引以為豪的國產手機商該何去何從呢?像我國的小米、oppo、vivo,甚至是華為製造商,製造手機都離不開高通晶片。還有就是蘋果,蘋果在中國有著大量的用戶,還有相關的生產基地,解決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若我國對蘋果進行限制,這樣會對整個產業鏈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就是說,若我國為了美國打壓華為進行報復,限制蘋果和高通公司,那麼我國會導致造成雙輸的局面。
即使這樣,我國也不能像美國那樣去採取惡劣手段,毫不講理的去打壓別人,但自然我們不會任人宰割,坐以待斃,在今年的7月1日,我國已經開始實行新規,這可能就是我國反制裁的第一步,受到影響的對象就是美國的蘋果公司。
從今年的7月1日起,蘋果公司必須強制性暫停appstore上數以千計的手機遊戲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