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翔平
交通基礎設施是支撐城市高效運轉的主動脈,也是一座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新基建跟傳統基建的融合發展,最先受益、最重要的落地領域,就是城市交通。
過去十餘年,我國城市化進程提速,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越來越多,城市交通非常繁忙。我國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鐵路網絡,有位居全球第一的高速公路裡程數,還有快速增長的水路和航空交通。
面對不斷增長的用戶量和服務需求,利用數位化技術、新基建的手段,對傳統基建進行智慧化升級,提升管理精度、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可以讓交通、出行產業釋放出更大價值。
信息技術和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正在讓車變得更聰明,也讓路變得更智能,車和路都逐漸具備感知和交互能力,「車路協同」正成為現實。
隨著新基建的不斷推進,未來交通將會進一步智能化,走向「以人為中心」的人車路智聯模式。這種全面的智慧化,通過數字底座和雲端大腦的調度,讓各個交通單元以多線程的模式,安全、高效地協同起來。
首先,交通智慧化升級,將助力城市規劃、管理走向精細化。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交通擁堵成為很多城市的棘手難題。讓公共運輸和自主出行合理調配,各類型車輛安全並行,可以藉助數位化手段,進行前瞻性預測,做出合理的城市道路規劃、潮汐車道設置、軌道和公共運輸路線規劃等。
其次,交通智慧化升級助力交通調度、運行更高效。
騰訊與廣州地鐵聯合推出的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正是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和嘗試。人流密集的高鐵、地鐵站、高速口及停車場等,都依賴掃碼、刷臉等更多無感支付技術,減少擁擠和等待,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我們正在探索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數位化的交通調度管理平臺,同時騰訊重點發力虛擬仿真等數位技術,推動自動駕駛早日落地,解決交通安全等問題。
第三,交通智慧化升級助力民生服務,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
用戶出行最根本的追求,始終是效率和舒適。
智慧化升級,將給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體驗。例如,騰訊正在跟深圳機場聯手打造的全流程服務系統,通過統一的ID、小程序和公眾號等平臺,能夠減少人工服務,縮短排隊等候時間。
在公路出行方面,隨著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加速迭代、生態車聯網的快速普及,車也從一個通勤工具,變成一個更舒適、更多功能的服務空間,這也是騰訊和眾多車企合作夥伴正在努力的方向。
目前,騰訊已經與30多家車企、300多家生態合作夥伴達成合作,通過提供智慧化的車內服務、車企數位化營銷工具以及自動駕駛研發工具等,助力車企更好地服務用戶。未來,騰訊希望基於一碼、一圖、一雲、一ID的技術,如乘車碼、超級ID等個性化服務基礎,地圖、LBS、雲計算等基礎能力,成為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和雲端大腦。
面向未來交通的全生命周期,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發揮自身的數位技術能力,讓交通基建具備感知能力、實現智慧決策的管理方式、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體驗,加速交通從傳統被動型管理的模式,走向基於數據與科技的新型智慧交通。(作者為騰訊公司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