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翔平: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

2020-12-22 環球網

7月26日,以「中國英語教育:立足時代融通中外」為主題的2019TESOL中國大會在杭州繼續召開。騰訊副總裁鍾翔平在會上發表了以《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如何培養出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英語素養是英語教育的使命。我們也期望與生態夥伴一起,以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務英語教學,培養出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年輕一代。」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主題演講

伴隨著網際網路、AI、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變化。鍾翔平指出,新技術對教育帶來了三大改變:教育的連接範圍和連接及時性被增強;教育方式從標準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轉變;教學內容形態從單向的教授宣講,向互動化、場景化學習轉變。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騰訊在教育領域進行了長時間的探索,致力於做好教育行業智慧升級的「數位化助手」。「騰訊教育以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慧等技術作為基礎,面向個人、學校、教育機構、教育管理部門,提供智能連接、智能教學、智能科研和智能管理等服務,助力教育智慧化、個性化、公平化目標的實現。」

聚焦到英語教育領域,騰訊期望藉助技術的力量,助力學校和教師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中國學生打造隨身「數字英語老師」。針對當前英語教學中的諸多痛點,騰訊英語君提供「教、考、評、學、管」多場景支持,通過AI科技的技術應用,助力老師進行智慧化教學管理,實現學生個性化高效學習,推進教育公平化。

以下為鍾翔平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接下來的時間,我將分享一下我們對於教育和科技的一些思考。

在我的學生時代,老師用的教具就是黑板、粉筆、紙質教案,而現在,越來越多像電子白板、電子書包、電子教案這類的智慧工具走進課堂。我們看到,伴隨著網際網路、AI、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我們正在推開一扇通往智慧教育的大門,教育中的「教、學、考、評、管」全流程都在發生變化。

首先,教育的連接範圍和及時性增強。

過去,學生的認知上限被老師的上限所決定,現在,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全國甚至全球的教育資源得以實時共享。家庭和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兩個核心場所,過去,這兩者基本割裂,現在,我們不僅可以實現老師和學校的管理聯繫,還可以實現學校教學和家庭輔導的及時連接。

其次,教學的數據化分析,推動教育從標準化向個性化轉變。

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適的教育。在大數據和AI的幫助下,我們正在實現孔子時代就追求的「因材施教」。通過新技術,我們把依靠期中、期末考試才能完成的「結果測量」,變成了日常學習中的「過程測量」。通過每一次練習,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自動發現每個學生的「薄弱點「和」優勢點「,幫助他們更有針對性的提升和輔導,為個性化教學打下基礎。

最後,教學的內容形態,從單向的教授宣講,向互動化、場景化學習轉變。

電子書包、智筆課堂等教育應用正在加速普及,過去的傳授式教學,被師生之間的強互動,知識內容的生活化、形象化取代。知識學習從「聽到了」向「用到了」、「看到了」轉變。伴隨著5G的到來、虛擬實境技術的進步,未來,學生可以在虛擬「植物園」裡認識植物,在虛擬的曼哈頓街頭學習英語。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科技+文化」是騰訊重要的發展方向。毫無疑問,在任何一個文化體系中,教育都是具有奠基作用的重要一環。騰訊也在教育領域進行了長時間的探索。

十多年前,騰訊新聞就成立了騰訊教育頻道。早些年前,在極端天氣下,一些老師為了孩子足不出戶也能上課,開始在QQ 上利用視頻進行在線教學。現在,從服務C端學生的在線教育,到助力B端教育組織的智慧教育,騰訊教育的服務範圍已經非常廣泛,我們累計服務了1萬5千多所學校、300多個省市教育局,7萬家教育機構,服務的用戶數超過3億。

為了更好地扮演教育行業智慧升級「數位化助手」這個角色,去年9月,騰訊將過去分散在6個BG中的20個教育產品,整合成立了統一的教育業務板塊。以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慧等技術作為基礎,面向個人、學校、教育機構、教育管理部門,提供智能連接、智能教學、智能科研和智能管理等服務,助力教育公平化、個性化、智慧化目標的實現。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來支持教育的智慧化發展。《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促進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順應國策,騰訊推出了英語君,這也是騰訊面向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實踐。藉助科技的力量,英語君可以輔助老師進行英語教學,並為學生打造一個隨身的「數字英語老師」。

我們在很多學校深入調研,了解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從教學角度看,英語口語和應用能力難以考察,老師精力有限,難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對學生而言,開口說英語以課堂為主,生活中的英語環境不夠,依然存在英語說不好、學習興趣低的問題;另外,在貧困地區,更是缺乏優質的英語師資和學習資源。

我們希望通過英語君,以技術助力解決這些痛點,幫助實現英語教育的智慧化、個性化、公平化。

首先,輔助教師英語教學智能化。

我們通過語音識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結合,輔助老師實現數位化教學任務,通過英語作業的自動化批閱和統計,釋放大量時間和精力。除課本同步學習外,我們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通過不同情景和模式去學習英語。此外,班級學情管理可以精細統計班級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曲線變化等,輔助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跟蹤管理,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實驗小學,有2000多名師生們常態化使用英語君,平均每周學習3~4次。老師們表示,日常的鞏固練習,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詞彙記憶和語感運用。

其次,輔助學生英語學習個性化。

我們對學生發音習慣進行了海量的數據訓練和垂直研究,推出了符合中國學生發音特徵的音素級口語評測技術。每一次練習,學生都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提高。不僅如此,對於不熟悉的詞彙,我們提供了舉一反三、遞進式學習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鞏固點。隨著學習的積累,個性化的學情分析曲線自動生成,學生們也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調整後續的學習模式。

在深圳明德小學,2000多位師生每周使用3到5次英語君。包括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文拓展學習等等。自從用了英語君,學生喜歡上了學習英語,表達更流利,也更自信。

最後,我們也致力於推進教育公平化和均衡化。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是全球難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就是「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這種不均衡在英語教育領域也非常突出,一些貧困地區的優質師資匱乏,爺爺奶奶帶孩子,教好普通話已經很不容易了,教好英語更是難上加難。即使在一些發達地區,區域的教育水平和資源也是不均衡的。騰訊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讓優質英語教學資源觸手可及。在任何地區,都可以通過智能技術,幫助當地的老師和學生。比如,基於圖像識別技術,只需一鍵拍照,可以讓家長在孩子不懂的時候,通過「拍課本」功能,輔導孩子學習。再如,我們推出的全國班級,每天由教研老師發布練習,打破了地域的壁壘和差異,讓全國的小朋友,都可以與其他同級生一起學習、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改變傳統教學的組織方式,突破時間、空間和場景的限制。這也激勵騰訊教育在科技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培養適應時代要求、具備英語素養、支撐終身發展的人才,是英語教育的使命。我們期望與教育界夥伴一起,以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服務英語教學改革,培養出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年輕一代。謝謝!

相關焦點

  • 騰訊鍾翔平: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
    7月26日,以「中國英語教育:立足時代 融通中外」為主題的2019TESOL中國大會在杭州繼續召開。騰訊副總裁鍾翔平在會上發表了以《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如何培養出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英語素養是英語教育的使命。
  • 2019TESOL中國大會: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
    「我們推出騰訊英語君,期望藉助騰訊技術的力量輔助老師英語教學,為學生打造一個隨身的『數字英語老師』。」7月26日,在杭州舉辦的2019TESOL中國大會現場,作為參會嘉賓代表,騰訊副總裁鍾翔平以《科技助力英語教育新樣態》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並在演講中如此表示。
  • 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首日主旨演講乾貨來了!
    7月26日,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中國英語教育:立足時代、融通中外」為主題,吸引了近3000名海內外高校英語教育專家、中小學英語教師等齊聚杭州,共譜新時代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新篇章,同啟文明交流互鑑背景下中外英語教育交流新徵程。現場觀眾認真聆聽發言。
  • ​郭道新樣態實驗校迎來「開學季」
    9月2日,郭道新樣態實驗校迎來了一年級新生,學校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開展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儀式感十足的開學典禮。120餘名一年級新生背著新書包,在家長的陪同下踏著紅地毯走過成長門,加入郭道新樣態實驗校的大家庭,完成了家長與學校的交接,這樣的儀式給學生帶去滿滿的自信,也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陪同參加典禮的家長們也覺得重回少年。
  • 「山水田園」構建勞動教育新樣態
    「三園一坪」的物型涵蓋山水、田園、牧場、果林等不同勞動場景,緊密布局在教學樓、綜合樓、食堂、操場等建築旁邊,成為學校地表文化的重要構成,營造了勞動生產和生活的大情境,自然應運派生出勞動教育的新樣態。以「山水田園」作為勞動教育的物型是連結傳統,融合文化的傳承之舉,也是創新之舉。
  • 鹽田區田心小學 立德樹人 新樣態「泓·雅」教育生機勃發
    而自2017年8月任田心小學校長後,劉漢文更以「泓·雅」教育理念為統領,校準「現代化、國際化、有品位的新樣態學校」新目標定位,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師第一發展理念,翻開了這所老學校新樣態「泓·雅」教育的新篇章。●葉淑萍 劉思亞1 高質量黨建引領立德樹人辦學大方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 新樣態史料的符號學意義
    新樣態史料的符號學意義 2017年04月03日 09:29 來源:《北方論叢》 作者:張作成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數位化時代生成的新樣態史料,在存在形態、生成方式、傳播方式等方面發生了巨大革新
  • 騰訊英語君亮相GES2018 科技助力英語教育公平
    12月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直接指導的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出席並分享了騰訊AI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現狀與前沿洞察,提出用科技助力教育平等,讓教學管理更智慧高效。
  • 實踐樣態 |「四融·四創」——溫州市第七幼兒園STEAM教育實踐樣態
    為進一步提煉和完善學校實施STEAM教育的典型經驗,深化推廣學校中典型的STEAM實踐形式,現開展溫州市中小學(幼兒園)「STEAM教育學校實踐樣態15例」初選展示活動。本期推送的是溫州市第七幼兒園的STEAM課程實踐樣態。
  • 騰訊英語君亮相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 科技助力英語教育公平化
    12月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直接指導的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出席並分享了騰訊AI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現狀與前沿洞察,提出用科技助力教育平等,讓教學管理更智慧高效。
  • 大咖論「數」|鍾翔平:以數位技術驅動智慧交通發展
    鍾翔平交通基礎設施是支撐城市高效運轉的主動脈,也是一座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新基建跟傳統基建的融合發展,最先受益、最重要的落地領域,就是城市交通。面對不斷增長的用戶量和服務需求,利用數位化技術、新基建的手段,對傳統基建進行智慧化升級,提升管理精度、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可以讓交通、出行產業釋放出更大價值。信息技術和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正在讓車變得更聰明,也讓路變得更智能,車和路都逐漸具備感知和交互能力,「車路協同」正成為現實。
  • 流利說:與AI同行,用科技的力量助力英語教育公平的實現
    流利說作為一家領先的科技驅動的教育公司,本著「賦能每一個人實現最大潛力」的企業使命,從教育的主客體入手,讓更多具有英語學習需求的人共享AI教育的智能化和便捷化。該項目旨在用科技的力量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助力城鄉教育公平的實現。為了支持更多鄉村學校有機會使用流利說智能英語云課堂項目,流利說特成立兩個專項基金,為鄉村學校募集項目所需智能行動裝置。截至2020年3月底,流利說「智能英語云課堂」項目已累計支持全國19個省市的113所鄉村學校,累計服務學生16030人次。
  • 「家門口的好學校」田心小學打造新樣態「泓·雅」教育
    學校現有教學班25個,在校學生1186人,步入發展新階段的田心小學以「泓·雅」教育理念為統領,校準「現代化、國際化、有品位的新樣態學校」的新目標定位。首批摘得「全國文明校園」殊榮、首批廣東省中華優秀文化(書法)傳承學校、第四批省級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田心小學以「魅力課堂」「藝體強項」「書法傳承」等特色IP出道。
  • 貝恩CEO王勵弘:科技助力教育根本仍在教育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張均斌 實習生 李彥松)「科技助力教育並不等於線上教育,在線教育只是傳遞教育的一種體現。」近日,貝恩資本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勵弘在第三屆i-EDU教育產業投資峰會上強調,運用科技是為了達到教育的效果,科技助力本身不是目的,而現在的市場有些本末倒置了。
  • 打造「未來學校」新樣態!中澳實驗學校與好未來智慧教育達成戰略合作
    校長郭雲峰、好未來智慧教育總經理王魯,以及學校師生、家長代表等共同見證了籤約儀式。「教」與「育」耦合 催生「未來學校」新樣態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高校及中小學延期開學。中澳實驗學校迅速部署,制定在線教學方案、關注在線教學質量,抓住機遇實現跨越提升。
  • 科技助力教育共享 魔奇英語專家:在線教育的本質不是技術
    英語語言尤其要關注技能學習後的實踐應用能力,英語學習,用的好才知學的好。魔奇英語蜜課英語研發團隊在26年一線英語教育的經驗積累上,藉助科技的力量,全新力作魔力讀—英語線上閱讀應用課程,全國首發,藉助科技的力量,從語言本身的角度出發,沿著科學的語言發展體系,讓在線的工具更好的服務教育本身,讓優質的教育資源以高性價比服務全中國的
  • 師生關係的十種新樣態
    本文從教師角色的轉變,來看看師生關係呈現的新樣態。 -1- 教師角色:支持者 伯明罕 · 科溫頓學校獨特的蜜蜂課源自於學生的興趣。從朋輩機制、教室機制、家校機制到空間機制,逐漸構建起校園師生關係的新樣態。 比如通過搭建交往平臺,營造交往空間來促進朋輩交往的頻率。每周一的社團課打破班級、年級的壁壘,進行走班教學。
  • 騰訊攜手佳發推出英語聽說智能考試新系統 引入AI技術助力教育智慧...
    來源標題:騰訊攜手佳發推出英語聽說智能考試新系統 引入AI技術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級 10月23日,騰訊教育聯合好學網絡及其母公司佳發教育在重慶以「顛覆·創新」為主題舉行發布會,正式推出新一代英語聽說智能考試系統。
  • 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助力於車」?騰訊用一個魔方做了比喻
    站在發展拐點,汽車產業新賽道上湧入了更多元的玩家,與傳統汽車企業形成了合作與競爭。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究竟是隊友還是對手?2月17日,在最新播出的CCTV2《對話》欄目中,清華大學教授、世界汽車工程師聯合會主席趙福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騰訊公司副總裁鍾翔平,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蔚來創始人CEO李斌等就「未來出行的思維革命」展開對話,或許能夠帶來答案。汽車產業不是贏者通吃的行業,需要高效的資源整合。
  • 教育科技發展需求旺盛 京東雲助力科技與教育融合
    12月18日,2019中國教育科技大會召開,大會聚焦教育科技發展趨勢與應用實踐創新,為行業變革和教育科技從業者帶來新的思考和機遇。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雲基礎研發部負責人符慶明在大會上做「京東雲教育雲助力教育產業生態」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