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如何訂閱我們?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第一教育」
---✄-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因而除了升學率的硬指標,還需要文化底蘊的涵襯託。
「文化沙龍」是上海西外外國語學校的保留節目,也是師生陶冶性情的場合。以下文字來自西外總校長林敏,闡述了「文化沙龍」和學校「軟實力」之間的關係。
西外總校長林敏
西外學校這幾年一直在做校園的「文化沙龍」,有時會請一些校外的文化達人來分享,但更多的是學校自己的老師,講自己的讀書治學心得,談個人的生活生命感悟。
師生志願參加,一開始人不多,但慢慢地人越聚越多,先是語文,外語老師居多,但現在各學科老師也都有興趣參與,也有學生加入。
以前題目很廣,從「愛情與婚姻」到「大數據時代,」 」 牡丹亭」,「八十年代的大師們」等各種人文,社會,科技發展的主題,這學期是「回望百年中國,重尋教育之魂:民國大師系列講座」。
每一次沙龍,也就是一個多小時,但都是同道者們的精神分享,心靈交匯,收穫滿滿的時間。
每次沙龍活動中,有時有主講者,有時是幾個分享者的對話,但大多數是有熱烈生動的參與討論,有時還會有嚴肅激烈的觀點交鋒,思想碰撞。每次結束時,總讓人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我們的學校,各種日常教學,工作的壓力巨大,教師忙於備課,上課,改作業,早晚自修,晚值班,各種教研活動,大小會議,家校溝通,確實很難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想像,有這么一份「閒情逸志」。
但恰恰是越忙越累雜事越多的校園,越要找一方靜土,能讓師生有一個忘掉眼前的「嘈嘈雜雜」,去尋找一種「超驗」的感覺。也許,這種感覺並不直接產生任何短期的「功利效益」,但我一直堅信「功夫在詩外」。
這些似乎與每天教學不沾邊的「詩和遠方」,讓人覺得「虛無飄緲」。但好老師和好學校如果太「實際實惠」了,各種硬指標都好,就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或由內而生的「氣質」,也會有問題。
因為這確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人文底蘊」,是校園和每個教育人的文化「底色」。也許這「底色」平常是隱性不顯現,但它卻是一個人,一所學校真正的「軟實力」,也是一個人和一所學校的品味,格局的「內在基座」。
* 小編個人微信號:2432274540,對「第一教育」內容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關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驚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