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日蘋果爆料大神郭明琪發了一份最新的報告,說2020年蘋果將會發布五款新的iPhone,這些iPhone將支持毫米波,也就是mmwave和sub6G HZ技術,這意味著今年蘋果終於開始涉足5G,按照郭明琪的分析,蘋果今年將會同時發布兩款支持5G的產品一款是只支持sub6G HZ,另外一款是同時支持sub6G HZ和毫米波mmwave的機型,消息的這個準確性當然要打一個問號,今天我們也不做什麼預測,而是跟大家好好講講什麼叫做毫米波,什麼叫做sub6G HZ
毫米波和Sub6,這兩個詞我們在涉及到5G技術的新聞裡面經常會看到
先說毫米波
顧名思義,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到10毫米之間的電磁波,毫米波對應的頻率是30到300GHZ,這是一種非常高頻率的電磁波,這個也好理解,波長越短一般頻率就會越高,這種高頻率的電磁波,在傳輸信號上速度更快,帶寬容量更大,這個是整個5G技術的核心,就是讓電磁波的頻率再上一個臺階,只不過毫米波可以算是5G整個信號段當中,頻率最高的那個部分
再來說sub6G HZ
顧名思義,就是頻率低於6G HZ的電磁波,毫米波的頻率是30到300G HZ,那sub6顯然比毫米波的頻率要低太多了,所以無論是速度還是帶寬容量,都比毫米波要小很多
全球的5G方案,基本上就分為這兩種
我們國家採用的就是sub6方案,我們國家四大運營商的頻段劃分,除了N79達到了4.9G HZ,其他的頻段基本上都是2到3GHZ左右,所以都小於6G HZ,當然也就都屬於sub6
為何我國不先研究更先進的毫米波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覆蓋面積以及前期的起步成本,sub6的波長更長,所以相對更容易繞過障礙物,因此建設一座基站,sub6的傳輸距離就更遠當然,信號覆蓋的面積也就更大
谷歌做過一個實驗,相同的5G基站的數量採用毫米波部署5G網絡,最多只能夠覆蓋到11.6%的人口,而採用sub6部署5G網絡,則可以覆蓋到57.4%的人口。覆蓋人口更廣,對於5G的起步階段當然是好事,sub6可以讓更多人更快甚至更便宜的享受到5G網絡,像歐盟國家,日本,韓國,印度,阿聯和非洲等等地區5G網絡的起步,採用的也是sub6方案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說美國的運營商中,採用的就是基於28G HZ和39G HZ的頻段,這就是毫米波
為什麼美國採用毫米波?
美國之所以用毫米波來起步,主要是地廣人稀,之前的4G基站的密度就不高,現在5G不如直接一步到位。而我們國家,包括一些亞洲國家,之前4G的覆蓋就很好,現有的4G基站一改造就能夠快速的進入到5G時代,而且sub6因為5G的起步比較快,資費也比較便宜
如果是用毫米波來起步5G,運營商的成本相對就會很高,因為要架設更多的微基站,才能夠保證毫米波的信號能夠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不僅部署的速度相對會比較慢,而且運營商的起步成本,也會相對比較高,運營商的成本高,那當然5G的資費套餐就會更貴,大多數的人都用不起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國家在技術上就會永遠落後
目前來看,sub6和毫米波各有各的好處,在5G的起步初期,它們將會並存很長一段時間,從規劃上來看,2022年我們國家也將進入到毫米波的商用階段,對於我們熟悉的手機來說,高通的5G基帶
比如說驍龍X50,一開始就只支持28GHZ的毫米波頻段,後來發現不行!廣大發展中國家都用sub6,所以後來才加入了對sub6頻段的支持
毫米波可行的話,對於消費者也算是件好事
如果今年有手機廠商推出了支持毫米波的5G手機,對於消費者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我們多了一種5G應用的選擇,如果有的地方有毫米波的試商用的網絡環境,那支持毫米波的手機,當然就可以體驗到這種極速的快感,應該說這是一種超前的選擇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我們知道要等到2022年毫米波在我們國家才會開始商用普及,所以等到那個時候再購買一部支持毫米波的5G手機,肯定相對是一個更划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