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老話這樣說,「酒好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很多人把這些話奉為圭臬,於是勤勤懇懇的把事情做好,數年之後,眼看身邊人個個升職加薪,能力不如自己的,也成了自己的上司。好像那些能說會道的人總是更受歡迎,更受賞識,也許工作能力業績一般,但他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有效地將自己成就, 貢獻和各種想法表達出來,所以使得他們更容易成功。
這不是說讓大家只練嘴上功夫,不練真本事,但如果做個能把事情做好,又能把話說漂亮的人,不是更好嗎?
如果對你演講特別感興趣,還想快速提升自己的演講力,可以參加21天線上特訓營,一定能真正幫到你提升演講與口才能力。
今天跟大家分享演講的實用臨場應變技巧。
◎上臺緊張,大腦一片空白怎麼辦
①調節心態。追求完美等於完蛋,允許自己犯錯和出醜,不管臺下坐著誰,你只需要走上臺, 把充分準備的內容真誠地表達給聽眾就可以了。
②提高音量。 很多人一緊張,聲音就更低,聲音越低,情緒越低,氛圍越尷尬, 提高音量是能提升演說者自信心的,聲音一高,身體就熱起來,能量一上來, 就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演說者能夠很大程度地緩解壓力, 從而把精神集中在自己所說的內容上。
演講時突然卡殼, 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麼,整個人像失憶一樣站在臺上,這無疑是最尷尬的時候了。這是因為演講者自身缺乏信心、對環境的不熟悉、 對聽眾不適應、過度恐懼等因素導致, 如何避免在演說的時候卡殼、 忘詞呢?
②選擇忽略。當你覺得看著臺上密密麻麻的人會非常緊張,這種緊張導致你嘴巴張不開,沒辦法正常表達時,可以使用緩兵之計,先用虛視的眼神, 暫時「忽略」 臺下的聽眾。
③開場控場。一開口, 就要控場,讓聽眾安靜下來, 保持開場時的氣場, 行雲流水般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毫不遲疑地講到結束。 一旦進入這樣的狀態, 演說獲得成功也就不言而喻。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氣場不要給聽眾帶去壓迫,而是演講者從內心長出來的一份堅定和力量。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演講過程中,其實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都應該目光放在聽眾身上,將自己和聽眾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這樣除了演講者可以更好地傳達演講的中心思想, 還有助於增加聽眾對演講者的信賴感。
那眼睛該看哪裡呢? 是看著聽眾的眼睛, 還是某個定點的地方, 還是沒有方向地環顧四周?
演講者可以先在腦海中對聽眾區域做一個「Z」 字規劃, 目光也按照「Z」 的筆畫順序移動, 在「Z」 字的開始處、 中間處、 結尾處都做停留, 停留時間三到五秒鐘,保持堅定和自信,當眼神走完「Z」 字的時候, 可以看向前排中間的聽眾, 和他們進行眼神交流。目光照顧好聽眾, 演講就成功了一半。
◎氛圍太尷尬怎麼辦?
②和聽眾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