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紫砂名家製作的花盆!韻味十足,平淡又高貴!

2020-12-22 永多翡翠

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其特點是結構緻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 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興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市面上最常見的紫砂製品是紫砂壺,但是您見過紫砂做的花盆嗎?接下來小編整理的一些紫砂名家製作的花盆供您欣賞

顧景舟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可說是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聲譽可比明代的石大彬。其作品特色是,整體造型古樸典雅,形器雄健嚴謹,線條流暢和諧,大雅而深意無窮,散發濃鬱的東方藝術特色,所制之器脫俗樸雅,儀態紛呈,堪稱「集紫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被海內外藝術界專家譽為「壺藝泰鬥」。以下就是顧老先生製作的紫砂花盆,古樸典雅低調大氣

2.徐漢棠

要知道徐漢棠是顧景舟老先生的得意門生,手上的技術自然不錯,他製作的漢棠盆造型汲取了經典紫砂本色,小中見大,小中見巧。脫離了紫砂花盆的粗貨印象,置於案頭或者博古架上,更像是藝術珍品,令人賞心悅目。

3.陳仲美

陳仲美的貢獻在於把瓷器工藝與紫砂工藝和諧地結合起來,創造了"重鏤透雕"的紫砂技術。它創造的古渡花盆很受日本人士的青睞。樣式古雅,刻繪清秀,底部排水利爽,既美觀又實用。

相關焦點

  • 禪意十足的茶室不一般,古樸典雅有韻味,讓喝茶成為一種享受
    禪意十足的茶室不一般,古樸典雅有韻味,讓喝茶成為一種享受高檔花梨實木茶盤樹樁茶具4合1燒水採用優質的花梨木為材料,製作的一款茶盤,手工精雕的紋理非常漂亮大氣。也顯得高檔,讓你待客更有面子。銅香爐香薰爐家用盤香爐純銅茶道檀香做非常精細,純銅典雅高貴,點燃一支香縷縷青煙的感覺似雲中仙。
  • 多肉的花盆如何選,關鍵看這三點
    在種植多肉的時候,選擇一款良好的花盆,有利於多肉的生長。那麼該如何為多肉選擇合適的花盆呢,這要結合花盆的材質、透氣性等多方面來選擇,另外,還可以注重花盆的形狀,接下來就來看看如何挑選多肉花盆吧。因此,大家一定要選擇排水性比較強的花盆。以紫砂材質製作而成的花盆體型較大,可種植多顆多肉植物。在它的底部設有一個寬大的排水孔,能夠排除盆內的多餘積水,避免植物的根系腐爛。盆面以細緻的雕刻花紋裝飾,文雅復古,極具中式禪意,韻味十足。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壺是眾多傳統器型中最為經典的一款,也是最受壺友喜愛的紫砂款式之一。經過不知多少名家大匠錘鍊,可唯是爐火純青了。造型古樸典雅,簡練端莊,此種造型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仿古壺最早由清代名家邵大亨首創,壺體是仿照鼓的造型創作而成,壺身如鼓,並且以此為名。
  • 紫砂史記「三」清中期紫砂 文人紫砂的熱潮
    著重於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欖型為主,為陳鳴遠之後陶藝名家。,擅長製作瓶、碗、碟等日常生活用品。金石家張燕昌評說:「此必百年來精於刻印者……非有數十年寢饋者不能到也。」據光緒《宜興縣誌》記載:德休「百藝極精,凡茗壺、花盆、杯盤及一切書案陳設器具,色色工致,為一時之冠」。
  • 提供親身體驗空間 紫砂工藝廠辦起手工製作體驗區
    日前,在位於崇仁鎮的市紫砂工藝廠內,經過改造的車間裡,一群孩子正在工廠員工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做著紫砂。他們先用木搭子把泥條敲打成泥片,又將泥片圍成身筒,用泥漿接合,再拍打身筒,把底片粘結在身筒上,接著處理口部和粘結細部……一隻簡單的無柄紫砂杯的粗坯就這樣呈現在眼前。
  • 紫砂「竹心」——吳賽春
    1967年生於陶都宜興,八十年代中期從事紫砂壺製作,師承於紫砂工藝廠廠長、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何道洪高徒李志平,奠定其紮實的紫砂手工成型技術。吳老師和壺友互動在大師和各名家指點下,壺藝突飛猛進,自己設計製作的壺型有幾十個品種。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多次獲得獎項,同時受到行家的好評並收藏。
  • 【紫砂盆收藏看年代-附陽羨紫砂實圖】
    而古代尚好之盆除文人把玩使用之外,其餘對他們喜愛有加的便是一些達官貴人了,其中有的古盆甚至成為了國與國之間交往的重要禮品。據記載,清末政治家李鴻章曾將肅親王所賜的一隻烏泥外緣正方盆贈送給了時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因此,當代紫砂界普遍認為,紫砂古盆是古代絕對的奢侈品,它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紫砂工藝的最高水平。
  • 養多肉「有講究」,學一招,「搭配」花盆,萌態十足
    多肉植物如何挑選花盆?多肉植物搭配花盆其實很有講究!花盆搭配的好看可以瞬間提升多肉植物的顏值,讓你的多肉顯得更有檔次。所以,有時候我們買花盆會發現,盆比花還貴!那麼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花盆呢?所以給多肉搭配花盆最好選擇底部有排水孔的。這樣可以幫助多餘的水分排出。保證不論澆多少水都不會積水。②材質透氣多肉植物花盆的材質有很多種。比如:塑料,陶瓷,粗陶,紫砂,紅陶,黑陶,水泥,樹脂等等。粗陶,紅陶,黑陶,紫砂透氣性最好,適合南方雨季比較長的。露養可以用塑料,樹脂,粗陶等等。
  • 紫先生與紫砂名家何忍群老師合作,刻繪和制壺都是一絕!
    紫先生再次來到何忍群老師家裡拜訪,和老師一起喝茶說壺,共敘紫砂,了解紫先生的朋友都知道,紫先生選擇紫砂壺老師的標準和原則,跟何忍群老師的聊天,又一次深深的堅定了我們對紫砂的追求,紫砂的道路還有更多的美好值得我們不懈探索。
  • 紫砂實力派陶刻名家劉華 · 雙耳賞瓶
    作者為紫砂實力派陶刻名家。瓶體以陶刻手法裝飾,書法筆勢內斂,頗含有真書意味。紫砂之名,色紫悅目,溫潤若玉,妙不可言。清人李笠翁在《閒情偶寄》中曰:「茗注莫妙於砂壺,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是人而知之矣」。陶都宜興,紫玉金砂,壺裡乾坤,五百年來,壺事茶情,茗香依然。
  • 不同的花盆和它們各自特點
    中國園林網9月29日消息:人家說美食美器,其實漂亮的花草,配上漂亮的花盆也能加分呢。花盆有很多種,從材質上講有素燒盆,紫砂盆,塑料盆,陶瓷盆……各有各的特點,想要養好花的話,首先要選好、選對盆。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不同的花盆和它們的特點吧。
  • 「鼎裕紫砂」創始人王先進做客《信用中國》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具有收藏價值,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紫砂壺是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令人回味無窮。殊不知,在遠離宜興的山西省平定縣,也有過出產紫砂壺的歷史,只不過在近代就失傳了。
  • 零基礎學茶道——古今紫砂壺名家解讀
    古代紫砂壺名家紫砂壺在其發展歷程中,歷經沉浮,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種手藝並沒有失傳,代代傳承了下來,而且在不同時期都得到了進步和發展。這些都得益於眾多紫砂壺藝人和傳承者的繼承與發展,開拓與創新。以下我們來了解幾位有代表性的古代紫砂壺名家,通過他們,紫砂壺的發展脈絡也可見一斑。
  • 明清兩代宜興紫砂壺名家名錄
    宜興紫砂文化歷史悠久,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因其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本期「紫砂百家」盤點了120多位明清兩代宜興紫砂名家,一起來看看吧。程壽珍(約1858—1939年)又名陳壽珍,號冰心道人,清鹹豐至民國初期的宜興人,是一位勤勞多產的紫砂壺名家,師承其養父邵友庭,擅長制形體簡練的壺式。作品粗獷中有韻味,技藝純熟。所制的「掇球壺」最負盛名,壺是由三個大、中、小的圓球重疊而壘成,故稱掇球壺。
  • 三石傳奇 亦師亦友的紫砂刀客
    文人與紫砂的結合,少不了陶刻的裝飾。在民國時期,紫砂陶刻界有三位陶刻大家:「石溪:任淦庭」、「北巖:邵雲如」、「巖如:蔣永西」。可謂紫砂界的「三石傳奇」。北巖:邵雲如邵 雲如—晚清民國時期著名書畫家,紫砂陶刻名家
  • 您錯過的一場紫砂盛宴「砂本無韻」紫砂特展
    砂本無韻紫砂特展2014年12月,一把由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合作而成的泰鬥級紫砂孤品大石瓢壺亮相申城「砂本無韻」紫砂特展。2.配布盒,盒上有唐雲題籤,匏巳非飲之肥,智毅配壺盒,八十三翁唐雲,鈐印:老藥3.赧翁即梅調鼎(1839-1906),字友竹,號赧翁,浙江慈谿人,晚清著名書法家,清同治光緒年間,梅調鼎出於文人愛好,在慈谿林家院內創辦浙寧玉成窯,聘請制壺藝人及書畫名家製作茶壺、水盂、筆洗等紫砂品,款印有:「玉成窯」、「林園」、「韻石」、「
  • 中國紫砂陶刻大師排名,除了任淦庭您知道的還有哪幾位?
    "曼生壺"是他在溧陽任地方官時傾心於紫砂,他構思出樣,請楊彭年等制壺,然後他和幕客江聽香、郭頻迦、高爽泉、查梅史等作壺銘,世稱"曼生壺"。二,韓泰(1864-1926年),號南林、南陵氏、家羽後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興城南人,韓泰出身碑刻世家。他上中學時就與當時的宜興著名金石書畫家盧蘭芳、紫砂實業家吳漢文結為好友。
  • 紫砂泥料一覽圖(1)紫泥篇
    紫砂泥的大致分類對於新入門的壺友,紫砂泥料的辨認,我想是比辨認壺型更頭疼的問題了。而紫砂泥枝系龐雜,有時就算做壺的師傅也常常認錯,著實討厭。而他的衝茗特性也非常不參與哦,透氣性佳,熱淋變色率高,親茶性頗符中庸之道,易掌控衝泡時間,養成後更顯高貴迷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也!黑墩頭黑墩頭,紫泥類泥料中比較均質的紫泥之一。黑墩頭,是個俗名,是以前挖泥的老工人叫出來的。
  • 朱泥名家中青輩實力派紫砂藝人·李漢東 - 半月(二式)
    「半月」壺式,早在清中時期,便有紫砂藝人為之創作。半月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李老師的這件作品壺身呈豐腴狀圓錐,一股短流、彎流胥出自然,耳廓把端握舒適,蓋平緩隆起,與器身弧線相貫通,壓蓋式,扁寶珠式鈕。
  • 盆中景致——陳長文藏「文革」紫砂陶刻花盆展在煙臺博物館舉行
    齊魯網4月28日訊(實習記者 王爽爽 通訊員 李若祥)4月27日上午,煙臺博物館地下室會議大廳裡座無虛席,來自省內外社會各界的文物收藏愛好者、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一起參加了《盆中景致——陳長文藏「文革」紫砂陶刻花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