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防凍液?
其實汽車防凍液更準確的說法應該叫做冷卻液,這種液體的主要功能是給發動機降溫。
汽油發動機的最佳工作溫度是90℃,而汽油的燃燒溫度可以超過1000℃,所以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會有源源不斷的向外輸出熱量,汽車顯然不可能承受這麼高的溫度,所以就需要一種液體通過循環把發動機的熱量帶出來再散發出去。
我們知道水是一種天然的比熱容極高的液體,所謂比熱容高就是指每上升1℃的溫度,所吸收的熱量更多。但水和汽車又天然排斥,由於汽車多採用金屬部件,用水來做循環容易產生鏽蝕的問題。此外水的沸點只有100℃,距離發動機最佳工作溫度太近,「開鍋」危險太大。
此外水的冰點只有0℃,不能適應嚴寒地區使用。這也就是冷卻液被稱為防凍液的原因,在嚴寒地區它還需要抗凍,一旦凝固啟動的時候會損壞冷卻液泵。
所以我們需要用一種比熱容高、沸點較高、冰點又較低的液體來充當汽車的冷卻液,常見的就是乙二醇,沸點是197.4℃,冰點是-11.5℃。當然乙二醇只是基礎物質,應對高寒和炎熱地區,通過不同的添加劑改良,可以使冷卻液的冰點更低、沸點更高。
這裡順便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冷卻液有顏色?
我們常見的冷卻液是紅色或者綠色的。其實顏色是故意添加進去的,為的就是避免誤以為是水而誤食,冷卻液都是有毒的,所以千萬千萬放在兒童不能接觸到的地方。
下面講講冷卻液多久更換一次的問題。
影響冷卻液更換的兩個原因:
1、冰點達不到要求,永久了之後冷卻液的冰點會逐漸升高,對於嚴寒地區必須保證最冷的天氣不結凍;
2、變質,由於冷卻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機化合物,長時間高溫循環會變質。
關於冰點主要是靠儀器測量,如果你去4S店或者比較好的汽修店保養的話,都會例行檢查給你測一下冰點。不過對於年最低氣溫在-10℃以上的南方地區,這一點其實可以忽略。
其次就是變質的問題,這也不能很精確的計量,大餅的建議是3年左右可以考慮更換一次全車的冷卻液。
冷卻液應該怎麼選擇?
選擇冰點低於當地最低氣溫的冷卻液,比如所在地最冷的時候-15℃,那至少要買-20℃的冷卻液。
冷卻液可以自己更換嗎?
視汽車而異,主要有循環法和重力法兩種,循環法就是拔下冷卻液壺的進口,啟動車輛,讓進口的冷卻液流出,同時在壺中添加新的冷卻液。動手能力要求低。
熄火狀態下重力法就是拔下底部的冷卻液管道讓冷卻液隨重力流光後再添加。
冷卻液可以用自來水代替嗎?
緊急情況可以,最好不要。
冷卻液不宜不少或過滿。
和機油尺類似,冷卻液壺也有刻度線,過低冷卻效果不足,過多容易溢出。
開鍋後不要急著打開冷卻液壺檢查或者添加。
打開的瞬間冷卻液可能爆沸溢出容易燙傷。
冷卻液漏光後不要繼續行駛。
找個安全的地方停下後檢查原因,如果只是單純的開鍋可以緊急添加自來水後壓低車速駛往修理廠,如果是滲漏,則呼叫救援。發動機過熱會導致拉缸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