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國太保宣布出資7億元籌建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事實上,這僅是中國太保在金融科技發展之路上邁出的其中重要一步。
在中國太保今年半年報的經營業績陳述中,「科技」一詞出現了22次。除了上述金融科技公司的籌建,也提到了數據中心的建設、在董事會下設立科技相關的專業委員會、成為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的首批聯合發起成員單位……今年中國太保在科技上的動作不斷,這些動作背後,中國太保在下怎樣的一盤科技棋局?
「公司轉型2.0目標是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與之相契合,公司科技發展定位為業務高質量發展的賦能者和行業新技術應用的先行者。」談到中國太保金融科技業務的願景時,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向著這個願景前進,中國太保的科技條線其實已然發生巨大變化。作為太保科技條線的「指揮官」,俞斌向第一財經詳解了中國太保的科技棋譜。
科技藍圖架構——以市場化激發組織、人才、數據活力
「業務高質量發展的賦能者和行業新技術應用的先行者。」中國太保金融科技的這一願景如何理解?
俞斌解釋稱,一方面需注重科技長期能力建設,形成公司和客戶價值可持續增長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注重新技術應用適度超前,致力於探索新業務布局和新業務模式,培育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生態。
在俞斌看來,要達到上述目標,「科技市場化」是核心路徑,這也是中國太保今年制定的新五年計劃中對金融科技發展方向的定位。中國太保將通過市場化這個核心要素,去激發組織、人才、數據這三方面的活力:一是設立市場化的主體,激發組織活力,改變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發展;二是通過市場化的薪酬體系考核,激發科技人才活力;三是加大對數據核心生產要素的配置,激發數據活力。
花7億元籌建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上面所說的市場化主體。據俞斌介紹,目前這一計劃已獲得公司董事會及股東會的通過,正在上報銀保監會審批的過程中。「這也是公司成立至今第一個獲股東大會全票通過的議案。」俞斌特別提到。
事實上,除了籌建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國太保在今年還在董事會下新設了科技創新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並計劃成立數智研究院。
這些新增的組織再加上集團的科技管理部門以及各子公司的科技部門,中國太保在科技條線上的組織已然不少,那它們在中國太保的科技棋局上將如何被布子?
俞斌給出的答案是「管、研、用」分離。
「在不同的階段,太保的科技管理戰略也隨之演進。2011年左右我們採取信息化集中建設管理的模式,因為彼時這是和效率提升聯繫在一起的。但目前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假如所有需求都需要通過分公司——專業子公司——集團科技運營中心這樣的鏈條來進行,則效率過低,不能完全響應業務需求。因此前幾年我們把產壽險等子公司的一些專屬應用的開發前置,集團還是負責共享應用與基礎設施的運維、創新研究等。不過通過反思,我們發現這樣的模式下集團相關部門既是生產者又是服務者、管理者。為了進一步激發組織的活力,我們就提出了『管、研、用』分離。」俞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具體來說,集團科技管理部等職能部門擔任「管」的角色,負責規劃制定、標準建立、信息安全等;而籌建中的金融科技公司和數智研究院則擔任「研」的角色,前者以市場化主體的身份來實現將數據作為主要生產要素,後者則通過引進外部科技頭部人才來激發數位化進程;「用」則是指提出需求的集團各條線/部門和子公司各條線/部門。
「『管、研、用』分離之後的角色定位就相對比較清晰,我認為比較能夠去激發組織的活力。」俞斌表示。
而在人才方面,用市場化來激發活力依然是關鍵。俞斌表示,人才和資源是打造科技與能力的核心關鍵,太保將遵循科技人才成長軌跡和市場規律,開展科技條線一體化人力資源改革。
「現在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科技條線的薪酬職位體系雙通道,這將是巨大的改變。而從激發活力的角度來講,在人才建設上將強調優勝劣汰,未來績效的浮動部分佔比將會增大,並按照市場化的量化評價來進行。同時,在員工績效評價體系中引入積分形式,讓員工也參與到整個績效考核方案中,力求公正、客觀。」俞斌表示。
「鍋」、「菜」、「廚師」缺一不可
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企業正在逐步實現從信息化到線上化、數位化乃至智能化的升級。要實現升級,俞斌認為,關鍵路徑是需要把數據作為主要生產要素。因此,激發數據活力在中國太保的整個金融科技棋局中顯得異常重要。
如何實現?俞斌做了個非常生動的比喻:數據是「菜」,人才是「廚師」,大數據平臺是「鍋」,這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做出數據「盛宴」。
從數據角度而言,俞斌稱,需要充分利用內部及外部數據。「在信息化的時代,大家都有不少數據,但無形中會產生一個個的『數據孤島』,無法發揮大數據的真正效用。大部分企業在使用內部數據方面也還不一定到位,因此從信息化到數位化,首先需要打通企業內部的結構化數據及非結構化數據;第二步就是挖掘醫療信息等跟我們主營業務相關的外部數據。可信計算、聯邦學習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發展,給了數據在不違反隱私的前提下進行跨行業和跨企業共享的可行性。」俞斌表示。
而要進行共享,打造開放型的大數據平臺不可或缺。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保險業通過與其他相關行業的數據合作一方面可進一步了解客戶需求,完善客戶畫像,進行精準銷售;另一方面則可以進一步提升保險產品的風險定價能力,優化核保核賠和風控模型,提升營運效率,降低營運風險。
上述提到的聯邦學習,指的是讓模型在各方移動,以分布式的方式構建,參與各方可以在不披露底層數據和底層數據的加密(混淆)形態的前提下共建模型,而數據可以不出私有域,達到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效果。
據俞斌介紹,目前中國太保已與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展開合作,計劃下一步利用聯邦學習等各種新技術,進行廣泛的內外部數據合作,在安全合規的基礎上構建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的金融數據生態,實現對客戶需求和業務風險的精準把控。
而「廚師」則是讓數據落地的關鍵人物。上文中提到的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就承擔了這重要職能。據介紹,目前中國太保正在加強科技首席專家的市場化引進、目標管理、融入與支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