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知識|各種心理防衛機製作用

2021-02-23 信潔心理驛站

本文節選自王偉、林信潔老師主編書籍《中國公務員心理健康手冊》第五章 公務員心理防衛機制的建立(節選)


第一節各種心理防衛機製作用

一、自戀型心理防衛機制


自戀型心理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設等,它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使用的心理機制,早期嬰兒的心理狀態是屬於自戀的,即只照顧自己,只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之嬰兒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輕易的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所以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型心理防衛機制。

1.否定作用


否定作用是一種否定已存在或已發生的事實的潛意識。它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心理防衛術。它將已發生的令人不快的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減輕心理上的痛苦,這種防衛術使個體從難以忍受的情緒中逃避出來,也同樣可藉此逃避個體難以忍受的願望、行動、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內心焦慮。比如,兒童在摔壞東西以後,知道闖了大禍而用雙手把眼睛蒙起來,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東西,其情形如同沙漠裡的鴕鳥,當被敵人追趕而難以逃脫時,就把頭埋進沙裡。因為危險在眼前,情感上難以承受,把眼睛蒙起來,抹殺已發生的事實,以免除心理上的負罪或痛苦,這種「眼不見為淨」,即為否定作用的表現。

否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父母很可能對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尚未察覺或不予承認。哪怕是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皆知,有一位婦女,自幼父母雙亡。後來結婚生有一女,她極為疼愛,視其為寶貝和骨肉。但非常不幸,一天幼兒園因車禍意外死亡,當有人來家裡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她不肯信。也不去認屍,堅持認為弄錯了人,女兒沒有死,放了學就會回來。下午她照常燒好女兒喜歡吃的飯菜,擺好碗筷,等待女兒回家吃飯。到了晚上仍照往日習慣,為女兒鋪好床,好讓女兒一回來就可就寢。他不準丈夫或任何人提及女兒已死的事。也拒絕辦喪事,堅信女兒一切都很好,顯然,這位婦女精神已崩潰,對女兒已死之事完全予以否定,想通過否定作用來避免這件事的給她帶的打擊和痛苦。

事實上,否定作用並不能使我們完全否定問題存在的事實。只是使我們否定對這些問題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過,有時否定的心理防衛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在心理壓力中保衛自己的感受,或給人多一點時間考慮與做決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為表現上。足以妨礙人們對問題的適應,因為其機制是以躲避問題代替面對問題。

2.歪曲作用

歪曲作用是把外界事實加以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要。歪曲作用無視外界事實,與否定作用有相同的性質,屬於精神性的心理防衛機制。因歪曲作用而表現的現象,以妄想或幻覺最為常見。妄想是將事實曲解,並且堅信不疑,如相信有人危害他、配偶對他不貞、誇大性的相信自己是神或皇帝等。幻覺乃是外界並無刺激,而由腦子裡憑空感覺到的聲音、影像或觸覺等反應,它與現實脫節,嚴重歪曲了現實。

有一位化驗室的技工,突然語無倫次,說他是著名化學家,且最近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還說他是當代某著名女影星的情人。導致其產生幻覺的原因何在?經查詢得知,他在最近的化學檢測考試中名落孫山,比他年輕的同事反而升了級,在心理上受到了極大挫折;更糟的是,女朋友也因此不理睬他了。在這種雙重心理打擊之下,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因此,他把一些外界所看到、聽到的事情加以曲解、變化以符合內心的需求。用誇大的想法來保護其受挫的自尊心,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

3.外射作用


外射作用又叫投射作用,是憑主觀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實,或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的一種心理防衛術。日常生活中常出現這種「外射」現象。即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多情」即為此例。這種把自己的動機想法、態度或欲望「投射」到外界的客觀現實,稱之為「外射」。

作為心理防衛機制的外射作用,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覺或想法外射到別人身上。比如,有一個人在銀行工作常常產生把鈔票偷來自己用的念頭,但又為產生這種壞念頭而慚愧。結果,外射到別人身上。說別人懷疑他有偷用公家鈔票的意念。經過這種外設作用之後,他一來不再覺得自己原有偷竊的欲望不好,二來因別人懷疑他有這個意圖,他也就不敢真的去偷公家的鈔票,從而達到了自我防衛的目的。

某些外射行為可認為是人們自然而不可避免的失誤,是一種人常用的心理防衛術,藉此對於錯誤的行為予以饒恕與解脫。但是責怪他人成為一種習慣,總是將自己的過錯歸咎於他人,就會妨礙我們與他人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幹擾了我們看到真實的自己。而且容易對他人形成敵對的態度。

註:本書目前尚有少量存貨,有意購十本以上者八折優惠,欲購買者請掃描添加下方二維碼。

如果你也覺得這篇文章好

就分享給朋友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本書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秒懂九種心理防衛機制/防衛機制的階序:原始、高階、成熟
    防衛機制佛洛伊德承認防衛機制的存在,但他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潛抑(repression)此一機制上。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在她的代表性著作《自我與防衛機制》裡擴充了佛洛伊德的工作,詳盡地描述了九種防衛機制:退化、反向作用、抵消、內射、認同、投射、自我對抗、逆轉與升華。更重要的是,她強調對自我的防禦運作做更細膩地審視在治療上所具有的意涵。
  • 正確運用心理防衛機制能使你心理健康
    口/文 張吉祥當一個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的或出現困難時,常會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焦慮。這時有許多方式可以應對,積極的方法是採取行動直接去處理問題。但是,如果在客觀條件限制下,問題一時得不到解決,為了不讓這些不愉快、痛苦的情緒長時間地壓抑折磨自己,就要儘量避免或減輕焦慮心理的發生。
  • 踢貓的故事──佛洛伊德與防衛機制
    踢貓效應,其實是弗羅伊德的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當中的置換作用(displacement)──將能量從不可觸犯的客體,轉移到其他可以觸犯的客體之上;簡單來說,就是把脾氣發洩到對自己比較沒有威脅的人身上。佛洛伊德會提出心理防衛機制,其實談的是關於人們如何處理焦慮的議題。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第二章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1.腦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變形蟲)——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專門接受刺激的特殊細胞,形成了專門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同時出現了協調身體的神經系統,組成了網狀神經系統。
  • 心理健康教師的知識儲備——心理學專業知識
    每一位心理健康教師,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這是很多教師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對於很多心理健康教師而言,其知識儲備不足以開展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許多教師會感覺到,自己雖然學習了非常多的心理學知識,但在實際開展工作中,依然感覺捉襟見肘。因此,對於心理健康教師而言,應該不斷學習與豐富自己的心理學知識。
  • 心理學:這5種心理防禦機制是落後的,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無論是個體的獨處中,還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總是難以避免地產生各種心理防禦機制。比如當人們失敗之後,總是習慣將問題歸因為他人或者外界條件,從而避免揭露自我的缺陷。這種心理防禦機制叫做外化,是一種將責任推向外部的防衛方式。之所以這種機制是落後的,是因為在這個機製作用下,個體對自己失去了客觀的認知能力,將會讓個體變得自以為是,剛愎自用。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掌握基本概念。來學習第二章!
  • 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天智心理諮詢在古代修建萬裡長城是為了抵禦敵人的進攻,生病了免疫系統發動集中對抗病毒······在心理學上,這叫作心理防禦機制,為了解釋人想要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焦慮、尷尬、罪惡而做出的各種心理調整用心理學術語來解釋防禦機制: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 心理學:懂得心理知識,你更具主導能力
    人的心理是一個微妙的東西,很多人不理解人性心理時,很多事情看著就會像雲裡霧裡,很多人就會讓人捉摸不透。古人說: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就道出了人千百年來的無奈。而心理學是近代的學科,近百年來出了很多研究人類心理學的傑出人物,也出現很多不同的心理學流派,但歸根結底,不論是哪個流派的,所做出來的學術貢獻,對人類了解自己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每日心知識:心理動力學
    每日心知識,探索心世界。
  • 發揮心理學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
    心理學發揮健康助推作用不能只關注「心理病人」與「心理健康」一提到心理學,人們往往首先聯想到心理健康。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要「促進心理健康」,其工作要點主要體現在針對所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養提升和針對重點人群的心理行為幹預與服務上。
  • 學九型人格,你必須了解的8個心理防禦機制!
    為了減輕恐懼、焦慮、緊張等心理壓力,使機體免受損失,個體就用投射作用、升華作用、文飾作用、自居作用、壓抑作用等行為方式來應付挫折,這就是心理防禦機制。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有:①壓抑,②隔離,③合理化,④否認,⑤移情,⑥投射,⑦退行,⑧升華。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 內隱理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實體論與漸變論不僅直接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還通過成就目標定向、自我概念、歸因方式、控制信念等的中介作用影響心理健康;個體因素和情景因素在二者關係中具有調節作用。建構的內隱理論影響心理健康的整合機制模型提示, 內隱理論影響心理健康的機制具有一定複雜性, 未來應從不同內容、不同視角來拓展二者關係的研究, 以進一步驗證與完善整合的作用機制模型。
  • 【軍事文章】易本勝 張人龍:解析日本防衛力量戰略評估機制
    至此,初步形成了由「10年國家安全戰略—10年防衛計劃大綱—5年中期防衛力量發展計劃—年度計劃」的計劃體系,據此實施系統化戰略管理與戰略評估。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了防衛力量自身的評估機制。日本防衛力量的現行戰略評估機制雖成型不久,但框架要素齊備。
  • 行為心理學揭示遊戲令人沉迷的心理機制
    陷入之後要想擺脫得先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要弄懂遊戲沉迷背後的心理機制,需要先了解一下著名的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2、斯金納箱這裡就要說第二個心理學實驗了上篇文中我有介紹過斯金納是心理學三大勢力中第一勢力行為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先來介紹一下斯金納箱。如下圖所示,箱壁有一個可供按壓的槓桿,動物在箱內沒按一下槓桿,就會有一粒食物從小孔落入小盒內。
  • 原創心理學音頻:心理諮詢師學習精華 9 心理諮詢技能
    原創心理學音頻:心理諮詢師學習精華 9 心理諮詢技能第九部分 心理諮詢技能 1 心理諮詢的基本技術 第九部分
  • 情商提高:完善自己的心理防衛機制,具體說來起碼應注意以下幾點
    特別是涉世不深的單純的人更應保持警覺,完善自己的心理防衛機制。具體說來起碼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被迷人的外表所蒙蔽。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時,人們習慣於從外表來判斷人,對風度瀟灑、儀表堂堂的人易於產生好感。騙子們就善於利用人們這種圖慕虛榮、追求美貌的心理而精心用華美莊重的服飾包裝自己,藉以蒙蔽他人,誘人上當。
  •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分類及介紹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心理學的分類:1、認知心理學所謂認知,指在獲取知識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主要包括知覺,記憶,言語,思維等,即通常所謂的認識過程。2、比較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
  •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分類及介紹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心理學的分類: 認知心理學  所謂認知,指在獲取知識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主要包括知覺,記憶,言語,思維等,即通常所謂的認識過程。  比較心理學  比較心理學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各種行為特點的心理學分支。