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卿先生的孩子在出生後第三天被抱去洗澡時,因護士操作不慎被燙傷。醫院最初承諾承擔所有治療費用,但當卿先生將孩子轉到外地治療時,醫院拒絕履行承諾,稱孩子的傷疤會自行逐漸恢復,不必去上海進行修復。它只願意承擔在本院的治療費用。
嬰兒只有三天大,由於護士操作不當被燙傷
孩子出生3天後,在婦產醫院被護士燙傷。
「這天,孩子出生三天後,護士在給他洗澡時燙傷了他。」回憶起孩子受傷的原因,卿先生仍然心疼氣憤,「護士先是把孩子放進水池,然後開始調整水溫。」
對於三天前出生的嬰兒,皮膚嬌嫩脆弱,水溫過高的刺激直接導致大面積燙傷,而護士不負責的手術則加重了孩子的傷害。」燙傷後,醫院沒有處理。護士把嬰兒包好,直接送回產房,還不讓我們進去。」
卿先生說,「現在孩子是三度燙傷,疤痕增生特別嚴重。如果是疤痕攣縮,會影響孩子手臂的運動和發育。」
當被問及醫院是否邀請相關專家對孩子的傷情進行評估時,卿先生無奈地說沒有。
醫院方面已經承諾負責,後來又說沒必要拒絕報銷治療
卿先生說,一開始,醫院還承諾承擔所有治療費用。」醫院還給我們寫了一份承諾書,說他們對醫院的錯誤負責,後續治療的所有醫療費用將由他們承擔。」
起初,婦產醫院確實兌現了承諾。卿先生說,醫院已經報銷了孩子第一次去外地的所有治療費用,佔了10多萬元。
「目前,兒童正在接受雷射治療。雷射只能說是減輕疤痕。當地唯一的雷射設備在青醫附屬醫院,但青醫附屬醫院表示,8歲以下的兒童不會使用。」於是,為了徹底治癒孩子,不留後遺症,青先生帶孩子去上海治療。
但當卿先生將孩子轉到上海接受常規治療時,醫院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卿先生說自己看病的費用都是自己付的。」我們在上海完成了第三次治療。現在我們一個月去一次,每次約2萬元。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裡,我們每個月都要去,然後抗疤痕藥一個月就要2000元左右。」
卿先生試圖向婦產醫院索要後續治療費用,但遭到拒絕。醫院:疤痕可以自愈,你們所做的除疤治療毫無意義!
對此,醫院院長表示,「我們專家委員會已經進行了鑑定,目前兒童的情況可以治療。我們也和上海的專家進行了溝通,現在專家的意見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一直在盡最大努力支持父母的治療。這起事件發生後,醫院已經支付了近20萬醫療費用,一直沒有被逃避。醫院將一如既往地積極配合家長。」
雖然醫院的考慮是合理的,但正是因為醫院護士操作不當,孩子燙傷才是第一位的。孩子是多麼脆弱,他未來的生命太長太長了。家長不願意給孩子留後遺症,孩子將來有什麼風險,這是可以理解的。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希望醫院能與家長做好溝通,保證孩子的後續治療。」
律師:如果疤痕影響到未來的生活,醫院應該承擔修復費用
曾有嬰兒在醫院被燙傷的先例,家庭成員與醫院之間發生過糾紛和矛盾。
不久前,張女士的女兒出生不到30小時。在被醫護人員帶去洗澡的過程中,由於電壓不穩定,水溫突然升高,不幸被燙傷。
即使張女士女兒的燙傷逐漸治好,寶寶在疤痕脫落後仍留下許多色素不均的痕跡。這種痕跡可能慢慢消失,也可能伴隨一生。
之後,根據涉案醫院的相關賠償規定,除了已提前支付的治療期間3萬元費用外,常女士還需要支付2萬元左右。但是,孩子的家人並不認可這一方案,並提出賠償71萬餘元。據悉,涉案醫院與孩子親屬因賠償問題無法達成協議,雙方很可能會走訴訟之路維權。
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趙先生認為,「從法律角度看,嬰兒的傷害是醫院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因此醫院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但醫院只應對與自身有因果關係的損害後果負責錯誤。」
趙先生還表示,如果寶寶在這起事件中在她身上留下了嚴重的疤痕,影響她今後的正常生活,醫院應該承擔疤痕修復的相關費用。然而,由於嬰兒的特殊體質不同於成人,不需要藥物,疤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癒合,因此很難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疤痕切除手術。
「如果醫患雙方在相關賠償和賠償費用上陷入僵局,我建議雙方保持冷靜和克制,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趙先生說,由於民事司法的目的和意義是解決糾紛、制止糾紛,如果醫患雙方不能通過友好協商解決糾紛,那麼訴訟是最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