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家長都忽視的餐桌安全隱患,不要等寶寶受傷才後悔

2020-08-15 父母世界

與親朋好友聚餐是中國人喜歡的生活環節,但是你可能想不到,一張小小的餐桌上竟然也有諸多安全隱患,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掉以輕心,就很可能有燙傷、卡喉甚至戳傷的危險降臨到孩子身上。該如何排除餐桌上的安全隱患,又該如何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正確應對呢?

飯桌上的意外傷害之一:筷子貫穿傷

年底聚餐,或過年團圓的飯桌上,多有幼童被筷子戳臉致貫穿傷的意外發生。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案例】

地點:惠州

事件:1歲7個月大的小寶在吃晚餐,媽媽用筷子戳了個肉丸,讓他自己拿著吃。小寶蹦蹦跳跳邊吃邊跑,不慎摔倒,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不鏽鋼筷子戳進右眼眶,直入顱腦!凌晨3時多,醫生手術取出筷子。不幸中的萬幸是,筷子沒有損傷到小寶的顱內血管,目前小寶情況穩定。專家表示,幸好意外發生後,媽媽做對了一件事情:沒有自行把筷子拔出。



  • 1 這類意外的共同特點是:

孩子低齡化。發生事故的孩子年齡多在2~3歲,雖然會走路跑跳,但身體平衡把握不好,一旦碰到障礙物,就很容易失去身體重心發生跌倒。

孩子沒有良好的吃飯習慣。孩子喜歡邊吃飯邊玩耍,一旦跌倒,孩子手裡拿著的東西便不再只是吃飯工具,而變成了造成傷害的「兇器」。

致貫穿傷。這類事故中的孩子多因跌倒而引發貫穿傷。

需要做開顱或開氣管手術。發生貫穿傷,重要的是第一時間正確施救。不要拔出異物,直接送醫院,儘快進行手術是最好的方法。

缺乏安全坐姿培訓。如果缺乏安全的吃飯坐姿培訓,孩子就會認為吃飯和遊戲一樣,可以隨心所欲,跑來跑去,這樣就給傷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 2 如何防止意外發生?

教孩子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古人說: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的時候說話,勢必會帶有情緒,無論情緒好壞,都會對消化造成一些影響;而邊吃邊玩,甚至來回走路更不易於腸胃的消化吸收。建議全家一起吃飯時,儘量端坐安靜進食。

大人要加強看護。不要讓孩子舉著尖銳物來回走動,即使不吃東西,也要防止跌倒而引發意外。

做好安全教育,規範孩子的行為。對幼童的安全教育,需要口令式:「吃飯要排排坐,一口口吃,不要說笑!」信息明確,態度堅決,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規則的嚴肅性。

飯桌上的意外傷害之二:卡喉窒息

孩子的氣管狹窄,很多食物都可能對孩子造成窒息傷害。比如吃不適當的零食;吃堅果時說笑被嗆入氣管;玩玩具將小部件放入口中;被他人逗餵食物等。我們同樣先來看2個案例:

【案例】

地點:揚州

事件:揚州一位奶奶給自家幾個月大的寶寶舔葡萄,沒想到寶寶將葡萄吞咽了下去,卡在氣道發生窒息。雖然孩子被送到蘇北醫院,但經40 分鐘心肺復甦搶救,還是不幸夭折了。醫生說,黃金搶救4~6 分鐘才是最有效的。



  • 1 引發窒息危險的共同原因是:

對孩子的吞咽功能不了解。幾個月大的寶寶是無法吞咽水果丁、堅果的。

不注意家中小部件的隱患排查,尤其是玩具。玩具上有不少小部件,3歲以前的寶寶是用口來探知世界的,所以一切好奇的東西都可能放進嘴裡。

家長不知道如何急救。孩子發生窒息,黃金搶救時間是4~6分鐘,這時只能靠家長來幫助。可是大部分家長只能慌張送醫,錯失第一時間的院前急救。

  • 2 如何防止意外發生?

多了解幼童不同時期的生理常識。給孩子吃符合年齡特點的食物。

平時養成檢查孩子玩具的好習慣。提前幫助他們排除小部件脫落的隱患。

教孩子安全的飲食習慣。全家嗑瓜子吃堅果時,要及時告訴孩子怎樣吃才安全,不要讓他們模仿成人的樣子吃堅果,更不要在移動中的車上吃零食。切記!

學習急救措施。尤其是海姆利克異物排除急救和心肺復甦,必要時候能救命。

加強對孩子的看護。過年串門大人忙著寒暄問候時,也要有專門人來看護孩子,不要讓疏忽造成一輩子的痛。

飯桌上的意外傷害之三:外出就餐惹的禍

外出就餐也有很多安全隱患,比如容易發生燙傷、中毒等意外。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

地點:包頭

事件:馬先生一家5口在東河區一家火鍋店吃飯。一個小時後,4 歲孩子忽然說頭暈想吐。家人以為孩子吃火鍋太熱了,也沒太在意。兩個小時後,馬先生下樓結帳,感覺一陣眩暈,一頭栽倒不省人事。隨後,又相繼有人出現頭暈、胸悶、呼吸困難、全身乏力和噁心嘔吐等症狀。家人立即撥打了120,一家5 口被送到醫院救治。經檢查確定5 人均為一氧化碳中毒。



  • 1 外出就餐常見的意外原因有:

火鍋燃料問題頻發。酒精爆燃或一氧化碳中毒是吃火鍋時容易發生的意外,而家長几乎沒有防範意識。

忽略餐廳環境的隱患。餐廳的公共環境對孩子來說充滿了隱患,比如給成人準備的熱水杯,或者端著熱鍋的服務員,都可能因為孩子淘氣亂跑而對他們造成燙傷危險。

家長缺乏在公共場所的看護。孩子淘氣亂跑是天性,家長帶孩子外出就餐一定要嚴加看護,儘量防止意外的發生。

  • 2 如何防止意外發生?

預先排查餐廳環境隱患。如果選定包間,要多留意窗戶、沙發角、桌子角和水杯熱容器的擺放位置,預先排查風險隱患。

吃火鍋時,儘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酒精點火,由經受過培訓的服務員來操作。同時自己抱著孩子遠離,保持安全距離很重要。

讓孩子坐在安全餐椅裡,並系好安全帶。確保其位置處於裡側的安全位置。不要讓孩子坐在下風口和上菜的位置,避免煙氣燻傷到孩子。

絕不能讓孩子在餐廳來回跑動,避免燒燙傷的風險。

始終有專人看護孩子,決不能掉以輕心。


看,一張小小的餐桌,問題越多,說明我們的安全預警越要加強。孩子的安全,全家人人有責。養成安全的就餐好習慣,家長必須重視。

相關焦點

  • 室內安全隱患也大,想要寶寶少受傷,這4樣護娃神器要捨得買!
    有了寶寶後,家長最見不得的就是他們生病和受傷了,簡直疼在寶寶身上,痛在家長心裡。但在生活中,寶寶們在家受傷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在發生,不是磕著碰著就是摔了跌了。而且,有時候還有寶寶掉床、墜樓的事件的發生。而發生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家長沒有做好監管工作,或者疏忽了。
  • 寶寶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別等出了事才學會急救方法
    其次,掌握急救知識寶寶被異物卡喉、燙傷、摔傷等,是每個家庭都可能會遇到的事情。這時候家長往往手足無措,才後悔沒有早一點掌握關鍵時刻的急救知識。對於寶寶的安全問題,很多家長會問:1. 怎樣防止寶寶被熱水燙傷?2. 寶寶吃東西噎住,是該喝水還是拍背?3.
  • 家中隱藏著哪些安全隱患?家有寶寶的要注意!
    寶寶的健康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威脅,很多家長覺得家中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為安全的環境。但這其實只是家長們,對家中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忽視了而已,稍有不慎,可能會讓孩子發生嚴重的傷害,再後悔已經為時已晚。
  • 家中最大的「安全隱患」,不是桌椅,而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它」
    兒童觸電,多因寶寶玩弄電器、插座、開關、電線,無意接觸不安全的電氣設備,或雷雨時被雷電所擊。當然,首先最重要的事就是提醒家長們,看管好孩子,看管好孩子,看管好孩子。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家中最大的觸電隱患不是插座,而是常常被父母忽略的它——電子產品的充電器。
  • 孩子剛走進廚房的門,裡面傳來一聲巨響,家中安全隱患別忽視
    導讀:孩子剛走進廚房的門,裡面傳來一聲巨響,家中安全隱患別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剛走進廚房的門,裡面傳來一聲巨響,家中安全隱患別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暑假歡樂多,安全問題卻不容小覷,這些安全隱患家長多留心
    暑假轉眼就到了,孩子們又有的玩了,到處跑著撒歡,也是由於「疫情」期間悶的太久,暑假更想出去瘋,但是,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家長也要注意啦,假期孩子在家,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家長千萬要提高警惕。看看以下幾個例子,真的觸目驚心:暑假到了,安全問題不容小覷,這些安全隱患家長多留心!
  • 10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家居安全隱患,每一個都可能致命
    看似最安全的家裡,也藏有容易被忽視的致命隱患~ 01 — 很多家長會選擇裝床圍來保護寶寶,但孩子容易翻身卡在床圍和大床的縫隙中,增加窒息的風險。2015年美國兒科學會(AAP)就聲明父母不應該在嬰兒床上使用防護床圍。2018年-2019年5月10日,我國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發布18次兒童床護欄召回公告,涉及召回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床護欄76.6萬件。 為了防患於未然,床圍,還是別用了。
  • 讓寶寶受傷的隱患就藏在你家
    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寶寶總歸是安全的吧!才2歲,還是女孩兒,大面積的疤痕會在她成長過程中留下多大的陰影啊?這樣的事故又會給一個家庭留下多深的傷痕呢?而回過頭來仔細看,這樣的事件卻經常發生在我們認為最安全的家中。今天我們特意為大家盤點了家中的7大「致命安全隱患」,希望大家能提高防護意識,為寶寶預防和規避風險。
  • 家長常常會忽視給新生寶寶準備的4樣物品,看看你中了嗎
    每個新手父母給自己的未來寶寶準備嬰兒物品時都會先看攻略,但最終買回來的,往往都是自己認為最需要的。所以,很容易在寶寶出生後,出現這忘買了、那家裡沒有的情況,想想那場面就慌亂。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常常會被忽視給新生寶寶準備的物品都有什麼吧!
  • 家長必知!0-18月齡寶寶,萬萬不能忽視的10件「安全大事」
    可沒想到的是,寶寶的力氣還挺大的,攥得那叫一個緊呀,你扯他也不撒手,還在那和你用勁互扯,也是費了點力氣才把手絹『搶走』的。」所以,千萬別低估寶寶的「本事」,不論是小床還是其它地方,只要是寶寶打轉的一畝三分地,都要認真落實以下的安全問題↓
  • 10個容易忽視的家庭安全隱患,每一個都很危險,一起排查起來吧
    上周六,我帶樂樂去鄰居家玩耍,鄰居家正吃火鍋,夾了一塊豆腐給樂樂,吃完後,他非得玩筷子,不給就哭鬧,鑑於我抱著他不走動,我就認為應該沒什麼事,沒想到3分鐘後就聽到懷裡的哭聲,一看原來筷子戳到上顎,出血了,安慰了好久才好。我猜測是樂樂用筷子用力頂牙齒,結果一歪,戳到上顎了。在此,希望寶媽們吸取我我的教訓,不要給孩子筷子玩,任何時候都別給,不要以為不走動就沒危險了。
  • 家具存在的安全隱患,你注意了嗎?這些容易受傷的細節!別不上心
    作為家裡的小寶貝,每一個家長都不想家裡的寶寶受到傷害那就一定要注意這些安全隱患,並且「及時避免」1.提高窗戶高度,且周圍不要放桌椅板凳等可以用來攀爬的家具2.安裝防護網,最根本的解決安全隱患3.選擇內倒窗,避免平窗、飄窗,飄窗的安全隱患是最大的
  • 幾款"取暖神器"被央視拉黑,安全隱患大,很多父母還在給孩子用
    於是父母找來各種"取暖神器",希望讓孩子不要著涼。可你知道嗎?有些取暖設備看起來非常實用,很多父母都在給孩子用,卻有極大的安全隱患!有的還被央視報導過,被拉進黑名單。這幾款"取暖神器"安全隱患大,別再給孩子用了!1.暖寶寶央視節目《第一時間》曾做過一個測試:把雞蛋用暖寶寶包裹住,等待2個小時後發現,雞蛋已經有8成熟了。
  • 寶寶愛坐搖搖車,可這些安全隱患卻不容忽視!
    作者:寶寶知道 萱萱麻麻~造型可愛,但著色鮮豔的搖搖車,除了會前後左右地搖晃外,還能發出較高分貝的音樂與彩色的光線,這對於寶寶健康有哪些影響呢?從寶寶和搖搖車的特性來說,家長們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隱患呢?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嬰兒學步車存在安全隱患導致寶寶受傷
    牛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慘痛教訓,剛拿來按好坐上去不到五分鐘時間,被哆啦鋒利的帽簷把寶寶下巴刮掉好大一塊皮,流了好多血哭了很久,內疚心痛自責怎麼沒有事先檢查一下就急忙讓寶寶坐了上去。哄好寶寶檢查了一下車子,1:餐盤表面有黑汙漬不平也擦不掉。2:哆啦帽簷邊緣非常鋒利,大人手摸上去都會割手的感覺。
  • 家裡居然有這麼多安全隱患?新手媽媽必看,幫助寶寶排除危險
    帶寶寶出去玩耍的時候,家長會擔心他遇到各種危險,會給他全方位的保護,避免他受到傷害。而在家呆著的時候,家長就放鬆了警惕。但事實上,寶寶宅在家裡的時候,也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家長要提前做好防護。寶寶的安全是家長最為關注的,而居家生活中,父母往往會覺得家是最為安全的地方,而忽視了那些潛在的危險。但對於寶寶來說,這些被忽視的細節有時候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就算是宅家時,也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為寶寶提供一個安全成長的環境。
  • 讓寶寶遠離安全隱患, 說說我家的安全措施
    作者:寶寶知道 桐言桐語【注重生活小細節】讓寶寶遠離安全隱患 ——說說我家的安全措施 做為一個寶媽,能讓寶寶健康、快樂、安全的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伴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媽媽們好開心啊。 據統計顯示,6個月活潑的好奇寶寶最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包括:玩具傷害(銳利的邊緣,細強子及被吞食的小零件)、撞到其它家具的尖角,異物窒息、燙傷、手指不小心夾到門縫夾傷手指、碰觸電源插座觸電,學步車或者 嬰兒車意外等... 為了杜絕上述安全隱患,做為寶媽,我家為寶貝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防患於未然,將安全隱患風險降低到最小,扼殺在搖籃。
  • 兒童意外46%發生在家,這些家庭隱患早排除,保障孩子成長安全
    2、窗戶幾乎每年都能看到,XX地的XX小區,有幼兒從自家窗戶中跌落,遭遇不幸。因此,做家長的千萬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也別在窗戶下擺放任何易攀爬的家具,以免孩子爬上窗戶。而且,商家有義務為採購這類家具的家長們,提供櫃體與牆體的固定,以免孩子因此受傷。4、電插座電插座的危害相信不必多說,成年人都知道避而遠之,但天真活潑的小孩子們卻會把任何東西當做玩具。
  • 忽視安全發生慘劇,寶寶的安全問題你足夠重視嗎?
    但這種新聞並不是孤例,一些家長總會忽視小寶寶的安全問題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但寶寶無法掙脫掉堵住自己口鼻的東西,也無法自己拿走這些東西,比如太過柔軟蓬鬆的被褥和枕頭、毛絨玩具等。所以,嬰兒床上或睡覺位置不要有能夠堵住寶寶口鼻的東西,嬰兒床上方懸掛物品不要正對寶寶口鼻眼位置且要確定牢固程度(避免掉落或被寶寶拉拽下來),否則寶寶可能會發生猝死或窒息等危險。
  • 隨處可見卻容易被忽視的幼兒安全殺手!防患於未然才不會悔之莫及!
    所以我們公號一直以來都不遺餘力地宣講安全意識,希望大家把孩子的意外傷害概率降到最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別讓他們還未及飛翔就已折翼。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對幼兒來說,卻可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