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房不租,三友不交」是指啥?古人這樣說有道理嗎?

2020-12-20 古言文化

最近因為家裡買了新房子,前幾天一家人剛搬進去。之前的老房子因為家裡的老人也捨不得賣掉,所以就想著先租出去。便讓周邊的鄰居幫忙詢問身邊有沒有人想要租房子的。

鄰居王阿姨是個熱心腸的人,十分爽快說道:「包在我身上」,還講了一些出租房子的注意事項。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三房不租,三友不交」。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為什麼會這麼說?

三房不租

這句話的意思是:遇到這三種人,房子是不能出租的,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1、老年人

人在到了一定年紀後,身體各項機能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再加上又是一個人獨居。所以會導致在生活中出現很多不便。

首先就是老人行動遲緩,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傷亡事故。比如下樓梯跌落,或者在使用煤氣時燙傷。這都是十分危險的,會給房東帶來很多困擾。

其次,子女不能陪伴在身邊,所以老人很容易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因為缺乏交流而變得性格病態,急躁,生硬。甚至有很多老人還會變得孤獨抑鬱。

所以,房子還是要儘量避免租給老人,這也是為了老人的身體以及身心健康考慮。

2、離過婚的女人

我們都知道,古人向來都十分看重女性的貞潔問題。離過婚的女人在他們眼裡,一般都不是什么正經女人。所以,這類女人很有可能會經常跟各種各樣的男人廝混在一起。

而且她們單身一人,很多事情可能需要別人的幫助。這就會導致他們會經常帶很多男人回家,甚至每次都會帶不同的男人回家。這會給房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還有其他姑娘一起合租的話,那就更麻煩了。肯定會遭到投訴,每天處理這樣的事情,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所以,房子最好還是不要租給離過婚的單身女子。

3、陌生人

古時候還不像現在這麼先進,沒有身份證這種東西。所以對於外地來的陌生人,無法獲知到他的個人信息。不知道是好人還是賴皮。

當然如果是老實憨厚的百姓,那肯定沒有問題,但萬一是一個成天在外酗酒,沒事找事的人。如果你將房子租給他,說不定哪天就把你的房子掀翻了。

當然這在現如今是不存在了。但在古代,在沒有弄清楚陌生人的真實身份之前,是一定不可以將房子出租給他的。

三友不交

這三種朋友是萬萬不可交的,否則最終受傷的還是你自己。

1、自私自利之友

古人認為,君子是從不會要求他人怎麼怎麼樣的,他們只會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而小人則不同,他們喜歡從身邊人身上找問題,從不檢討自己的不足。在他們看來,自己永遠都是那個最正確的人。

雖說他們出了問題總是想著別人,但做事的時候卻只想自己。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面前,他們會變得異常的敏感,可以為此付出一切。

長時間與這樣的人待在一起,說不定哪天被算計了都還被蒙在鼓裡。你的善良在他們眼裡就是愚蠢。所以,這種朋友一定不能交。

2、自負驕傲之友

自負驕傲的人只能用三個詞語來形容:有錯不知、有錯不認、有錯不改。在他們眼中,自己永遠是最正確的那個。就算是真的錯了,他們也不會承認錯誤,這其實就是虛榮心在作怪,打腫臉充胖子。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害怕承擔錯誤所帶來的後果與責任。這也反映出自負驕傲的人,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懦弱膽怯,自私的。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要儘快遠離。否則,他們會拉著你一起,一點一點瓦解你的野心與抱負,這是十分可怕的。

3、吃喝嫖賭之友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四大惡行的根源其實就是人對於金錢的不正當欲望。他們為了能夠得到金錢,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就算是最終家破人亡,也一定要滿足自己心理上的欲望。

最終的結果不必多說,我們也一定知道。滋生病禍、聲名狼藉,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一無所有。所以,如果你與這樣的人為友,是一定會受到連累的,甚至會受到法律的審判。

所以,千萬不要與這類人打交道,不僅自己的生活會被打亂,甚至會成為他們的擋箭牌,到時候就算你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

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古人的這句「三房不租,三友不交」就算是放在今天,也仍舊適用。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每天都會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究竟是君子還是小人,可能就在一剎那間。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心胸坦蕩,小人經常憂鬱不安,因為他們心中時常有鬼,所以永遠惴惴不安。就像我們常說的「寧與君子為敵,莫與小人為友」。

所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遇到那個風雨兼程,都願意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給你鼓勵,助你成功的人!

相關焦點

  • 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讓人深思!
    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人情關係中,親戚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親戚關係有親疏之分,此前就有這麼一種親戚屬於不討好的類型,那就是親家。為此還產生了一句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這句話啥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
  • 農村俗語「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具體指啥,在理?
    文/豬友巴巴俗語「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具體指啥,有道理嗎?眼下,夏日來臨,農忙時節已過,農村有回歸到了寧靜,不過,盛夏的炎熱,也讓更多的鄉親走到了街頭,農村閒聊嘮嗑的多了,樹蔭下乘涼的老人和孩子也更多了!在農村,俗話說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的確,有人生活的地方也少不了俗語的相隨,這些流傳在農村的語句,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農民成長,而「五裡不同俗」,俗語有包羅萬象,尤其是,這一句,「宅有五實人富貴,家有三樣將敗亡」,讓人記憶尤新,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 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農村人文化不高,但這句俗語說的對
    所以說農村人好還是不好都是片面的,因為任何地方都有善良或是邪惡之人。農村的大多數人學歷都不太高,甚至有很多沒有讀過書,不認字。人窮不交三友有的人窮了一輩子,有的人卻只是窮了一陣子。第一種,就是消極負面之人不能交!
  • 在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人有五不娶」指的是哪五種,有啥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人有五不娶」指的是哪五種,有啥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的時間久,就會覺得農村的生活也是很有味道的。閒的沒事的時候可以聽聽老人說一些以前的事情,以前的生活是怎麼過,為什麼她們現在她們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特別是農村裡的一些俗語,很多人對他們都非常好奇。為什麼那麼簡單的一句話,會包含著很多的道理。所以,我們國家的文化是非常悠久的。
  • 農村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婿同睡女兒房,不是家敗就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淺顯易懂,「慶生」也就是指慶祝生日。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了,就喜歡叫上好朋友一起去酒店吃一頓,然後晚上還要去KTV玩耍一番。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為此,在農村地區也流傳著許多俗語,比如「寧丟錢財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說即便不要萬貫家財,房屋也要向南,這是考慮到天氣原因。當然了,關於房屋建造的俗語不再少數,比如「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僅僅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是說我們的門前有墳地或者房子後方有水,就會出現家敗人散子不歸的現象。
  • 俗語「青頭蘿蔔獨頭蒜,抬頭女人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諺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雖然很多都只是口口相傳,在書本上很難找到,但卻有很強的生命力,通過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傳承至今。到現在,農村依然有不少老人都能脫口而出幾句俗語,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卻蘊含著不少道理。筆者在農村老家,就經常聽有人說這樣一句俗語「青頭蘿蔔獨頭蒜,抬頭女人低頭漢」,被人用來評價一些人。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老話說得好,人生就像碗!不論是粗茶淡飯還是山珍海味,都得容納。其實文化何嘗不是如此,自古及今,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高雅的經典之作,既源於現實生活,但又高於生活。
  •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古人說得有理嗎
    了解完節日後,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中秋這一天如果烏雲遮住了月亮,來年元宵節這一天就會下雪。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天氣總結出的俗語有很多,像「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所以說,總結出上述的俗語並不稀奇。在古代,人們沒有儀器,更不懂得什麼高科技,只能靠著生活來總結經驗。因為長期觀察天象,所以會根據天象做出一些判斷。天氣存在韻律關係,什麼叫韻律呢?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後半句更經典,古人房屋選址有道理嗎?
    有些人常常認為,生意或者生活過得順利與否,和風水有很大關係,有時候家裡的某個東西擺放的位置不對,都可能壞了風水、擋了財運。有一句很經典的俗語叫:「門前墳,房後水」,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那就是:房子的前面有一座墳,房屋的後面有河流或者水塘。
  • 俗語:「人睡三寸,壽如長生」,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雖然俗語很少見於書本但其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除了其本身的趣味性以外,還帶有深刻的道理經常給人以啟發,雖然很多俗語帶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但仍不排除大多數的俗語是積極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加以區分,畢竟封建糟粕在如今是完全背離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和科學規律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人睡三寸,壽如長生」以及他的後半句到底什麼意思?有沒有過時呢?
  • 農村老輩人留下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輩人留下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愛說這句老話的人,估計是廣西的農村老人,要誰家女婿回來上了床,非得被議論好幾天,這話的意思就是女婿回娘家,不能和媳婦同房,在廣西,不僅僅是女婿,只要是客人,都不給男女同房,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寧可給人停喪,不要來人成雙」,足以看出農村地區一些傳統觀念之深。這樣的觀念到底好不好呢?
  • 俗語:「少不入廣,老不入川」啥意思?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文/小田在我國農村,目前依然流傳著一些民間諺語。這些諺語聽起來基本都很簡短,但經過當地老農民的講解後,其中所蘊藏的道理卻是讓人折服的。就好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少不入廣,老不入川」,字數看上去很短,但其中的意思你了解多少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少不入廣廣東省,簡稱為「粵」,從古至今,廣東就是我國沿海前沿城市,開放程度比北方城市要領先很多。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像這種有關房屋風水禁忌的現象較常見,比如樹木不能對著大門,墓碑只能向著山尖等。在房子上的講究更是五花八門,所以從房子上誕生的俗語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樹夾房,房夾堂,不敗人也亡」,諸如此類的俗語,曾一度成為農村老人生活的信條。今天分享另一句有關房子的俗語是「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又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是否與「風水」問題有關係?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冬季來臨,天氣也變得愈來愈冷。過去農村的冬季,是全年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也終於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稍微地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