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不識字母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潮繡工藝師憂心...

2020-12-23 大洋網


劉楚鈿在介紹她的作品。

人物簡介:劉楚鈿,女,1965年3月生,珠海市潮繡工藝師。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先後花了14年繡出長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書籍作品。她既是工藝大師又是文化傳播者,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為潮繡技藝的發揚光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大洋網訊 今年52歲劉楚鈿,視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從五歲開始學刺繡,天天與針線打交道的她,今年至今卻沒捏過針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如果不戴老花鏡,根本無法下針,現在不得不慢慢退出一生鍾愛的刺繡」,劉楚鈿有些遺憾地說,而更讓她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她以及一些前輩陸續淡出,潮繡真的開始要後繼無人了。

一個「W」就要繡半小時

劉楚鈿是潮州人,50年前,潮州很多家庭婦女都會刺繡,她家也不例外,自幼便受家庭薰陶,5歲起跟著母親和姑嬸們學刺繡,後跟隨當代潮繡大師林智成先生學藝。出師後,她幾十年熱衷潮繡孜孜不倦,是潮繡工藝的重要傳人之一,目前定居珠海。

眼見潮繡日漸式微,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這一傳統工藝的關注,2003年,她決定用潮繡技藝繡一幅「老外能看懂」的書籍作品。為此,劉楚鈿整整花了四年時間,每天在自家窗前的繡榻上平均工作近10個小時,最終一幅長達84米、寬0.33米的英文版書籍在2007年呈現於世人的面前。

劉楚鈿說,她自己根本不懂英文,此前甚至連英文字母都不認識。她說在繡英文時,最怕的是繡字母W,因為花體W字母面積大、花樣多,繡一個W字母起碼需要半個小時,一天自己最多只能繡30個字母。

劉楚鈿介紹,這卷英文版書籍作品繡在了一種叫做雙宮綢的絲綢布料上,這種布料就是古代皇帝頒布詔書的綢緞,如果保護得當,可以保存上千年。但是在這種布料上刺繡難度比別的布料大得多,稍有疏忽,字跡變形,整張作品就會報廢。一般的刺繡師傅根本不敢選擇在這種綢緞上刺繡,「我用雙宮綢,一是想證明自己的功力,二是要證明潮繡,不輸給蜀繡、湘繡和蘇繡」。

6000多篆體字繡了10年

實際上,早在該書籍作品英文版刺繡問世之前,劉楚鈿已花了十年時間潛心繡了一幅長60米、寬0.33米的中文版絲綢緞子。作品問世之後,讓眾多書法大家和刺繡技師驚嘆的是,該作品同時包含鸞鳳形、麒麟形等32種篆體書法。

為什麼60米長的中文作品遠比84米長的英文作品耗時多得多?

劉楚鈿說,這幅絲綢緞子完工後非常壯觀,一部6000多字的書籍作品用了鸞鳳形、麒麟形、蝌蚪形、蟠龍形等32種篆體書法,每個字針腳細密,象形寫意,惟妙惟肖,給觀者帶來賞心悅目的審美感受。

「最難的是繡鸞鳳、麒麟、蟠龍這些吉祥動物,印版時小得都看不清,但卻要繡出來栩栩如生」,劉楚鈿笑著說,「它們的眼睛、尾巴都要繡活」。一個普通的中文字要繡上250針至1000針,而麒麟形等複雜的篆體文字,幾乎每個字都在2500針以上,一天下來也繡不了幾個字。

1993年,她突發奇想決定用32種篆體書法繡一幅長卷作品,這個奇異的想法一開始就得到家人的支持。為此,她整整十年,心無旁騖,幾乎是每天從早上8點一直繡到晚上11點多,最終中英文版兩幅作品均成功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除了吃飯、睡覺等,這兩幅作品耗去了她14年光陰裡的絕大部分時間,為了讓她能專心刺繡,丈夫將家務活全包攬下來了。

劉楚鈿與她的作品合影。

視力漸差放棄繡梵文版

在中英文版長卷相繼完成後,她原本還計劃繡一幅近100米長的的梵文作品。為此,她和丈夫花了幾年的努力,終於找到梵文的完整版。劉楚鈿說,本來這個「梵文版」是自己潮繡工藝生涯中最後一個大心願,也打算作為自己的收官之作,繡完後就封針再不繡了。

可惜,因為40餘年潛心刺繡,視力開始衰退,劉楚鈿從去年下半年起,如果不戴老花鏡,她根本沒辦法下針。實際上,幾十年針不離手的她,從今年開始再也沒有繡一幅作品,「不得不開始逐漸退出自己鍾愛一生的刺繡技藝」,劉楚鈿聲音有些顫抖地說。

劉楚鈿說,如果再繡這樣一幅長卷,肯定力不從心,「我不可能保證成功,所以只好放棄繡這幅作品,本來我版都印好了,這也是我刺繡生涯中的一大遺憾」。

憂心潮繡「後繼無人」

雖然,劉楚鈿一次次用驚人的毅力繡出一幅幅驚豔世界的作品,呼喚世界關注潮繡,但如今潮繡還是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對此,她憂心忡忡地說,「現在在我老家潮州,從事潮繡的藝人估計只有幾十人了,其中具備精品創作水平的繡師更是少之又少。她們平均年齡都有50來歲,最大的70歲,最小的也已40多歲」。

基本上,如果視力開始下降,50多歲的繡工便慢慢退出,再過幾年,更沒幾個人堅持繡了。劉楚鈿說,年輕人不願學習刺繡,很大原因是這行業越來越不景氣,現在想以此為生十分困難,刺繡市場越來越窄,書畫家畫一幅畫只要幾天,繡一幅畫要好幾個月,甚至上年。「我十年前還開過店,但是賣作品的錢都不夠付鋪租,後來不得不關閉了店面。」

劉楚鈿說,年輕人現在就算沒上大學,隨便找個工作可能都比刺繡賺的錢多,因此現在根本沒有年輕人願意做這「苦活」。劉楚鈿撫摸著一幅她繡的《花開富貴》圖語氣沉重地說,「原來打算收幾個聾啞孩子為徒,作為一項生存本領教給她們,但這行業現在發展得太艱難了,學了也未必能養得好自己,於是只好作罷」。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相關焦點

  • 沒學過英語 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如果不戴老花鏡,根本無法下針,現在不得不慢慢退出一生鍾愛的刺繡。」劉楚鈿有些遺憾地說,而更讓她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年紀大的繡工陸續淡出,潮繡真的後繼乏人了。  劉楚鈿:女,1965年3月生,珠海市潮繡工藝師、師從潮繡大師林智成。
  • 68米英文潮繡《金剛經》問世
    劉楚細向記者展示還沒裝裱完成的作品佛教在線廣東訊 2007年12月5日下午,劉楚鈿終於繡完了她英文版《金剛經》的最後一針。這件長68米的《金剛經》據悉為全國甚至世界唯一的手繡英文版佛經長卷,花費了這位潮繡傳人4年時間,只為喚醒人們對潮繡這門日益式微傳統工藝的關注。
  • 學會一種花紋就能繡出全部英文字母,字母刺繡教程來了
    前幾個星期,魔都這邊真的是很熱啊,小桃如果不連夜開空調,真心是熱得睡不著。好不容易挨到了這周,氣溫仿佛是微微的降下來點兒,讓小桃有了喘氣的機會,猛吸一口氣,嗯?所用針法:輪廓繡、雛菊繡、結粒繡這篇教程沒有繡圖,因為…我怎麼知道你的親愛的叫什麼名字(ì _ í),小桃挑選了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字母,其他字母的刺繡手法和注意點都有講到的,所以,這又是一篇乾貨滿滿的刺繡教程。在刺繡字母之前,小桃先具體講解所用的花邊刺繡。
  • 2013中國夢踐行者致敬辭
    2013中國夢踐行者——曲格平、馮侖、雷軍、鬱亮、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代表:康冰)、李冰冰、郭敬明、梅葆玖(代表:胡文閣)、快遞員(代表:順豐快遞員秦永輝),在沃爾沃2013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現場接受了致敬。中國夢踐行者 曲格平
  • 潮州木雕、潮繡、手拉壺……白雲機場將舉辦潮州文化藝術展
    潮汕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白雲機場作為國內三大航空樞紐之一,是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此次特邀潮州非遺項目新老藝人,共同舉辦潮州文化專題藝術展,旨在通過機場這一窗口平臺,向來自全球的廣大旅客展示嶺南特色文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東風來 潮繡之鄉獲3000萬元授信 信心滿 手拉壺第一村要建文化小鎮...
    迎來發展機遇 潮繡合作社成立在即 我國有四大名繡:潮繡、蜀繡、蘇繡、湘繡,其中潮繡因繡藝精美細緻,畫面浮凸似雕,色彩富麗堂皇聞名於世。 潮州市湘橋區橋東街道臥石村被譽為「潮繡之鄉」,潮繡在這裡已經傳承了300多年。村支書丁鵬歆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潮繡曾興起一時,村裡有五六百人從事潮繡及相關行業。後來由於周期較長,成本較高,潮繡市場開始萎縮,繡工紛紛改行,「目前全村3500人,潮繡從業者近百人,近兩年出現了一些回流。」
  • 花兩年時間 用一萬米繡線繡出黃庭堅書法作品...
    眼前這幅長卷有9米多長,黑的字,紅的章,它看似由毛筆書寫,其實是12月初剛剛裝裱好的苗繡版黃庭堅書法作品《砥柱銘卷》,它是由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傳承人李紹玉繡制而成。持身清潔,不以諛言以奉於上智;亦不以驕慢以誑於下愚。可告以鄭公之事業者也。或者謂: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喪,若水上之浮漚;既不可以為人之師表,又不可以為人臣之優則。砥柱之文座傍,並得兩師焉。雖然,持砥柱之節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悅,下愚之所畏懼。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節哉?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趙應波 趙勇原標題:彭水這個繡娘好厲害!
  • 【中國夢•踐行者】江桂華:獨具慧眼識病灶 臨床一線「偵察兵」
    【中國夢•踐行者】江桂華:獨具慧眼識病灶 臨床一線「偵察兵」金羊網  作者:黎秋玲  2019-08-05 他認為,好醫生首先要具備良好的醫德,而好的影像科醫生,必須具備精湛的業務,需具備豐富的臨床知識。
  • 【中國夢·踐行者】文化做針線 繡出嶺南美 她推動中國服裝走向世界
    30年來,她以針為筆,以線為墨,「繪」出中國服裝走向世界之路;以廣府文化為靈感,融合繡、雕、畫乃至戲曲元素,「寫」下一封又一封致廣州的「情書」。名剪父親的「叛逆」女兒一心學外語 卻身懷設計天賦鄧兆萍是地道的廣州人,在西關長大。她的父親當年是聞名粵港澳的大裁縫。
  • 41米書法長卷獻禮南大
    ▲捐贈儀式現場5月25日,著名書法家言恭達攜書法長捲走進南大,為賀南京大學110周年華誕送上一份「大禮」——41米書法長卷。在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左健主持的捐贈儀式上,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向南大贈送了其書法作品《南京大學校訓》,以及100冊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紀脊梁——言恭達書推動中國百年歷史進程人物詩抄》長卷,該書法長卷長4100釐米,寬68釐米。
  • 這些顏值逆天的外版書引進時是怎麼copy不走樣的
    左為中文版,右為英文原版。為了保留和封面一樣的手工古樸質感,手繡系列原版特意將書口設計為毛邊效果。而國內常用的毛邊機裁切效果會很生硬,為了保證完美復刻原版,中文版每本書的毛邊,都是由工人手工裁切,以確保觸摸上去是純手工製作的自然感受。中英文版書口毛邊效果對比。上為中文版,下為英文原版。
  • 桂平木樂: 「服裝之鄉」繡出金色夢
    桂平木樂:「服裝之鄉」繡出金色夢      央廣網南寧6月5日報導(通訊員 龍平巖 韋延思 龍勇剛)提起木樂鎮該鎮既是「中國休閒運動服之鄉」,又是「全國農村現代化小城鎮建設試驗鎮」、「廣西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鄉鎮」、「廣西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等。
  • 蜘蛛菜地裡「織出」英文字母
    金山網訊  前天,在丹徒寶堰鎮揚渡村一戶村民的農田裡,一隻蜘蛛織出了呈「五星」放射狀的5組英文字母,讓人嘖嘖稱奇。家住寶堰鎮揚渡村的朱女士介紹,自家門前菜地裡有一隻大蜘蛛,長五六釐米。沒想到前天上午,她丈夫發現門前菜地裡的大蜘蛛織出了5組非常形象的英文字母。朱女士上前仔細一看,蜘蛛織出的英文字母還真是挺標準,尤其是W、Y、V、X、Z、M、K、E、A、I、T等清晰可見,就像在蜘蛛網上面寫下的英語單詞。朱女士說,過往村民均表示從沒看過這樣的奇景。後經了解,這只會寫英文字母的蜘蛛叫橫紋金蛛,屬益蟲,它被有關動物學家稱為「會寫英文的蜘蛛」。
  • 郭春興用英文漢寫書法創錄趙彥春翻譯長卷及書法
    您想看懂英文漢寫書法,請您先看懂上面這三個奇怪的書法:它就是把英文「Be strong china加油中國」寫成類似方塊字的模樣
  • 合——戲韻夢浮生『蓋婭傳說』輕紗漣漪,風華絕代
    蓋婭傳說巴黎時裝周2020年春夏系列大秀「戲韻·夢浮生」在巴黎小皇宮拉開帷幕。本次時裝周以「起」、「承」、「轉」、「合」之「合」為主體並攜北京燕京八絕共獻祖國七十華誕。 合——戲韻夢浮生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均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並逐漸形成了
  • 【我奮鬥 我幸福】幫助新疆「古麗」繡出美麗人生
    新疆日報訊(記者嚴小娟報導)12月20日上午,庫車縣龜茲繡館,烏尊鎮博斯坦村27歲的熱子瓦姑力 · 沙買提和她的5個夥伴坐在繡架前飛針走線,她們正在繡一幅長15米的巨幅作品「絲路山水長卷」。她們都是河南安繡的受益者,正用心繡著自己的美麗人生。  安繡是發源於殷商古都安陽的一種刺繡。
  • 揚州"繡男"汶萊展示亂針繡 揚劇《衣冠風流》殺青
    「千年絲綢路 文化中國繡」  中國刺繡東協傳遞海絲文明  付健介紹,此次東協成立五十周年活動,由汶萊國和東協十國商定發起,地點在汶萊國首都國家會議中心。此次活動中國以「千年絲綢路,文化中國繡」為主題,主辦中國東協中心、中國駐汶萊使館等。  活動現場分兩個場區,一是二十多個國家集合展,一是中國獨立主題展。
  • 【鄉野】去看繡滿英文字母的水上油菜花田
    每年此刻,前往江西婺源、陝西漢中賞花的遊客更是峰擁而至、不計其數,在許多人為買不到一張去婺源的火車票犯愁、又或是去了卻因滿山遍野的遊人而無法盡興欣賞油菜花海之時,你可否會想到,在江蘇泰州興化縣缸顧鄉東旺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卻有著一方與眾不同的水中油菜花田,以溝為河,以水為廊,一垛垛,一條條,或直或拐、或長或短、或條或塊,在天穹之下,既似一張以花為線、繡滿橫七豎八不規則大寫英文字母的明黃色「地毯
  • 13種字體書寫 200米唐詩長卷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用13種字體,創作200米長的書法長卷,即將完成這幅《唐詩三百首》長卷的,是來自平和的一位民間書法家——40多歲的李淵才。目前,他已經寫了260多首唐詩。李淵才說,這些年來,他也曾多次在各級書法比賽中獲獎,但他一直在尋找一種形式,來給自己留個紀念,於是決定創作《唐詩三百首》的書法長卷。  5月初,他專程來到漳州,買了一卷200米長的宣紙,做好準備工作後,立即著手創作。「每天寫5個小時,大約4米多長,速度還算不慢。」李淵才很興奮,照這種速度下去,再過幾天就能全部完工。  「字體各不相同,前後用了13種字體。」
  • 書法長卷曠世巨作:400米抄卷《華嚴經》首展
    展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部長400餘米,共計60餘萬字、81卷的《華嚴經》楷書書法長卷,著名書法家劉正軍先生自2000年3月23日開始,至2006年4月24日創作完成,全程歷時六年零一個月。書寫該長卷光毛筆就用掉了100餘支,僅全部裝裱完成也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可謂鴻篇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